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真的懂电脑的人反而不会选苹果?

文/小伊评科技

这句话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这么说:“懂电脑,但是没钱的人,不会选苹果”。

为什么?因为苹果还有一个高端的MAC Pro系列,完全可以满足几乎所有“懂电脑”用户的需求,而且拥有其他所有PC都不具备的强大的模块化和散热结构,这样的机器才是一款真正无可挑剔的PC,唯一的缺点那就是贵。(系统不习惯的装个Windows系统不就好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普通的硬件爱好者或者有专业工作的用户来说,苹果其他的电脑设备确实不太值得购买,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

1.同价格下的硬件基础太差(简单来说就是性能太差)

2.MacOS系统的生态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不具备完全的生产力,只适合有特定需求中轻度的用户选择,对于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根本不适用。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同价格下的硬件基础太差。我们以最新的MacBookPro 13英寸的笔记本来说,其中配备I7处理器的版本的售价高达15999元,然而其处理器型号仅仅只是一枚和i7-1068NG7性能相当的低功耗 CPU,4核8线程,TDP仅为28W,而且没有独立的显卡,内置的是英特尔CPU自带的集成显卡——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刨去品牌以及其他配置不谈,单就这个CPU而言也就和4000+档主流Win本的性能类似,甚至还不如。而在15999元这个价格下,你可以买到配备I7 11870H,GTX3080显卡,拥有顶级性能的Win本。就算Mac OS的优化再怎么给力,在这极大的性能差距下,运行某些大型软件,MacBook的使用体验和顶级的Win本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另外还有就是在某些专业领域,苹果的Mac OS的体验完全是一塌糊涂,游戏就不说了,Mac OS上连LOL都没有,你就别指望其他游戏厂家能针对Mac OS开发什么大型的游戏了,目前Mac OS上算得上是3A大作的也就只剩下古墓丽影9/10,无主之地等等老掉牙的游戏了,买了Mac,在不换系统的前提下,你也就基本上和游戏说Bye Bye了。

而在比较专业化的领域,Mac OS的体验也是一言难尽,生态尚且不够健全。

比如你是做3D建模的,需要经常使用C4D,3DMax等3D建模软件,对不起,Mac OS能恶心死你,C4D虽然有Mac版,但是各种好用的插件却不支持Mac OS,体验非常差劲,只能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

而3DMAX压根就没有Mac版,如果你要用3DMAX来做怎么办?你只能装双系统,然而3D建模是需要强大的GPU算力来支持的(PS M1上集成的GPU那点可怜的算力就别拿来秀逗了,在专业的建模渲染工作上,那就是乐色级别的东西),所以想要完成渲染工作,必须要外接独立的显卡。

至于你说买几十万的MAC Pro,倒是没问题,但是你回来也得装上Windows系统,否则的话,你依旧无法好好的使用,那么都是Windows系统,只需要花大概一半的钱,就能买到和其基本一样配置的产品,买Mac的意义在哪呢?

再来说软件开发方面,MAC OS的表现同样一言难尽,除了WEB前端之外,其他开发几乎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水准,JAVA开发所需要用到的eclipse,在Mac OS上的体验稀烂,该有的插件一个没有,虽然Intellij IDEA 的体验不错,但是后台开发可不光是写Java语言,还需要牵扯到MySQL等等其他的一些配套应用,而在这些比较专精的领域,Mac OS和Windows的差距更是无比的巨大。

目前Mac OS也就只能胜任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视频剪辑,图片处理,前端开发以及IOS开发的工作,其他一些专业的工作,还是不能特别好的兼顾。

总的来说,苹果的Mac OS更适合那些对电脑要求不算太高的用户选择,它设置简单,系统执行效率更高,各种系统级的功能体验更好,譬如Spotlight功能就比Window上的索引功能体验好一万倍,而且某些软件的体验确实要更好,譬如PS,Sketch等等,但是在整个生态体系的建设上,Mac OS还不能和Win本真正的做竞争。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有人说真的懂电脑的人反而不会选苹果?

因为自认为懂电脑的人都喜欢研究这配置哪配置,这参数那参数。就像Android机总是堆参数,跑分什么的,有一帮人对分析参数,对比跑分乐此不疲!

但是你什么时候见过苹果跟你谈这个。pc端苹果跟Windows的对比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但是对我来讲,除了游戏之外,苹果碾压Windows。效率极高,没有垃圾弹窗,不担心中毒,不用装360安全卫士卡到要死,Retina屏就是爽,电池能用一天,不用担心注册表被修改,不用担心蓝屏,从来都不重装系统。

那些说用不习惯macOS的人,难道不检讨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吗?为什么一定要有我的电脑图标?为什么一定要分区?

为什么有人说真的懂电脑的人反而不会选苹果?

