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

题主应该是企事业单位女性员工。

企事业单位女性员工,在工人岗位工作50岁退休,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55岁退休,退休年龄是不同的;

男性员工无分工人岗位,还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均为60岁退休,不存在这个问题。

企事业单位员工,按照岗位确认退休年龄,退休待遇主要是养老金,按照当地社平工资、社会养老缴费年限、缴费额度等确定。

一、退休年龄

按照有关规定,企事业单位员工退休,以工作岗位确定退休年龄。

(一)男性员工,无分岗位,60岁退休。

(二)女性员工

1、工人(工勤)岗位,50岁退休;

2、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55岁退休;

3、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女性员工、副处级以上干部,60岁退休,本人自愿申请,仍然可以55岁退休。

二、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

企事业单位已经不存在“干部、工人”身份,企事业单位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不同岗位员工,不仅工资福利待遇不同,而且更主要的是,不同岗位的女性员工退休年龄不同,可以相差5~10年,因而带来女性员工岗位确认的问题。

三、岗位管理由来

(一)1992年,企业进行劳动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党政群团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国家干部身份消失,代之干部身份的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人岗位员工。

(二)2009年,事业单位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党政群团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干部身份转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勤岗位员工。

至此,企事业单位国家干部、工人身份成为历史,不复存在;工作人员全部为合同制员工,分类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人(工勤)岗位员工。

(三)转岗工作制度

企事业单位进行“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确立转岗工作制度,因为单位工作需要、本人职业技能的改变,员工可以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人(工勤)岗位之间转换岗位工作。

四、岗位管理带来的问题

不同岗位员工,𣎴仅工资福利待遇不同,而且不同岗位的女性员工退休年龄不同:

工人(工勤)岗位女性员工50岁退休。

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女性员工,55岁退休;

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副处级以上女性员工,延迟至60岁退休。

这样规定,对于始终在同一岗位工作的女员工没问题,问题是对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与工人(工勤)岗位之间转岗工作、变动过工作岗位的女员工,如何确定岗位,这涉及到女性员工提前或延迟5~10年退休问题。

五、岗位认定

(一)国家政策

关于岗位确定,国家政策原则上规定:以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记载明确的工作岗位为准。

对于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与工人(工勤)岗位之间转岗工作、变动过工作岗位的员工,退休时如何确定女员工的岗位,国家政策也是原则上规定:以员工到龄退休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记载明确的现工作岗位为准。

也就是说,女性员工50岁时,其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记载明确为工人(工勤)岗位,则可以退休。

记载明确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须55岁退休;如果系事业单位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副处级以上女性员工,则60岁退休。

(二)地方政策

各地对员工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人岗位的认定,有些地方政策性的补充规定:

如设置员工岗位变动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备案制;

员工转岗工作、岗位变动后需达到规定年限认定限制等;各地规定不尽相同。

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

我是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作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聘任、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等业务。

工勤人员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这应该是经过正式任职,且已转岗成功的“双肩挑”了。这不涉及身份转换,因为在事业单位身份限制已经被打破,只谈岗位,以岗定薪酬。在事业单位,谁再将谁认定为工人,说工人不能提拔的,要么是歧视,要么是根本不懂业务。只要符合管理、专业技术、工勤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即可转岗。但人社部工资条线有规定,工勤人员转岗后,必须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任满10年,才能按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岗位退休。为避免矛盾激化,有些地方人社部门设置了距离退休不足10年原则上不得转岗的规定。

因此,如果你转管理岗位时,距离退休年龄超过10年的,退休时即可按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退休(双肩挑一般是专业技术岗位,待遇高)。如果未满10年,则仍按工勤岗位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工勤人员退休待遇。

点关注不迷路。我是90后人事工作者,从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聘任、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等业务,有问必答。

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

2006年人社部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破除身份管理模式,正式开始实施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三种岗位管理模式。其中,工人身份的工勤岗位人员符合条件,可以通过竞聘、民主推荐等方式,竞争到管理岗或专技岗任职,在管理岗的套改职级,在专业技术岗的套改职称,享受相应的岗位待遇。但转岗不转身份,工勤人员人事档案中的工人定性原则上不会改变。

不过,部分地区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全员聘用制管理,也推出了一些激励措施,如:竞聘到管理或专技岗的工勤人员,连续三到五年在岗位上考核优秀的,经组织人事部门综合评价,允许转为干部;对已竞聘到管理或专技岗工作满十年以上且在岗位上退休的(中间不允许断聘或解聘),允许按干部身份退休,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包括工资福利、退休年龄待遇(男60周岁、女55周岁)等等。

当然,这只是少数地方政策。在大多数地区,目前工勤人员转岗只能享受待遇,不转身份。事实上,受职数和专业技能限制,工勤人员能够转岗的少之又少。因此,工勤人员且不论转身份,能够转岗就算不错了。

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

工人转干后,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能否按干部身份退休?实际上,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女职工身上。因为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关于干部身份的界定,主要取决于以下2个因素:一是转干档案材料是否齐全;二是转干年限是否符合要求。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干部身份退休?

