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吗?为什么呢?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打胰岛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打胰岛素确实没有吃药方便;另一方面,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打了胰岛素之后,就要终生打胰岛素了。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只要血糖能控制住,胰岛素是可以停掉的。
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一、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治疗必须使用胰岛素,对这些病人来说,胰岛素是维持生命的。
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的类型,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或者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因此,治疗上可以不需要胰岛素,但是有些情况是需要使用胰岛素的。
1、新发生的2型糖尿病
- 新发生的2型糖尿病,如果高血糖症状比较明显(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明显,有的人合并有酮症或者酮症酸中毒。
- 这种情况就需要先用胰岛素将血糖快速的控制下来,等到血糖控制稳定后,再根据胰岛水平,如果胰岛分泌胰岛素水平还可以的,就可以换成降糖药物治疗。
2、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
- 有些人糖尿病时间比较久了,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已经控制不住血糖了,这种情况就需要联合胰岛素一起治疗。
- 其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活的更久,到最后都免不了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胰岛素功能会逐渐的变差,到时候分泌的胰岛素太少,不得不用胰岛素。
3、1型和2型糖尿病分不清的时候,可以先使用胰岛素治疗,待诊断明确后,在调整方案。
总结:以上几种情况说明了,胰岛素并不是打上了,就不能停掉的情况。只要使用药物能够控制好血糖,胰岛素可以随时停掉。
对于胰岛素其实没必要那么害怕,除了麻烦点,它可以说是糖尿病治疗最后的手段。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吗?为什么呢?
糖尿病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
在门诊,在病房,许许多多的糖尿病人会问,
孙医生,如果用胰岛素,会不会就要终身用胰岛素啊?
胰岛素会不会依赖呀?
这些人,有糖尿病人,有他们的家属;有正在胰岛素治疗的,也有即将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有对胰岛素不了解的,也有畏惧这种药物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不想使用。
但其实胰岛素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体中缺乏或者不足时,补充一些是很正常的。就像你家中要炒醋溜土豆丝,却没有了醋一样。你必然要去买一些,否则,土豆丝就不是醋溜,就变成了土豆泥。
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家里的那盘土豆丝就始终需要去买醋才能做成,所以是一直需要的。
而2型糖尿病,因为还可以做成土豆块、土豆饼,所以就不需要随时准备醋(胰岛素),而且自家里还备了一些,搭配着吃,那点醋还是够用的。但是如果时间长了,仅有的一点醋消耗完了,那也只好从外面购买了。
以上只是我做的比喻,希望能够说明这种情况。因为无论是“挖矿说”,还是“老牛拉车”的说法都已经无数次的讲给需要使用胰岛素的病人说了。
还是那句话,当用则用,不要贻误了病情。相信你的主治医师。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了解更多!
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吗?为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特别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储存与脂肪中,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要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首先要和各组织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受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表面,且不同细胞上数目差异很大,肝细胞上数目最多。
为什么要终生使用胰岛素呢?什么样的病人得终生使用呢?当人体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只能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代替治疗,以维持正常生活。
Ⅰ型糖尿病患者就是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那Ⅱ型糖尿病什么情况下该用胰岛素呢?要不要终生使用呢?Ⅱ型糖尿病在出现下述情况时,应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
- 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
- 应激状态时,如严重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塞等。
- 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眼、神经的病变、肝硬化、下肢坏疽等。
- 糖尿病人,经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而得不到满意控制或治疗失效者。
- 糖尿病病程较长,胰岛素及c-肽释放曲线低平者。
- 糖尿病妇女妊娠、分娩时;妊娠妇女有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是对自身分泌不足的补充,能使机体胰岛得到休息,又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其效果是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当胰岛功能适时恢复之后,可以继续药物治疗,并不是要终生打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该注意什么呢?- 打一针换一个地方,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如果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那这一部位的皮下脂肪自然会出现增生并产生硬结,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现象,应停止继续在该部位进行注射,直至该现象消失。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四分之一处和臀部。
- 手法不得要领,如果使用较长的笔用针头或胰岛素注射器(长度为8mm或12mm的针头),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进行注射,从而增加皮下组织的厚度,以免将胰岛素注射至肌肉层。如果使用5mm的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则无需捏皮,直接垂直进针、将针头全部刺入皮下即可。
- 一针一换,胰岛素注射针头如果反复使用,首先会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其次还会导致针头折断、针头堵塞、注射疼痛等一系列问题。注射针头尽可能一次一换,有的考虑经济条件,也不能一针超过5次左右。
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吗?为什么呢?
