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什么?如何预防?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尤其是那些本身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身上,发作的特别多。在值夜班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老年人说自己心慌,喘气有困难,听诊器一听,心脏跳的很不规则,拉一个心电图,房颤。

一、房颤容易找上那哪些人

房颤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为是心房的疾病,因此所有能对心房产生影响,并且导致心房改变的一些因素,理论上都是可以导致房颤的。

像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心肌病,甲亢,心包炎等等。另外,年纪大了也是容易发生房颤的。我国总体房颤患病率在0.77%,但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7.5%。

当然,疾病都是很复杂的,没有绝对性,有的正常人也会发生房颤,但是概率很小。

二、房颤具体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房颤是怎么回事,首先要知道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

我们讲房颤是心房快速无序的活动,太抽象了,听不懂。我们不妨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我们将心房的细胞比做无数个士兵。正常的心房跳动,是士兵有人指挥,全部都是向前的,这样就能形成合力。而房颤,相当于士兵没有人指挥了,处于无政府状态,有些人向前,有些人向后,有的人向左,这样就无法形成合力,做的事无用功。

正常情况下,心房每一次跳动传递给心室,心房和心室的心率室一样的。因此,平时,我们讲只讲心率。但是房颤的时候,心房跳动的很快,每分钟在350-600次/分。我们知道,心房的跳动会传给心室,虽然,心房每分钟350-600次,不是每次都能下传给心脏,但是这么大的基数,还是会导致心室跳动变快,通常在100-160次之间,并且这种跳动也是不规律的跳动。这个时候,心房率和心室率是不一样的,应该分开讲。

三、房颤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1.房颤患者因为心脏的跳的快,而且不规则,正常的时候心脏跳的很规则,人感觉不到心脏在跳,一旦跳的不规则,人体马上就能感受到。因此容易产生心慌、没力气等不舒服的感觉。2.房颤发生的时候,心房无效的跳动,会使心脏整体的往外排血量的量下降,研究表明,房颤的时候排血量大概下降25%左右,有的甚至更高。心脏排血量下降,则导致心衰,运动耐量就下降了。

3.由于心房没用了,那么心房里面的血流动性就差了,时间一久就会形成血栓(大概48小时就会形成),血栓形成后如果脱落,跟随血液循环出去,就容易造成堵塞,通常堵塞最多的是脑动脉,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脑梗死里面大概有1/5是房颤导致的,而且房颤导致脑梗死更加凶险,导致残疾和死亡的可能性更大。

四、房颤如何确诊

房颤的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当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做一个心电图,如果是房颤心电图上就能看出来。也有的人可能,去医院的路上就恢复正常了,这种情况,可以考虑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当然也可以通过摸脉搏,听心跳来判断。房颤的人心跳跳的次数比脉搏要多。家人家里有听诊器是可以尝试的。

房颤心电图怎么看的呢?其实很简单的。如图所示:我们将心电图上长长一束叫做QRS波,细心的人可能发现了,每个QTS波之间的距离都不想等,这就证明心脏跳动的节律不等。而且两个QRS波之间,有很多小锯齿波,成为房颤波,也就是f波。

五、房颤是怎么分类的

如果家里有亲人是房颤的,可能对医生说的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就来说说。

首诊房颤,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第一次发病,第一次确诊。

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的时间≤7天,通常(小于48小时),会自己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发作时间>7天,而且不会自己停止发作。

长期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1年,但是病人自己想把心律变成正常。

永久性房颤是:发作时间>1年,无法把心律变成正常,或者即使变正常了,也很快又复发了。

六、房颤怎么治疗

房颤的危害主要是不规则的,快速的心室造成的,以及心脏里面的血栓造成的危害。因此,房颤的治疗也主要是针对这三个方面。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能够降低脑梗死的风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房颤患者都需要抗凝,而且抗凝的不好也容易引起出血,因此需不需要抗凝,在临床上需要评估。评估的方法只要是根据CHA2DS2-VASc来评分,如下图所示当男性≥2分,女性≥3分,是需要抗凝的。评分1分的,权衡利弊,优先选择抗凝。

但是抗凝是有出血风险的,对于那些很容易出血的病人是不能抗凝的,无法引起大出血,也是后果很严重的。因此,对于出血也要评分,主要根据HAS-BLED评分来判断,当数值>3分,也不适合抗凝治疗,应该积极的纠正出血的各种因素。

抗凝主要是长期服用抗凝药要治疗,目前的抗凝药有华法林和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等)。两种药物都是可以的,华法林比较便宜,但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要定期检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INR 2-3之间,效果好,而且安全。刚开始服用的时候,每周测两次INR,当INR稳定下来,可以每个月测量1-2次。华法林还有一个缺点,是比较容易受食物以及药物的影响。

