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癸卯年,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是什么意思?
2023年景如何?双春闰二月,六十年一遇的黑兔年,民间农谚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是什么意思呢?黑兔遇上黄牛起不来好吗?
一、黑兔年兔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干支历)来确定的,十二生肖中的“兔”对应着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卯,兔年即卯年。由于,生肖对应十二地支,因此,每十二年为一个轮回。也可以说是,先用公元年号减3,除以12余数是4的年份都是兔年。
例如,(1963年-3)÷12=163,同时余数为4,地支中第四位是卯,因此,1963年是兔年。
总之,在干支历法60组中,一共有5年是兔年,分别是辛卯、癸卯、乙卯、丁卯、己卯。因此,2023年癸卯兔年是六十年一遇,上一个癸卯兔年是1963年,下一个是2083年。
1963年的癸卯兔年也不一般,年龄大一些老人会有印象。那一年的8月份河北省中南部连续多天下暴雨,海河流域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灾害。
据相关记载,这次洪水灾害,是由部分中小型水库垮坝,子牙河、大清河、漳河受暴雨的影响发生多河段溃堤。造成该地区104个县、26965个村庄受灾,受灾面积达5438万亩,房屋倒塌1270万间,死亡5119人,伤43386人,许多公路、铁路被冲毁,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经历损失。
2023年为什么是黑兔年呢?古人是用干支历来记日子的,并且,以“岁”(年)来表示寒暑交替。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从一月一日到下一个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因此,干支历法是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月初为节,月中为气,并且,以节气为开始,没有闰月。例如,农历十月份有两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和小雪,其中立冬是节,小雪是气,并以立冬为亥月(十月)的起始。
古人还把干支历法中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五行联系在一起。其中,甲乙为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为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为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为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为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干支“壬”和“癸”都属水,而五行中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黄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因此,2023癸卯年(兔年)是水兔。
为什么说是“黑兔来送财”呢?农村老话说“ 山管人丁水管财,家里陈设莫乱来”。这里的“水”指的是五行中的水,而2023年是癸卯兔年,癸属水,因此,“水管财”说得再直白不过了。
“黄牛起不来”怎么理解?古人认为“立春”是阳气升发、万物更生的节令,如果这一年里出现两个立春,就会认为是大吉的年份。有“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和“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等说法。
“黄牛起不来”,有点夸张,可以理解为,两春夹一冬的年头,冬天会比较寒冷,就连平时比较抗冻的老牛都受不了。
冬天寒冷,对于来年农作物的生长也是有利的。因为,冬天寒冷雪多,可以减少病菌和虫卵越冬滋生。并且,大雪覆盖也有利于越冬作物安全越冬。
再有,冬天雨雪多,能够缓解春季的旱情,有利于作物返青生长,庄稼长得好,田间活多,老牛自然就会很累。
类似的农谚还有,“双春麦当柴”。意思是说,农历一年出现两个立春的年份,年头通常会比较好,麦子长势比较好,茎秆粗壮,产量高,秸秆都可以当做柴火来烧,说明是个丰收年。
农谚是古人在某一地区与自然相处的经验总结,看似有的互相矛盾,其实,是所在地区气候不同,总结的不同导致的。
写到最后:农历一年出现两个“立春”的情况,是现行以大年初一作为新年开端的习俗制度造成的,是阴阳历“置正”导致的。而在干支历法中是以立春为一年的起始,岁岁都有春,因此,在干支历法中并没有“双春年”的说法。
总之,农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不能全盘相信,毕竟,农谚离我们太久远了,又有地域性,加上气候条件也不同了,简单了解即可。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2023年癸卯年,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是什么意思?
按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2023年是癸卯年,闰二月,而且也是双春年。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农村老人为何这么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黑兔来送财”这句话里的“黑兔”并非指黑色兔子这种动物,这是人们一种象征的说法。意思就是说,“黑兔年”是个好年份,会给人们带来财运。那么,为什么说是“黑兔年”呢?
其实,这缘于人们对于天干地支的纪年及五行生克的认识。干支纪年法就是说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结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来相互配合,谓:甲子、乙丑、丙寅……以此类推,彼此循环正好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纪年的。
用天干地支纪年其实也很繁琐,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和记忆,后来人们便以十二生肖作为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在年份中,遇有地支是什么属相的就称是什么年,比如、今年天干地支循环配合是壬寅年,所以民间也称“虎年”。明年2023年是癸卯年,因此民间也称“兔年”。
生肖兔对应地支“卯”,再把干支和五行联系在一起,五行生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对应关系,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五行属性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由于癸属水,水在五行中所对应的颜色是黑色,因此,人们又把癸卯年称为“黑兔年”。那为什么说“黑兔”会送财呢?
