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权利更大?
清朝时设有总督、巡抚、提督,各自的职权不同,管辖区域不同。
总督级别最高,权力最大,为管辖数省军政长官。(只有四川总督管辖一省)
巡抚为管辖一省军政长官。
总督、巡抚为地方军政长官,官场习称“封疆大吏”,民间呼之“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提督为武职军官,管辖一省汉军绿营军事长官,另有京城九门提督、水师提督。
一、总督,正式官职为“总督xx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事务”,有的督抚同城“兼理巡抚”,有的辖区江河事务繁重“兼理操江、河道事务”,两江、直隶总督“署理南、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节制北洋水师。
总督,为地方官员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军政官员,官阶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则为从一品,权势显赫。
总督管辖军队,只限管辖汉军绿营军队,管辖的汉军绿营军队称“督标”,八旗军队归驻防各地的满族将军管辖。
计设有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陝甘、四川八总督,后增加东三省总督,四川总督管辖一省,则不设巡抚;其他总督管辖多省军政事务,但以军事为主。
总督,类似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的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六个大区政府主席,管辖数省,但比大区政府主席权力更大,比大区政府主席还多执掌军权。
另外,尚有负责南粮北运供应京师的漕运总督,管理河务的河道总督。
清朝著名的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林则徐、张之洞等都担任过总督。
二、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掌管本省的军政大权,官阶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管辖的汉军绿营军队称“抚标”,节制驻省汉军绿营军队最高军事长官提督;同总督一样不管辖八旗军队。
总督、巡抚均为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的地方军政长官,木有隶属关系,但总督官阶高于巡抚,对巡抚有督察权。
五、提督,武职军官,官阶为从一品,为一省汉军绿营军队最高军事长官,管辖的绿营军队称“提标”,受总督、巡抚节制。
清朝专设京城九门提督,卫护京师。
清朝海军设提督,北洋水师、广东水师、长江水师、福建水师提督,为海军舰队最高军事长官,如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仅供参考。
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权利更大?
要了解清代总督、巡抚、提督三者间的关系,及权力大小,就必须厘清这三者各自的品级和职权范围。下面就根据《清朝续文献通考》和《清朝通典》有关总督、巡抚和提督的品级、职掌的记述,来分析这三者的关系及权力大小。
根据《清朝续文献通考》可知,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在各省设置总督,作为统辖一省或数省的封疆大吏。总督为正二品官员,凡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总督对所辖省份的一切政务,无不综理,是该管地方最高之军政长官。不仅负责随时考核所属官吏,其文职道、府以下及武职副将以下之文武官员,也由总督奏请升调补署及免黜。
清朝的巡抚为从二品,凡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巡抚也是按省设立的,是管理一省之封疆大吏,其地位仅次于总督。凡不设总督省份的巡抚,多加提督军务衔,以节制本省各镇总兵以下武职,并兼理粮饷事务。一般而言,总督统管军事,巡抚总理民事。但在实际上,总督也综理民事,而巡抚也有管理一省军务之责。尤其是巡抚加提督衔,其权力与总督相当。
提督又称提督军务总兵官,清代初期制度规定,提督带左右都督衔者为正一品,带都督同知衔者为从一品,带都督佥事署都督事者为正二品。乾隆十八年(1753)规定,提督为武职一品官,比巡抚高一级,与加尚书衔的总督官秩相同,为各省绿营兵之最高统率,管理一省之军政,与督、抚并称为封疆大吏。
综上可知,清朝的总督、巡抚和提督,就品级而言相差不大,都是地方大员。然而就其职掌范围而言,一般来说,总督大于巡抚,巡抚大于提督。
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权利更大?
