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是个什么职位?
一.太师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师”、“三公”,是古代辅佐帝王治国理政的官职,太师位列“三师”、“三公”之首;被后世久久称道的、殷商时徳才兼备的贤臣箕子,既担任辅佐商纣王太师之职,唯纣王一意孤行,使箕子纵有高德贤才,亦是徒劳;留有“周公三吐哺”美名的周公旦,也是担任辅佐周成王的太师一职。
但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荣誉性的虚衔,成为重臣显官在实职外的荣誉加衔,如宋代开国第一相赵普,身居古代最高官职——宰相,无官再升,授予太师荣誉性加衔;蔡京也位居宰相,加授太师之衔,故以蔡太师闻名于世!
二.太子的老师,全称太子太师,简称为太师,身为太子的老师,教育太子,都是品行端正、知识渊博的大师级人物,太子登基做皇帝以后,往往获得丰厚回报,授予实权高官。
但在后来,也是无论担任过太子老师与否,成为高官重臣实职外的荣誉性加衔,如史上才能卓著的知名宰辅,明代的张居正,官衔一大堆,最后加个太子太师象征荣耀的虚衔;又如洪承畴,身居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为拢络其忠于职守,剿灭李自成,抗击清军,身为一介武夫,竞然也加上了太子太师本应是文人的最高荣誉性之衔。
仅供参考。
太师是个什么职位?
谢谢悟空邀请问答,根据记载太师指两种官职,一是,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二是,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
太师是个什么职位?
古代凡是带“太”字的官职都很牛,比如太上皇、皇太子、皇太后、太子妃、太尉、太师、太傅、太保……,就连神仙圈子里,太上老君也是超级牛的。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去体制内混迹,当不了皇族,又不会打仗,只能做文官,那么“太师”将是你终身奋斗的最高目标。
一、太师的定义
太师是一个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官名,始建于西周,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哀帝时尊太师为“上公”,地位在“三公”之上;其后魏、晋、江左均随称“上公”(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称太宰),隋唐沿袭;其后朝代均沿袭,太师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公”或“三师”,且以太师为首。
二、太师的品级
太师是文官系统的最高一级官职,属于金字塔的塔尖,宋、元、明、清三代均为正一品,位置极尊崇,从不轻易授人,多为重臣加衔,以示恩宠,并无实际职权,而且都是退休甚至死后追封,活着特别是在职的时候被封“太师”的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稀奇程度堪比化石。
三、历代著名太师
以下为主要朝代中,活着拜太师者,称“活太师”:
1.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不设太师,故无人选。只有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被封太师。
2.隋唐:三师的授予极其稀少,只有隋文帝为酬谢李穆拥戴建隋朝之功,拜其为太师,之后三百余年无一人在生前获得太师之职。
3.宋朝:以宰相身份拜太师者,两宋共有赵普、文彦博、蔡京、秦桧、史浩5人,郑清之拜而固辞。蔡京的太师是并非加衔,而是正官,他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至宣和七年(1125年)间,以“太师”之职总治三省之事(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权倾天下,空前绝后。
4.明朝:拜太师者多为王公勋贵,共有李善长、张辅、朱永、张懋、张鹤龄、徐光祚、郭勋、朱希忠、张居正9人,除张居正外,其余均为开国功臣或世袭公爵勋贵。
5.清朝:鳌拜、遏必隆2人,均在康熙七年加太师,但鳌拜在次年五月被诛,遏必隆被追夺。
至于三国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和辽、金、元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或由于政局混乱,或由于官制纷杂,自成一体,不足为训,众多加衔太师者,含金量明显不足,不再逐一列举。
【喜欢我的回答,请你点赞、分享或关注我:头条号/狄飞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