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谋反是不是“千古冤案”?如果是的话,到底是谁罗织的罪名?

请举出切实的证据,证明是或不是?

韩信谋反,也是一个如同后世出现的“莫须有”的案例罢了,韩信是军事家,并非政治家,谋反不是其应该具有的本能!

韩信如若谋反,在当初汉王刘邦与楚霸王项羽相持不下时,汉王刘邦数使韩信发兵救援,如不发兵,败绩已定!

楚霸王项羽亦遣使韩信,促其共图霸业,因刘邦已不敌,故项羽不用韩信发兵助项,只要韩信中立既可,韩信如不发兵助刘邦,既共享霸业!

当此时,韩信手握重兵,左右刘邦、项羽胜败,韩信谋士蒯通献言曰“大王左袒则左胜,右袒则右胜,刘邦、项羽在大王一念间,大王握此天下一瞬间,则当‘坐山观虎斗’,两败俱伤时,大举进兵,天下非韩氏而谁也”!

韩信毕竟只是个军事家,而非政治家,乃曰“汉王待吾不薄,怎忍弃之”!遂发兵解刘邦之危,成就帝业!

韩信若谋反,当此最佳时机!

韩信此时谋反,成功无疑,历史将改写,韩高祖韩信,何来汉高祖刘邦!

刘邦即帝位后,先迁韩信齐王为楚王,又徒为淮阴侯,韩信虽然心中不快,仅在樊哙来访后,语出“吾竞与屠狗贩猪者为伍”的感叹而已!

可见,韩信谋反之说,只是萧何为迎合刘邦锄功臣的意愿,与后世的“莫须有”理论“如出一辙”罢了!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为刘邦挽回军事天才,成就刘邦帝业,也使韩信大名垂宇宙。

萧何又伙同吕后,罗织韩信“谋反”罪名,诱骗韩信自投罗网,诛杀韩信,致使韩信不得善终。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成语,应该为韩信“盖棺论定”的罢!

以至韩信刀刃颈项时痛曰“吾悔不听蒯通之言”,令后世无不为之惋惜,毕竟只是个军事家,并非政治家!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