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这么多冠心病患者?他们都需要放支架吗?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提示,中国目前冠心病的总人数估计在1100万左右,而且患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处在上升阶段。
为什么冠心病的人数这么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人口基数大
- 这一点不用多说,想必都明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14亿人口,而澳大利亚人口2500万,假设冠心病患病率同样都是1/100。那么,中国冠心病人数将有1000多万,而澳大利亚只有20多万。
2.人口老龄化问题
- 虽然各种研究提示冠心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总的来说,老年人发病还是比年轻人多得多。冠心病可以说一种老年病。
- 而中国是一个老龄化国家,2019年数据,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1%,而且中国是老龄化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3.危险因素的暴露增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流行,冠心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血压人数多,在2.45亿左右,而且患病率在不断上升,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在27.9%。虽然高血压人数人多,但是全国高血压控制率仍然不理想,2015年的时候,高血压控制率,只有16.8%。
- 吸烟人数多,中国一直以来是全球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烟草控制,戒烟宣传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18年我国15岁及以上吸烟率为26.6%,相比较2015的27.7%,下降了1.1%,但是可以看到吸烟人口基数还是人大的,大概在3-4亿的样子,而且吸烟对于冠心病,也不是说戒了马上就没影响了。
- 血脂异常人数多,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血脂异常的人数超过4亿,然而血脂控制达标率却很低。
-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从2000年到2016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了62.7%,2016年我国糖尿病人数在9000万左右。
- 超重和肥胖问题,超重和肥胖目前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肥胖的危害很大,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超重人口2亿,肥胖在9000万,而且患病人数在不断升高。
-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变大,身体活动减少,大气污染严重等等问题都会导致冠心病的人数增多。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冠心病支架手术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对于冠心病远期的死亡率并没有影响。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考虑要放支架。
一、对于稳定性的冠心病
对于稳定性冠心病,首要的治疗是药物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置入支架。
稳定不稳定讲的是冠状动脉斑块会不会出现斑块表面溃疡、斑块破裂这些情况,因为一旦出现斑块破裂,血管内会形成血栓,堵塞整个血管,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稳定的冠心病,一般当狭窄在70-75%左右的时候,劳力才会出现症状。人在劳力的时候心脏对于氧气的需求会增加,但是因为血管狭窄,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停下来休息,一般就会缓解。
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是否放支架,主要看血管的狭窄程度:- 当冠状动脉狭窄>90%,可以直接放支架。
- 70%<冠状动脉狭窄>90%,而且活动后会诱发心绞痛或者胸闷等症状的,药物治疗反应不是很好的。
- 对于左主干血管,比较重要,因此当狭窄>50%,就可以考虑放支架。
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里面最凶险的一种类型。主要类型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这种时候往往需要紧急情况下,重新开通血管。开通血管最好的方式就是PCI。
PCI全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造影,球囊扩张,置入支架等一系列的动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PCI后,大部分都会放支架,但不是全部。
有的患者虽然血栓把血管堵塞了,但是本身斑块可能不是很严重,这种情况下,只是把血栓清除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放支架。
总结:虽然目前国家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很重视,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患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在增加,前途依然任重而道远。
对于冠心病患者,也并不一定都需要放支架。药物治疗可以的,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为什么有这么多冠心病患者?他们都需要放支架吗?
自信一点,把“感觉”两字去掉,对于我这样一直奋战临床的老医生来说,冠心病患者实在见过太多了,而且最近十几年来,已经呈现低龄化趋势了,最常见的心脏类疾病,它当之无愧。
心病常见化的原因是什么?任何疾病都有着独特的致病因素,冠心病自然不例外,而相比于其他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更多、更常见,之所以患者群体越来越壮大,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触发了这些致病因素。
以前冠心病是老年病,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高龄人,这是因为我们的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老化,这种老化会降低血管弹性,诱发冠心病,这一致病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所以说不管什么时候,高龄人都是高危群体。
而最近十几年间冠心病越来越常见,则是因为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我们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水平提高,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得大鱼大肉频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些高脂、高热、高油的食物会加速我们体内血管的硬化、斑块的形成,出现冠心病。
我们现在的时代叫做“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连接起了一切,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它们,生活、娱乐、工作都可以在相隔千里的情况下实现,但这种方便的背后是对我们脊柱的伤害,这种伤害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正常运转,导致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心肌缺血的临床现实,诱发冠心病。
冠心病都需要支架吗?我曾经说过无数遍:“支架不是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手段,而是最后的急救措施!”
