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事情上知道了别人没把你当朋友?

如题

1、你生活越来越好,发财了,升官了,这个时候祝福你的人,为你高兴的人,是你的朋友。羡慕嫉妒恨的人,就不是你的朋友。

2、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工作中有困惑,出手帮忙的是朋友,这个时候旁观者躲得远远的,就不是你的朋友。落井下石的人,那一定是敌人了。

3、有事儿了、遇到困难了就打电话找你帮忙,脸笑得很灿烂,话说的很好听。事办完了,咱俩就消失。不在,有什么联系了。这样的人一定不是朋友,他只是在利用你。

4、他有烦恼了,找你倾诉,是把你当朋友了。

5、她有高兴的事儿和你分享,这样的人也是把你当朋友了。

6、你打电话,他没有接,事后也不给你回电话。那是真心没把你当回事。

7、你发微信他从来不秒回,第二天才给你应付了。

8、他没有事求你的时候不会跟你单独去吃饭喝茶。

9、她生病了,你就去医院看她。你生病了,他假装不知道。

从什么事情上知道了别人没把你当朋友?

一对小夫妻,在我家搂下开了个蛋糕店,平时就住在店里,人很热情,用料也良心,孩子小时候我总去买一些溶豆和磨牙饼,就熟识了。

前几天收到她的微信,说换新的店面,要停业一段时间,正常接单,送货上门。我就和她聊了几句。

她原来租的店面是通过好朋友介绍的,所以她把房东也当成朋友。租金是3W5一年,三年后每年涨1W,今年刚好是第四年,就要涨到4W5了。

刚好她店面后面影城里有内网商铺低价销售,和她同样面积的,卖16W。旁边店铺理发店的老板就劝她3年房租就够买一个了,自己买了多好,自用出租都可以。

开始她没想买,后来和老公一商量,老公也觉得应该买一个。于是她找到理发店的老板,说想买。理发店的老板挺热情,帮她联系了卖家,还帮她“砍价”,最后她15W5买下了这个内网商铺。她很感谢理发店老板,还请老板吃了饭。

下一步就是和房东谈退租的事了。有人和她说,别跟房东说实话,就说不干了,还有一些会员,用完了就不营业了。那样房东同情你,就会宽限你一些日子,正好你这边装修完了,就搬过来了,什么都不耽误。

可是她觉得大家都是朋友,如实相告也会给她宽限一些时日的,不需要这些套路和欺骗。

她的房租到5月5日,买的商铺6月60日交房。

她想房东是朋友,当初租给她的时候是毛坯房,装修、打二层隔间也花了好几万,疫情期间别的房东都给免了几个月的房租,她当时也没要。上述总总,于情于理,房东宽限她3到4个月应该都是没问题的。

结果,她刚跟房东说不租了,房东立马变脸,说那到期就搬出去吧。

她说装修,房东说,你可以拆了,给我恢复成原样就行,谁租房子谁装修,你这装修对我来说一文不值。

她说疫情免房租,房东说,当时你也没跟我说啊,现在找后账?那疫情现在也没过去,我还房子免费给你用啊?

房东给出3个方案:

一,交一年房租,然后那边新店铺装修好了,再带房租外兑。这样房东不操心,还是定期收房租就好,但她需要垫付一大笔资金,还有租不出去的风险。

二,用一个月给一个月房租,上打租,房东也把房子贴出去招租,租出去了她就必须搬走。这是个折中的办法,双方的损失都降到最低。

三,租期到了就搬走。这种方法最简单粗暴,其实双方都有损失。

可她还是年轻,居然选择了最后一种方式。还要把装修都拆了,恢复成毛坯房的样子。可是拆除也有需要雇人,也有费用啊!

