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生化基础,有通风的患者,医生会提醒将尿酸值降低到300umol/L以下,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
有研究证实,血尿酸<420umol/L(7mg/dL)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而将痛风控制在300umol/L以下,痛风复发率低于10%。而血尿酸>540umol/L,痛风复发率在80%。
以上数据说明,尿酸控制好了,可以减少痛风发作,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发作了。有以下二类情况,尿酸正常了,但是痛风发作了。
一、痛风急性发作期,但是尿酸检测正常,临床大约有1/3这样的病人。
这是因为痛风剧烈的疼痛是人体产生应激反应,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方面减轻关节的炎症,减轻疼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肾脏大量的排泄尿酸。
二、平时尿酸控制的挺好的,但是痛风复发了
1.饮食没控制好,吃了火锅、喝了啤酒,吃了海鲜,尿酸又升高了,诱发了痛风发作
2.在某些环境中,比如寒冷环境,血中尿酸容易结晶沉淀,诱发痛风。
3.人体在大量出汗、排尿后血液浓缩,尿酸也浓缩了,诱发痛风发作。
对我回答满意的朋友,请关注+点赞,谢谢支持,有疑问可下方提问?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
感谢邀请!
首先,咱就当这是确诊的痛风关节炎,这样不谈其他需要鉴别诊断的关节痛了。
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有这么几个原因。
我们血尿酸的正常值上限(男性420μmol/L),其实是尿酸盐在血液和组织液中溶解的饱和度水平,一旦超过就会析出结晶。结晶沉积在关节腔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就会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炎性反应,发作痛风关节炎。但是,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个尿酸盐的溶解。
1.这个溶解度上限是一般规律,总是有少数人会在常规之外。那这部分人血尿酸达不到这个水平就会析出结晶,所以血尿酸值在正常也会发作。
2.血尿酸的溶解度是在体温37℃,酸碱度(pH)7.40条件下的。那么,如果体温低了,酸碱度偏酸了,都会影响血尿酸盐的溶解,使血尿酸达不到正常上限水平就析出结晶。所以,受凉、外伤、局部循环不好等会造成温度、酸碱度的改变,引发痛风。受凉局部温度降低可以理解了;外伤、局部循环不好都会增加酸性代谢产物,改变局部组织的酸碱度。尿酸高了为什么容易关节炎,也是这个道理:关节周围血供少、循环差。
3.血尿酸水平是动态的。高嘌呤饮食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迅速增高。如果原本血尿酸就偏高了,那高嘌呤饮食后血尿酸很容易超过饱和水平而析出结晶。而体内也有排尿酸机制,当时没检查,到抽血时血尿酸可能就不那么高了。
4.还有一种情况,尿酸盐结晶、痛风石沉积在关节及软组织中没发作痛风关节炎,但是一降尿酸治疗,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痛风石表面就会溶解,进入血液,这个过程反而会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这就是痛风急性发作期一般不积极降尿酸治疗的道理,因为可以引起转移性痛风发作。
5.还有,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进入慢性状态后,关节有了损伤、慢性病变,本身就会引起症状。
这样,有时候查血尿酸没那么高,仍然可以关节痛。
所以,防治痛风(不光是关节炎哦!)要注意这么几点:
1.痛风患者,要求血尿酸严格控制在360μmol/L(这是女性正常值的上限值)以下,最好降到300μmol/L,并且要长期维持。这样的尿酸水平,才能很好地避免痛风发作,而且还会发现痛风石溶解变小。
在这当中,除了吃药,还要很好地管住嘴。虽然说吃进去的嘌呤占比不那么大,但已经有代谢障碍了,多吃进去的一点,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研究分析发现,饮食治疗大约可以使血尿酸降低 70-90μmol/L,这也是不少了。
2.要防止受凉,避免外伤,要适度运动。道理前面说过了。
3.碱化尿液。尿酸在肾脏排出时,如果尿液偏酸性(酸碱度pH6.0以下)就不利于尿酸溶解排出。所以最好保持尿液的酸碱度(pH,尿常规化验有这一项)在6.2~6.9 之间,不要超过7,这样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并从尿液排出。方法是可以根据尿pH水平加服小苏打(碳酸氢钠)。
4.痛风急性发作时,早期一般是抗炎(无菌性炎症,不是用抗生素哦),不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引起痛风发作。但现在认为如果已经抗炎治疗了,也可以同时降尿酸治疗(不要降得太猛)。
痛风不仅引起关节炎,还会引起肾损害,引起动脉硬化。高尿酸血症无论有没有痛风,都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预防心血管病、肾脏病时,也要注意降尿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
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高尿酸血症、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饮食习惯、乙醇、果糖、代谢综合征、药物使用等危险因素都可以促进痛风的发生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正常人血尿酸值在180~420μmol/L,而超过420μmol/L则被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关键原因;血尿酸水平升高也是痛风患者的重要临床生化特点。
但是,有不少患者会出现血尿酸不高,但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还会发作的情况。老刘也经常会接到这样一些患者的咨询,为什么我急性痛风发作时,尿酸不高呢?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为什么还是被诊断为痛风。
有35%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正常我们都知道,血尿酸越高,痛风发作的几率会越高。有资料显示,血尿酸>420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5岁;血尿酸≥540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9岁。血尿酸≥540μmol/L时,痛风的复发率将近80%;血尿酸<300μmol/L时,痛风的复发率为不到10%。
