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关外三陵”是怎样产生的?
清朝除了关内的清东陵和清西陵外,在关外还有三座陵墓,它们是怎么来的?
清朝的皇陵,大家熟知的是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以及位于河北省易县西的清西陵,为清朝皇陵寝园世界文化遗产。
但是,清朝皇陵还有“关外三陵”,同样列入清朝皇陵寝园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该说,清朝皇陵,实际上是还有“关外四陵”才对。
一、永陵,始称兴京陵,后改永陵,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启运山下,前临苏子河,是清皇室的祖陵,葬有追赠皇帝的努尔哈赤父、祖父、曾祖、六世祖及伯父、五叔等。
二、福陵,又称沈阳东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的石嘴山上,建陵后改称天柱山,前临浑河,是清朝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陵墓。
三、昭陵,又称沈阳北陵,为“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清朝皇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公园内,是清太宗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陵墓,前有人工开挖的湖泊,后有人工堆土的陵山——“隆业山”。
四、东京陵,位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村积庆山下,为清初定都辽阳时的祖陵,后迁回清朝发祥地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永陵祖陵,但仍留下部分皇族成员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等三座墓葬,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