我是是一个程序员,所以对电脑还算了解。自从7年前入手了第一台macbookair后,感觉这辈子都不会用win了。倒不是win不好用,而是我觉得mac才是我想要的系统。

首先就是干净,自从用上了mac系统,再也不用担心什么全家桶陷阱,各种油腻师姐的弹窗了,做为一个本来意志力就很薄弱的猿,弹个美女我就忘记自己的工作了,最可恨的是他们弹得内容还通过算法计算,几乎都是弹到咱心坎里有没有,自从告别了win,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然后就是续航,周末可以在公园里面码一整天的代码,工作休闲俩不误,还可以认识公园的大妈帮我同事们解决婚姻问题,多好。

最后就是游戏,自从换上了mac,我基本上就算是告别了游戏了,一开游戏那风扇就呼啦呼啦的呻吟,自己花钱买的还是心疼,最后把游戏全卸载了,又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新的知识了。

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毕竟mac还是有很多软件用不了的,比如以前win下面用过格式工厂,到mac后就没有了,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不知道mac下其他强大的视频软件,所以就不方便,好在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公司的中层了,mac做不了的事,全部扔给下面的小伙伴帮忙解决。真香。

今天刚入手了一款13寸的macbookpro,我的老mac终于可以退役下来给儿子玩了。

为什么有人说真的懂电脑的人反而不会选苹果?

以后这样说的人我建议你离ta远点,因为这种人就是一颗标准的韭菜,指不定什么时候被收割了你正好在旁边就被连累了。

这是一个引战问题

什么真正懂手机的,什么真正懂电脑的,都会怎么这么选...

这种加前置定语的说法可以完全视为是:瞎扯淡淡。

消费电子市场,那些研发/产品经理/工厂人员,都是跳来跳去的。

供应链间就根本没有秘密。

就像我之前在一个回答里面说的一样,消费电子,高中低端,同样的价格区间,根本不会有太大差异,如果有一家做得特别好,一家做得特别差,那么做得特别差的那家可以关门歇业了,没必要做了,市场会用脚投票投到它挂掉。

哪家手机更好?

这个问题现在很黑色幽默

什么叫懂电脑的就不买苹果,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苹果电脑性价比不高,然而,世界是在变化的。

随着大家的收入越来越高,国产厂商的心也越来越黑,现在像是华为/小米很多电脑都已经轻松过万了:

,黑色幽默嘛?现在性价比最高的电脑,反而就是苹果

当然我这个不是在拉仇恨,是有事实说话的,以前国产电脑,也就4000左右的中位数价位吧,苹果的笔记本,一般都要上万,上两万什么的更是正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的价格还是没有变,还是那样,甚至还降了,而国产的价格直接乘以2或者3,我就问你,从体感上来说,谁更实惠?

对了,忘了说,真正懂一个东西的人,起码不会对一个东西下一个根本没有周旋空间的定论,他只会买最适合的那一台,而不会太在意是谁做的。

为什么有人说真的懂电脑的人反而不会选苹果?

目前世界上基本有5类操作系统,1.system v unix,2.bsd unix,3.Linux,4.Windows,6.Mac/iOS。

system v unix仍然是最强大最完善的,但是太专用,目前市场份额逐步减少。

bsd是完全开源,开源协议商业友好的,比Linux完整稳定,但是更新比较慢,想做闭源unix的基本都用这个做二次开发。

Linux是最新颖用的最多的,虽然和unix比有些粗糙,但是社区,厂商支持大,更新快,已经成为类unix的主流。

Windows,桌面霸主,服务器份额也不少,,也可用于手机,嵌入式,卡机,闸机,轮船,工控等。

Mac和iOS,一个是桌面,一个是移动,俩内核都是darwin(基于bsd)。苹果系统的最大缺点是: 太专用。

Mac,只能用于桌面,小设备不能用(移动),大设备也不能用(服务器,船舶,工控);iOS同样只能用于手机和平板,还是两个版本的系统,不能用于电视,嵌入式等。

system v和bsd是典型的服务器系统。

Linux和Windows是全功能。

Mac/iOS则是只有桌面和移动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

Mac在iPhone出现前,基本只有一类人会用,就是作图的人,用户量很小,,当然还有一部分给Mac开发软件的人,但是规模更小。iOS出现后,APP开发提升了程序员使用Mac的规模。

Mac/iOS更像是一个漂亮的玩物,其图形界面渲染优先的CPU调度策略更是另类。其屏蔽了很多东西,比如Mac的文件管理功能很弱,文件管理功能的界面很丑;iOS更绝,直接干掉了文件管理界面。

总结一句,Mac/iOS过于专用,影响其使用范围。

为什么有人说真的懂电脑的人反而不会选苹果?

乱说……谁说懂电脑的人不选苹果?!任正非喜欢苹果,他不懂电脑?喜欢什么就选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