这些数据,其实也是日常风湿免疫科医生对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达标管理的要求。一般来说,未接受治疗的痛风患者血尿酸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痛风急性发作越频繁,血尿酸会越高。
但是,痛风急性发作时,临床可见的是,约35%的患者在验血时,尿酸值在420μmol/L以下的正常水平,这也让医生会产生疑惑,给诊断带来阻碍。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痛风急性发作时,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及尿酸盐诱导产生的炎性因子,均促进肾尿酸的大量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平均下降60~100μmol/L甚至更高。而痛风急性发作过后,炎症消退后血尿酸水平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因此,在临床上血尿酸水平不高也不能排除痛风,血尿酸水平与痛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完全平行。
临床上医生一般是根据以下三项来确诊痛风:典型单关节炎发作之后有无症状间歇期;持续高尿酸血症;用秋水仙碱可以迅速缓解关节疼痛。
当然,在血尿酸检查正常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发作关节是单关节受累、关节出现红肿和热痛、受累关节活动受限、24小时达到疼痛高峰等临床表现,以及关节病变部位的X先检查、肌骨超声、关节液中尿酸盐晶体、尿常规检查等综合判定。
有70%的患者在降尿酸治疗时急性痛风发作其实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血尿酸正常但依然发作痛风的情况还出现在降尿酸治疗的过程中。大约有70%的痛风患者在进行药物降尿酸时会出现急性痛风发作的情况,而且还会有反复发作。
其实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为“转移性痛风”或“溶晶痛”,这种现象其实代表了尿酸已经在下降,也就是药物起了作用。为什么会发生溶晶痛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日常痛风患者的血尿酸尽管已经升高,但是尿酸池是处于动态平衡中,而尿酸盐结晶是稳固地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中。如果血尿酸水平突然下降,那么在关节滑囊或组织液中的血尿酸也会跟着下降,于是平常黏附在关节滑膜、软骨或软组织中的尿酸盐晶体就会崩解和脱落,导致被体内的免疫细胞识别或吞噬,于是引起“溶晶痛”的情况发生。
“溶晶痛”这种急性痛风的发作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是在血尿酸水平突然下降时出现,而且痛风发作的次数会增加,痛风发作的程度相对较轻而且频率会逐渐递减,随着发作次数减少可以发现关节及其周围尿酸盐结晶体积明显减少。
通常针对“溶晶痛”的发生,临床医生会采用预防性用药,也就是联合小剂量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至少40%的“溶晶痛”发作。
一般主要减少溶晶痛发生的措施包括:降尿酸药物根据肝肾功能情况,从小剂量开始对症用药,当尿酸降到正常水平后小剂量维持用药;起始降尿酸药物治疗前两周开始使用小剂量抗炎镇痛药物,一般采用秋水仙碱维持用药,根据病情不同应用时间3~6个月。
有20%的患者停用降尿酸药物后急性痛风发作有时候,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当血尿酸达标后,停用降尿酸药物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会发作。
什么是血尿酸达标呢?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初级目标是血尿酸<360μmol/L,对于痛风石患者血尿酸<300μmol/L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而且需要长期坚持达标状态。
但是有些患者常常会在血尿酸达标后就停药,从而导致血尿酸在无形之中出现回升的情况。这还是因为我们降尿酸药物的作用与尿酸升高的原因之间的关系导致的。
我们尿酸升高主要是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泄减少,其中包括参与尿酸合成过程中的酶功能亢进、饮食中摄入的嘌呤合成、肾参与尿酸分泌或重吸收的蛋白发生功能异常等引起的。
而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等常用降尿酸药物的机制是从抑制尿酸的合成、促进肾尿酸的排泄以及加速尿酸的分解来降尿酸的。
从尿酸升高的原因和降尿酸药物的作用来看,降尿酸药物是作用于尿酸升高机制的下游,而不是从上游解决尿酸升高的原因。也就是说,尽管药物能降尿酸,但是没有根除高尿酸的原因。
所以一旦突然停用降尿酸药物,就会出现血尿酸再次升高,甚至发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情况。
通常针对这种情况,医生的建议是当使用降尿酸药物让血尿酸正常后,需要长时间使用小剂量维持血尿酸长期达标的目的;如果需要停药,也是逐步减停药,而不是突然停用降尿酸的药物。
总而言之,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降尿酸是基础。因为痛风是因为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其血液溶解饱和度,导致尿酸结晶激活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的炎症反应。尿酸值正常后痛风也会发作,但是持续保持尿酸值水平达标,可以减少或避免痛风发作,以及避免新的尿酸结晶再度在关节、软骨、肾脏等部位沉积。
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
谢邀,我是南医大二附院骨科博士。
痛风是因为尿酸高引起的,但是有些人尿酸正常,可是为什么还会发作痛风呢?1、尿酸值正常但是控制的不够:尿酸值正常,是指尿酸值上限在420umol/L以下。
但是尿酸必须控制在360umol/L以下时才能保证不发生痛风。
所以尿酸控制在360-420umol/L之间仍然时可能发作痛风的。
2、尿酸不稳定:我们通常查尿酸是在清晨空腹的时候进行检测。
但是一天很长,清晨检查的时候尿酸不高,可是并不能保证我24小时尿酸都很稳定。
这个我也是有疑问的,血压、血糖每天需要动态观察,测好多遍,为什么尿酸还没有研究出一个动态观察的标准。难道就是因为尿酸抽血很麻烦吗?
