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5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如何生存下来的?
以色列,开发利用内外一切有利因素,注意,争取外界世界大国、强国的支持,国民精诚团结,拼死卫国,国家领导人正确的战略战术,军队将帥指挥有方,战士奋勇,焉有不胜之理。
不可否认,以色列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中东地区经济、军事强国。
以色列国土面积不大,按照1947年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划定为1.45万平方公里,现实际控制管辖土地面积约2.5万多平方公里。说个直观的概念比较,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海南省陆地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以德国希特勒纳粹主义为首迫害的犹太人,丧失了几百万人的生命。
犹太人切感“无国家民族”之痛苦,强烈呼吁要求建立犹太民族国家,掀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英、美等国家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决议,在原英国殖民地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犹太人、阿拉伯人国家,于是,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往聚历史上犹太人曾经生活居住过的、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于1948年,建立以色列国。
以色列,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850多万人,但是,民族精诚团结,爱国敬业,自强奋斗,建国后不长的历史时间内,以色列科学、教育、工农业、经济等均走向高度发达,在缺乏水源的贫瘠荒漠之地发明农业滴灌技术,成功的使荒漠变绿洲,创造农业生产的奇迹,成为改良荒漠的典范,身为小国,却跻身亚洲为数不多的几个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一。
以色列,军事工业亦很发达,虽然以色列未公开承认,据评估基本确认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军事装备先进,军队指挥员、战斗员素质高,实战经验丰富,军队战斗力较强,据有关军事研究机构测评,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居世界前10位以内,是中东地区、乃至世界上不容忽视的军事实力强国。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与中东伊斯兰教十数个国家发生5次中东战争,请注意,是单一应战十数个国家,都是以色列战胜告终,以色列通过5次中东战争,占领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划定的属于巴勒斯坦大量土地。
以色列还占有“中东水塔”之称、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的东邻叙利亚戈兰高地地区,现在实际控制管辖土地面积约2.5万多平方公里。
以色列曾于1967年,通过中东战争,占领埃及西奈半岛6.1万平方公里土地,后于1982年退还埃及。
以色列虽然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军事强国,中东地区经济、军事实力前列强国,但以一当数十,傲然自立。
仅供参考。
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说到以色列大家会想起犹太人,基督教,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这个国家是建立在沙漠的国家,全国人口不到八百万,相当于中国一个二线城市的人口,根据圣经记载犹太人的起源地是今天巴勒斯坦首都耶路撒冷,这个民族自诞生以来遭到世界很多个国家的屠杀和凌辱,堪称命运多舛的民族,他们在一千多年后从回自己的故乡。那么我们把问题拉回来说说为什么以色列这么小的一个国家而且在周边全部是仇敌的情况下生存的呢?
第一,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暂开人类历史上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光德国一个国家杀死的犹太人就达到惊人的六百万之巨,相当于把今天的以色列全国斩杀带尽。大量的犹太人前往美国逃生,在美国生根发芽,以至于后来美国精英大部分都是犹太人,二战结束以后,掌握美国话语权的犹太人想从新在复国。美国给予大力支持,最后选定回到故乡中东加沙地带,美国在背后的作用不可为之不巨大。。
第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人说这不是中国的成语吗,那么这个成语用在以色列这个国家最为贴切,以色列人非常有危机感,他们发展军事以防再次被攻击,发展农业因为他们没有广阔的土地,只有很少的一块沙漠地带,他们兴办教育,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都有本科学历,十个人当中有四个是科研人员。他们全民皆兵,法律规定全国人口凡事年满十六周岁不论男女全部服兵役。让所有中东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笔者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它有多大的土地,有多少人口,还是有多少资源,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没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不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只有重视教育,发展经济,增强国防,创新科技才能发展,才能不被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束缚。。。
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以色列能够在五次中东战争中生存下来,并且能够在满是仇视的国家包围中逐步强大起来,其原因有许多,但无外乎内部自身足够努力和外部大力支持两个方面。
首先,以色列人的强大与其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1、心理素质的强大。
以色列人经过近两千年(从公元元年之前亡国到1948年建国)的流亡、辗转,其民众的内心信念没有动摇,最终在二战结束后得以独立建国,这是其民族毅力、信念的胜利,也是其能够在中东这个满是敌对国家包围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最大倚仗。
因为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流亡,在流亡过程中不断的遭到所在国家和人民的压迫、盘剥和抵制,以色列人的心里足够强大,因此,在建国之初,遭到阿拉伯联军的大举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弹丸之地的以色列人没有放弃,一方面自己奋起抵抗,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力量(美国和英国为主)对阿拉伯联军进行牵制,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并在外部支持下,获得了足够的军事装备,从而在后来的反击中,不但把“入侵者”赶出了家园,还占领了对方的大片国土。
2、全民皆兵的国策和军事训练造成以色列人军事素质较高。
因为国家面积较小,且周围全部是敌对国家,因此以色列人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全民皆兵”的国策,平时一直对国民进行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一旦遭受攻击,可以迅速的组织起来,长期以往,形成了以色列人“小而精悍”的战斗力,加上周围的阿拉伯各国心态不一,因此虽然总体实力上阿拉伯国家肯定占优,但是历次战争都是以色列胜利告终。
3、不打持久战的战术制定。
同样是因为国家面积小、人口少的原因,造成以色列战略防御空间不足。因此以色列人在历次“中东战争”中,都是选择了“短期战争”,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战争攻击,不给对方喘息的时间,这使得以色列人在战争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武器装备好、战术素养高的优势,同时摆脱了“持久战”对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造成伤害的可能。
