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伤辞职,公司又没给买社保,该怎么赔偿?
员工工伤辞职,用人单位未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社会保险机构当然不负担工伤发生各项费用,工伤发生的各项费用应由用人单位负责。
员工维权主要靠自己依法争取合法权益,按照国家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该争取的必须争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工伤处理的程序:工伤事故发生后,单位必须在30日内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保障部门60日内做出认定与否结论;并于医疗终结提出申请60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符合条件确定工伤保险待遇。
总之,发生工伤事故后,一切处理事故程序都是单位办理,如单位不予办理,可向单位工会、直至上级工会求助,维护合法权益。
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在工作的时间内,在工作的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导致伤亡。
二.进行工作前的准备性、或工作结束后的收尾性活动导致伤亡。
三.上下班必经路途,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伤亡。
四.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经抢救治疗无效,48小时内死亡的,可视同工亡处理。
这条是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增加的很人性化的内容。
五.其他的情况,如在履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伤害、工出期间发生伤害事故、抢险救灾维护公共利益受伤害、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受伤害、职业病等。
工伤认定条件主要是这些,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时限等,在前面已经简述。工伤认定须由单位提出,单位不予办理,超过时限,责任在单位。
一.要维权,必须先搜集必要的证据资料,不论以后走到哪一个程序,都是要靠证据说话。
二.可先与用人单位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协商解决,据理力争,尽可能取得用人单位同意,问题解决在用人单位。
三.同时向用人单位工会求助,乃至用人单位所在地方工会,地方工会介入职工维权还是有相当的力度的。
四.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先走行政途径,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政府劳动爭议仲裁院申请仲裁。
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解决。
五.行政途径解决不了,就必须的走法律程序,就是打官司,单位都有常聘律师或法律顾问,所以我们也要聘请律师,如果经济上无力承担,可以申请司法援助,免费提供律师服务。
相信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会主持公平正义,还你公道的。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