在古人的思想中,人们一直把水视为“财”的象征,相信不少人听到过这样的一句老话“山管人丁,水管财”,这也说明了古人以水为财的说法。既然癸在五行属性中属水,那么癸卯年也就成了“黑兔送财”的年份。
当然了,这样的说法也的确有点勉强,多半是民间的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是老一辈通过以前的癸卯年所做出的总结。在以前以农耕为主的年代里,“黑兔来送财”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指癸卯年的年份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份。可为什么又说“黄牛起不来”呢?
“黄牛起不来”这句话小编猜想应该是“黑兔来送财”的引申句,为了进一步的阐明癸卯年(黑兔年)农时的景况。这句话里的“黄牛”也不见得一定是黄颜色的牛,这里应该指的是耕牛,黄也是针对黑而言的。
在以前的农耕时代,耕牛是人们的主要生产力,既然癸卯年是个丰收的好年景,那么,耕牛肯定很少会有休息的时间,累的耕牛想要休息而不愿意站起来,显然这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毕竟俗语不是真理,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只能说这是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反映的是古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不知大家对于这句俗语是怎么认为的?欢迎留言评论区!
2023年癸卯年,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是什么意思?
2023年是癸卯年,也是黑兔年,60年才遇到一次,人们对明年的光景充满期待。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这句俗语到底包含了什么含义?
随着天气渐冷,落叶枯黄,壬寅虎年即将完成一个轮回,迎来新的癸卯年。纪年农历中,一个循坏的第一年称为“癸卯年”,像最近的1903年、1963年、2023年、2083年、2143年,都是癸卯年。
为何2023年为黑兔年从黄帝纪年起,算上公元前的2697年,2023年就已经过去了4720年,这么多年过去了,可以看出干支纪年法的博大精深。
我们找到天干地支的纪年资料,就可以看到它是由60组干支组成的甲子,俗称六十甲子,癸卯就排在第四十位。
不难理解,六十甲子也就是十大天干与十二地支的搭配组合,一个阳的天干搭配一个阳的地支,天支在前,地支在后。
可能很多人要问,地支比天干多两个,有两个排不到,没排到的两个地支叫空亡,等下次循环时,会优先排空亡的地支。
天干中的“癸”和地支中的“卯”搭配,产生癸卯,后一位就是甲辰,如此往复循环,六十年为一个周期。
另外还用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生肖年,地支中的第四位是“卯”,与之对应的就是兔,所以癸卯年出生的人都属兔。
弄清楚癸卯年的来历,那么2023年为何会被称为黑兔年呢?就要说一说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地支按既定的次序排列,反映了万物生长的规律,同样与五行结合,也符合这个规律。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与天干搭配: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与地支搭配:寅卯为木、巳午为火、丑辰未戍为土、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天干地支与五行搭配,反映一年的季节变化。
但一年只有四个季节,却有五行,古人就把夏季分出一个长夏,对应五行中的“土”。
根据天干地支和五行推断,癸水为黑,卯为兔,因此2023年也被称为黑兔年。
其实历史上关于黑兔年并没有太多的描述,只是古书《推背图》中稍有记载:“黑兔夜走青龙月,欲去不尽不敢说”。
黑兔来送财怎么理解2023年是癸卯黑兔年,也是闰二月双春年,在这特别的年份,民间流传着“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的说法。
为什么黑兔会送财?是因为“癸”在五行中属水,在《周易》里面提到过:“山主人丁水主财”。这句话很好理解,高的地方为山,低的地方为水,只要有山和水的地方,人们就可以种植农作物,获得相应的收入。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被寄予厚望。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感慨。
水可以兴农,农兴则民富,水就是“财”的象征,古时候修建古都,大多依水而建。
癸卯纳音为金箔金,表面覆盖了一层金箔,古人就将黑兔视为“财兔”。黑兔遇到双春,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这可并不常见,按照农历来算,19个年头里,有7年没有立春,称为无春年,还有7年就会是双立春。
双立春是根据节气变化的一种说法,冬天的时间不长,没有那么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暖冬”。
翻开日历就可以看到,2023年第一次立春在正月十四,往年的时候,正是大雪纷飞的日子,所以民间就有“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的说法。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2023年的辰日,第一个辰日刚好在正月初一,这就意味着“一龙控水”,如果辰日在正月初四,那就是“四龙控水”。
根据以往的经验,龙多雨少,龙少雨多,一龙心无旁骛,可以更专注于行云布雨。
