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异常可以恢复正常吗?如何做呢?

糖耐量异常指的是血糖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但是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在7.8-11.1之间。简单的说,就是吃了东西以后,人体不能很快的将血糖降到正常水平以下。

糖耐量异常属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去管他,每年会有6%-10%的患者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一旦发展为糖尿病,那么就要长期地吃药。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行干预,还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至少可以延缓进展为糖尿病的时间。

各国对糖耐量异常的研究

1、中国大庆研究

中国大庆研究推荐的做法主要包括饮食、减肥、运动三个方面:

  • 在饮食方面,患者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减少酒精、糖的摄入量。
  • 肥胖或者超重的要减轻体重
  • 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天进行至少2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以使以后14年内2型糖尿病累计发生率降低43%。

2、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

该研究生活方式干预与大庆研究大同小异:

  • 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和阻力锻炼。
  • 体重减轻5%以上
  • 脂肪摄入量小于总热量30%

该研究随访7年,可以使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43%。

3、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

  • 摄入脂肪含量小于25%的低脂饮食
  • 减轻体重
  •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以使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58%。

总结
  • 做好生活方式干预,在饮食方面,减少脂肪、单糖、酒精摄入;肥胖的减肥;并且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
  • 这样是有可能是糖耐量异常恢复正常。再不济,也可以延缓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时间。

糖耐量异常可以恢复正常吗?如何做呢?

糖耐量受损可转化为糖尿病,也可以经过治疗转为正常。

1、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积极干预和治疗,是会转换为糖尿病的。首先控制饮食,减少摄入。增加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肥。

2、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来降低血糖逆转可能性。每天主食6两(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荤菜每餐2两(带骨)。早餐:一袋牛奶,鸡蛋一个,加点主食。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多食用苦瓜。荤菜不要多吃,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荤菜吃两条腿(鸡)比四条腿(猪)的好,含脂肪少,没有腿的(鱼)比两条腿的(鸡)好。

3、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

糖耐量异常可以恢复正常吗?如何做呢?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 15.5%,而且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受损。如出现空腹血糖受损或随机血糖受损,建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参考指标如下:

1、空腹血糖受损:6.1-7.0mmol/L。

2、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3、血红糖化蛋白:5.7-6.4%。

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8mmol/L。

糖尿病前期,要积极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包括:

1、宜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热量的摄入;

2、降低体重;

3、适当运动;

4、定期检测血糖;

5、禁烟限酒;

6、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糖尿病前期阶段的西药干预。研究证实,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可使 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 31%,但二甲双胍组人群的获益程度小于生活方式干预组。阿卡波糖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新发糖尿病风险降低 36.4%。结果提示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应成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主要干预措施,必要时可以审慎考虑降糖药物治疗。

糖尿病前期阶段的饮食或中药干预:如肉桂、玉米须、蓝莓、生姜、黄连素、番石榴等具有降糖作用,其他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有人参、桑叶、牛蒡子、葛根、白芷、天花粉、山药、西洋参、玉竹、石膏、桑白皮、知母等。蔬菜水果有无花果、南瓜籽、黄花菜、绿豆、核桃、西红柿、菠菜、燕麦、洋葱、大蒜、黑木耳等。

糖尿病前期阶段的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实证以湿热蕴脾、肝郁气滞为主,虚证以脾虚湿盛、气阴两虚为主。(以下内容根据《糖尿病前期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整理而成)

1、湿热蕴脾证

治法:清热化湿。主方: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常用药:半夏、黄连、厚朴、佩兰等。加减:脘腑痞满,头晕沉重加佩兰、藿香、桑白皮;肺有燥热加地骨皮、知母(Ⅳ,弱推荐)。中成药金芪降糖片、降糖消脂胶囊(Ⅳ,强推荐)。

2、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主方:四逆散(《伤寒论》)加减。常用药:柴胡、枳实、白芍、石斛等。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抑郁易怒加牡丹皮、赤芍;眠差加炒酸枣仁、五味子(Ⅳ,弱推荐)。中成药越鞠丸(Ⅳ,强推荐)。

3、脾虚湿盛证

治法:健脾化湿。主方: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加减。常用药:沙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佩兰等。加减:倦怠乏力加黄芪;食欲不振加焦三仙;口黏腻加薏苡仁、白蔻仁(Ⅳ,弱推荐)。中成药参术调脾颗粒(Ⅳ,强推荐)。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主方:七味白术散(《医宗金鉴》)加减。常用药:黄芪、沙参、山药、白术、葛根、陈皮、麦冬等。加减:气短汗多加五味子、山萸肉;口渴明显加天花粉、生地黄(Ⅳ,弱推荐)。中成药天芪降糖胶囊(Ⅳ,强推荐)。

