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验明考生身份?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验证考生身份?
古代没有照相技术之相片,也木有身份证,科举制度下应试士子求取功名心切,如何防止冒名顶替等考试作弊?
历代科举考试,为防止作弊,也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严防作弊的制度规定,及操作办法的。
历朝历代对科举考试公开选拔人才,相当重视,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弄虚作假,询私舞弊者,严惩重罚。
严厉惩处科举考试舞弊,严厉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清朝曾有官级一品大员科举考试主考官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柏葰,宰相级的大官耶,竞因为科举考试舞弊案丢了性命,其他考官被斩杀20多人,你看,惩处科举考试舞弊严厉不严厉、狠不狠哪!
大家熟知的大文豪鲁迅,其祖父既因科举考试舞弊案入狱,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也因此倾家荡产,家道中落,从此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以至于鲁迅自己在文章中说,小小年纪经常出入当铺!
报名也是要进行严格的资格条件审查,虽然没有照片,也要查清祖宗三代,且须有街坊四邻及在社会有地位身份的人士具保,验明正身,防止冒名顶替的枪手,如果有问题,是要连坐的,处理起来很严厉,甚至杀头的。
所以,冒名顶替,考生不敢,枪手也不敢,涉及两个家族生死攸关,成本太大了!
仅供参考。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验明考生身份?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无疑对每一个知识分子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与自己的前途是直接挂钩的,科举考试通过了,便一步登天,从此踏上仕途。但如果考的不好,对不起,乖乖做一个庶民吧!所以啊,为了能够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各位考生也可谓是绞尽脑汁啊!能过也得过,不能过也得想办法过!所以各种作弊现象层出不穷,而最直接有效的作弊方式就是找“枪手”,也就是请人代考。然而古代可没有现代的高科技,就算连照片都没有,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科举考试该如何验明考生身份呢,如何防止枪手混进来呢?
不得不说咱们老祖宗还真是智慧啊,就以清朝为例,清朝科考为抵制枪手,实行“点名识认”。因此,还特地设一官职一一识认官。来进行“点名识认”的就是识认官。因此每个考生都会有一个“识认官印结”,肯定会有人疑惑啥是识认官印结呢?其实啊,那就是古代的一种行政文书,上面有官印。这个官印是谁的呢?就是识认官的。每一个考生都有自己的识认官。考试前必须点名,点到哪个考生,对应的识认官就出来辨别真假,确认无误后识认官会签字放行。如果一旦被发现有枪手,对应的识认官也得倒霉。实际上,识认官就是考生的担保人。而且不只是考生这样,凡进入考场的人员都要被严格检查查,或出示“印结”,或使用专用“腰牌”(也就是临时身份证)。咱们的老祖宗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识别考生身份以及防止考试作弊的。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古代是如何处罚枪手的。清朝,如果一旦枪手被查出来并且抓到,啥也别说了,充军,而且去的都是鸟不拉屎,荒无人烟的烟瘴之地。雇佣枪手的人呢,一样,充军。包庇之人杖责一百,同学们啊,那可是杖责一百啊,能把你打到吐血,而且是吐血吐到死的那种。可以说是相当严厉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