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厂协商解决工伤待遇,十多天过去了都没回复我,我该怎么办?

问题是:和工厂协商解决工伤待遇,十多天得不到回复,怎么办?

答案是:十多天得不到答复,可以继续催办工伤认定呈报手续,但不能超过30日时限!

一、职工只要是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工伤发生的费用等工伤保险相关待遇。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社会保险机构当然不会负责工伤费用,而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工伤发生的费用等工伤相关待遇。

“世上没有救世主”,自己必须勇敢的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工伤事故发生后,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一)用人单位必须在30日内报送人力资源和社社会保障部门;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60日内做出认定与否结论;

(三)并于医疗终结提出申请60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符合条件确定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认定及处理必须由用人单位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用人单位不予办理,超过时限,责任在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不予办理,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职工或家属可以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自己提出工伤认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意,不要超过1年法定时限。

三、怎么样解决工伤认定问题,可以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首先,必须的搜集、保存发生工伤事故的相关证据资料,这是无论走哪个程序、走到哪一步都要使用的,要靠证据说话,说明问题,非常非常的重要。

(二)可以先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力争由用人单位内部协商解决,这是最理想的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吗。

(三)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寻求行政途径解决,向属地政府劳动人事爭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人事爭议仲裁院申请工伤认定仲裁。

(四)也可以向属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监察部门提出申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监察部门协调解决,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处理。

(五)上述行政途径不能解决,最后的途径,可以走法律程序,也就是打官司,向属地法院提起人身损害民事诉讼。

因为单位一般都有常聘律师或法律顾问,而且法律太专业,也必须要聘请律师。

如果经济条件所限,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免费提供律师服务。

(六)同时,可以求助用人单位工会,乃至地方工会,地方工会维护职工权益,还是有一定力度的。

自己站起来,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会主持公平正义,公道处理的。

仅供参考。

附:《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和工厂协商解决工伤待遇,十多天过去了都没回复我,我该怎么办?

谢邀!

不幸遭遇工伤事故伤害的职工,首先进行治疗,同时收集有利于已的所有相关证据并保存完整,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职工本人或者近亲属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所在单位未按规定时间申请工伤认定的,受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县级或设区的市级社保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受害职工与用人单位没有鉴订劳动合同,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时用人单位不签字不盖章的,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确认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如果社保机构认定为工伤,那么受害职工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受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偿还。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向当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签定申请;根据伤残鉴定结论划分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等级,不同的伤残等级所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不一样。

因此,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伤害后,应当及时治疗并与所在单位进行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我是御银河,谢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

和工厂协商解决工伤待遇,十多天过去了都没回复我,我该怎么办?

谢谢邀请。

1、到当地人社部门认定工伤、评定伤残等级。

2、依法仲裁维护合法权利。

和工厂协商解决工伤待遇,十多天过去了都没回复我,我该怎么办?

老冬观点:

工伤越早办理越好,时间拖长了,很多证据容易遗失,再取证很难,而且一旦没有相应的证据能够认定为工伤,单位是不会认的,虽然不知道你目前的具体情况,但老冬有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1、找到工厂负责人,询问相关情况。很多时候并不是单位的人把我们遗忘了,而是我们自己把我们遗忘了,单位上的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相关的业务,往往是不上心的,也许忙其他事情,把你的事情给忘了,这些都是正常事,所以自己上点心,跑到单位去询问,了解清楚。

2、固化认定工伤的证据。比如一些电子数据,容易删除,打印件的证明效力又比较低,所以,保留好相关的数据,有一些关键证据,建议去做一个公证,确保万无一失。单位领导可能有这种想法,拖一拖,等某些关键证据失效,你不能认定为工伤时,单位就会减少不少开支,我们虽然不能把人往坏处想,但做好防备总不会有错。

3、到劳动行政部门咨询,用法律维权。目前,工伤认定一般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认定。可以找到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咨询,说清楚自己的情况,以及和单位的协商解决待遇的事情,该部门一般都会给你所在单位发函,推进事情的解决。

综上,工厂没有回复你,别着急,自己去工厂咨询清楚是什么原因不回复,保存好自己认定为工伤的相关证据以及一些程序上的文书,及时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沟通,咨询解决你的相关问题。

我是@一杯老冬,专注职场,每天分享精进和成长干货,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做一个终身成长践行者。

和工厂协商解决工伤待遇,十多天过去了都没回复我,我该怎么办?

【律师点题】在职场生涯中,作为企业的一方,需要面对意外情形的处理,例如本题主提出的工伤待遇处理问题。如果做老板的处理不好,与工伤职工一方达不成一致,不但会被拖入仲裁及诉讼,还可能会增加诉讼成本及支付更大工伤待遇额度。本文站在工伤职工角度,来回答如何协商处理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的协商解决,是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处理这类纠纷成本最低的处理方式,但未必是最有效的方式。建议你按一下办法去处理:

一、梳理已协商过的情况,总结一下利弊得失

既然你已与厂房有过协商,厂方也肯定答应了给你处理,但只是在拖延。这说明,单位并没有放弃协商解决工伤待遇的做法。其实,这样解决办法成本最低,时间最省。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你现在做的,需要了解与工伤相关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便为进一步的协商调解或仲裁诉讼做准备。

