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52.03万人,失信被执行有多可怕?

我本人在银行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过很多失信被执行人,我要说的是败诉后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对于借银行钱的那些人来说对于他们自己其实无所谓,他们最怕影响到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影响到自己的子女,这才是他们最在意的。作为一个银行人,我很反感把失信被执行人称为“老赖”,如果有钱有能力,谁也不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在催收过程中,我接触过很多80后和90后创业的年轻人,很大也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经营失败被迫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也不是洪水猛兽,更不能说人家人品有问题,故意逃废银行债务债务的人毕竟是少数人。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对自己和家人主要有以下影响:

第一,银行把你的征信拉入“黑名单”后,首先你肯定不能在其他任何银行贷款了,因为银行贷款审核的第一步就过不去,别的银行一查询你的征信情况,也不会向你发放贷款。

第二,如果银行向法院申请把你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那么会对你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不能乘坐火车卧铺、不能乘坐飞机和高铁,不能入住高档的酒店等。

第三,如果你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或者联合惩戒对象,将直接影响到你子女的上学和就业,尤其是就业方面,因为现在很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都有明确的规定,父母是失信被执行人和联合惩戒对象是不允许报名的,连报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

第四,如果被信用社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法院会在社会上进行公布,会让你整个社会上的人都知道你欠钱不还,这让人很没面子。

第五,银行会冻结你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和账户,你连微信和支付宝也没有办法使用,只能使用现金支付,生活会很不方便。

第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并不是把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就算结束了,在你以后的生活中,银行发现你有其他的财产时,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继续对你强制执行,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终结。

贷款逾期后如何避免自己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首先,一定不能失联,不能故意逃避银行工作人员。

为什么我说不能失联呢,贷款无力偿还这很正常,只能说明经营失败或者一时周转不开,但是如果你故意失联,银行联系不到你本人,那么银行就会认为你故意逃废银行债务,认为你人品有问题,主观上没有还款的意愿,会向法院申请把你介入“联合惩戒对象”和“失信被执行人”。

其次,还一点贷款,拿出诚意,主动和银行沟通寻找解决的办法。

不管是通过借新换旧、贷款展期或者贷款重组、延期还息等措施,是可以拉长贷款期限的,只要能保持自己在银行贷款形态的正常,就可以避免被银行起诉,可以避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最后,即使银行起诉、自己败诉了,依然还有挽救的余地

败诉后依然可以和银行达成和解的,而且败诉后银行也不会立即向法院申请把你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主动权在银行手中,银行向法院申请后才会把你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如果败诉后和银行沟通,银行也不会把你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全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52.03万人,失信被执行有多可怕?

不可怕。对于真正的没有偿还债务能力的人来说,限制高消费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他可能连一日三餐都得不到保障了。只是那些有钱也不想还债的真老赖才害怕受到高消费限制。想想啊,一个连出租车都坐不起的人,还会坐飞机出行吗?一个连回趟家都感觉困难的人,还会出国吗?虽然失信还有可能殃及后代及亲人,但对于资不抵债的人来说,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确实有些人,就算拼命去赚钱,这辈子也注定还不清债务了。人活着,一切才有可能,包括翻身与清偿债务,所以对那些已经步入绝境的负债者来说,保命才是最重要的。选择一了百了的人则太极端,他们连面对生活的勇气都没有了,又如何指望他们能够东山再起?归根到底,最可怕的,还是欠缺生存勇气的人,而非失信被执行人。

全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52.03万人,失信被执行有多可怕?

现在不止752.03万人。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截止到2022年10月31日,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共778.741万人。

而且这个数据基本是每天都处于增长中。至于失信被执行人有多可怕?对多数被执行人来说,可能觉得并不可怕。

失信被执行人首先直接影响的便是个人征信,同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如果不是跟政府打交道,对普通个人来说,上面的惩戒作用其实也就是征信。但能够成为被执行人,在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时候,个人征信估计早已不行了。

另外一个则是限制高消费。根据规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予以限制高消费。限制高消费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出行,即无法购买高铁票和机票,但动车二等座是可以正常购买。所以这个有影响,但影响也不是那么大。

全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52.03万人,失信被执行有多可怕?

信用这东西,还真不是单方面可以成立的。只有双方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对等。那么你网贷公司或者银行,由着自己性子,任性“施信”,请问,你有信用吗?一句话,放贷者没有对自己的行为严格把关,导致的结果,只能由行为人自己承担。而受信者,在无力偿还的时候,我想说,他应该承担的,不过是良心与道德的谴责,甚至连这个都不需要承担,他尽力而无力时候,不存在良心,更不存在道德。那什么时候才需要承担“良心与道德”谴责呢?

全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52.03万人,失信被执行有多可怕?

征信一直以来都是对人的,有些人一辈子也用不到,更不用说什么限制高消费了。

没钱人征信再好也没用,有钱人不需要。

全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52.03万人,失信被执行有多可怕?

这世界挺有意思,当你需要别人帮助你的时候,大家都会远离你,当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来帮助你[黑线][黑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