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更好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危害是很大的。比如在我国死亡率占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脑梗死、心肌梗死、冠心病、脑出血等),另外,高血压还会导致心脏、肾脏、视网膜等器官的病变。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使用降压药。可以说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需要服用降压药的,只有少数可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来降低血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有些服用一种就够了,有些需要两种。服用一种和两种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好一些?
服用几种降压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服用几种降压药,要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来判断。
根据患者血压值,将高血压分为3级:
- 高血压1级:收缩压 140-159mmHg,舒张压 90-99mmHg
- 高血压2级:收缩压 160-179mmHg,舒张压 100-109mmHg
- 高血压3级:收缩压 180mmHg以上,舒张压 110mmHg以上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如果血压在160/100以上,也就是高血压2级以上,通常需要使用两种降压药联合降压。
另外一种情况,患者血压距离目标血压20mmHg以上,也需要使用两种降压药。
- 比如18-65岁的高血压患者,以目前的观点来看,强调强化降压,就是最好将血压降到130/80以下。
- 如果患者血压在150以上,那么也需要使用两种降压药。
两种降压药,通常来说比一种降压药效果要强一些。而且有时候两种药物联合,往往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比如利尿剂+ACEI类降压药的组合。
但是降压药也有强弱的区别,有些降压药降压效果比较强(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有些降压效果就比较弱(比如氯沙坦、缬沙坦、氨氯地平等)。这种情况下,可能两种较弱的降压药联合,不如一种较强的降压药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后,个体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对某些降压药比较敏感,降压效果可能就比较强。
总结:- 高血压的治疗,把血压降下去是关键,不管是用一种降压药还是两种降压药,只要血压控制好了,都是可以的。
- 如果一种降压药就能搞定最好。两种降压药,花钱更多,药吃多了也不好。
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更好吗?
吃两种降压药好,还是吃一种降压药好,这要分情况来看。对于轻度高血压,吃一种降压药就能把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就没有必要吃两种降压药。
相反,对于中度以上高血压,吃一种降压药往往不能将血压控制达标,那么这个时候吃两种降压药,甚至三种降压药联合是有必要的,也是更好的。合理地选择降压机制不同的降压药联合,可以协同降压,降低副作用。
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3级,即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和(或)舒张压90-99;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和(或)舒张压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和(或)舒张压≥110。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一般是先选择小剂量的长效降压药进行单药治疗,在单药治疗不能达标时,则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有优势,既能够增加降压效果,又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相反,合理的搭配却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降压目标值,常需要联合用药。
对于血压≥160/110mmHg(即中度高血压及以上)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如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的降压目标值是<130/80mmHg,当这部分人血压>150/90mmHg时)或高危以上病人(即轻、中度高血压合并有3个以上高危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合并糖尿病的人,以及重度高血压),在起始治疗期,即可联用两种小剂量的降压药,或者使用固定复方制剂,如常见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片、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
目前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包括5类,即常说的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这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利尿剂,如常用的排钾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等;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等。
目前高血压诊疗指南、教材最主张的联合用药方案,主要推荐有4种。即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如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缬沙坦+氨氯地平;普利类/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如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如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地平类+洛尔类,如氨氯地平+美托洛尔。
次要联合方案也有4种:洛尔类+利尿剂;α-受体拮抗剂(哌唑嗪、特拉唑嗪、酚苄明)+洛尔类;地平类+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联合用药可增加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比增加单药剂量更有效。
●如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地平类降压药由于扩张动脉血管作用强,而对静脉作用弱,相当于水管的入口宽,而出口窄,静水压增加,长期服药过程中可导致脚踝水肿。而普利类/沙坦类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即扩张动脉也扩张静脉,二者联用可以减轻或抵消地平类引起的水肿。此外,普利类/沙坦类也可部分阻断地平类降压药由于扩张血管降压,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如普利类/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普利类或沙坦类由于抑制了醛固酮的释放,导致钾的排出减少,长期使用部分病人可出现血钾升高,如不加以干预,可引起严重后果。而氢氯噻嗪属于排钾利尿剂,二者联用氢氯噻嗪既能发挥利尿降压,又能抵消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引起血钾升高的不良反应,相得益彰。
●如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氢氯噻嗪联合地平类,比单独增加地平类的剂量,降压效果更好。一方面氢氯噻嗪可以减少血容量,减少水钠潴留协同降压,另一方面氢氯噻嗪也可以减轻地平类降压药引起的脚踝部水肿。
●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可以减轻硝苯地平由于扩张血管降压,反射性引起的心率加快,而硝苯地平可以减轻美托洛尔收缩血管,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
因此,高血压朋友不用担心降压药越多副作用越大,相反在达到联合用药的指征时,合理的降压药联合方案,可以协同降压,减少副作用,事半功倍。
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更好吗?
