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越穷的家庭越不重视教育?
1、穷人家庭的父母,从事的工作,要么非常的辛苦,要么工作时间就非常的长。
2、父母工作过于辛苦,回家以后精力有限,对孩子的关心关爱,生活上的照顾都有所欠缺。
3、父母的工作时间过长,不能按时接送孩子,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容易出问题。
4、收入低的家庭普遍学历也偏低,学历偏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也不是很合理,对孩子的成长都会有影响。
5、学历较低的父母,孩子遇到问题了,阿门解决的方法粗暴简单,容易给孩子心里造成伤害,也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
6、家里的经济条件差,不能够上辅导班,更不能请一对一的家教,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和上辅导班,请家教的孩子竞争。
7、孩子本科毕业了,家里条件差的孩子,大多放弃考研,去工作,去挣钱了。
8、有些家庭也确实存在,对孩子教育不重视的情况,这和父母对教育认识的不足有关,我相信这是极少数的家庭。
为什么感觉越穷的家庭越不重视教育?
1、不是不重视,是没钱供孩子上学。
2、教育最后拼的是金钱、是父母的格局。
3、教育很重要,谁都知道,但高等教育是需要钱的,越向上学,钱需要的越多。
4、初中三年拼中考,一半的学生上不了高中,拼的是什么?拼的是家庭环境、拼的是课外辅导。
5、高中,义务教育结束,上学开始花钱,大学4年,学费、生活费要20万左右。
6、再往上,好的研究生两年学费就要十多万。
7、穷人家庭知道教育重要,但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事太多,每件事都需要钱。
8、学生一直学习,就没法给家里赚钱,一直花钱状态,穷人父母是供不起的。
9、穷人生孩子,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尽早劳动赚钱,补贴家用、给父母养老,穷人家孩子一出生就背着负担。
10、现在顶尖学府,真正穷人孩子越来越少。那些考清华北大的,父母多是公务员、老师等。
11、不是穷人家的孩子不够聪明,他们没法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父母也没有办法提供给他们太好的条件。
12、现在的教育是给人划分层次的,是帮扶富裕家庭的。
13、教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也是需要成本的。现在是越有钱的家庭越有机会上好学校。
14、而穷人的孩子,绝大多数早早出来工作,继续着父辈们的不幸。
为什么感觉越穷的家庭越不重视教育?
这个问题不绝对,贫穷的家庭应分二类,一类是家庭收入确实太低,比如山区农村的部份家庭没有啥经济收入,父母每天忙于生计,去挣点钱养家糊口,解决吃穿用和家庭开支。小孩放学回家还得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本想让孩子好好读书,但力不从心,无经济能力去供养自己子女,于是念个初中就去打工挣钱来填补家用。二类通过自己勤劳去改变贫困的,比如从事小商小贩,农村的五匠,有技能父母和在外长期打工的父母,他们在外见多识广,遇事遇人多,眼界不一样,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为子女上学读书挣学费,省吃俭用,供子女读上大学,期待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个好的归宿和一份体面的工作,自己也感到欣慰和荣光。
为什么感觉越穷的家庭越不重视教育?
说:不重视教育之后的孩子,父母都可以用上,而最优秀的孩子最后出国和远离父母,基本用不上,造成现在有些人不想养孩子,不婚于丁克家庭开始发展,使国家可以生三胎政策出台![石化][大哭]
为什么感觉越穷的家庭越不重视教育?
