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职称包括教授吗?

问题是:专业技术职称包括教授吗?

答案是:当然!教授是专业技术职称,聘用上岗既是专业技术职务。

一、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产生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与聘任岗位相分离的需要,即“评聘分离”,职称的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聘任的岗位称之为“专业技术职务”,简称“职务”;

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则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来标识,简称“职称”。

二、教授职称级别

职称的级别一般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级;其中,高级、初级又分为两等,计有三级五等:

(一)高级,又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两等;

(二)中级,一等;

(三)初级,又分为助理、员级两等。

(原来有的职称系列没有设置正高级职称,现在已经全部设置)

三、教授职称所属系列及名称

(一)教授职称属于教育系列高等学校专业

高等学校教师:

教授、副教授

讲师

助理讲师

(二)教育系列其他专业职称

1、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正高级讲师、高级讲师(等同于教授、副教授)

讲师

助理讲师、教员

2、技工学校教师:

正高级讲师、高级讲师(等同于教授、副教授)

讲师

助理讲师、教员

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等同于教授、副教授)

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3、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

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同于教授、副教授)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四、教授岗位级别

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

(一)教授岗位

教授岗位,为1~7级。

1、正教授岗位包括1~4级;

2、副教授岗位包括5~7级;

(二)中级岗位

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8~10级;

(三)初级岗位

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11~13级。

五、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一)各高校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

(二)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

(三)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

(四)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六、关于一、二、三级教授

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的区别:

一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最高级别,被评定为一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泰斗级人物,即院士级别。按照规定,一级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故自然科学相关学科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一级教授较少。

二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稍次于一级教授的级别,被评定为二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临近泰斗级的人物,即各高校、研究所等主要负责人等。按照规定,二级教授基本上只有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贡献者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所以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也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二级教授也较少。

三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就显得较为普遍的教授级别,被评定为三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工作时间较长也取得一些突破的正教授,即各高校院长、学科负责人、市骨干、青年精英、研究所从事多年的研究员等。因为三级教授的评定要求没有那么多,所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三级教授要相对多一些。

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