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和他的东北历史?

创土匪发达为国家元首的奇迹

张作霖,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清末奉天省(今辽宁省)地方军阀,中华民国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东北王”,绿林土匪出身,登上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宝座,可谓创造了历史奇迹!

张作霖,字雨亭,乳名老疙瘩,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驾掌,意为船长,曾于辽河岸边建有驾掌寺,祈求保佑行船平安。)

一、张作霖发迹史

张作霖,仅读过三个月私塾,挑担货郎、卖包子、兽医、兵痞出身,甲午战爭时投身清军,任哨长(排长),战后混迹社会,特别是发迹于绿林土匪,可以说是“文盲+流氓”,招安于清廷政府任马队帮带(副营长),不久升管带(营长),因其为匪经历熟悉匪情,命其转身剿匪,捕杀清廷列为“第一号匪首”辽西巨匪杜立三,剿灭“蒙东悍匪”陶克胡陶,名声大噪,清政府任为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初具一定实力,率部奉命驻防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

辛亥革命爆发时,奉东三省总督令带队驰入奉天(今沈阳市),卫护东三省总督驻地省城奉天,镇压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奉天省地方实力派,羽翼丰满后,挤走东三省总督,势力范围扩张至吉林、黑龙江省,任奉天督军、东北巡阅使,竞然奇迹般的一路杀上成为执掌大清东北地方的军阀。

清廷灭亡后,任中华民国陆军27师中将师长,吞并原匪友冯麟阁任师长的26师后,成为中国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号“东北王”,封子爵,盛武将军,任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二次直奉战爭后,入主北洋政府,势力更扩大到东北、内蒙古以外,热河、察哈尔、绥远、河北平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等大半个中国,被推举为15省联军总司令,任中华民国北洋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实际上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国家元首高位。

张作霖执掌北洋政府时,残酷镇压革命运动,逮捕并杀害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北方区领导人李大钊等共产党人。

时人称、且张作霖喜自称“张大帅”,然被政敌呼为“胡子军”、“匪帅”。土匪出身而跻身国家元首,可谓历史上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吧!(东北方言,称土匪为“胡子”,杀富济贫者为“红胡子”)

北伐军迫近河北时,自知力量不敌,欲退回东北,离京返奉天,所乘专车途经京奉铁路与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交汇处的皇姑屯桥下时,为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死。

土匪出身而跻身国家元首,可谓历史上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吧!

二、张作霖祖墓

张作霖祖墓,位于张作霖原籍驾掌寺乡张家店,张作霖长子张学良晚年亲笔题名“张氏墓园”,张作霖的曾祖张永贵、祖父张发、父张有财,次兄张作孚等安葬于此。

张作霖祖籍河北大城县,祖上闯关东讨生活,勤劳耕种,生活小康人家;唯父张有财不务正业,嗜赌赖账,遭债主棒杀,留下孤儿寡母,生活陷入窘境;天寒地冻,无力下葬,棺柩暂厝于坟地,次年大雨洪涝,棺材漂移,兄弟年幼无力,拖不回原位,水落就地掘坑下葬,遂成祖墓地。

张氏墓园,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砖墙围护,园门左右两侧树有两座花岗岩石碑,镌刻“前人卧一方瑞地,后世出千古功臣”碑文(千古功臣指的是张作霖长子张学良)。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驿马坊张母王太夫人墓园

民国初年,张作霖任陆军27师中将师长,有了一定实力,既按封建社会习俗,建墓修家庙为首要大事,计划将海城的张家墓地择吉地重建,便委托姐夫吴永恩择地建墓。吴永恩带着风水先生出山海关一路北上,至辽宁省锦县石山驿马坊村(今凌海市石山镇驿马坊村),见此地正对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为建墓风水宝地。张作霖出资买下了周围土地40垧,建起张家墓地。其时,张作霖刚刚发迹,对墓地未能大兴土木,只是稍具轮廓。

