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太师很厉害吗,为什么呢?

古代的太师初期是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之重臣,当然是很历害的啦!但是,后期则逐步演变成崇高的荣誉性加衔职务,没有什么实权的咧!

一.太师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师”、“三公”,是古代辅佐帝王治国理政的官职,太师位列“三师”、“三公”之首,实权相当于后来的丞相,荣誉高于丞相。

被后世久久称道的、殷商时徳才兼备的贤臣箕子,既担任辅佐商纣王太师之职,唯纣王一意孤行,使箕子纵有高德贤才,亦是徒劳;

留有“周公三吐哺”美名的周公旦,也是担任辅佐周成王的太师一职。

但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荣誉性的虚衔,成为重臣显官在实职外的荣誉加衔。

如宋代开国第一相赵普,身居古代最高官职——宰相,无官再升,授予太师荣誉性加衔;蔡京也位居宰相,加授太师之衔,故以蔡太师闻名于世!

二.太子的老师,全称太子太师,简称为太师,身为太子的老师,教育太子,都是品行端正、知识渊博的大师级人物,太子登基做皇帝以后,往往获得丰厚回报,授予实权高官。

但在后来,也是无论担任过太子老师与否,成为高官重臣实职外的荣誉性加衔。

如史上才能卓著的知名宰辅,明代的政治改革家张居正,官衔一大堆,最后加个太子太师象征荣耀的虚衔;

又如洪承畴,身居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为拢络其忠于职守,剿灭李自成,抗击清军,身为一介武夫,竞然也加上了太子太师本应是文人的最高荣誉性之衔。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