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时也就十万精锐,为何可以统一中国?

清军入关时算上家眷也就二十多万,八旗精锐最多十万,为何面对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小朝廷这些势力可以统一中国?

清军以20万军民,击败“闯王”李自成、南明政权、张献忠等,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帝国,主要是利用收降的大量汉军为主力,“以汉攻汉”而取得胜利!

清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以7万建州女真起兵,统一东北各部女真后,先将女真族人统一编组,以旗帜颜色划分黄、白、蓝、红四旗,后又增加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旗帜镶边以故得名,是为八旗。

八旗,为军政、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设八旗统领衙门管理、指挥,战时为兵,出军征战,平时生产、生活的社会组织。

清太宗皇帝 皇太极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因而称为满八旗。

但是,满清欲进军关内,入主中原帝国,仅靠几十万满族人,对抗攻击上亿汉族人,显然力量不足。

怎么办?首先,满清将可靠的盟友——蒙古族,编为蒙古八旗,增加军事力量,攻打南明,主要任务是卫护北疆,免除后顾之忧。

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力量还是不足,于是,又将收降的汉人军队,编为汉军八旗,扩充增强军事力量。

实践证明,清军南下征服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主要是收降的吴三桂、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汉军冲锋陷阵为主力的,满清军队多是督阵而已,因而,这几个降将都得到满清王爵重赏。

所以说,旗人,除满族人外,尚包括蒙古族人,以及一部分汉族人,也包括满、蒙、汉八旗军人的眷属。

仅供参考。

清军入关时也就十万精锐,为何可以统一中国?

清朝满州有十万左右加上汉蒙八旗应该在二十万左右。清军能一统中国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明朝已失去人心,天下已经民不聊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所有封建王朝里,只要是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那么王朝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有亡就有兴,兴亡更替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2农民政权:大顺、大西等并没有准备好建立新政权的准备。像李自成的大顺也好张献忠的大西也好,在明亡几年前都是跑来跑去。给明朝剿的几乎全军覆没。在公元1640年以前农业军都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如1638年李自成全军覆没,只剩17人。1639年李自成只有数千人。1639年—1642年活动在河南湖北。1643年攻下陕西,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可以说是根基不稳,匆忙建国。而已农民军活动的地方都是受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张献忠也是如此,之前投降了明朝。1639年反叛,1643年就建立大西。李自成提出的:闯王来了不纳粮。不纳粮李自成的军队吃什么?(明太祖朱元璋可以把根据地经营十多年,并不断扩大。以:广积粮、高筑城、缓称王为战略策划)

3清军的果断出击,兵贵神速。依靠地主武装。

公元1644年在李自成入北京时,清军就已经准备入关。在山海关击败大顺军。(吴三桂投降的作用是有,但没有许多人讲的那么大)不到一年清军就占据: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李自成跑到湖北去了。八旗精锐为主力进攻农民军,地主武装维护地方治安。李自成的:闯王来了不纳粮。每攻一城必然去抢地主、商人、有钱的士人。这使得他们倒向清朝。大顺的主力已给消灭,只剩下残余势力。在公元1645年三月左右,清军把主要力量对付南明,两月后南京城破。南明的主力大多给消灭或投降。

4南明内斗(弘光—永历)无法像南宋一样割据。

很多人讨论过南明为何不能像南宋那样割据半避。南明跟南宋的情况是不同的。1北宋是让金国灭掉的,明朝却是让农民军灭掉。北宋至少还有人心可用。2北宋并没有如明朝般爆发大规模起义3南宋的党争远没南明的那么激烈。南明弘光那一年,南明上下在忙在党争、为三大案翻案。4北宋皇族都让金国俘虏了,只剩赵构。没有人跟赵构争。南明开始有福王、桂王、潞王争大统。弘光亡后,又有鲁王、桂王、益王、靖江王等相继监国。唐王称帝,是为隆武帝。隆武帝死后,唐王称帝(隆武的弟弟)桂王也称帝,是为永历帝。

5清朝已做了入主中原,建立新一统政权的准备。

清朝的军队战力是非常强的,除此之外政治上也是有准备。在皇太极时清朝就仿明朝建立内阁和六部。行政官员体系都是仿明制。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以明朝为蓝本。明朝的原官员和士人更容易接受。所以清朝一入中原接手政权很顺手。清朝提出的口号:天下取自贼人,为明朝报仇。赢得相当一部分士人心。清朝斥责南明不为明朝报仇却在为统大统而相争。也让一部分人对南明产生意见。清朝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利用原明朝官员(大多受到大顺的感迫,自然愿意)和地主豪强接收地方的治理和治安。

6清朝的招抚、澄清吏治、鼓励垦荒、拉扰士人等一系列政策。

清朝对明朝、南明、大顺、大西的能招抚的都招抚,大封爵位。抚归顺后,赦免其罪并授官

顺治非常欣赏与佩服明太祖诛戮大臣,以重法治世的经验。曾说明太明的立法,对后世非常有益。实行京察大计,对各地官员普遍进行考核。从此三年一大计,定为制度。他加强对内外官员的监督,尤为重视都察院和御史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向各地派出大量御史,察吏安民。他还下令满汉官员互参,即互相监督

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发给牛具籽种,招民开垦。公布督垦荒地劝惩则例。则例中规定督抚按及道府、州县、卫所等各级官员在一年内,按垦荒数量给以记录或加升一级的奖励,同时还规定了文武乡绅及贡监生民人等垦荒的奖励办法。并规定如果开垦不实或者开过复荒,新旧官员都要分别治罪。把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分给无地的流民。(福王两万顷,潞王四万顷。桂、惠、瑞三王及遂平、宁德二公主庄田,动以万计。其他诸王多则万顷少则数千)清朝停止征收明朝的三响。

顺治亲率王公大臣跪拜孔子,清朝是皇帝跑去山东曲阜祭祀孔子最多的。在清朝祭祀孔子是非常隆重的,比以往的朝代都要隆重。(明朝太祖曾下令禁止天下祭祀孔子,只务曲阜一处。但因受到强烈反对而收回)

清朝入关后实行了一项官生制,就是官员的:子孙、兄弟、侄子参加科举时称为官生。考的是另外的官卷,二十取一。比普通人的中举率要高的多。

清军入关时也就十万精锐,为何可以统一中国?

因为汉人内部有矛盾,闯王没有安抚好民心,搞得很多小头目都各自为政。所以汉人内部 不团结才是根本

清军入关时也就十万精锐,为何可以统一中国?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中原一盘散沙,各路起义军各自为政,满清实力反而成了各路地方军队中最强的,吴三桂还投降清军,更增强了他们的实力。他们顺势入关,夺了政权,开启落后民族统治华夏的两百余年黑暗史。李自成逼死皇帝,自己却没有能力统领全局。大明就这么死于自己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夹击之下。总的来说满清捡了个大便宜

清军入关时也就十万精锐,为何可以统一中国?

就好比你收购了一家公司,怎么去管理呢?

肯定是先稳定好当官的,只要中高层领导稳定了,这家公司也就稳定了。

所以,满清想要长期安稳的统治,也是稳定好明朝的旧贵族、官僚、地主、豪强、还有就是读书人,只要这些人拉拢了,就很容易统治了。

满清也是这样做的,看看东林党人和明末那些武将们在清朝的待遇就知道了,看看读书人在满清当官就知道了。

清军入关时也就十万精锐,为何可以统一中国?

因为老百姓感觉不到国家的温暖,所以只要不伤害到自己和家人,是不会有谁去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但如果放到现在的美国让普京去统治估计美国人会坚决不答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