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密谋刺杀秦始皇,为何会失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出巡,公元前218年第三次出巡,行至河南博浪沙处,遭到刺客以铁锤击车刺杀行动。
刺杀秦始皇的主谋,为秦始皇灭亡六国之一的韩国贵族后裔,后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帝业的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张良为报韩国灭亡之仇,重金收买大力士,打造重120斤重铁锤,侦悉秦始皇巡行路线,选定伏击地点博浪沙,因秦始皇马车六驾,既六匹马驾车,车速较快,而博浪沙沿途为沙丘,车速必缓,北依黄河,南临芦荡,易于隐匿逃遁。
但是,秦始皇,非常人可比,雄才大略,机警过人,灭亡六国,树敌过多,因而对政敌刺客,早有戒备,出巡时多辆同样马车同行,以为疑阵。
张良与大力士不知秦始皇乘坐何车,急切间向一辆车抛掷铁锤,发动攻击,击中副车,秦始皇得以幸免。
仅供参考。
张良密谋刺杀秦始皇,为何会失败?
与草根刘邦相比,张良的出身要高贵许多。
张良是韩国人,这个韩国不是棒子国,而是战国时期的韩国,那么战国的韩国在什么地方呢?见下图:
大体在河南附近。
张良的爷爷是韩国宰相,张良的父亲也是宰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张良会成为第三代宰相。然而“如果”不幸成为了现实,韩国被灭了,灭它的不是旁人,正是西边的坏邻居秦国。
张良一下子由天堂跌入了地狱,一夜之间,啥都没有了,家没了,国没了,他成了难民了,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秦始皇。
张良恨秦国,恨秦始皇,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张良决定报仇。然而,秦国实力强大,凭他一己之力,复仇难于上青天。 但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有仇不报,非丈夫也!
张良决定孤注一掷,他想到了一个复仇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暗杀秦始皇,暗杀代号为铁锤001。
有了目标,下一步就是制定作案计划了。作案首先要有作案工具,那时候没有狙击枪,只有弓箭,但是弓箭杀伤力实在有限,而且命中率很低。用啥作案工具呢?
张良想到了铁锤。
张良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了,花高价钱买了许多铁矿,找了专业的锻造师傅,花了七七四九天,终于打造出了一个暗杀利器—超级大铁锤。
这时候,有人会疑问,散尽家财就打了个大铁锤,大铁锤这么值钱吗?
是的,那时候的铁是非常昂贵的,当时士兵用的都是青铜锻造的武器,有青铜剑,青铜弩,青铜戟等等,直到汉朝以后,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武器才逐步替代了青铜武器。
所以,这是颗价值连城的大铁锤,这颗大铁锤重达120斤,一般人根本抱不动,更不要说举起它了。 张良就用剩余的家财又寻找到了一个亡命之徒,这个亡命徒膀大腰圆,力大无穷,可以举起这颗大铁锤。
现在,作案目标有了,作案工具有了,作案人员有了,就差作案时间了。机会终于来了。张良通过多方关系,打听得秦始皇要从阳武县经过,于是带着大力士,以及一颗大铁锤,提前埋伏在了秦始皇车队的必经的一处高地—古博浪沙。
等了一天又一天,秦始皇还是没有来,张良着急了,会不会改变线路了?会不会不来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秦始皇的车队终于还是来了,虽然来的晚了一些。车队一行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所经之地,扬起阵阵烟尘,前面是骑兵开道,中间是秦始皇的座驾,再往后是步兵。
张良躲在山丘上一处灌木层中,偷偷向下张望,只见一队队骑兵从下面经过,不远处有一辆四驾马车,往后看去,居然还有马车,1、2、3、4、5、6,一共6辆。
张良傻眼了,这是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只见这6辆马车,全部是一样的配置,一样的装饰,一样的马匹,傻傻分不清楚。到底秦始皇在哪辆车上呢?
张良发现中间一辆似乎装饰更为考究,于是把注押在了这俩马车上。
放过了前面两辆马车,等第三辆马车经过的时候,张良一声令下,大力士将大铁锤朝着马车猛的掷了出去…… 大铁锤在空中画出一条完美弧线,咣当一声,恰好砸在了马车上,只见马车上的人哼都没哼一声,当场脑浆迸裂。
这时候车队乱作一团,众多士兵慌忙跑向了第四个车驾,将车驾团团护住。 完了,砸错了,第四个车驾才是秦始皇啊!
张良懊悔不已,但是现在逃命要紧,他与大力士急忙顺着小山坡就滑了下去,骑着事先留下的快马,一溜烟跑了。
据说这个大铁锤,后来被秦始皇派人拉了回去,后又将这只大铁锤熔化之后,锻造了几千把铁剑,这些铁剑削铁如泥,比青铜剑好使多了。
张良这次亏大了,不仅家财耗尽,还免费送给秦始皇几千把武器。
张良密谋刺杀秦始皇,为何会失败?
公元前218年,古博浪沙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一行富丽堂皇的车队策马前行,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如炸雷坠地,一条夺命弧线结束在一辆金碧辉煌的马车上,地面顿现一深坑,马车应声轰然倒地,车内一人早已脑浆崩裂,血肉模糊。一个120多斤的大铁锤滚落路边,兵士们立刻提拿刺客,无数刀戟刺向黑衣人,倾刻,黑衣人气绝身亡,路旁一男子滚入芦苇丛中,秒退隐没不见踪影。
那路旁男子便是张良,他想刺杀的是当时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霸主秦始皇,然而刺客一去不复返,秦始皇却仍好好地活着,按说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汉初三杰之首,“留侯”张良,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不该这么草率,那么张良密谋刺杀秦始皇,为何会失败?
