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听过哪些知青的故事?
我不相信命运,但我相信爱情!这是一个真实的,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我很久,今生有缘的人,谁都拆不散!爱国和永红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小时候玩过家家,上学了是同学,爱国知道永红早已芳心暗许了自己,他们说好了毕业后,等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就结婚成家。谁也没想到,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来
-
知青为什么念念不忘那段下乡生活?
一位老红军会忘了长征吗?同理。
-
知青养老金调整是真的吗?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约在1200万到1800万之间。按照国家关于工龄的认定办法,知青的上山下乡时间可以被认定为连续工龄。在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可以通过职工档案中的连续工龄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就非常划算,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期
-
知青上调工资真的吗?
知青,主要指的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至1978年以前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者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真正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是1968年开始,1978年基本结束。#理财大赛第三季#现在这些知青都已经年岁大了,绝大多数都已经退休,涉及不到工资的问题了。不过,关于知青们的上山下
-
退休人员是下乡知青,退休金有补贴吗?
如果从某种角度上讲,下乡知青也算是有国家补贴。按照国家规定,下乡知青的工龄从其档案中记载的上山下乡时间开始计算。知青就业以后,相应的工龄连续计算。相对而言有一些十四五岁就下乡的知青,他们的工龄会比正常就业要早一些。不过,知青回城以后没有实现就业的待岗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这种做法
-
您的父母是知青吗?你有没有想过去他们(她们)曾经插队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我本人就是知青,但是属于尾期,而且就下放在自己镇上的知青点,有几十亩地我们二十多青年男女在那儿瞎折腾。我们没有经历过比我年龄大些的老兄老姊们那番轰轰烈烈,激情万丈,誓要扎根农村干一辈的大场面。我们知青点,除了值班和忙种抢收外,平常去家吃饭睡觉,象上班一样,当然没有工资,没有城镇粮
-
你是否还记得电视剧《知青》里饰演周萍的傅晶?她的现状如何?
武汉美女傅晶,拥有清秀的面孔和朴实的气质,她的脸上有一种现代都市女孩子少有的纯洁和灵气。在2012年的爱情剧《知青》中饰演女主角周萍,因为拒不跟父母划清界限,她成了黑五类子女,她偷爬上了去兵团的火车,在众人的帮助下暂时留在了北大荒,为此收获了真挚的友情与爱情。傅晶将周萍这一角色塑
-
下过乡的知青现在都在做啥呢?
提到此类话题,我自己心中就倍感难受,因为我家亲叔伯十多个姊妹中,唯有两个哥哥下过乡当过知青,不幸得是他俩却先行一步。军哥1975年高中毕业就被下放在本县的洋桥农场,几年后返城分配在某单位的船队上当船老贵,在一次船队完成运输任务后,返程中身感不适,还没有来得及送医就停止了呼吸,那年
-
知青插队后考上大学,这种情况下上大学这几年算工龄吗?
知青时的工作年限算工龄,期间上大学的时间是学习,不是工作,而且当时国家对这个时间段的大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应该而且肯定是不能算工龄的,但如果你是知青又入伍参军后上军校,这个身份读书时间是可以算工龄的。
-
请问,我在黑龙江知青的档案找不到,应该怎么办理?
在黑龙江的知青档案?出于什么目的?想要确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一段经历吗?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下乡上山期间的知识青年,基本上没有形成正规的人事档案。插队者,就是一个普通人民公社社员,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事档案;知识青年建点者,也就是人民公社集体户口的社员,也没有什么人事档案;就是下乡黑
-
知青下乡年代,国企大厂办的农场属什么企业?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数量不多的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湧现出侯隽、邢燕子、董加耕等先进代表人物。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产生于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966——1968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全部,部分大中专毕
-
城市下乡知青的工龄是怎么算的?
知青的工龄,以人事档案记载的时间为准;知青农村务农计算工龄政策实行时,一般情形下,曾有组织认定,当然以组织认定材料的时间记载,存入人事档案为准。通知书虽然下达,可能并未按时执行,也可能延迟执行,甚至可能并未执行。知青的工龄,按照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社保)时间节点,可
-
上大学四年不算工龄,下乡知青或者工作过的是不是连续计算工龄?
谢邀!有几种情形上大学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下乡知青在农村务农后参加工作,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一、上大学计算工龄以下几种情形,上大学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一)调干生“文化大革命”前,经组织选调入大学学习的调干生,可以带薪入学,在校学习期间计算为连续工龄。(二)工农兵学员“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