干部身份,主要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民营企业很少会提及干部身份。

(一)机关事业单位

1. 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主要分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岗位。过去通常把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的人员,界定为干部身份;把工勤岗位人员,界定为工人身份。

2.自从职务职级套改以后,基本上打破了管理、技术、工勤岗位的局限性。三类岗位工作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调整。比如:工勤人员,可以横向调动到管理或者技术岗位。

(二)国有企业

1. 国有企业的岗位主要分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技能岗位。过去通常把从事一般管理和技术岗位的人员,界定为干部身份;把技能岗位人员,界定为工人身份。

2. 随着国有企业去行政化,逐渐淡化了干部身份的概念。一般统称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

一般来说,按照干部身份退休,要比工人身份退休晚5年。干部身份主要是指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员,工人身份主要是指工勤人员和技能人员。

二、为什么干部身份退休晚,工人身份退休早?

关于干部身份界定,涉及的群体以女职工为主。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

虽然42年过去了,关于女性退休年龄的政策,一直延续1978年的政策。1978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女工人从事的主要是一线体力劳动,对身体损耗比较大;女干部从事的主要是二线管理和技术工作,相对来说对身体的损耗略小。因此,女工人相对女干部,早退休5年。

三、工人转干后,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能否按干部身份退休?

1.转干档案材料是否齐全。一般来说,工人转干需要经本单位群众评议和组织人事部门考核,确实具备转干条件的,应填写《转干审批表》,并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查后,办理转干手续。在有管理业务或技术职称岗位上的“以工代干”人员,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业、技术考试,取得业务技术职称后,方可转为干部。如果人事档案中没有《转干审批表》、《转正定级表》、《专业技术职称呈报表》等原始档案材料,不能按干部身份认定。

2.转干年限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来说,45至50岁之间的女干部,解聘后到生产岗位连续工作满3年以上,且一直未恢复管理岗位工作的,按工人身份退休;45岁以下的女工人改作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的,在管理或技术岗位连续工作满5年以上,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50岁以上的女干部,被解聘当工人的,原则上仍按干部身份退休,但被解聘后在工人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的,本人可申请按工人身份退休;女干部失业后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或失业2年后未再就业以及再就业后未再从事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工人身份退休。

写在最后:

1.过去由于缺乏正常的吸收录用干部制度,很多国营企业因干部不足,选调了一批工人从事干部岗位的工作,未办提干手续, 从而出现了以工代干。后来,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缺乏干部,也陆续采用了以工代干人员。

2.以工代干人员大部分年富力强,有的已担任领导职务,有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成了生产管理和党政工作的骨干;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符合干部条件,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大批以工代干人员的出现,给干部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长期下去,就造成了“工不工”、“干不干”的现象。

3.工人转干,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转干的人事档案材料要齐全,转干后从事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年限一般不应少于5年,方可按照干部身份退休。如果转干材料不齐全,或者转干后的工作年限不足,只能按照工人身份退休。

很多女工人,本可以按照工人身份50岁办理退休。但是下岗以后,按照国家规定女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为55岁。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养老金计算和社保缴费等有关问题,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来退休吗?首先干部身份的认定基本上并不是根据你的工作岗位来确定的,而是根据你所毕业的时间和毕业的学校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属于这种绩效类或者中专以下学历的人员,那么都是按工人身份来定义的,如果说你是大专以上学历,那么基本上都是按干部身份来定义的。

当然干部身份退休也好,工人身份退休也好,自己所获得退休金的待遇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的退休金并不取决于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更多的是对于女性的退休年龄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和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龄相差5岁。女性工人可以在50岁退休女性干部只能够到55岁退休,所以相对来说女性工人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我们的个人身份是属于什么状态,你可以查询一下自己的个人档案,因为在个人档案当中他就会明确的记录,所以说你这个时候去查询一下个人档案就可以了,如果作为男性来讲的话,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男性不论是工人身份也好,还是干部身份也好,法定退休年龄都是统一的60周岁。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

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在办理退休时,其实对于男性来讲,不管是按照干部岗位还是工人身份办理退休,对于个人养老金都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女性就不一样,涉及到退休年龄相差5岁的问题。

从目前办理退休的实践来看,的确对于是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认定确是一个比较难办的事情,对于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办理退休时,认定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一般主要依据个人档案来办理,因为这些单位的人事档案,有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整理,每年都要充实档案内容,定期进行核查。如果以前属于工作岗位,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调到了管理岗位,实际就应该属于管理岗位或是技术岗位,退休时一般都会按照干部岗位或是技术岗位进行退休。

问题最大的是民营企业,到民营企业工作的,由于个人人事档案不健全,加之用人单位对个人档案不重视或是没有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权限,所以在办理退休时是按照干部或是技术岗位,还是按照工人身份进行退休,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在毕业时都有个人人事档案,所以需要在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由人才交流中心代为管理个人人事档案,在企业工作时,如果属于管理或者技术岗位的,按照管理或是技术岗位办理退休,既有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人岗位的,主要依据在办理退休前所在的岗位来办理退休。档案资料不全的,可以由用人单位提供工资表,职工花名册等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主要根据档案记载的身份,和个人所从事的岗位来办理退休,实际企业干部和工人身份早已打破,更多是按照岗位来认定,在民营企业,更没有干部一说,到了民营企业都属于公司员工,主要按照所从事的岗位来办理退休。不管以哪种身份办理退休,对于男干部或是男职工都没有影响,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女性职工,因为退休年龄有5年的差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