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与干部身份退休有区别吗?
谢谢邀请回答!2014年10月,养老并轨,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员工全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主要以缴费年限、缴费额决定养老金额,“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一、干部身份,早已成为历史,不复存在!
可以这样说吧,过去的干部身份,现在演变成:
党政机关称为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称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
二、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干部身份废除,称为公务员;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后,党政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工作人员,干部身份废止,称为公务员。
党政机关干部身份退出历史舞台。
三、1992年,企业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后,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干部、工人身份不再存在,代之而来视同干部身份的是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人岗位员工。
2009年,事业单位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干部身份转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勤岗位员工。
四、至此,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全部成为历史,不复存在!
但是,人们仍习惯称呼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为干部,“习惯成自然”而使然。
五、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女职工退休时怎么认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人岗位呢?
(一)国家政策 职工的岗位如何确定,国家政策原则上规定:
以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岗位为准。
这样规定,对于始终在同样岗位工作的女职工没问题,因为转岗工作制度,对在管理岗位、技术岗位与工人岗位之间变动过的女职工,退休时如何确定女职工的岗位?
这涉及到女职工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国家也是原则上规定:
以职工到龄退休时签订的劳动合同现岗位为准。
(二)地方政策 各地对职工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人岗位的认定,有些地方政策性的补充规定,多是设置一些岗位变动向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制、岗位变动后需达到规定年限认定限制等,不尽相同
仅供参考。
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职工与干部身份退休有区别吗?
达到一定级别就不一样!
职工与干部身份退休有区别吗?
老生常谈的旧话题,职工与干部在职收入不一样,扣社保基数也不一样,当然干部退休养老金会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