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医生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在我的眼里,医生早已经是高收入的人群了。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期,我们刚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认识了一位跟我同一时间参加工作的医生,在一起踢球,游泳,打桌球,经常就会聊到收入,两个人也会经常比较,大家是一样的学历,也是一起毕业的,我们的工资基本上是一样的。

后来大家各奔东西了,大约过了十几年,我们又见面了,非常巧,我们又居住在一个非常近的地方,大家又开始相互的往来,在一起一起看足球,喝酒,打麻将,又聊起了相互的收入,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的收入已经高于我们50%了。

并且她已经住进了三层别墅。这是2006年的事情了。

现在的收入差距会越拉越大,他们收入高一些就高一些吧,他们上学的时间都要更长一些。

医生的收入让国家给的高高的,也有很多好处,钱拿的多了,可能他们就会拒绝收红包了。钱拿的满意了,他们给人看病的时候就会更仔细了。

所有医院对医生的考核,如果和他们开了多少药,做检查次数的多少挂钩的话,病人要多掏很多的钱,做很多没有必要的检查,甚至出现小毛病,当成大毛病来医治,这些过度的治疗对病人没有好处,也会浪费病人和医保的钱。

我希望所有的医院都给医生开出很高的工资,使用药物、检查费用不要和医院的收入挂钩,更不能和医生的收入挂钩,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生安心,专心,用心的给病人看病,这样病人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未来十年医生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医生的收入一直是一个很明感的问题。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未来十年医生的医生应该成为高收入群体!理由如下:

知识型人才,付出大。

近几年来大学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尤其是临床医学(即医生职业)的分数线基本都在一本线以前,如果是本硕连读那基本是六百分起步。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医生是属于知识性人才!

大学本科五年,对于医学生而已就是五年的高三,再加上三年规培或者三年研究生,整整八年!这其中要记多少知识,要背多少课本,要参加多少各种会议、学术交流,只有干这行的才懂。由此可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要付出多少!

小平同志说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要解决好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还要提高他们的收入。医生作为知识型人才,提高医生的收入这是理所当然!

机械样地工作,超常的工作量。

1、每天都要来上班,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每天,每一天,包括所谓周末、节假日还有春节!其他各行各业即便没有双休周末,一个月至少也能休2-3天,而医生一天也没有。其他职业,即便节假日或春节要上班,至少也有三倍报酬,而做了这么多年的医生的我没有领到过所谓节假日三倍工资。能做到全年无休的只有医生了。

2、早上查房、开医嘱、办理病人出院手续;下午写新收病人入院记录、首城记录,已经其他病人病程记录;晚上加班整理病历,查阅相关文献等等,这就是医生一天的工作量。记得当时当住院总医生的时候,待在医院三天没有洗澡,最长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一个星期没有见到老婆和小孩。

工作压力大,不被理解

以出门诊的儿科医生为例子,一个上午要看好几十个病人。看的快被正在接诊的病人家属说不仔细问诊,不详细检查;看的慢会被正在候诊的病人家属说等候时间太长要投诉;药效没有立刻起效,会被病人家属说庸医;不肯给加号,会被说态度差。把病人治好了,是你应该的;治不好反正就是你医生的责任。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一旦有什么医疗问题出现,大家第一印象: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和医院是错的!加上某些媒体歪曲事实报道,印证了培养一个医生需要十几年,毁掉一个医生只需要一篇文章。

如果你能做到以前所说的,你收入有多高,我都不会眼红!

未来十年医生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同学母亲动手术,托了医院的同学找了“一把刀”,然后同学告诉他,“我的面子就是牵个线,要想让医生尽心尽力,你要给红包,主刀、副手、麻醉师都要给。”因为内容令人不适,就不展开说了,反正同学一一送到了,才踏实下来。主刀大夫的大红包,就相当同学一个月的工资。你说,医生是不是已经成为高收入群体了,用不着等未来十年,往前推20年,医生都是高收入群体,高的什么程度,外人猜不透。

今天去医院,门口贴着“严禁医药代表入内”。这只是虚张声势罢了。个别医生都与医药代表打得火热。为什么没人反映?因为个别科室里,人人都分钱。这不是抹黑医生。还记得前两年一位副主任医师收礼名单的曝光事件吗?一个中秋节,这位彪呼呼的副主任居然错发收礼名单到群里,礼品礼金一天十几万。

严重声明,以上说的,只有个别医生。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好的。再说了,都是患者和家长,主动拼命给他们塞钱的,因为患者家属不敢不送,怕医生不上心,把棉纱落在肚子里。所以,个别医生收红包的问题,主要责任在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把医生的形象都破坏了。所以,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一定要从文化和机制上去根治,口说无用。

全世界医生、教师都算是体面职业,尤其在发达国家,医生和律师始终都是最高收入群体。在中国,明面上的工资,确实“委屈”医生了,与医生的工作量,以及医科大学的艰苦学习,不对等。大多数医生的收入并不高,没有发达国家医生的贵族待遇。医生特别辛苦,医科大学特别难读,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考医学院了。