那叫无能为力,并非不重视。我们村里的二狗叔,天生残疾,娶了个哑巴媳妇,生1男2女,孩子们的成绩个个名列前茅,但是全部没有进入大学,就连初中都没有上完。
二狗叔的一生非常可怜,听老人们讲,在他1岁多的时候,父母意外去世了, 6岁时,上山砍柴,从树上摔下来,右腿骨折,因为没钱治疗,只能用土方法慢慢养,就这样落下了残疾,一直不能负重。
二狗叔独自一个人在自家那间茅草屋下生活,大冬天的,屋顶的茅草破了个洞,也没办法去修补。生病了也没钱医治,邻居们都说,也许有一天,真的去世了,也没人给他处理后事。
32岁的时候,有人给他找了个媳妇,女方是哑巴。从那开始,二狗叔的生活多了一些烟火味。虽然没有年轻夫妻们的嬉戏打闹,但日子还是过得情意浓浓。
婚后,他们生了3个孩子,老大和老三是女儿,老二是儿子。孩子们穿的衣服裤子,都是周围邻居给的,就算是一日三餐,也是这家蹭蹭,那家蹭蹭。或者,直接去外婆家生活。
后来,孩子们上了小学,刚开始的时候,学杂费都是孩子的外公在承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孩子同时进入学校,每年的开支越来越重。他大女儿上到六年级的时候,就不得不辍学了。因为交不起学费,儿子也被迫辍学,小女儿勉强撑到了初三,就在中考前15天,孩子的外公突然去世,就那样,小女儿也没能进入高中。
我希望题主自己去做个测试,你改天胡子拉碴的、穿得破破烂烂的,随便找个学校,你去试试,看看有多少人愿意理你,有多少愿意跟你交流。
命运就是爱捉弄人,你越是往好的方向走,它就越是往歹的方向掰。我当年上学的时候,就是如此。
在上高中以前,我妈妈每年都会养好几头大肥猪,个个膘肥体壮,自从我进了高中,家里的运气就开始下滑,养的猪不但不长,反而会莫名的死掉。以前的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年都能杀一头年猪,可我上了高中之后,高二、高三连续两年,家里过年的时候,连猪肉都吃不起。
终于,我们熬到了大学,第一天去大学报到,我扛着两大袋衣服,接待我的师兄一连串惊讶:“这是你的行李么?”一连问了四五遍,并且非要我给他看录取通知书,方能带我去报到。
进入大学之前,我们按最录取通知书上,最低的消费计算,老爸卖了猪、牛,还去亲戚那借了钱,可到子大学,统一安排要住1200元一年的公寓楼,统一购买床上用品,食堂办饭卡第一必须交足300元,原计划带去的钱可以撑2个月,结果我连寝室都进不了。
没有人愿意穷一辈子,但也没有人愿意真的无私地帮助穷人也许有人会喷我一脸,但这就是事实,去银行借钱,要有抵押,要有担保人,要有利息。去亲戚那借钱,要看人脸色,要受人白眼。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要摆脱贫困,那是多么多么的艰难,有几个人能熬得住?
就算是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天天被践踏,纵使它拼了命地生长,万一哪一天,被人连根拔起,再怎么顽强也无济于事。
穷人,往往生活在最底层,一日三餐还得依赖于双手劳动,传统农耕,可是土地是死的,农耕物资在涨价、生活成本在增加,就连医保今年都涨到320元了,可是老家那一亩三分地还是一亩三分地。
不是人家不想改变,而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无能为力。对老百姓而言,重视教育,就是在增加成本。可老百姓的钱是死的。
我小时候,老妈养了三五十只鸡,可从来吃不到鸡肉、鸡蛋,因为鸡生的蛋,要把拿去卖,然后才有钱买盐、种子、肥料、衣服。
老百姓的收入实在有限,在15年以前,我们这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过年有年猪杀,不欠账,除此别无他求。
过完年,开始种地,包谷用来喂猪、养鸡。有一头年猪,说明过年有肉吃,平时有腊肉、日常有油做菜。鸡生了蛋,才买得起洗衣粉、肥皂、农药、种子。前些年,还要交公粮,所以,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环扣一环,扣得死死的,哪有什么积蓄呢?
它不像做企业,开公司,赚了几十万、年入几百万,然后钱生钱、有钱再赚钱,这种待遇,老百姓享受不到。
我记得,有一年我侄女上初中,学校要求购买学习电脑,好像是1600多,这钱我堂哥拿不出来,只能到处去借。后来,学校又推出一个什么补习班,要交1000多块钱,就正常的学杂费都很吃力了,突然这样补课费、资料费,老百姓的钱没有那么容易的。
你我心里很清楚,教育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悲哀的是,那个钱花掉了,还不知道结果如何,没有人敢对结果承担责任。
很多时候,那些高层次的东西,在老百姓眼里,它就是一根刺,拔不掉,化不了。
现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对老百姓而言,照样是巨大的,压得喘不过气来。
重视教育,人人都会重视,对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是无奈。
为什么感觉越穷的家庭越不重视教育?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贫穷家庭都不重视教育,也并不是越贫穷的家庭越不重视教育!
据我所知,有很多贫穷家庭是非常重视教育的,这些家庭的家长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宁愿自己不舍得添一件新衣服也要咬着牙给孩子报班辅导。
反倒是有一些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户因为突然暴富,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视,当然这也是一少部分家庭,并不能代表这个群体。
总体来说,不重视教育并不是贫穷家庭的代名词,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有一些家庭不太重视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