糖尿病前期阶段的针灸治疗:

主穴:胰俞、脾俞、三阴交。配穴:湿热蕴脾者,加曲池、内庭;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天枢;脾虚湿盛者,加足三里、丰隆、阴陵泉;气阴两虚者,加足三里、内关、太溪;手法:施捻转之平补平泻法,留针 30 min,间歇行针 2 次。隔日 1 次,10~15 次为 1 个疗程;或遵医嘱,用于各证型(Ⅳ,弱推荐)。

糖尿病前期阶段的物理疗法:

1)穴位敷贴:

主穴:胰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配穴:肺俞、肾俞、胃俞、膈俞。清洁皮肤,穴位敷贴治疗贴,24 h 后更换 1 次,10~15 次为 1 个疗程;或遵医嘱,用于各证型(Ⅳ,强推荐)。

2)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运用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电针耳甲部“迷走穴”。输出电流 1 mA,脉冲频率 20 Hz,脉冲宽度 ≤ 1 ms,强度以忍受而不产生疼痛为度。刺激时间为每次 20 min,每日 2 次,12 周为 1 个疗程;或遵医嘱,用于各证型(Ⅳ,强推荐)。

糖耐量异常可以恢复正常吗?如何做呢?

糖耐量异常又称之为糖尿病前期,指的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较正常人升高,但是尚且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应<7.8mmol/L,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为:餐后小时或者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血糖>11.1mmol/L。而糖耐量异常指的是餐后2小时糖水平大于7.8mmol/L,但小于11.1mmol/L。

2型糖尿病的发病通常较为隐匿,发展为糖尿病通常经过三个阶段: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症期。有效的早期发现血糖的代谢紊乱,并给与及时干预,部分人是可以逆转,使血糖水平正常。不干预的糖尿病前期,在未来的几年会逐渐发展为糖尿病。

逆转糖尿病前期的方式主要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部分药物的使用:

1、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管理与控制,改变饮食结构,饮食少油、少脂肪,加强运动,超重和肥胖者要减轻体重。

2、部分药物的使用:降糖药物用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多在采用饮食、运动管理血糖6个月而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最常用的就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可以改善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减轻体重的效果。

因此,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主要还是饮食和运动管理,其次可以考虑药物的使用。

糖耐量异常可以恢复正常吗?如何做呢?

人对摄入的葡萄糖调控能力称为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耐量用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以及糖尿病的诊断。如果确诊为糖耐量受损,通过保持糖尿病饮食、规律运动,同时改变生活方式让超重肥胖病人减重(>5%),血糖水平可以得到控制和逆转。而且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以及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也建议:发现血糖升高后,应该先经过一段时间(例如4-6个月)的生活方式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开始降糖药治疗。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就要开始药物治疗。另外,药物治疗同时,生活方式仍然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基础,两种治疗方法缺一不可。

很多做糖耐的人对糖耐有错误看法,认为是不是前一天晚上吃多了,糖耐才会异常,如果少吃点东西糖耐结果是不是就正常了?其实人体有一套相当精准的调节血糖的系统,血糖调节能力正常的情况下,无论进食多少,血糖都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即使一次性摄入大量糖分,血糖浓度只是暂时轻度升高,2、3个小时后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当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异常时,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摄入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显著升高,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水平。也就是说糖耐结果和前一天晚上吃什么东西没有关系,而是和机体耐糖能力减低有关。

糖耐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判断是不是糖尿病只有做糖耐才能确诊,有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也是正常的、一定不是糖尿病的想法是错误的,往往耽误了的糖尿病可以逆转的关键时期,最终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出现并发症才发现自己是糖尿病患者。

作者简介:孙玉红 注册营养技师

糖耐量异常可以恢复正常吗?如何做呢?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糖耐量异常是指正常人和糖尿病人中间的一个状态,也称为糖尿病前期,从字面上也能理解,糖耐量异常是逆转糖尿病的一个非常关键是时刻,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现并得到诊断,你还有机会血糖恢复正常。当然诊断糖尿病也有部分人可以恢复正常,但要困难的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关键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1)减轻体重:肥胖是胰岛素抵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体重的下降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5%-10%的体重能明显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2)加强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果不能保证也可以进行散步、做园艺和跳舞等活动。(3)改善饮食:可以选择地中海饮食或低碳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的饮食,避免甜食和精制谷类。避免饮用甜味饮料,如汽水和果汁。(4)减轻压力和应激,改善睡眠。(5)戒烟、限酒。(6)必要时可以考虑药物(如阿卡波糖等)。通过上述方法,一部分人血糖可以恢复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长期坚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