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快速生长,尤其是麦子,经历了短暂的寒冬,遇到双春年景,进入立春以后长势喜人,茎杆粗壮。
到了收割的时候不仅产量高,而且秸秆也能当柴烧以正应了那句老话:“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
丰收季节有一个好收成,这也是农民的期望的愿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安康。
“黄牛起不来”的意思现在农村的条件好了,种地实现了机械化,人们认为牛只是一种普通的牲口,只是产出牛奶和牛肉。
但是在古代,种地的农民对牛尤为重视,每到立春节气到了之时,还要举行“打春牛”的仪式,期望新的一年有好收成。
《易经》中有记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牛能负重且性子柔顺,用自身的力气来耕地,让种子能在土地里生根发芽,实际上就是“坤”的象征,它的厚德,没有其它牲畜能匹敌。
跟水牛比起来,黄牛的食量要小一些,容易饲养,但力气没有水力大。通常农民用黄牛耕地,一亩地完活以后,就会让黄牛歇着。但遇到农忙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农事安排,就会让牛多干一会。
相对来说,雨水充沛的年景,不用担心农田灌溉的问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就会比往常多种几亩地。到了春季,牛会付出更多的力气,才能完成耕种任务。
写在最后各种俗语的出现,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古人在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有实用的参考价值。2023年黑兔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老百姓也希望日子越过越好。
2023年癸卯年,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是什么意思?
2023是农历癸卯年,这一年里闰二月,按农历来算这一年共有384天,而且年初年末各有一次立春节气,故又称为“双春年”。
干支纪年法是我们祖先,依靠天文现象和地支气候变化交替组合,来记录年历月(日)历的时间日期方式。其发明时间要比公元纪年法久远的多了。
这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戌、未、申、酉、戍、亥。同时,人们又把这十二地支,分别划为了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而且,也是十二属相的代名词,子代表了鼠、丑则代表了,寅为虎、卯为兔,以此类推,亥代表猪。
2023年是癸卯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兔年;癸又代表了水,水在五行之内为黑或墨。故人们又把癸卯年称为水兔年或黑兔年。
从农事历表中看,2023年是一龙治水,十年耕田。由此得出,这一年里降水量比较丰沛,对农作物种植、生长十分有利。又因为有两个立春节气,所以农活就比较繁忙;在过去,耕牛是人们耕田犁地、播种收获运输的强有力助手。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需要黄牛(耕牛的总称)付出更多的辛苦,早出晚归,体质稍微弱些的都有可能累地爬不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黑兔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景好,粮食丰收农活繁忙,连黄牛都累得起不来了。
2023年癸卯年,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是什么意思?
癸卯年,黑兔来,黄牛突然起不来;
有黑兔,有黄牛,啥是黑兔与黄牛;
简单点,有口诀,黑兔既是癸卯年;
癸为水,卯为兔,癸卯也是黑兔年;
山主人,水主财,黑兔立马来送财;
送了财,丰收来,黄牛累得起不来;
动动手,点点赞,点赞就在右下角。
再解释一下,这句俗话的意思是说明年黑兔年会送财来,因此明年会是一个丰收年,在古时候,牛都是很辛苦的,因为古时候得牛并没有那么多,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古时候的牛可以说比黄金还贵,牛少了,自然耕地的也少,导致一头牛经常拉出去耕地,所以就有"黄牛起不来"的说法了;
在古时候,更有"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之说;都是根据生肖干支对应来的,既然需要十头牛来耕田,那一家只有一头牛,耕地自然不够,"累得起不来"也更形象化了。
至于为什么是黑兔年是财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黑兔年又是金兔年,金是财富的象征,所以黑兔年也是财年;另一种是因为黑兔年是水兔年,"山主人丁水主财",水是财富的代表,所以黑兔年也是财年。
不过都是古时候的说法,现代不存在这种说法了,因为现在大部分耕地都是用机器,养得牛也多半是用于满足口腹之欲,自然也就没有"黄牛起不来"的说法。
2023年癸卯年,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不论是黑兔还是其它颜色的兔年,总之都是兔年。十二属是中国独有的历法,不论是什么年,一切吉幸祸福都是人为。正如前几天有人说,根据立冬节气的预测,今年冬天雨雪少,会干旱。现在看起来,尤其是农历十月二十五的风向来看,今年冬季不能旱,雨雪一样会多。
以前听老人说,十月二十五这天,是东南、东风或者是东北风,冬天的雨雪就会多,如果是西北风会很冷,西南风病灾多。今年十月二十五这天恰好是东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