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与自己父亲并称的诗人或文学家?
中国历史,文星璀璨夺目,父、子并列,甚至父、子、女同列文学大家,固然不多,但亦数现文坛,世人赞叹,高山仰止。
一.汉代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继承父司马谈遗志,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成为中国史学的典范巨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影响后世至今,令人景仰。
二.汉代文学家、史学家班彪,子班固,女班昭,合力著《汉书》,成为史学界继《史记》后,又一辉煌巨著,世称“三班”。
三.汉末三国初,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魏武帝曹操,与次子、政治家、文学评论家魏文帝曹丕,写下广为留传《七步诗》的三子、文学家、大力推动五言诗发展的陈思王曹植,皆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文坛誉为“三曹”。
四.无出其右的豪放宋词大家、书法家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在中国文学史唐诗宋词二个文种达到顶峰、才人辈出、文坛领军的“唐宋八大家”,父子三人并列其中,令人叹为观止,是为“三苏”。
五.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宰相晏殊,5岁能创作,14岁科举考试中进士,尤擅小令,词风含蓄婉丽,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合称“晏欧”,其子晏几道文学成就有过之无不及,“大晏”“小晏”流传于世。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