新型口服抗凝药则是比较方便,不需要检测INR,而且,不容易受其他药物影响。但是药物价格比较贵,而且一旦发生出血,没有特效药止血。

特殊情况:对于那些出血风险大的,不想长期吃抗凝药的,或者吃了抗凝药还是发生了血栓堵塞脑动脉,这样的病人,可以做左心耳封堵术,这是一个微创内科手术,将左心耳封起来,左心耳主要是产生血栓的地方。这个手术可以减少90%房颤导致的脑梗死。

2.恢复并维持正常的心律

恢复正常的心律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药物、电复律、导管消融手术。

药物复律主要是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复律,如果房颤发作超过24小时需要抗凝3周,才能进行复律,而且成功后继续治疗3-4周。

药物复律没效果,可用电复律,或者当房颤发作的时候,出现心衰或者血压明显下降的时候也要紧急电复律。

对于症状很明显,药物治疗没效果的人可以考虑导管消融,一劳永逸。研究表明,95%的阵发性房颤和心房相连的四根肺静脉有关,消融手术就是通过微创的方法,在肺静脉和心房连接的地方消融一周,达到阻断静脉传递的异常信号的作用。但是,消融手术不是百分百成功,阵法性房颤成功率在70%,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单次成功率在60%,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手术累计成功率可达到90%。

3.控制心室率

房颤大部分症状是由异常的心室的心率导致的。对于一些持续性房颤的老年人,选择控制心室率加抗凝就可以了,预后跟维持窦性心律是一样的。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地高辛)、胺碘酮等。

心室率控制的目标:

对于没有症状的房颤,且心脏功能正常的,控制平静的时候心室率小于110。

对于症状明显的,应该控制心室率<80,中等量运动的时候心室率<110。

特殊情况的应对:

有些情况下,房颤伴心室率很快,药物不起作用的时候,可以进行内科介入手术,将心房和心室传播的中间途径房室结消融掉,这样心房就传递不到心室了,心室跳动就很慢了,但是这样太慢也会出问题,因此给予安装起搏器,帮忙跳动。

另一种情况,就是心室率很慢的房颤,有的人脑供血不足,会晕倒,这时候也需要安装起搏器。

七、房颤怎么预防

房颤危害这么大,如何预防呢?要预防房颤,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病因的控制以及诱因的控制。有的因素是无法控制的,比如年龄。

1病因的控制

房颤跟高血压、冠心病、甲亢、二尖瓣狭窄等这些疾病有关,那么预防房颤,就必须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2.一些诱发因素的控制

比如房颤和精神紧张有关,那么对工作、生活就要调节好。房颤跟饮酒有关,那就不要饮酒。另外,像吸烟、咖啡、浓茶、感冒这些因素可能都会有影响,尽量避免。

总结,房颤其实更多的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预防的话就要预防发生其他疾病。得了房颤,只要好好吃药,也不是很可怕,只是有些不是很重视,忽视了抗凝治疗,因此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在我国,房颤抗凝治疗只有10%左右。

我是石佛山下小医生,致力于医学科普,手打不易,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房颤是什么?如何预防?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发病率的上升成了一大热点,甚至有人把房颤和缺血性脑卒中划了等号,于是射频消融治疗和新一代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贵得离谱的自费药、左心耳封堵术等抄得滾燙。可惜老百姓在疾病方面绝对是弱势群体,谁不怕死、残疾?更不知道是否发过房颤的人都要做消融治疗?抗栓治疗?甚至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的复发率,二进宫、三进宫的比例多少?达比加群等究竟是无法监察出血风险还是不需监察?房颤引起血栓脱落的脑栓塞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触发的脑血栓形成在缺血性中风中占的比例占多少?

房颤发生的原因众多,有人认为心房内一个或几个异位起搏点产生的冲动,在心房内传布过程中发生多处微型折返所致。也有认为在心房的任何部位有多源的大折返环分裂成子环。说白了房颤的发病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我把房颤分为二大类:

1.器质性心脏病:凡能引起左或右心房极度扩大,心房内的微折返必然形成,因此有间隙性房颤(发发停停)最后成为持续性房颤。如过去心脏办膜病中最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办狹窄,现在的办膜钙化性心脏病左房也会大。主动脉返流、扩张性心肌病、舒张功能受限的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都会引起左心房扩大。