二、以下这些情况是你必须事先了解清楚的,这是处理工伤待遇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知彼,了解工方的有关情况。如工厂一方和你洽谈的是谁、有多大的决策权、主谈人是什么样的协商思路、厂方有没有大致的支付额度。还有,最重要的是,单位为你缴纳了工伤保险费没有。要是缴了,工厂承担的部分就很少了;要是没缴,工厂就得对你的工伤待遇就得全部承担,单位也会压力山大的。

其次,要知己,清楚自己一方的底牌。最关键的几个问题,要搞清楚,这包括:工伤认定了没有、劳动能力的鉴定是几级、生活自理程度如何、工伤保险待遇有哪些项目、每个项目应支付给你的额度应该是多少。这些都需要你全部做到位。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则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这两项,其余的都是空中楼阁,是没法协商解决工伤保险待遇的。

三、在继续协商前,你需要做好以下充分准备工作

有了上面的这些准备,只是一个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你还需要为协商本身做一些准备工作。

1、要抓住协商的重点,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就你的工伤保险待遇而言,“工伤”只是起因,“待遇”才是重点,“待遇”的最大化,才是你最终的目的。因此,所有的协商,都要围绕这个重点和目的而展开。

2、依法主张权利与合理的虚张声势相结合。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及额度,依据的是《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的通知、规定。只要坚守法律规定,并依法主张权利,厂方就很难有太多的辩驳余地。况且,你和厂方相比,你是弱势的一方,又是受伤的一方。单位只是出于利益考虑,不想多拿钱而已。因此,为达到目的,你可以在合法主张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支付额度。例如,在停工留薪期工资项目中,法律规定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最长不超过24个月。而按省级的贯彻办法,你的伤情应享有9个月停工留薪待遇的话,你就按12个月的顶格额度去主张。

3、两手准备,既有协商的解决方案,也要有备用的法律方案。根据上述核算,作出一个有高低额度区间的协商方案。同时,也要做好备用的法律方案,既通过申请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去解决。这样,既能给自己留了退路,又给厂方以法律威慑,让厂方感觉没有退路可走,反而能极大地促成工伤保险待遇的协商解决。

4、协商场所与方式的选择。在双方协商中,尽量选在第三方场所,通过面谈来确定实质性的内容。能协商确定下来的内容,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电话、短信、微信,仅作传递谈判时间、地点及议题的安排等程序性内容。面谈时,对明确的事项,要采取确定的语言;对尚未确定或未达成一致的项目和额度,要采用弹性、理性的语言,同时适当加入情绪化的表达。

四、掌握一些谈判的艺术,并融入工伤保险待遇的继续协商之中,让自己一方始终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

1、将最高工伤保险待遇的额度通报给对方,探测对方的反映。例如,我就曾经代表工伤职工在工伤协商中,报出过一个高于正常的赔偿额度,看厂方如何接招,以便决定下一步的协商策略。

2、根据厂方接招的方式,就可以看出是否有专业人员参与、答复的数额是否在行。例如,你方是9级工伤,而对方给出待遇额度却按10级标准来算的、或者随口回复给你一个额度,那么你方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坚决地抵挡回去,切不可轻易答应。

3、要善于迂回。为了不获得较高的待遇额度,双方陷入协商僵局时,可以婉转地迂回应对,换个话题,例如,自己在工作中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厂方给职工有过什么福利等等;也先搁置谈不笼的项目,换成下一个项目。例如,将争议的停工留薪工资项目搁置,换成医疗费用项目额度的认可与否。

4、适时抛出法律方案。先准备好《劳动仲裁申请书》,将各项项目、额度、法律依据,一一罗列清楚。在适当的时候,展示给对方,以增加谈判协商的筹码。

5、即将达成一致时,适度杀个回马枪,以获取较大的工伤待遇。这个办法要慎用,而且要与同情牌、弱势牌组合运用,让厂方能在法定标准以外,再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偿。

6、适当让步,达成协议。例如,厂方坚持各项目工伤待遇是23万,而你方主张的待遇是27万。在双方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从中间掰开,按25万达成一致。当然,你也可以给厂方的协商人员戴高帽,给他们面子,而你方拿到里子。如果能达到略高于或略低于应当获得的待遇额度,就可以签订协议了,以避免无休止的拖延、疲惫,乃至情绪化的焦虑。

五、如果厂方只是通过协商拖延,而没有给你工伤待遇的真实意思,你就得依法定程序来处理了

1、一定不要错过法定期限。这是处理工伤的一个基本要求,一旦错过了,是无法弥补的工伤。例如,职工申请认定工伤不能超过1年;申请重新劳动能力鉴定的期限、不服仲裁向法院起诉、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期限,均不能超过15天,等等。

2、必须完成法定证据的准备,不能凭侥幸办事。受伤的情形及过程,一定要拿到证据;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必须要拿到结果;工伤待遇的各个项目,一定要计算出额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伤待遇落到具体项目上、额度上。

3、启动法律程序。如果厂方久拖不决、或者没有解决的诚意、或者达不到你期望的法定额度,那么,你得考虑启动法律程序了。首先,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其次,作出裁决后,你方如不服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进入诉讼程序。还有,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如果厂方不主动履行给付你的工伤待遇,你方可以申请法院执行,直到厂方给你付清你应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到此,你的维权就算办结了。

关注@周律师工作室,继续为您分享更多干货。您的高见,请写评论;实用,请点收藏;管用,请点赞、转发。

和工厂协商解决工伤待遇,十多天过去了都没回复我,我该怎么办?

有个部门叫劳动局,你可以去找他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