一、降压药物的最终结局是看降压效果;
抛开降压效果的来谈其他都是耍流氓,所以,不管是一种降压药物还是两种降压药物,其目的是将血压控制达标。而单药和是否联合用药,看的也是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单药不能控制血压的前提下,肯定是优选联合降压治疗。
二、降压药物的最终目的是看预后;
只有良好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才能有更好的获益,但降压药物也可改善患者疾病本身的预后,也是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比如心衰病人,优选ACEI和ARB或者B受体阻滞剂,其不仅仅可以控制血压,而且还可以改善心衰预后。再比如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就算ACEI能把血压控制好,也不能选用,因为其可能加重肾动脉狭窄带来的危害,所以,良好的降压药,首先是降压,其次是改善预后。
三、降压药物如何选择和如何联合?
降压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比如以高盐饮食的亚洲人群,其对钙离子拮抗剂的敏感性更高,许多较高的高血压,如果没有钙离子拮抗剂的参与降压,很难将血压控制达标。所以,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要因人而异。
降压药物的选择不仅仅要因人而异,还要根据性别、年龄、合并疾病、血压分级分层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而不是单纯的按照顺序来选择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联合如何选择也是有章可循,两种药物的联合,既可以增加降压疗效,又不会增加副作用。所以如果单药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优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四、吃两种降压药就比吃一种降压药物好吗?
其实降压药物的使用原则是小剂量、联合治疗而且优选长效制剂,所以,对于不能控制的高血压,从这个理论上讲应该是两种药物联合应该是优于一种降压药物的使用。
但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如果患者单个药物的最小剂量就可以把血压控制的非常好,仍然要去联合用药,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了。
所有,看问题需要全面分析,如果单药最小剂量可以将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就单药即可。如果单药不能将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就优选两种药物甚至三种联合降压治疗。
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更好吗?
谈降压药物怎样用更好,就必须谈谈降压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因为治疗原则是长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研究与循证的积累!所以,药物治疗基本原则是非常具有权威及实际意义的。
下面来了解降压药使用的基本原则,大多数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会方便找到。1,联合用药即2种或以上不同作用原理的降压药联合用。可以增加降压药效果,达到1+1>2的目的;副作用减少或无,达到1+1<1的目的。也不是任何降压药都可以联合应用有以上的效果。我国临床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优化联合方案,其中有:“地平类”+“普利类”(或“沙坦类”),“普利类”(或“沙坦类”)+利尿剂,“地平类”+利尿剂,“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另外还有一些次要方案推荐,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患者对药物的适应程度不同的。若无禁忌症,三种降压药物尽量包括利尿剂这样效果较好些。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更好,也是药物治疗对象的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一点。
2,小剂量任何药物,要想减少副作用,要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治疗效果就可以。从小剂量开始,观察一个适合个体高血压患者的最佳剂量。联合用药,降血压效果好,比单一种降压药剂量相对小,副作用少,从这一点上说,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好。3,优先选择长效制剂长效降压药,作用持续24小时或以上,从而更好的控制不易被发现的夜间与晨峰高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也不易漏吃药。高血压患者可能在早上一次空腹吃降压药就完成1天的药物治疗任务。4,个体化高血压病因复杂,患者对药物的有效性,耐受性,经济,个人意愿,购药方便程度等等不同,从这一点上说,吃两种降压药不一定说比一种降压药好。的确有少部分人,能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心态自我调节,吃一种降压药能控制好血压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降压药物的应用离不开生活方式干预坚持治疗,离不开监测血压,随访医生的观察,否则2种或以上降压药仍效果不好的。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更好吗?
一问一答实话实说。
我姐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新药比较多,我姐最近换了一种新药,吃后效果不错,没听说她同时吃两种降压药。
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降压药更好吗?
正确的小剂量联合应用降压药物确实比单用降压药更合适。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单一用药只能阻断一个机制,降压效果有限,单用一种降压药物可只能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左右。如果单纯增加剂量疗效增加不明显,副作用却明显增加。而恰当的联合用药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共同阻断高血压的多个发病途径,发挥更佳的降压效果,并且可以互相抵消或减轻部分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以下情况适合联合应用降压药:
1、血压>160/100mmHg的高血压
2、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以上的高危患者。
简单讲,对于高血压患者,对于单用一样降压药控制不下来的情况,指南主张是小剂量联合应用降压药达到更好的降压协同效果,而不是单纯依靠增加但种药物的剂量或次数。
实际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才能降压达标,可以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选择有协同降压作用的不同种类降压药,可以选用固定成分的复合制剂如复代文(缬沙坦氢氯噻嗪)、倍博特(缬沙坦氨氯地平)等。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同种类降压药不可联合应用(如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同属于钙离子拮抗剂,不可联用),ACEI(如洛汀新等)和ARB(如代文等)药物不可联合应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