如果有人在不了解你病情的情况下,让你进行支架手术,不用客气,直接坚定有力的进行反击:“不懂就别乱说”。
对于很多冠心病患者来说,支架手术并不适合他们,如果盲目进行植入,甚至会出现其他危险情况,收获不了任何好处。
支架对冠心病没有任何治疗意义,它只是暂时的恢复血运循环,患者后期依然需要坚持治疗控制,在未来的某一天还需要二次、三次支架,如果你本身冠脉狭窄程度不高,血流受阻情况并不重,那么支架无法带来任何好处,这时候为什么还要进行支架?很酷吗?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为什么有这么多冠心病患者?他们都需要放支架吗?
现代社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巨大转变。于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出现在我们身边。当我们面对这么多的冠心病患者的时候,其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支架介入治疗。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么多冠心病患者需要心脏放支架呢?咱们从头给大家讲。
临床上习惯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冠心病,通俗的讲,就是心脏上负责给心脏运送血液营养物质的动脉发生了狭窄或者堵塞,少数患者是因为痉挛,导致了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这个疾病现在发病率很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加之老龄化和城镇化的来袭,导致了我们国家这么多的冠心病患者。据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仍旧处于冠心病高发的阶段,其中冠心病患病人数达到1100万人。
其实,对于冠心病这个疾病来说,治疗方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药物治疗,逐渐发展到外科搭桥,以及后来广泛应用的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其中以心脏放支架的介入治疗方法,以其独有的创伤小、效率高、见效快等优势,在新世纪后逐渐开拓出一片冠心病治疗的新天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冠脉介入治疗总例数是753142例,较之2016年增长13%,到了2018年全国冠脉总例数已经达到915256例。可以说增长迅速,可是这种治疗例数的快速发展,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这说明我们还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大众也还需要全民提高医学素养,尽量能够让这种数字尽快有降低的趋势才是一件好事情。
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们回家讲,心脏支架是如何出现的,它出现的大背景是什么?研发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困难?关注张之瀛大夫,关注后面的文章。
为什么有这么多冠心病患者?他们都需要放支架吗?
这是两个问题,一是为何感觉冠心病患者多?二是冠心病患者是否都要放支架?
第一,为何感觉冠心病患者多?不是感觉冠心病人多,而是冠心病人确实多,这与人们受到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增加有关。
随着社会转型,迈进现代化社会进程,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加,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亢奋,这对心血管系统是有损伤的,包括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跳的增快、心肌收缩力的增强,睡眠的减少,深层的还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变,都可以造成心血管系统损伤的。
社会物质的丰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由素食、谷物为主转向了高脂、高盐、高糖、高胆固醇饮食,糙米黑面也成了精米白面。因此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人明显多了。这些因素、尤其高胆固醇血症,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是贡献极大的。冠心病发病之所以居高不下,与高胆固醇血症没能很好控制是有很大关联的。
物质的丰富还体现在交通的便利、电子设备的应用上,坐车、开车,乘电梯,计算机、互联网,可以足不出户,出户了也是脚不沾泥,上班坐着,回家躺着,活动、运动少了许多,也增加了肥胖、衰弱了心脏血管。
当然还有传统的不良嗜好,吸烟饮酒。还有遗传的因素,家族史。
社会进步了,医疗保障条件好了,人的寿命明显延长了,随增龄发生动脉硬化的也多了,老年人从来都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所以,现代化社会发生冠心病的就增多了,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长时间全社会的努力。
第二,冠心病患者都需要放支架吗?当然不是。
不仅不是,绝大多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是不需要放支架的。因为研究已经证实,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放支架与规范的药物治疗比较,放支架并不优于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放支架可以改善心绞痛发作,但是不改善预后,也就是两种方法比较,最终结果是类似的。所以,绝大多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是要靠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来控制的。
什么情况最需要放支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者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但心绞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冠心病心肌缺血影响了心功能的患者,以及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超过50%的患者。
而且,即使放了支架,也需要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有这么多冠心病患者?他们都需要放支架吗?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因为事关心脏健康,很多患者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担忧,害怕会危及生命。