实事求是地讲吧,三甲以上医院以及特色专科医院的效益是比较高的。医生的收入,不能想发达国家那么高,但也不低,乱七八糟的收入不会太低。没有听说医生活不下去的。

但是,正规的医生工资并不高,还有增长空间。至于未来十年,医生是不是高收入群体。这个完全取决于有关政策和人们的认知文化。不管怎么样,为了患者的幸福,还是应该大幅提高医生收入的,医生满意了,安心了,就能专心致志的钻研业务,就能心平气和地医治患者了,就没有医患矛盾了。所以,强烈呼吁提高医生的待遇。

未来十年医生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外科大夫超过理发师就谢天谢地了,护士超过月嫂就谢天谢地了,医生做手术出现意外能像司机开车出现意外一样对待就谢天谢地了。医生医院现在就是黑心的代名词,干着驴一样的工作,冒着挨骂被打的风险,被道德的标签绑架,真有钱也就算了,除了大城市大医院,百分之九十的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是没钱、没时间、没尊严!看看医学院还有人上吗就行了,看看晚上给孩子看病有几家敢开夜间儿童急诊的?70后、80后的到医院看病,他们在医院里工作的同学都是当时班里学习好的,90后、00后医院里的兄弟都是当年倒数的。尊重医务工作者就是尊重生命!

未来十年医生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对于很多医生来说,他的收入相对于他所居住的城市来说,只能是中等。未来十年医生肯定会是高收入人群,也必将是高收入人群。我如此的肯定是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社会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转变。

学医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与其他专业相比,医学生的书本是最厚的、知识是最多的。那种疾病你不认识,你就没法去当一个合格的医生,所以在本科阶段,临床医学生的课时是最多的。医学生的苦,你可以去看看自习室,医学院校的晚间自习室那是黑压压的一片,人挨着人,去晚一步你就可能找不到座位。而其他院校,你会发现晚间自习室稀稀拉拉,不是考试周,根本谈不上人满为患。当然医学生也是翘课最少的。

临床医学也是学制最长的。本科五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很多都三年以上,其他的专业有几个这样高要求的?反正我没有听说过。而用人单位又是唯学历论,没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想进好的三甲医院那是异想天开啦。

但医生的待遇目前却是不如意的,尤其是刚上班的头几年。买房、结婚、生孩子,条件稍改善紧接着还想买个车提高下生活档次,经济压力巨大。而高强度的医疗工作,更是跟医生造成了很多大的精神压力,在收入与付出不相称的情况下,难免不在医生群体中产生消极思想。

所以很多医生都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学医。

医生的这种消极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散开了。您看我们内地最优秀的学生都学习什么来啦?金融、经济、计算机这些所谓的前途光明的专业,没有看到哪个省的、市的高考状元去选择医学专业的。大家的心里都是明白的。

但是健康关系到人的生死,还有很多的难题需要优秀的人才去攻克,如果医学专业不能吸收到最优秀的学生报考,我们的临床还要落后发达国家很多年。国外医疗为什么先进?就因为当医生在那里是名利双收的行业,所以才能吸收到最优秀的人才参与。

我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啦,我相信社会、政府会采取措施的。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

小区后面一条小河,河边是很高的土堆,以前都是杂草丛生,散在的几片是局面开垦的菜园。很久不去,昨天突发发现那里的杂草没有了、菜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拾级而上的水泥小道,道旁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禁不住感慨“现在社会风气好了,生活环境也好了,我们如何不能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好?!”

未来十年,我相信医生会成为高收入人群,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未来十年医生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现在医生的收入也不算低吧?更不要说十年以后了。

01

2013年,我父亲生重病住院。前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大概花了六七万块钱。我个人性子比较直,没有找人、没有送红包。事后,我哥埋怨我,说我至少多花了两万块钱。我嫂子的姨夫是河南某医院的副院长,我哥向人家请教的时候,这个副院长对我哥说的。

事后,我去问了同样做医生的同学,他知道我没送红包没找人,也说至少多花一万多块钱。

因为不是专业人士,很多事情也只是猜测。只说印象比较深的两件事:

第一,我父亲临上手术台,主治医生临时跟我说,换个做手术用的“针头”。开始说好用国产的,7000多,后来换成了美国进口的,具体价格我忘了,但是起码翻了一倍以上。

手术过后,我爸要常年吃药。当时医生给我三个选择:十几块、二十几块、三十几块,注意这是一粒药片的价格。我选了二十几块的。下面才是重点。这个药是从医生那里直接买的。这个医生,当时跟我说的是,一旦选了,就不能换。后来,国家政策调整,药品价格下降,她还是给换了药。我就明白了,她不是说不能换吗?

02

2016年,我媳妇儿怀孕,经常去某全国知名的医院去做产检。我看见不止一次,那里的医生当着患者的面分红包。

2017年,我父亲又做手术,这是换股骨头。同样的医院、换的同样的股骨头,我家比同村的一个病人少花了将近一万。我们家报销的费用,比他家还要少。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提前找院长助理打了招呼。

03

我不是故意黑医生,上面几件事,全是我这几年的亲身经历,绝无虚言。但是我仍然相信,我经历的只是个例,绝大多数医生还是好的。

我只想说一句,那些只想着高收入的人,请你们不要去做医生,免得玷污了这个职业。

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在以前之所以那么受人尊重,是因为职业的本质,一个是救死扶伤,一个是教书育人。而现在呢,让那些害群之马,把医生和教师的口碑,全给败坏完了。

总而言之,如果只想着高收入,完全可以考虑去其他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咨询行业。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救死扶伤的信念,就不要去嚯嚯这个职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