1912年,张作霖把其母遗骨由黑山县移葬此地,立为主墓,成为张母王太夫人墓园,后将其正妻赵氏夫人(张学良生母)也移葬于此。

当张作霖由师长而升任奉天督军兼省长时,官位显赫,自以为是墓地之灵,于是大兴土木,美化墓地,以壮观瞻。墓地大门前,立有两根粗大顶镌石狮子的石柱,柱刻“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世仰兹乌”柱文。墓前两甬规格、造型相同九眼透雕盘龙式巨型大石碑,南为清宣统皇帝溥仪赐张作霖母亲的诰命碑,北为张作霖为其母立的墓碑,碑文清晰隽永。墓园四周青砖花墙围护。由大门到墓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墓园中建有亭台楼阁,颇有规模。

四、张作霖之空冢“元帅林”

张作霖,由地方军阀“东北王”,一跃成为全国陆海军大元帅,执掌北京中央政府后,于是依照皇帝登基就位始修陵寝旧例,又于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章党镇高丽村南高阜,选中这处依仿皇陵背山面水地势,风景优美、地形出众之地,选招能工巧匠,投1400万元巨资大兴土木,仿清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福陵(俗称沈阳东陵),兴修名为“元帅林”的墓园。从北京、河北等王公墓地购买运来雕刻精美、造型各异的翁仲石人、石兽等6000余吨石刻制品,建筑设计中西合璧,精美绝伦,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不亚于皇陵,以此作为日后安葬之处。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军击败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素有“儒将”之誉的直系总司令吴佩孚等北洋军阀,进军华北,剑指北京,张作霖自知不敌,决定退回东北老巢,乘火车由北京返奉,因执政时未满足日本人窃取东北诸多利益,被日本人于沈阳市皇姑屯炸死,暂厝沈阳大帅府。

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为其父继续营建”元帅林”,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未及彻底竣工下葬时;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侵华战争暴发,日军侵占沈阳,“元帅林”遂成为一个空冢。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国家森林公园。

(旧制,帝王坟墓曰“陵”,显赫名人坟墓曰“林”;如文圣孔子之“孔林”,武圣关羽之“关林”;袁世凯下葬墓地,其子袁克定因其生前曾称“洪宪皇帝”,欲定名“袁陵”,袁世凯生前挚友徐世昌恐惹众怒,亟力阻止,终定名“袁林”。)

五、张作霖魂归驿马坊

日军侵占沈阳,占领张作霖父子官邸大帅府后,将张作霖棺柩移存于沈阳东关的一个寄骨寺——珠林寺内。

张作霖早年为匪时的结拜兄弟,在张作霖遭其他股匪击溃逃至台安八角台时,不仅将地盘、军兵交给张作霖,而且拱手将头把交椅相让与张作霖,时任伪满洲国总理的张景惠,念及袍泽兄弟情谊,欲将张作霖早日入土为安,出面安排欲将张作霖棺柩下葬“元帅林”,但日本人不准;归葬海城驾掌寺的祖墓也不可以;后经张景惠多方协商斡旋,日本人始允下葬于驿马坊村张母王太夫人墓园,张作霖正妻赵氏夫人墓亦在园内,遂于死后6年的1937年,得以与赵氏夫人合葬。

直至下葬47年后的1984年,张母王太夫人墓园,始更名为“张作霖墓园”。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遂使生前叱咤风云、驰骋天下的一代枭雄竞然死无葬身之地,借其母及妻墓园下葬,进而将“王太夫人墓园”,演变成为简陋悽凉、两丘荒冢的“张作霖墓园”,与其生前的显赫身份多么的不相匹配?

这大概是纵横厮杀大半个中国,生前身为陆海军大元帅、掌控北洋政府大权、身居国家元首高位的张作霖,生前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的吧!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作霖和他的东北历史?

