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人的血压高了不好,低了也会出现问题。只有维持在一定的范围才是最好的。
在我国,血压在140/90mmHg以下都是属于正常血压。但是理想血压是120/80mmHg以下。有些人,可能发现自己的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正常的血压就是上下波动的人的血压并不是固定的,一层不变的,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1、血压的生理规律是波动的
- 人体24小时内的血压是在波动的,有两个血压高峰时期,一个低谷时期。
- 两个血压高峰的时间分别在早上8-10点,下午16点左右。然后到了半夜2-3点,血压降到最低,后面血压又逐渐升高,到早上成为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候。
这是正常人的血压规律,我们叫做勺型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往往夜间血压会升高,变成非勺型血压。
2、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
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因此去医院查血压前,医生护士会要求患者,先坐下来平静5分钟,再测血压。
- 比如情绪激动、身体活动、天气寒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压波动,升高。
血压的这些特点,对人体其实是起到保护作用的。举个例子:
- 比如有些老年人,从坐着突然站起来,会感到头晕,有的人甚至晕倒。这是因为,人从坐着到站起来这个过程中,大脑对血液的需求增加。
- 正常情况下,血压应该会有一个升高的过程,只有血压升高了,脑子的血供才会增加。
- 但是有些老年人会晕倒,就是因为站起来这个过程中,升压的机制坏掉了,血压不升高,反而降低,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因此,感到头晕、甚至晕倒。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说明基础血压比较高,在情绪激动,稍微活动下,可能血压就超过正常值了。
这很好理解,举个例子说明:
- 假设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平常血压在120/80,另一个血压在135/85。
- 两个人同样稍微活动一下,假设血压都升高了10mmHg。那么,第一个人血压还是处于正常范围。而另一个人,血压已经超过正常了。
在我国,将血压在120-139/80-89mmHg范围内的称为正常高值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虽然属于正常血压,但是属于临界血压,未来发展成为高血压的风险很高,而且心血管病的风险也很高。
最后,疾病导致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有一种病叫做嗜铬细胞瘤,属于肿瘤,有10%属于恶性的。
-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差异比较大,其中一种表现为阵发性的高血压,也就是说,血压是间断性的升高。
- 主要原因是因为嗜铬细胞瘤分泌儿茶酚胺进入血液,这个儿茶酚胺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因此,发作时,血压突然升高,有的可达到200-300/120-180mmHg,伴有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 综上所述,血压有时高,有时低,可能性比较大的原因是因为基础血压比较高。
- 也就是说,血压本身就接近高血压了,这样一来,稍微有个风吹草动,血压一下子就超过正常范围了。
- 处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人,平时生活方式需要注意,比如低钠低脂饮食、多运动、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生活压力不要太大,并且要定期监测血压。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升高预示为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高血压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长期血压升高会致靶器官受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患者发现血压升高时,必须注意查找原因,及时干预治疗。
1、血压忽高忽低的原因:血压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定的节律性,包括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在排除测试干扰因素后,若发现血压波动,应注意查找原因,及时干预治疗。
①血压本身节律性: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现“两峰一谷”的现象,一般在上午6—8点为血压第一高峰,之后下降,到下午4—6点为第二高峰。此后血压趋于平稳,到凌晨2—3点降至最低点。正常人血压的高峰与低谷相差可达10%以上,尤其是收缩压可有40mmHg只差。另外,血压液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夏季血管扩张,血压有所下降,冬天血压较夏季偏高。
②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血压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正常人群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血压升高的表现,如在情绪剧烈波动,紧张焦虑、愤怒时,剧烈运动时,饮酒吸烟后,熬夜后,服用某些药物时,甚至是饱餐、体位变化时,这些特殊情况下的血压升高属于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注意规避诱因后,即可得到缓解,无需用药。
2、不同人群的血压波动:
对于既往没有高血压的正常人群而言,若发现血压偶尔升高,需注意在1周内连续测试3次以确诊是否为高血压。在排除高血压后,可注意监测血压升高的原因,规避相关因素。
对于已有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若一直服用降压药,发现血压近期控制不力,应考虑是否为病情加重或是病情发生改变,及时就医诊治,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
血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血液对血管产生的压力,它就跟人体体温一样都是有一个正常波动范围,通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比较稳定,其正常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
1.运动。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而血液又具有运输氧气功能,所以在运动时血液流动速度增快,因此血液对血管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故当运动后血压会升高,经休息后可降至正常。运动是好的,但是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同样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休息。
2.情绪。我们无论是在电视电影或者生活中都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人在争吵后突然倒地。这是由于在情绪波动异常之后,我们的血管出现痉挛,血管收缩明显相对正常时血管会“变窄”,因此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当情绪回复平静时血压可缓慢下降。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应该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不做情绪的奴隶。
3.抽烟喝酒。烟的成分是尼古丁,而酒精属于刺激性液体。这二者都可以使人体产生兴奋作用,一旦兴奋起来人体内血液流动速度增快,从而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在此,我想跟大家说:想要保持一个正常的血压就要学会控制烟酒!
4.疾病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均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这时候就需要治疗基础病,才能更好地维持血压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
5.药物因素。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药物成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而神经系统在调控血压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旦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受到影响,就不能正常地调控血压,这时候也会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这种情况就要了解药物的相关副作用,并且做好检测血压,必要时可加用降压药调控血压。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关注和点赞姚医生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语传递科普知识,守护您的健康!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血压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一天内,血压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在20mmHg以内。而且不能通过一次血压或者一天的血压升高就判断血压异常。血压时高时低的原因:
(1)每个人每天的血压特点是不同的,有些人晨起血压高,有些夜间血压高。能发现的最好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或者测24小时动态血压。
(2)保证血压测量准确:①血压计选择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家庭用)或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诊所或医院用),不推荐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②测量前安静放松,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酒、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③袖带位置规范:袖带绑于上臂,中心与心脏平齐;袖带下缘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可插入1-2指为宜。④一次测量2~3次;连续监测同一时间,非同一天血压。
(2)容易被忽视的高血压:①医院和诊所测出的血压高,自测的血压低,称为“白大衣高血压”。②而有些人恰恰相反,称为“隐蔽性高血压”。
(3)近期某些因素的干扰,如心情差,失眠,精神高度紧张,劳累,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身体不舒服影响心情等。
(4)如果血压排除了上述因素,血压差超过20mmHg,应该上医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
发现血压到底正常与否的最好方法是多次测量观察血压变化,或者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
所以测血压前半小时不能运动,不能喝咖啡。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血压又会偏低些。一天中测的血压不同是很正常的。
在家里自测血压的话,连续测一个星期,去掉第一天,然后计算余下6天的平均值,这样会正确些。
血压有点偏高的话,也不用太担心。
我认为七分吃3分运动。
主要还是吃方面要多注意,菜不要太咸,少吃腌制食品,就是少吃钠盐,肾功能良好的话,可以适当吃点钾盐。
多吃蔬菜也很重要。
现在主流认为少吃脂肪。但我个人比较偏向低碳饮食,少吃碳水化合物(包括精细米面、奶茶、饮料等糖)。适当补充蛋白质和优质脂肪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吃还有利于减肥哦。
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怎么回事?
人体的血压本来就拥有一套自然调节机制 比如剧烈运动、受惊、紧张、不安等 血液都会产生波动来作出自我应变 因此血压有时过高都属正常现象无需多虑 但千万别被血压计和西医生的建议迈向了服用西药的错误方向 否则就会进入了被西药所控制的局面 说白了西药其实就是一种软性毒品 会让患者产生药物慢性中毒以致高血压疾病高复发这么一个事实 所以 患者须谨慎以免入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