非领导职务可否晋升领导职务?该怎么做?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现在已经没有公务员“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取消后,代之的是公务员职级,公务员职级与公务员领导职务可以互相转换,就是说,公务员职级当然可以晋升公务员领导职务。

一、非领导职务的出现

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类。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享受相应级别和待遇,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原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共分八级:

正、副巡视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司局级;

正、副调研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县处级;

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乡科级;

科员;

办事员。

二、非领导职务的消亡

2018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草案)》,习近平主席签发第二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根据新修订公务员法,过去的“非领导职务”表述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职务”与“职级”并行的运行模式,将公务员非领导职务改造为公务员职级。明确了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

三、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2019年3月,《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发布,2019年6月实施,标志着公务员非领导职务正式退出舞台,公务员职级正式施行。

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与职级可以互相转换,公务员职级当然可以晋升公务员领导职务。

四、晋升公务员领导职务

公务员职级,晋升公务员领导职务的程序:

(一)首先,必须拟晋升的公务员领导职务,有空余职数,这是前提所在。

(二)并且具有拟晋升的公务员领导职务,相关规定任职条件和资格。

(三)个人述职,如系公开竞聘职位,则需竞聘演讲,群众民主测评,组织、人事部门考核。

(四)经有管理权限的机关、部门审议批准,方能晋升相关的公务员领导职务。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非领导职务可否晋升领导职务?该怎么做?

非领导职务当然可以晋升领导职务了,同级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晋升上一级领导职务的条件是相同的。

非领导职务是现行的公务员职务序列,从厅级以下设置非领导职务,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分别对应各级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提拔为上级领导职务与同级领导职务提拔为上级领导职务要求的条件基本上是相同的。比如,副科级领导职务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需要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满两年时间,副主任科员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也需要任副主任科员满两年时间,要求的任职年限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下个月新公务员法就要执行了,新公务员法执行以后就没有非领导职务的说法了,而是改为了领导职务和职级。职级也是从厅级以下设置,包括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至四级调研员、一至四级主任科员、一二级科员,其实就是把之前科级和处级的两个层次分成了四个层次。

新公务员法执行以后,职级也是可以晋升为领导职务的,并且晋升领导职务比晋升非领导职务所用的时间还要短。比如,二级主任科员晋升为四级调研员需要4年时间,而二级主任科员晋升为副处级领导职务只需要3年时间。

总之,不论现在的非领导职务还是新公务员法执行后的职级,都是可以晋升为领导职务的,程序领导职务晋升办法相同。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非领导职务可否晋升领导职务?该怎么做?

当前各地都在开展职级并行工作,这次职级并行的整体安排是什么,非领导职务如何对待,是不是可以享受晋升级别的最新待遇呢?今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职级并行分两步,非领导职务参与套转工作

这次职级并行的整体步骤有两步,第一步是级别套转,第二步是级别晋升。按照各地的实施方案来看,套转的人员范围是在职的公务员且必须是非领导职务人员。各地对级别对应关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副主任科员对应四级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副调研员对应四级调研员,调研员对应二级调研员,副巡视员对应二级巡视员,巡视员对应一级巡视员。这个步骤有严格的规定限制,必须是按照现任职务进行套转,而且必须经过组织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非领导职务套转结束后,最多可以晋升两个级别

非领导职务能不能晋升,主要看单位的级别职数和本人的任职年限。加速单位是县处级单位,单位的编织有10人,按照职级并行的比例规定,这个单位可以设定一至四级调研员2名,一至四级主任科员6名,其中,一二级调研员1名,一二级主任科员3名。如果公务员在这个职数的范围内,两年年限可以晋升一个级别,最多只能晋升两个级别,剩下的任职年限归零。

非领导职务可能面临竞争,不一定顺利晋升级别

还是以10人的编制单位为例,假如原先有3个领导职务,那么,这3个领导也需要参加级别晋升的工作。这里就存在一个竞争的问题,非领导职务的人员需要与领导同台竞争,如果名额有限,到底先给领导晋升级别,还是先给非领导职务人员晋升级别,很大程度上考验领导的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如果非领导职务人员已经占用了四级或者二级的级别待遇,等于是已经占用了单位的指标,从这一点来说,非领导职务人员,可以享受优先晋升的待遇。领导职务人员需要再等待级别空缺。

总结:1,职级并行分套转和首次晋升两个步骤。2,领导不参与套转,非领导职务参与套转。3,非领导职务人员优先晋升,可以享受比领导职务更高的级别待遇。

非领导职务可否晋升领导职务?该怎么做?

谢邀!

非领导职务是可以晋升领导职务的。

这涉及到组织规划的问题,是一个组织的根本性问题。

不少组织的机制不完善,就会出现不能晋升,一条道路走到黑的困境。

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机制。他大体包括这些命题(临时书写,肯定不全,只为说明一下问题):

一、职类的划分。可以按照自己组织的特点和组织文化进行梳理,比如:管理类、市场类、事务类、技术类…… 而你说的领导职务,就是指其中的“管理类”。

二、职级的划分。一个组织里不能全是管理人员,每个门类都发挥所长,努力贡献,一个在技术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在待遇上也不应该比领导差,甚至更高,所以每个职类都应该划分职级,水平对应。

三、打通可以互调的通道,有些职类之间是不能打通的,比如安保经理调往生产经理,这是不行的。但是一个技术大牛,同时也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当他想调往管理岗位,组织也有需求,也认可的时候,就可以畅通无阻的进行平职级调动。

四、有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其实非得专业人才来担当不可,所以,领导职位只是给具体员工附加上管理职权而已。所以,

五、公司的工资体系一定要跟得上才行,举个例子,一个8级的技术人员担任科室主管,只是在工资结构里给他附加上一项管理津贴就行了。假如他表现不好,可以调回原岗位,取消管理津贴,换成原来岗位的津贴就行了,在体系上进退自如。

六、这样就引出另外一个话题:管理岗位不宜设置固定的职级,比如科室主管就是8级,这是不对的,能力出众的7级也可以担当。不能因为调到科室主管岗位上就平地升一级,这是不合理的。最好的操作方法是设置职级范围,比如担任科室主任的职级范围是5-10级。这样的好处是:即能保证候选群体的基本能力和经验,又能很好的兼顾岗位体系和薪资体系。

就说这么多吧,如果需要进一步讨论,请关注我,私下详细沟通。

非领导职务可否晋升领导职务?该怎么做?

首先科普以下非领导职务的概念,根据公务法规定,非领导职务由下而上分为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到省部级就没有非领导职务了。

作为县以下机关,非领导职务晋升为领导职务还是很容易的。比如一个乡镇政府的副主任科员,在副乡镇长确位时,一般会优先改任为副乡镇长。但从副主任科员提拔为乡镇长几乎没有可能,一般要经过副书记这个级别。局机关的副主任科员也是这样,改成副局长也很容易的,但改任局长的几乎没有。在县政府层面,因为县级对应的非领导职务为调研员、副调研员,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县级政府不设调研员、副调研员职务。有些县级政府就配备副县级干部,为非领导职务。在副县长等实职缺位时也是优先从这写副县级干部改任。至于市级、省级直属厅、局的情况和县级基本相似。一般都是由科员升任副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改任副科长,副科长升任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改任科长,科长再升任副调研员等等。在我国干部基本都是逐级提拔。在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之间来回转换,越换级别越高。

非领导职务可否晋升领导职务?该怎么做?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后,非领导职务与领导职务可以互换,如二级主任科员可担任科长,四级主任科员可担任副科长,不过仍属提拔,必须按程序考察公示提拔,而不是简单的对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