张作霖是民国期间的一位手握实权的枭雄,作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对东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做出了贡献,特别是铁路建设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对外关系上,他应该算做“曲线保国”,而且成功地维护了东北地区的稳固,因做过短暂的北洋军政府陆海空大元帅,他也算做一任国家元首。

张作霖出身贫苦,啸聚绿林,发展到一定势力,后被清政府招安,先后协助清廷剿灭了各种土匪蒙患,逐步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成为实实在在的“东北王”,北洋军奉系首领。经过军阀混战、两次直奉战争后,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张作霖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这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有记载和影视剧中有过演绎。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因战事返回东北沈阳途中,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密谋炸成重伤,后去世,享年53岁,史称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有两个有名的儿子,长子张学良,时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四子张学思,曾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等职,开国少将。

张作霖和他的东北历史?

借用《少帅》里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张作霖的一句话回答你,“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张作霖和他的东北历史?

张作霖是近代史上赫赫扬名的人,人称东北王。他一生共有六位有名有份的夫人。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这六位夫人吧。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乳名老疙瘩,东北的土皇帝,皇帝最多的是什么啊?当然是女人了,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啊,张作霖虽然不是皇帝,但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执掌东北多年的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也是最后一个“北洋政府”的掌权者。其老婆夫人相比也是不少的,那么,张作霖有几个夫人呢?据记载,张作霖有六位夫人。分别是原配夫人赵春桂,二夫人卢寿萓,三夫人戴宪玉,四夫人许澎晹,五夫人寿懿,六夫人马岳卿。张作霖可算称得上是妻妾成群了,倒有点三妻六妾的帝王模样。那么张作霖死后,他的夫人们命运又是如何的?一起来看看吧。

原配夫人赵氏

张作霖在在黑山南赵家庙一带落草为寇时,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1912年年仅38岁的赵氏就病逝了。

赵氏生性刚烈,能说会道,善于疏通人际关系,张作霖和众兄弟之间的关系,全靠赵氏调节,但与张作霖经常发生争执,后来被张作霖冷落,从此一病不起。她是几位夫人中惟一未曾在帅府居住过的夫人。但张作霖死后却“回到了赵氏身边”。

张作霖与他的六位夫人

二夫人卢氏

1900年张作霖在中安堡办保险队,二夫人卢寿萓原是张作霖驻军所在地——北镇一枝花,张慕其美貌亲自上门求婚,1900年两人结婚,婚后生女儿张怀英、张怀卿。这个女人在赵氏去世后也依旧能对赵氏的子女很好,视为己出,最受张学良的尊敬。“九一八”事变后,卢夫人就迁居到了天津,独自居住,一直到她去世。

张作霖与他的六位夫人

晚年的卢氏与其子女们

三夫人戴氏

在热播的电视剧《少帅》里,张作霖的三夫人戴宪玉因为自觉备受张作霖的冷落,对张作霖不满遂离开张府,削发为尼。在真实的历史上,三夫人也是这个结局,1906年张作霖升为清军巡防营统领时,连娶两位夫人,即三夫人戴氏和四夫人许氏。

张作霖与他的六位夫人

影视剧中三夫人戴氏的剧照

三夫人戴氏,名宪玉,容貌姣好,但脾气有点暴躁,最终因与张作霖不和而离开帅府,出家削发为尼,伴着青灯于1916年抑郁而死,没有为张作霖留下后嗣。

四夫人许氏

张作霖与他的六位夫人

影视剧中四夫人许氏的剧照

许澎晹出身于天津教坊,思想新潮,性格卓然,好学上进,遇事有见解,教子有方,在帅府内外是有口皆碑的。她是张思成的母亲,张作霖死后,移居美国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1976年卒于北京。

张作霖与他的六位夫人

五夫人寿懿

五夫人寿氏

寿夫人单名为懿,有人称为张寿懿,黑龙江将军寿山的一个外室(王姓女子)的女儿,受过教育。年轻貌美,精明能干,洞察秋毫,办事得体,张作霖最宠爱的一个太太,这样的无夫人是拿得出手,很有面子,经常带她一起出席外交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