第一次中东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阿拉伯各国(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联军进攻,以色列人防御,时间跨度是1948年5月15日至6月11日,不到1个月的时间,阿拉伯联军获得大胜,以色列在美国、苏联的支持下,通过联合国决议,双方停火,以色列人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第二阶段是以色列人反攻,阿拉伯联军败退,时间跨度是1948年7月9日至7月18日,只有十天时间(以色列人称之为“十日战争”)。获得大量美国、英国军事援助的以色列人利用军事装备上的优势将阿拉伯各国联军赶出家园,并获得的大量对方的土地(约1000平方公里)。
第三阶段仍然是以色列人进攻,阿拉伯联军败退。时间跨度是1948年10月15日至1949年2、3月份(2月24日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停战协定,后来各国逐渐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以色列最终占据了巴勒斯坦等共计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原本的以色列国土面积还要大)。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约29日,英国、法国与以色列联合(目的是霸占苏伊士运河),对埃及发动袭击,挑起第二次“中东战争”,持续到11约6日宣布停火,只有不到十天时间。这次战争因为有美国、苏联的反对,以色列方面并没有占到太大便宜,但仍然是获胜方。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约5日,以色列发动对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袭击,至6月10日战争结束,历时六天,又称“六日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并占据了叙利亚戈兰高地等高达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至24日,历时十八天,又称“十八日战争”或“赎罪日战争”(因为当年10月6日是以色列人的“赎罪日”)埃及、叙利亚率先发动对以色列的攻击,目的是夺回被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等国土,以色列先输后赢,转败为胜。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发动对黎巴嫩的袭击,只用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最终迫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其领导人是阿拉法特)退出黎巴嫩。
由此看出,以色列在与阿拉伯各国进行的历次战争中,均为快速、短期战争,不与对方过多纠缠,防止陷入对方“持久战”的泥潭。
其次,外部支持力量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各国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谈论中东战争,如果不提及双方的背后支持力量是绝对不行的。
其实,对中东战争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东战争的背后是美国、苏联双方争霸。因为美国、苏联都拥有大量核武器的原因,为防止发生毁灭性的核战争,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代理人战争,于是,在中东地区双方各自选择了代理人,先后进行了五次的“中东战争”,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历次战争均以美国一方获胜,而阿拉伯一方的后台---苏联,也在1991年解体。但是,双方在历次战争中对各自代理一方的支持也是巨大的,而这也是战争参与双方能够坚持不懈的选择不断开打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中东战争:在第一阶段,阿拉伯国家联军节节胜利,以色列人已经濒临国灭人亡的时刻,是美国人首先选择了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很不可思议的是苏联人当时也选择了支持停火),于是美国、英国通过短暂的停火期间紧急向以色列空运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人员(世界各地回国参战的以色列人)。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从捷克采购了大量轻武器,使以色列军队的数量从开战之初的3万人发展到6-10万人,远超阿拉伯各国联军的4.5万人,从而一举扭转局势,获得最终的胜利。
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和战争期间美国给予以色列36亿美元的资金补给,仅1967年3月至5月,就廉价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并派遣了1000多名空军人员参战督战;而阿拉伯方面也不遑多让,“苏联向埃及(即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提供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6艘战舰、喷气式飞机和T55式坦克等先进武器,苏联还向埃及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帮助埃及训练部队,这使埃及成为阿拉伯国家中军力最强国家。约旦军队由英国顾问训练,装备英制武器,兵力虽少但装备精良。叙利亚军队武器也由苏联提供”。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从苏联那里取得了MiG-23战机、SA-6防空飞弹、RPG-7反坦克榴弹、T-62坦克,尤其是AT-3反坦克飞弹”,成为进攻利器。而美国一如既往的对以色列大力支持,不仅仅提供武器装备,还包括大量的军事技术,使得以色列人得以在同阿拉伯的战斗中一直保持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以色列人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他的大力支持相互作用,使得以色列在同阿拉伯的五次中东战争中大都获得胜利,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越来越强大了。至少,从目前来看,短期内,阿拉伯国家是没有能力发动一场针对以色列的“第六次中东战争”并取得胜利的。
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自以色列建国后自今,几十年来,历届以色列政府,都懂得清正廉明善待百姓,在全国实施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福利分房,奖励生育,使全体以色列人民的生活越过越美好,所以得到全国各阶层百姓的支持及拥护,从而全国军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取得历次中东战争的胜利!
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以色列这个国家确实令人钦佩。成立之初便受到周边国家的围追堵截,但是仍旧顽强的生存下来。
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而掌控美国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犹太裔,因此美国对于以色列建国是持积极支持的,并且在中东战争中给与了武器、财政的支持,另外当时的苏联也是支持以色列建国的,苏联红军中有相当一部分军人是犹太裔,当时苏联统帅斯大林将这部分军人交还给以色列,这部分人也构成了以色列国防军的基础,另外这些苏联红军经历了二战,作战经验相当的丰富,所以以色列军队相当有战斗力。
犹太民族一直没有自己的国家,经历了二战被纳粹德国的残酷迫害,犹太人十分渴望有自己的国家,因此爱国热情非常高涨,战斗决心异常强大。
此外,犹太人具有相当精密的组织结构体系,其治理能力非常强,这也是其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在胜利中生存下来的。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