张良是韩国贵族,三代人五朝为相,货真价实的官三代,秦始皇灭韩,他家破人亡,他弟弟在战难中不幸而亡,他找个坑草草埋了弟弟,一心只想报仇雪恨。
张良砸锅卖铁,请人铸成120斤重的大铁锤,找到一位愿自杀式袭击秦始皇的壮士,埋伏在了秦始皇出巡必经的地点博浪沙,准备一锤击死秦始皇,然而击中的却是副车,有书君认为张良密谋刺杀秦始皇失败原因有三:
一、秦始皇狡兔三窟,车队装饰一致,张良无的放失,无法精准地找到刺杀目标。
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积怨实在太多,要他的命的人也不计其数,卫人荆轲图穷匕现,已经把匕首横在秦始皇脖子上了,血都渗出来了,可秦始皇都能大难不死,逃过了那一劫,高渐离为友报仇,在筑中灌铅,近在咫尺,可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秦始皇没击中,反丢了卿卿性命,这足以说明秦始皇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秦始皇有了上几次被刺杀的危险经历,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在出巡时,已经有了强烈的戒备心理,自然会做好防患工作,他十分警醒,为了不让仇敌知道他坐在哪辆车里巡游,他狡兔三窟,把所有的车辆装饰成一个样子,都是六匹马驾辕,从车顶到车轮都一模一样,车旁的护卫人数也同样多,他还经常移花接木,调换着驾座坐,那天他就和皇叔调了座位,让皇叔过一把高高在上的瘾,没想到却成了替死鬼。
张良与沧海君千算万算,没算到秦始皇会摆了迷魂阵,让他们无法精准地找到袭击的目标。
张良和壮士隐蔽在芦苇丛中,又只有一个大铁锤,只能精准的砸向六辆马车中的一辆,而马车车轮滚滚,风驰电掣,不断在前行,如果不及时出击,车队就会渐行渐远,连出击的机会都失去,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张良无可奈何,只能孤注一掷,嘱咐壮士袭击居中的第三辆马车,壮士虽百发百中,做到了锤到人亡,可惜目标不在车内,秦始皇用他的智慧,狡兔三窟,又躲过一劫。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良密谋时计算好了车队路过的时间,攻击的人选和武器,却没有料到秦始皇智慧过人,宁可不要个人权威,坐与仆从一样的车马里,让仇敌找不到他的具体驾座,这才幸免于难。张良有谋略,有计策,可盖不住秦始皇防患意识强,警惕性高,计划周详,致使张良刺杀秦始皇,只能落个误中副车,刺杀行为宣告失败。
二、张良靠个人力量,雇佣壮士单独行动,没有团队作战意识,难以一击即中。
能发挥群众的力量的人方能夺天下。张良在密谋刺杀秦王时,无视群众力量,采用单兵作战,个人英雄主义。因为没考虑到团队合作共同诛暴秦,群众的力量才是无敌的,他以为杀一个秦始皇便是爱自己的国家,他只局限于杀死秦始皇这一个统治者。压倒葫芦浮起瓢,张良没想到杀了一个暴君,难免会有下一个暴君,没想到瓦解秦的国家机制,军队,才能真正除暴秦。
张良调动的人力也极其有限,仅一位反秦义士,如果当初有六位和此义士一样的人,每人分工一辆马车,胜算也会大一些,这是张良思想,自身阅历,个人见识的局限性造成的,也是没有团队意识造成的。
直至刺秦失败,师学圯上老道,学习太公兵法谋略,才长了见识,思想也逐渐成熟,终于明白凭一己之力无法了秦始皇抗争,更无法与秦朝的军队抗衡,懂得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才有了陈留觅明主,辅佐刘邦夺天下。
然而当初的张良以个人之力,雇佣壮士一人出击,这种做法,只能一击即中,才有机会刺杀成功,所以这种单独个人刺杀行为如荆轲、高渐离等一样,只能以悲剧收场。
三、壮士自杀式袭击,而秦始皇护卫队人多势众,刺杀难度系数很大。
俗话说好虎架不住群狼。壮士虽勇武无比,但是秦始皇的护卫绝不是吃干饭的,而且人多势众,壮士自杀式袭击,只可能有一次砸锤机会,根本休想再提起锤来瞄准下一个目标,而这一锤下去只能击中所有车马之中的唯一一辆,这击中率实在太低,这刺杀难度系数十分大。
壮士确实成功击中了一辆马车,而且成功刺杀了马车上的人,应该说壮士在这次刺杀中完成了即定任务。只是车上的人并不是秦始皇,他被秦兵刀戈团团围住,早已命丧黄泉,根本不可能再举第二锤。这武器也不太精良,过于笨重,也增加了袭击的难度。
自杀式袭击决定了刺杀行为不成功便成仁,因为张良刺杀目标没有完全确定在哪个座驾,无的放失,再加个人单独行动,只有一次机会,所以这种慷慨悲歌之士以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方式,以密谋刺杀的手段夺一代帝王的性命的战斗形式,多以失败而告终。
有书君以为张良等人的这种忠勇,这份血性,这份敢为别人之不能为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但这种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自杀性袭击的战斗方式不可取,因为成功几率小,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概率太大,得不偿失!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