还有当初介绍她租房的朋友,知道她和房东谈崩了之后,就不再接她电话。

在之后和其他买内网商铺的业主聊天,发现她买的那个铺,售价15W,她花了15W5是理发店老板从中赚了她5K的好处费。

她感觉自己像个傻子,把谁都当朋友,结果没有一个人把她当朋友的。她说,所谓朋友义气,只是因为没有触及个人利益,一旦碰了她的利益,只有商人,没有朋友。

我不以为然,这只能说她没有交到真朋友。

其实平心而论,我觉得房东也没有什么错,亲兄弟明算账,在商言商嘛!

她之所以如此气愤,无非是理想太丰满,现实又太骨感。归根究底,朋友情谊和商业利益是永远不能混为一谈的。

从什么事情上知道了别人没把你当朋友?

2020年的时候,已经退休的老黄在和当年支边的朋友一起聚餐的时候,提起到有一家口味不错的农家乐餐厅,并相约好大家下次一起去聚餐,一切交给自己来组织就行了。

几天之后,老黄开着自己的商务车,并带上6名朋友前往目的地。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气氛非常的融洽。前方过了路口就是农家乐,老黄将方向盘向左转弯,却没有注意到对面马路上正在直行的SUV,对方的速度很开,老黄的车子因为避让不及时而被撞到了,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老黄自己倒是没有受伤,坐在最后一排的两名朋友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后轮的部位是撞击最猛烈的地方,老黄的两名朋友当场就昏厥了过去。

老黄退休之前就是一名医生,他摸了摸朋友的脉搏,发现还有跳动,于是就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可能因为是老人,各方面体征比较脆弱。加上对方车辆的撞击力度比较大,在去往医院的途中,他的两名朋友还是去世了。

老黄很难过,同时也觉得内疚,对于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没有料到的。两名朋友去世之后,老黄第二天就向别人借了20万元,分别一家给了10万元,作为朋友的医疗费和安葬费。

之后,为了支付后续的赔偿费用,老黄还卖掉了自己的唯一一套住房。本来应该安享晚年的老黄,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误操作而把自己的半生积蓄搭了进去。

但老黄的赔偿态度很积极,家属们也原谅老黄,双方签订了交通事故刑事责任谅解书之后,老黄也因此免于刑事处罚了。

但之后老黄做了一个让亲属们非常不满的举动,导致了两名朋友的家人和老黄对簿公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老黄看对方签订了谅解书,就想把之前给两位朋友,每人一家的10万元丧葬费和医疗费要回去。

因为这样,家属们都感觉受到了欺骗,他们想要为自己死去的亲人讨要一个合理的说法,于是就对老黄还有保险公司提起了诉讼。

老黄却说并不是这样的,是朋友的家人误解了自己。他说:应该赔偿的钱一分也不会少,只是希望当初给朋友每人一家10万元的丧葬费可以算在赔偿金当中。

老黄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根据我国《民法典》当中有一条关于好意同乘的规定,它的解释是这样子的:

非运营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员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这当中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非运营车辆,二是无偿搭乘,而老黄都符合这样的要求。

老黄认为自己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并没有收这几个好朋友的油费钱,过路费也是自己交的,自己在驾驶的时候也并没有重大过失行为,履行了作为一个驾驶员的责任,根据《民法典》当中的规定,确实是可以少陪一点的。

但家属们却有着和老黄不一样的说法。因位平时大家都是一起吃饭的朋友,今天你请我一顿,我请你一顿,礼尚往来之间并没有谁占到了谁的便宜。老黄的朋友们也不会无偿的坐他的车,本来是打算在到了目的地之后再平摊老黄的车费油费的,谁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故,所以才一直没有分摊老黄的费用。

老黄在咨询了有关法律专家以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无论老黄的朋友是否会在事后会分摊油费和过路费,并不影响黄老伯的好意同乘的判定。

只是分摊一点汽油费、过路费并不算是有偿的服务,判断有偿无偿关键是看它够不够成一种对价。也就是说,老黄朋友们分摊的油费价格抵不上老黄所支出的实际费用,好比说正常情况下包车包人的服务费用需要500元,但是老黄朋友们支出的价格是远远达不到的这个数字的。

