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地理上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是一个地理、气候、农业生产南北方分界线的概念,从地理、气候上来看:

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线;

雨季长短分界线;

湿润半湿润区分界线;

一月0度等温分界线;

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

农业生产南水田、北旱田分界线;

南主产水稻、北主产小麦分界线;

油料作物南油菜、北花生大豆分界线;

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分界线;

作物熟制南年二——三熟、北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上世纪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制定《农业生产发展纲要》既以长江、秦岭淮河、黄河为农业生产分界线。

仅供参考。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秦岭—淮河一线在中国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理意义如下:

  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淮线以北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秦淮线以南为我国南方地区。
  2.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淮线以北为我国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冬季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以南为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温暖。
  3.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小麦种植区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秦淮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小麦种植区;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水稻种植区。
  4.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5.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6.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淮线。
  7.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8. 平原、高原与丘陵、低山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秦岭--淮河是地理上南北的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年降水800毫米等分界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等等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中国南北分水岭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一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界线,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分界线,大米小麦,甘蔗甜菜,油菜花生的分界线。吃馒头和吃米饭的分界线。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冬天穿羽绒衣的分界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