先回答你的问题,再详细的道来。
总督>巡抚>提督
总督在清朝属于正二品,放在今天属于副国级。【2省的省委书记】
巡抚在清朝属于从二品,放在今天属于正部级。【省委书记】
提督在清朝属于从一品,放在今天属于正国级。【省军区司令员】
很多人看到我写的这三种官职的品阶之后,会认为提督>总督>巡抚,其实不是这样,我们不要只看品阶,要从这三个官职的权利范围来划分。
总督:简单点说就是监管几个省的大臣,行政,和军政都参与管理,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在清朝全国有23个省,划分了8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湖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像我们熟知的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都挂了总督的官衔。
巡抚:巡抚和总督一样,都是属于封疆大吏。但是巡抚一般只管一个省的行政事物,其他省份的事情,还有军事方面的事情,它是没有权利管的。
提督:提督是一方军事首领,一般都是由满八旗大臣担任,提督下面是总兵,负责各地方军事调度,提督和总兵就是满清统治者为了管理汉地省份,防止地方大员汉臣独揽大权而设立的。
像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面听到的九门提督,就相当于是北京军区司令。
这三者关系其实不能简单的用上下级来说,巡抚在智能上比总督要低一些,但是不是说巡抚就是总督的跟班了,这种级别的官员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
还有提督,放在今天只是一个省的司令员,按理说要比巡抚和提督官职都弱,但是提督和巡抚都是没有资格直接命令提督的,提督的顶头上司是将军,将军的级别那是正国级。
总的来说就是三者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权衡,到了这个级别,基本上就是都听皇帝的。
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权利更大?
清承明制,总督和巡抚都是中央直派地方的封疆大吏,合称“督抚”,是监督地方的中央大员。总督的辖区多的三个省,少的也有两省,手握军政大权,“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既管军,又管民,但无权干涉巡抚,还例兼 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相当于还挂着现在的监察部长头衔。
巡抚则只管一省,只管民政,不管军事,例兼都察院右副 都御史衔,挂着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副部长的头衔。
提督则是武职,属于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军区司令,只管军事。
官衔上提督从一品,总督是正二品,巡抚是从二品,好像是提督官阶最高,但实际上总督巡抚同时还兼兵部尚书,侍郎衔,是名义上的国防部长,副部长,所以总督权力最大,巡抚次之,提督最小,这也符合明清两朝武官见了文官低半级的惯例。
若论权力大小倒也不能以官衔而论,曾有资料记载,道光年间,一陕西督粮道每年送给巡抚的节礼(也就是红包孝敬费)是四次,每次一千三百两,总共五千二百两,送给总督的节礼是每年三次,每次一千两,总共四千两,总督比巡抚官衔高半级,好像权利更大,但实际上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全是巡抚说了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所以孝敬的多些,这样看来,巡抚的权利又大于总督。
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权利更大?
大家好,我是五班长。
总督和巡抚都是清朝时期地方的军政大员,合称为督抚,总督的权力比巡抚大,巡抚位于总督之下,但这不同于现在的正副职。
总督在清代为地方上的最高长官,管辖范围是1至3省,而巡抚管辖为1省,总督的官级为从一品至正二品,而巡抚的官级为从二品。
提督为武职官名,清代是各省绿营的主管官,统辖一省的绿营官兵,官级是从一品,虽然官级比较高,但受总督和巡抚节制。
按职能分提督又分为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清朝在全国置了12名陆路提督和3名水师提督,这些提督都是跨省的,但管辖比较固定,九门提督是保卫朝廷安全的。
总督和巡抚属文官,提督是纯粹的武官,总督和巡抚可以插手军队事务,而提督却不能干涉行政事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督和巡抚的权力比提督大。
总督、提督、巡抚都是朝廷派驻地方的官员,他们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只要各自对朝廷负责就可以了,具体落在工作上,总督的权力最大,巡抚次之,提督最小。
谢阅读
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权利更大?
看了一下前面几位大佬的回答,感觉和自己心中所想的有一点区别。有些大佬说总督有兵权,巡抚没有兵权,我认为是不太对的。
总督:一般而言管理数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兼管军民要务。如果非要类比,可以用建国以后六大局的第一书记来类比(建国后中国分为六大局: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华北局,东北局,西北局)。
巡抚: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是兼管军民要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兼省委书记。
提督:武将官衔。清朝时期在各省有驻军,有八旗军和绿营军(汉兵)。提督是一省绿营军的最高军事长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兼政委。
总督,巡抚并没上下级关系,都是直属于中央。提督要受到总督和巡抚的节制,但是总督和巡抚不能调动提督的兵马。总督和巡抚都有军事权,总督直属部队叫督标,巡抚的直属部队叫抚标,这两支部队不会提督节制,在军机处同意的情况下,总督和巡抚可以直接调动这两支部队。
可以这样理解,总督和巡抚的直属部队相当于武警部队,提督的部队则相当于现在的正规军在某省的驻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