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囹圄,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不带手下直接反了?

林冲一个士兵也调动、指挥不了,仅凭孤身一人,怎么能造反?

在宋代,教头属于低级军官,不仅中央军——禁军、就是地方军——厢军也广设教头。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给人以好像林冲是八十万禁军唯一的教头、总教头似的,显赫高官、位高权重;其实,就是作者为了小说渲染气氛、极尽夸张的文字游戏,吸人眼球的手段而已!

实则,林冲是八十万禁军众多教头中的一员;你看,林冲的岳父、九纹龙史进的师傅王进,都是禁军教头。

盖因宋代的士兵皆从农民、市井之徒招募而来,所以必须设教头教习军事技能,一个教头教习士兵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

但教头仅仅是教习军士,如同现在的体育教练,教学指导技术、技能,但是人事、参赛等管理权在队长,别说教练、就是总教练也没有管理权。

教头一点权力也没有,根本没有统兵、军事指挥权,连一个士兵也调动、指挥不了。你看,林冲就一个使唤丫头,还是自掏腰包。

林冲还不及县都头武松风光,管辖百八十的地方军士,身后总有军士护卫、挑担行李侍候。

仅供参考。

身陷囹圄,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不带手下直接反了?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他只是一个教头,是专门传授武艺的武术老师,是没有什么兵权的,指挥不动一个人。因此尽管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看上去身价高,但是他手下

没有一兵一卒,他拿什么东西反?!又加上他这个人品行不行,在危难关头不仅出卖妻子张氏,还出卖结拜兄弟花和尚鲁智深,上梁山水泊后,他看到托塔天王晁盖的

势力强大,有智多星吴用,有入云龙公孙胜,有赤发鬼刘唐,有阮氏三雄,火并自己的主子白衣秀士王伦来讨好托塔天王晁盖和智多星吴用他们,像他这样反复无常忘恩负义的小人哪个喜欢他?哪个敢和他交朋友?因此梁山水泊没有任何一个好汉和他知心 就连他的结拜兄弟花和尚鲁智深都对他敬而远之。

身陷囹圄,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不带手下直接反了?

林冲本身也没有想反,身陷囹圄怎样反,教头带手下未必能反。

身陷囹圄,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不带手下直接反了?

林冲的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不是“八十万禁军”的统帅!或者换一种说法,他只是“八十万禁军”中的众多“教头”之一而已。

禁军统帅无权调动禁军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成为皇帝之后,“军人干政”一直都是他的噩梦!通过“军人干政”这条路上台的赵匡胤最担心的就是手下人有样学样。所以,在成为皇帝之后不久,赵匡胤便接连上演了两出“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禁军将领手中的兵权。可即便如此,赵匡胤依然还是不放心。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王朝大力营造“文官政治生态圈”,用文官枢密使来节制武臣并对禁军的权力进行了大规模“稀释”,使得武臣无法做大!可赵匡胤同样不信任文臣,所以反过来又用武臣去牵制文官。

于是,奇特的现象出现了。负责军队调度和统一指挥的枢密使无权统兵。直接统兵的将领又无权调动和统一指挥军队,打起仗来基本也只能负责具体战术层面的东西……禁军统帅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换言之,且不去说林冲手底下到底有多少人,就算他真的统帅“八十万禁军”,他也无权调动手下的这些军队!更别说是什么“反了”,真拿赵匡胤和老赵家后来的那些个皇帝都当傻子了吗?

何谓“八十万禁军教头”

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八十万指”的是禁军总数量,不是所谓教头所“统帅”的兵马!而且,这里的“八十万”也只是一个概数,形容人数众多而已。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头衔看似吓人,实际上却只是所谓“八十万禁军”中的众多教头之一而已,权力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大。

那么,教头究竟是干什么的呢?说直白一些,其实就是在一线负责训练新兵的“老兵”!在当代的大多数国家中,这类负责训练新兵的工作通常都由走士官来具体负责的。换句话说,林冲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名头看着很吓人,其他不过就是禁军中的“老班长”——士官而已,连军官都算不上……

当然,因为制度完全不同,宋王朝是没有士官的。所以,林冲在那个时代应当是被归入军官序列的。可即便如此,如果非要把林冲的级别与现在的军官相对应,充其量恐怕也就是个“连排级”军官罢了!就算林冲能把他负责的“新兵连”全部给“策反”了,一个“连”的部队又能干什么呢?恐怕连汴京的城门都出不去,就会让禁军的其他部队给“团灭”了!