3、测试方法不对:尿酸和血糖的检测方法不一样,是不能用手指末梢血进行检查的,必须抽静脉血。
这个我有段时间在自己身上进行了试验,我买了几台测手指末梢血的仪器和静脉血做对比,结果显示手指末梢血是不对的。
最后,也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所以,检测必须抽静脉血。
4、诊断根本就不对:其实痛风患者中有很多都是误诊的,有些医生一看脚痛加尿酸高就诊断为痛风了,其实是不对的。
特别介绍一种假性痛风,和痛风很像,但是结晶不同。
这种假性痛风是软骨矿化所致,关节炎症状发作常无明显季节性,血尿酸正常。关节滑液检查可发现有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
总结:以上四点就解释了为什么尿酸正常还会发作痛风,祝您早日康复。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
感谢“悟空小秘书”盛邀!
痛风是由尿酸盐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升高,并结晶沉积在关节腔、皮下、肾脏处,引起慢性炎症。很多痛风朋友将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还是发生了痛风,这说明痛风患者尿酸水平的控制要求更高。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尿酸浓度不高于420umol/L,当超过420umol/L时,多余的尿酸就会逐渐结晶析出,沉积于软组织处。所以,痛风患者的尿酸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血液中的尿酸,另一部分是沉积在软组织处的尿酸。我们在使用药物降尿酸的过程中,将血尿酸浓度降至420umol/L以下时,血液中的尿酸完全溶解,由于此时血尿酸浓度已低于溶解饱和度,故痛风患者的另一部分尿酸,即沉积在软组织处的尿酸,开始动员,导致血尿酸水平再次升高,诱发痛风。只有当尿酸盐降至360umol/L以下时,血液及软组织中的尿酸才会完全溶解(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除外)。所以,痛风频繁发作的患者,需将尿酸盐控制在360umol/L以下,而不是正常值420umol/L。
此外,由于尿酸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大,进食高嘌呤食物、饮酒或饮水不足都会引起血尿酸波动,即使尿酸盐长期控制达标,偶尔饮食控制不当,导致尿酸波动,也会诱发痛风。其次,喜欢运动的朋友要注意了:我们提倡痛风患者适当运动,但禁止剧烈运动。在高强度运动后,排汗增多、通过呼吸道排出的水分增多,外周循环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尿酸盐浓度增加,如运动前尿酸盐低于360umol/L,运动后则可能高于360umol/L,导致血尿酸波动,诱发痛风。
所以,痛风发作受多因素影响,并非尿酸正常了,就不会发痛风。各种因素导致血尿酸波动后,很可能再次诱发痛风。
谢谢阅读!
尿酸值正常,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嘌呤物质合成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者因为尿酸排泄途径障碍导致的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膜囊或者软骨等组织中,引起反复发作性关节炎性病变。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患有痛风的人一定要控制血中好尿酸浓度。
虽然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就是高尿酸血症,但有两个方面大家必须清楚,1.并不是血尿酸高就一定会出现痛风,其实大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问题,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是不会出现痛风发作的,这种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2.痛风并不意味着血尿酸值一定是高的,一定是超出正常的,有不少血尿酸值正常的人也会有通风发作。
为何尿酸值正常的时候还会引发通风?
1.在急性关节炎期,患者常处于应激状态,反射性地引起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素,从而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可以增加肾脏的排尿酸作用。所以有时候急性通风发作时检测血尿酸有可能是不高的。
2.在急性关节炎期,患者还常常因疼痛、轻度发热等不适而进食量减少,也会使生成尿酸的原料减少而使血尿酸生成减少。
3.部分人虽然血尿酸降至正常了,但有一部分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关节内的尿酸水平还是很高的,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降到正常值,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寒冷、过度运动、关节损伤或者高嘌呤的食物等外界刺激时,就会诱发通风发作。
4.如果经过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体内尿酸值短时间内发生了较为急剧的变化,造成关节内尿酸结晶或者痛风石的“不稳定”,也会诱发痛风发作。
痛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衰竭。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腹型肥胖者是痛风的好发人群。痛风的人在生活中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管住嘴:烟酒不能碰,贝类海鲜、动物内脏、火锅浓汤等高嘌呤食物不能吃;迈开腿:多锻炼,减体重,减腹围,降血压;多喝水: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饮水至少2500ml~3000ml,多喝水可以促进排尿,更可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药物治疗方面包括控制急性炎症、减少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适当口服小苏打片碱化尿液。目前认为非布司他是治疗痛风最好的药物,但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