而且老黄在驾驶车辆的时候,没有重大的过失行为,并没有酒驾醉驾,他的行为只能算是一般过失。

但即使这样,家属们也提出了另外的说法。他们认为老黄是聚会的发起者,并不是老黄的朋友们提出主动坐车的,是老黄主动要求朋友们坐车的,所以还应该老黄承担责任。

最后法律专家解释说,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提出搭乘便车,对于这样的行为都算是好意同乘。

最终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老黄对原告赔偿49万元,因为老黄有好意同乘的行为,酌情减免5万元;

被告老黄事发后垫付的治疗费用、丧葬费用10万元抵扣赔偿款,实际支付原告32万元。

对此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认为:

(1)老年人外出因为身体各项机能因为已经没有年轻人灵活了,所以在驾驶车辆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小心,任何时候都不应该马虎大意。

(2)对于老黄这种好意同乘的行为我觉得应该是值得鼓励的,也让双方当事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我认为在有能力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时候应该拿出自己的态度,老黄做的没有错,也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朋友的职责,作为旁观者,我是支持的老黄这样的行为,至少他处理事情的态度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逃脱责任的人。

(3)最后一点我认为,我们不要随随便便的坐别人的车,不出事故还好,出了事故就很容易发生纠纷,我们要谨慎一些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

从什么事情上知道了别人没把你当朋友?

凡是遇到高兴事想和你分享,遇到伤心事想和你倾诉,就是拿你当朋友。反之则不是拿你当朋友。

朋友不只是停留在物质的交换上。关键要看有没有把你当成知己。只是互相帮助,还不算是真正的朋友。顶多只算是朋友的一部分。只是天天一起吃喝玩乐,更不算是真正朋友。

如果遇事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心中有秘密不怕让朋友知道。也能为你保守秘密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最可靠。也是真正的朋友。

如果有一天你发财中了五百万。真正的朋友会由衷的祝福你。虚伪的朋友会嫉妒你。当你掉入人生低谷时真正的朋友会想方设法拉你。假朋友会嘴上给你喊加油背后却暗地嘲笑你。

真正的朋友之间一定也是兄弟关系,兄弟之间未必能成朋友关系,由此可见,真正的朋友都胜过了兄弟,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重在情义,贵在信任,密在知己,盛于兄弟。这就是一个真正朋友的定义。

从什么事情上知道了别人没把你当朋友?

朋友,我曾经以为朋友是最亲近相知,相爱到一生也不会离开的人!有时甚至把朋友放在首位,在心里比爸妈,兄弟姐妹都重要。

年少时我因为喜欢读课外书,曾经深交过比我年长几岁的,我叫姨或姐的知心好友,有的直到现在还维系着友谊,但我知晓我们之间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能傻到为了维护同学好友的利益名誉得失,不管不顾的跟别人吵过架,被老师批评过,(为我自已从来没有和任何人产生过矛盾)我能记得她们的生日,距离遥远时我能发信息,打电话祝福生日快乐。

我生日时从早晨一直盼到日落,那种孤单失望的心情只有自己体验到,很简单就能办到的事情,人家忙忘了,一年又一年让我逐渐清醒些,朋友!也许没有谁把你记在心里,当成真正的朋友吧?

从什么事情上知道了别人没把你当朋友?

这个事情很简单,是不是朋友,很容易通过事件发现体会。比如一是要注意观察事件。二是要理清彼此关系远近?经常往来密疏?

举以下个例;

1,朋友聚餐。你是主家单独提前邀请。还是内部群发得知,还是大家聚餐时临时呼叫。

2,朋友私下聚会外出游玩,每次都是被邀还是碰巧听到自己主动参与其中的。

3,朋友聚餐聚会当中一帮人聊的正欢,你一来大家就散开或都不说话了。

以上三点个例很清楚看出别人是不是把你当成圈里的人。当成真的朋友,所以要多观察,理清彼此关系深浅,来往密疏就自然明白了!不要挤进,难为自己,别人不悦!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阅读!关注支持鼓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