感觉冠心病患者多为何?他们都需要放支架吗?冠心病,即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顾名思义其发病基础病理因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生和发展的,事实上它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发生了,到老年时期达到高峰。所以说,冠心病高发于老年人群,是一种无法逆转的终身性疾病,其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首先,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上面也说到了,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因素注定了它是增龄的产物,不过如今冠心病发病率 越来越年轻化了。而且,也不是说老年人一定会患冠心病。这是因为虽然动脉粥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但是不同人群的发展速度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
一般来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冠脉狭窄超过50%才能确诊为冠心病。而虽说老年人大多会有斑块形成,但是性质和大小却又很大的不同,可能有些人只是有很小的斑块,并没有造成血管狭窄,而有些人却斑块却很严重,血管狭窄程度足以确诊冠心病。也就是说,年龄不是决定冠心病发生的唯一因素。事实上,现如今冠心病的高发病率,主要与人们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有关。
现在的人们虽说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随之形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规律饮食,饮食高脂肪、高盐、高糖、高热量,偏爱肉食、油炸食物、精细食物等,而少吃蔬果、粗粮等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吸烟饮酒;久坐不动,严重缺乏锻炼;超重或肥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长期压力过大,伴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等。这些因素不仅会直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而且还使得现在的人们年纪轻轻就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殊不知这些都是加速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这也使得冠心病的发病来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其次,冠心病是否一定要放支架。冠心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就无法治愈,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生活方式改善是基础,而终身药物治疗时关键。至于题目中所说的支架术治疗确实也是冠心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不过却不是一定要进行的。一般而言,是否需要放支架,主要 是根据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结合患者自身身体状况来看。
在临床中,若检查发现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超过70%,预示心肌缺血较严重,且发生心梗的风险较大,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一般需要进行支架术治疗。另外,即便是狭窄程度还没有到达70%,若有些患者有明显的心肌缺血症状,必要时也需做支架术治疗。总之,具体是否需要做支架术,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医生的指导来选择。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冠心病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为什么有这么多冠心病患者?他们都需要放支架吗?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在心内科住院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是冠心病患者。我们常常听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都是冠心病的常见类型。在最近的流行病学检查中,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100万的冠心病患者,但实际数字可能远不止这些,而且冠心病患者正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那么冠心病患者为什么这么多呢?
一、冠心病为什么这么多?
有人说感觉冠心病越来越多,实际上是冠心病真的越来越多。这和生活方式物资水平提高以后,疾病谱发生变化的结果。原来经常导致人死亡的消化道感染,现在已经几乎不可能致人死亡,但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冠心病,却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些都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的。原来每年吃一次的肉,现在天天都能吃,原来每天下地务农的日子,现在被机械化所替代,但物资水平提高带来的不良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多,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是导致冠心病增多的原因。
二、冠心病都需要放支架吗?
冠心病肯定不是都需要放支架,但放支架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方法方式,而且是比较有效且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方式。很多冠心病患者可以内科保守治疗,也可以选择外科搭桥治疗,甚至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但绝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支架植入。
三、哪些冠心病需要支架植入?
需要支架植入的患者,一般情况下需要满足以下几点: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发病,需要介入支架挽救即将坏死的心肌和挽救可能出现的恶性事件。二是药物不能控制的心绞痛,当患者是一个稳定性心绞痛,但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仍然持续,且不能有效缓解的时候,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小众情况,但前两种几乎囊括了几乎所有的需要植入支架的情况。
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一个方法,但绝不是唯一方法。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