如果你的血糖很高,医生建议你停止服药,应当打胰岛素治疗的话,那你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打胰岛素吧!
如果你打了胰岛素后,你的血糖已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什么反复的话,这就说明胰岛素对控制你的血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你就要坚持把胰岛素打下去!
有很多病,通过治疗或服药治愈了,但是即使是治愈了的病也是会反复,也是会在你不知不觉之中再次光临你的身体的,这个时候你就要马上去治疗或吃药的,再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也会治好你的病的,或许在你以后的生活中他还会反复来找你的,那你就得是来了就治的。
什么原因?有一种说法叫火走一经,就是你得了哪种病后,你身体的那个器官或那个组织就没有了免疫功能,或者是治好了他还会留下点隐患的,当你身体不舒服了,那个器官或组织就会首先受到伤害或受到攻击的,然后就会老病复发了。
糖尿病的道理也是这样的,你可能将血糖在一定的时间内降下了,但是你根本就没有把他根治掉的,可他给你留下了隐患,在你不注意他的时候,在你停用降糖药或停止胰岛素时,他可能就会悄悄的在升高的,如果在升高的话,你还没有注意他的时候,就有可能给你带来严重的后果的。
所以有些带有顽疾,带有无赖性质的疾病,即使当时治好了,医生都会告诉你按期检查,还会告诉你可以随时的用药溜着,意思在发现不舒服的时候,也要随时的吃药预防的。
而已经升高了的高血压,高血糖更是这样的,虽然通过治疗后血糖降了下来,但是那个隐患还在,那个危险还在,他就像个特务一样潜伏在那里,只要你停止了打胰岛素,他就会一点一点的升上来,来破坏你的身体,伤害你的身体的。
所以奉劝已经打了胰岛素的糖尿病人,千万别停止,如果你停止打胰岛素了,当你的血糖再升高的时候,那些危险的并发症也已经来了,到了那个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了,你即使有很多的钱,你也买不来后悔药的,你也买不来你的健康的!
【社会现象,家庭问题,独家观点,解惑释疑。请您关注从善如刘的头条问答!】
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吗?为什么呢?
这就是无稽之谈,怎么可能用上胰岛素就是一辈子。就拿我说吧,我是21年春节确诊的糖尿病,当时空腹血糖高达 19.9医生要求我马上住院,我说先把工作安排下过两天来,医生说你有可能随时晕倒。并且马上给我上了胰岛素泵。我在医院治疗了8天。出院的时候医生给我开了胰岛素,早晚各打一次。我自己在家注射了一个半月的胰岛素,思来想去我自己把胰岛素停了,通过饮食加运动目前空腹血糖5.3-6.5饭后两小时5.8-7左右,已经保持有5个月了,而且我还抽烟,也偶尔喝酒。晚上基本都是12点以后睡觉。如果我不抽烟不喝酒再把睡觉时间控制在11点之前我都怀疑我可以逆转。
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吗?为什么呢?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一旦打胰岛素就需要终生打胰岛素吗?其实,这个是要看情况的。需要打胰岛素的患者有以下几类:
一、1型糖尿病患者终生需要胰岛素治疗。
二、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2种或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仍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大于9%,需要胰岛素治疗。
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者合并慢性并发症,比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也需要胰岛素治疗。
四、糖尿病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需要胰岛素治疗。
五、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合并其他重症疾病的时候需要胰岛素治疗。
六、初发的、消瘦的、血糖较高的、难以分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及早进行·胰岛素治疗。
七、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需要胰岛素治疗。
八、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比如反复胰腺炎以后发生的糖尿病也需要胰岛素治疗。
而除了1型糖尿病外,其他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或者口服降糖药也可以的情况下,是不用终生打胰岛素的。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