左心房越大微折返通道越多,这种房颤根本不适合做射频消融治疗,做后就会复发。没有办法了?只要每天半片狄高辛控制心室率即可。当然心房越大左心耳形成血栓概率越高,其实广泛开展的进食道超声个检查连左心耳内几毫米大小的血栓也能发现,况且并非每一个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内都有血栓,即使有血栓也不等于都会脱落发生脑栓塞。因此进食道超声检查确定左心耳内有血栓怕脑栓塞吃华令就可以了,我一直在想左房扩大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是否每个人都按指南(指南还不分永久性还是特发性的只要超过10-48小时,根本不提出通过最简单的进食道超声查清楚左心耳有没有血栓再决定是否抗栓,一旦抗凝无论价格、出血风险且是终身的根本不考虑,目的呢?)一概必须抗栓治疗,必竟该类药出血风险大,否则人体内为什么要产生凝血酶,就是防止机体任何器官都有出血可能。定期进做食道超声根据是否有血栓存在再抗凝更科学一些,西医循环医学中第三条就是要根据患者个体不同的差异来应用当前已被证实有效的诊疗方法,可惜几乎没人敢提。

几十年用下来因可测出血风险和有效性只须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就行。开始勤点测试,时间长了几个月测一次。它是通过抑制维生素K来抑制凝血酶II、IX、X因子来抗栓塞,出血风险和新一代无差别,而且达比加群、沙斑类药物是直接通过对II因子和X因子抑制来抗栓塞,不像华法令出血可用维生素K来止血,即使输凝血酶原也没用,因为药物对抗凝血酶作用仍存在,一旦出血怎么办?新药又贵得一般老百姓用不起。况且说脑出血比华法令少,这是新药临床“做”出来的,一样的出血为什么脑出血风险小?根本没有道理来解释,我相信关于这点时间会告诉你的。

2.特发性或突发性房颤:既然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大心房不做射频消融治疗,那么就盯着了特发性房颤的人群。目前公认心房不大但在你静脉进入左房起始部、左心耳周围、冠状窦、二尖办周围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微逝返通道存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相似)。微折返通道平时不开放,一旦开放了,房颤来了。可对特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的髙复发率乃是国际上至今仍未解决的难题,有些人甚至多次复发多次再做射频消融,因为搞不清究竟肺静脉外左心房内有多少个微拆返。

一次医疗事故(现叫伤害)监定:一个80岁老太,40年时发时停的特发性房颤患者,左房36mm,从不吃华法令也无脑梗史,也被拉倒上海做射频消融最有名的三甲医院,走着进去却未能下手术台,幸好家属坚决要求屍解,左房击穿了纵隔见血了,有些医生就那么要做,连80岁的老太也不放过,那还让别人怎么相信你!为什么全世界没有一个专家去研究从源头上解决究竟什么因素激活生来就有微折返通道开放呢?全世界心血管专家无人去研究,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跑不了的。而它们的释放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说到这儿读者也明白了:人紧张、焦虑、激动、生气时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升高是怎么引起的?还是肾上腺素在作怪,对突发性房颤的触发因素不解决,短期内房颤会反复发作。

当然目前更多的突发性或阵发性、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医生还是会采取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预防房颤的复发如:乙胺碘肤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也预防特发性房颤复发,从对症治疗来看,部分患者确实有效,至于服用多大剂量、维持多长时间、就医生角度来讲也没有一个统一认识,当然要考虑到有效率和药物剂量带来的毒付作用。如果能从诱导近期内频繁发作的社会心理因素带来的情绪障碍可能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因为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可以诱发心律失常、尤其血药浓度过高情况下,有时甚至是致命的,这点全世界的心血管医生都知道!

这儿只讲我个人的认识和经验,无意得罪做电生理治疗和推崇抗II因子、抗X因子医生理念。但做人尤其做医生不敢把自己观点讲出来是对病人犯罪!

2018.5.31

房颤是什么?如何预防?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是一种老年人常有的一种疾病,因为房颤和年龄的关系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生概率也就越高。所以有人也说房颤是一种老年病,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房颤呢?

一、预防原发病

能够引起房颤的原发病有很多,比如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等,所以,预防房颤的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积极预防这些原发病,因为这些都是使得房颤发作的主要因素,所以,能够减少房颤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减少风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相关心律失常并发症。就会减少房颤的发生。

二、减少烟酒刺激

房颤还和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有报道显示,抽烟和饮酒,不仅仅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还会增加房颤的相关不良并发症。所以,房颤病人戒除烟酒,似乎更有意义。其次不仅仅是烟酒,一些刺激性的饮料等,也会使得房颤的发病率增高。

三、避免情绪刺激

加班熬夜、精神紧张、喜怒哀乐等情绪刺激,也会导致房颤的发生,因为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张力升高,这些都是房颤容易发生的一些诱因,避免这些诱因,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病率。

四、其他原因

比如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也会诱发心房颤动,所以,避免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严重干扰,或者是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感染后,预防房颤的发生也尤为重要。

当然,即便发生了房颤,也不需要过于紧张,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或者对因的治疗,不管是控率还是控律,都会有适合你的房颤的治疗方法。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房颤是什么?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心房颤动这个话题提出的比较好,我来给大家说一说。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从预防房颤复发的角度。第二个角度,从预防房颤发生的角度。角度不同,但是能给大家一定的教育意义。

1、如何预防房颤复发?