提问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让林冲那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给唬住了。其实,林冲根本就不是什么“八十万禁军”的统帅,不过就是所谓“八十万禁军”中的众多教头之一罢了。换句话说,他只不过是禁军中负责训练新兵的“士官”而已,即便硬要算作是“军官”,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个“连排级”军官罢了。这样一个“基层军官”,带着一个“新兵连”就能“反了”?除非他没有睡醒、或者脑袋进水了……

身陷囹圄,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不带手下直接反了?

真是太看得起林冲了!且不说林冲敢不敢造反,就算他敢,也是分分钟被灭掉!

就因为高衙内看上了林娘子,所以他才会被高俅不断迫害,最终中了高俅的计,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被捕,由一个禁军教头成为了人见人厌的囚犯,社会地位可谓从天上跌到了地下。林冲更是休掉了林娘子,堪称是祸不单行、家破人亡。

面对高俅的步步紧逼和不断迫害,又有一身超凡的武艺,更是禁军教头,林冲为何不干脆造反?这样想,真是太看得起林冲了!

一、林冲的职业

林冲的职务乍一听很威风:八十万禁军教头。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教头的职务其实没有什么含金量。

首先,林冲”不是八十万禁军唯一的教头“,而是“八十万禁军”众多教头中的一个。例如王进、王进的父亲王升,例如林冲的岳父张教头,他们都是禁军教头,林冲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教头。

禁军人数众多,林冲一个人如何教得过来?而且禁军也有很多兵种,林冲只是传授他最拿手的枪棒而已,马术、弓箭、刀术、盾牌术、阵法,这些兵种都需要相应的教头来教授,跟随林冲学枪棒的,只是八十万禁军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再者,林冲是军籍,但并没有军职,更没有一个手下,用今天的话说,他类似于军校中的老师,只负责传授士兵武艺,却并不统率他们,也指挥不动他们,林冲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他连兵权都没有,士兵怎么可能听他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林冲在传授武艺的过程中,和部分士兵特别投缘、谈得来,而林冲也刻意交结他们,有了非常深厚的感情,甚至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团伙,如果林冲为了别的事找他们帮忙,他们一定会帮,而且帮得尽心尽力,但造反这种抄家灭族的事情,只怕没人敢跟着一起。

所以林冲这个教头,既没有统兵之权,对禁军也没有绝对的影响力,根本没有造反的基础,孤家寡人一个,造什么反!

更重要的是,林冲的长处是枪棒,单打独斗罕逢敌手,生平未曾一败,但是造反靠的是大规模的集团作战,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非林冲所长,林冲可以成为一个锐不可挡的先锋,却缺乏成为运筹帷幄的主帅的基本素质,如果林冲造反,几仗打下来林冲就得束手就擒。

最后,在皇城内造反, 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卫戍皇城的军队有数支,他们互相制衡、互相监视,任何一支军队有异动,都会有其它的军队来镇压。皇帝,哪有傻子啊!

二、宋朝的兵制

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国,是中原最为纷乱黑暗的时代之一。在这段乱世中,城头变换大王旗,手中有兵权的军阀大将、动不动就起兵造反逾期称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也是靠兵变从柴氏孤儿寡妇那里抢来的,黄袍加身却并不光彩,赵匡胤也羞于提起此事。

赵匡胤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温厚之君,他没有将柴氏斩尽杀绝,柴氏一族在宋朝一直有着超然的地位,小旋风柴进不就是皇族之后嘛!

