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年代,国企大厂办的农场属什么企业?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数量不多的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湧现出侯隽、邢燕子、董加耕等先进代表人物。

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产生于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6——1968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全部,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农村乡镇非农业户口的毕业生,于1968年,离开城镇,浩浩荡荡,上山下乡,奔处农村广阔天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十年之久。

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采用多样形式,有集体进入当时全国14个生产建设兵团,成为农垦战士的;有进入农村青年点集体户成为集体知青的;有进入农户家生活成为插队知青的;有进入地方、企业农场成为农工的,不一而足。题主所述,知识青年下乡,国企大厂办的农场,属于国有农事企业,进入则为农业工人,简称农工;但在当时,可能给予农业工人工资福利待遇,也可能执行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农民的工分制劳动制度;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劳动报酬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都是计算为工龄的。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