有些患者曾经发生过心房颤动,后期恢复为窦性心律。对于这些人来说,无论是通过手术恢复的窦性心律,还是自行恢复的窦性心律。如何预防心房颤动不复发是一个严峻的现实。现阶段可能用到的药物有倍他乐克、心律平、胺碘酮等药物,其中胺碘酮的效果最明确,但是长期吃胺碘酮一定要注它的肺脏和甲状腺毒性。

同时,这一部分人还需要特别注意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说白了就是积极控制原发病,把自己的慢性病管理好。

2、如何预防房颤的发生?

对于没有发生过房颤的普通人来说,如何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众所周知,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心房增大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心脏增大的程度最直接的取决于血压。多以,对于很多血压异常的朋友来说,为了预防上年纪发生房颤,一定要积极治疗高血压。

当然,对于预防房颤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生活方式健康了,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和预约,才能年老后不发生心房颤动或者推迟心房颤动发生的时间。

房颤是什么?如何预防?

预防房颤,很有必要!

因为房颤就是狗皮膏药,一旦发生一次,就会一直黏着您……

房颤是什么?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简单理解就是心跳跳乱了。我们正常的心跳是一下一下跳动,非常整齐,叫窦性心律。当房颤的时候,心跳就时快时慢。

房颤的危害?

一旦发生房颤,心房没有规律的跳动,不但会引起心慌、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更可怕的是会引起脑梗,会引起心衰。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中房颤的年发生率约为54%,房颤患者中心衰的年发生率约为33%。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远期预后差,住院率高,死亡率高;有20%的脑梗是房颤引起。

房颤的原因?风心病,冠心病,各种心脏病,年龄大了,慢性肺病,所有引起心脏结果变化的疾病,还有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如何发现房颤?

初发房颤的人大多会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感觉。 随着房颤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就适应了这种感觉,就没有不舒服了,甚至有一部分房颤患者呈隐匿性,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房颤了,做心电图的时候才会发现。

如何预防房颤?

1、预防各种原发疾病

房颤会继发于很多疾病,比如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等,所以,预防房颤的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积极预防这些原发病,因为这些都是使得房颤发作的主要因素,所以预防房颤就是就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如果发生这些疾病要积极正规的治疗。

2、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抽烟和饮酒,不仅仅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还会增加房颤的相关不良并发症。所以,戒烟,戒酒是预防房颤的根本;减少熬夜、精神紧张等情绪刺激。

3、发生过房颤应该用什么药物预防

发生房颤后,常用的药物有倍他乐克、胺碘酮、心律平、稳心颗粒、参松养心等等药物。但这些药物都不能长期预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均会反复发作,甚至发生为持续性房颤。

所以,房颤最好的预防就是预防原发疾病,也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房颤是什么?如何预防?

房颤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老年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者房颤的发生率更高。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不少年轻人也出现阵发性房颤。房颤一旦发生,会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出现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学重构,使得心脏功能会逐渐下降,所以做好房颤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预防房颤?

1.戒烟酒 吸烟人群患房颤的风险是从不吸烟患者的2倍,戒烟可以使罹患房颤的风险降低。饮酒也可以增加房颤的风险,饮酒是一些房颤患者发病的明确诱因,饮酒量与房颤患病率明显相关,每天摄取酒精量每增加10克,房颤风险就增加约8%。

2.保持愉快的心境 因为人在精神紧张时体内交感神经会兴奋,可促进快速房颤的发生。不良情绪(愤怒、压力、急躁、焦虑)使房颤发作风险升高3~6倍。保持良好心态和愉悦的心境是房颤的预防中最基本的方式。

3.限制一些含咖啡因的饮料 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奶茶等,尽量少服用一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的非处方药物,因为这类药中可能含有一些刺激物,易诱发不规则心律。

4.适当锻炼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体力活动及心肺功能与房颤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项目,比如游泳、慢跑、快走可有效预防房颤。心肺功能越好,房颤发生率越低。

5.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据估算,如果每个人都达到理想体重,可以预防18%的房颤病例。

6.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与房颤的发生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强化血压控制,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控制好血糖,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房颤风险。

7.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包括房颤的发生,有研究显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减少房颤再发。

8.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 积极治疗心衰、心瓣膜病、冠心病等疾病,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几率。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病对于房颤的预防非常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