但正因为赵匡胤的皇位是抢来的,他也怕别人有样学样又把皇位抢走,于是搞了个“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地让手下那些统兵的大将、开国功臣交出了手中兵权,多赐金银,让他们在家安享富贵,也算全了君臣之谊。

但兵乃国家长城,立国不能无兵,又怕大将拥兵自重扯旗造反,赵匡胤设计了一套天才般的军事架构。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指挥部队的机构,手里面没有兵;而统兵的大将手中虽然有兵,却无权调动军队。只有打仗的时候通过皇帝授权才能够临时领兵。

这样相互制衡,固然杜绝了大将拥兵自重,却造成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后果,故而北宋一朝的军事一直是马尾提豆腐提不起来,富庶冠绝天下却被游牧民族压着打!数百年喘不过气来,幽云十六州也一直没有收复。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别说是林冲了,就算是朝中的大将,想要造反也无从造起,因为根本没有兵听他的。其实换个角度想一下,人家过得好好的日子,凭什么要去造反?

如果我们把人性讲得再透一点,假如林冲真的造反了,有的人还巴不得呢!大宋都城东京,承平日久,哪有什么立功的机会啊!那些和他功夫相当的教头,谁能拿下林冲,就是大功一件,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啊!估计林冲一造反,朝廷还没反应过来,那些同事就一拥而上,将林冲捆得结结实实邀功领赏去了!

三、林冲的性格注定不会造反

高俅父子对林冲的迫害,是一步一步升级的。

最初,高衙内在街上见了林娘子,色心大起当街调戏,如果林冲有一点血性,当街就会把高衙内揍成猪头,可他识得高衙内,哪敢动手?还不是忍气吞声?无非就是怕高俅嘛!如果这事让武松碰上了,只怕高衙内已经人头落地了。

第二次,高衙内派人支开林冲,把林娘子骗到房中欲行非礼,如果不是林冲及时赶到,林娘子就被侮辱了。这已经是明目张胆地淫人妻女了,对林娘子欲行非礼的是高衙内,你倒是找高衙内去啊?可林冲居然不敢找高衙内,而是拿了把刀去守陆谦,守了几天守不到,也就罢了。我甚至怀疑他去守陆谦,只是在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免得妻子骂他无用,让自己面子上过得去而已。

以林冲的身手武功,居然能让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高衙内跑掉?难道不是林冲故意放他走的吗?如果这事被武松碰上了,一定会不死不休,高衙内纵然有九条命也得血溅长街!

第三次是林冲被发配,他居然休掉了林娘子,这就太无耻了。摆明了是怪林娘子引来高衙内,让他当不成这教头,还害得他成了阶下囚!明明错的是高衙内,他却拿自己的老婆出气!

那高衙内整日在街上厮混,欺男霸女,就算林冲杀不进戒备森严的殿帅府,抽冷子在大街上干掉高衙内应该没有问题吧?问题在于他不敢!

与林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进。王进同样受到高俅迫害,他当然知道自己惹不起高俅,于是连夜带着老娘投奔延安府的老种经略,从此天高地远、任意纵横,你高俅又奈我何?

以林冲的武功、江湖名望,一刀结果了高衙内亦或是高俅,带着老婆、岳父远走高飞,以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安身?何处不可立命?可怜林冲这样世代吃公家饭的,早在温柔窝里被磨去了血性,变成了俯首帖耳的绵羊!明明是个强人,偏生一副怂样!

逆来顺受的林冲连高衙内都不敢动一根毛,难道他还有胆子扯旗造反?自己的老婆被欺负成那样都忍气吞声,还指望他奋起一击?

正是因为懦弱的林冲一让再让,一退再退,一忍再忍,才让高衙内得寸进尺、肆无忌惮!

林冲最后上梁山,并不是他主动想上,而是实在已经被逼到了退无可退的死路,才选择了落草为寇!依旧是被时势所裹挟!

结语:所以,林冲既没有造反的能力,也不具备造反的条件,更没有造反的血性。

宋朝虽然军事偏弱,但搞经济确实是一把好手,大宋的富庶与繁华冠绝诸代,普通老百姓过的日子并不差,当兵至少有军饷,更不用说禁军了,待遇肯定比一般士兵要强。

既然日子还能过得下去,谁会闲得没事造反?就算要造反,也得跟着武二郎这样的血性汉子,谁会跟着林冲送死啊!

身陷囹圄,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不带手下直接反了?

不要说林冲这个教头,就是高俅这样的禁军统帅都无法率军造反。因为按照宋朝军制,殿帅(殿前都指挥使)高俅只有管理权,没有指挥权和调兵权。调兵遣将必须由枢密院发布命令,再指定某个人率兵出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