六夫人马氏

张作霖与他的六位夫人

晚年的寿夫人(寿懿)与马岳卿(右,六夫人)

六夫人名月清,奉天人,人们又多称呼她为岳姑娘,原是个唱戏的戏子,后被寿夫人收为身边丫鬟,并给予夫人名分,1924年马氏生女怀敏,张作霖死后,马氏一直追随寿夫人左右,在1975年病逝于台湾,后病逝于台湾。

张作霖和他的东北历史?

张作霖,字雨亭。兴建铁路与日本人对抗。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1916年起任奉天督军,依靠日本,长期统治东北。1920年把持北洋军阀政府。1922年被直系打败,退回东北。1924年再度把持北洋政府。1927年在北京组织军政府。1928年被蒋介石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其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山东省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一为河北省说。河北省中又有河北大城、河北高阳、河北河间三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因多数主河北省说,张学良亦自称,他的祖籍是河北省大城县,故张作霖的祖籍为河北省大城县。 据《大城县志》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张作霖祖籍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镇冯庄,直奉大战期间,张作霖曾返乡认祖,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一说认为其年轻时当过“胡子”——山贼,有辱门风;一说担心直系失败吴佩孚迁怒族人)而未能归宗,张作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因生活无着,其先祖张永贵跑到了东北,从事农业开垦。到其祖父张发时,从事农耕,“称素封”。所谓“素封”,是指虽然没有官爵封邑,却和受封者一样富有。这是说,在张发时,张家是富有的。张发有四子,其第三子是张作霖的父亲,名张有财。“祖殁,父以析产徙海城之小洼,复于驾掌寺村设商肆”。张发死后,家产分给了兄弟几人。张有财带着他的那份财产,来到了海城。 其父张有财是个游手好闲之徒。先是开了一个小杂货铺,收入甚微。后来小杂货铺倒闭,整天赌博吸鸦片。因欠人家赌债,被仇家债主害死。那年张作霖13岁。

  张作霖本来没钱念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助了他。这位老师名叫杨景镇,那时教私塾。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个小孩偷偷听他讲课。好奇地叫进来一问,小孩答道:“我叫张作霖,我愿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在这里偷听。”杨先生感到这个小孩想读书识字是好事,就免费让他上学,还赠给他纸笔。这时的张作霖已经是13岁了。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私塾。在这里,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张作霖知道感恩,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不忘旧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里开设了私塾馆。张学良就曾跟他读书。

  其父死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没有办法,其母王氏只得带着4个孩子投奔到镇安县(黑山县)小黑山附近二道沟娘家。张作霖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

2.2 混迹社会

  那时的中国是一片混乱,东北地区尤甚。清朝政府腐败透顶,中国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沙俄强行割去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仍觊觎中国东北的广袤土地;中国甲午战败,日本魔爪深入中国东北。官吏横征暴敛,百姓不堪忍受。一时间,土匪蜂起,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百姓生活更加痛苦了。

  张作霖由于小时候就受到父亲不良影响,也爱赌博。开始时,他靠卖烧饼赚点钱,可是很快就输光了。他的母亲让他改学木匠,他嫌太累,不爱干。一度曾流浪街头乞讨。后来流浪到高坎镇(今营口大石桥市高坎镇高坎村),他在大车店给人家打杂。有时骡马病了,他就弄点草药给治,还真的就治好了。他很聪明,一来二去,就成了兽医,这个行当他还比较喜欢。后来,他开了一个兽医店,以此为生。以后,他命运多舛,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点送命。经好心人帮助,得以不死。他似乎降到了人生的最低点,走投无路,死又不甘,求生无门。恰在此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便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从军了。

张作霖和他的东北历史?

逆袭才干,准确的驾驭了天时地理人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