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那点可怜的养老金,能维持后半生的生活吗?
答案是:很难维持退休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从企业退休后养老金要比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养老金低很多。从企业退休养老金本来就很低,随着每年的物价上涨和通过膨胀,靠从企业退休的养老金很难维持生活。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对于老人来说退休后基本上每月就是吃饭和穿衣,而且都还不讲究,基本上哪里也不去,靠养老金就可以维持后半生的生活了,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因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意外的医疗支出和每年的物价上涨。
1.从企业退休每月的养老金本来就不高
虽然目前我国各省的养老金水平不同,但是全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在3500元左右,而从企业退休的人养老金平均在2500左右,有很多从企业退休的人养老金在1000多一点,甚至还有几百块的人。从体制内或者国企等企业退休的人养老金略高,平均在4500-5000元之间。我本人在银行工作,经常遇到退休的大爷、大妈到我们银行网点取钱,主要取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退休金,其中大部分每月都在3000左右,还有很多人每月的退休金才1800元。我大姨刚从煤矿退休的时候一个月的养老金才800元,十几年过去了去年才涨到了将近2000元。
2.虽然退休金每年都在上调,但是随着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也很难维持生活
虽然我国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低于通货膨胀率和物价上涨的幅度,例如我国的养老金2021年比2020年上涨了4.5%,达到了每月平均3500左右,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一线或者二线城市生活3500元也只能维持温饱吧,真心是不敢生病住院。可以说是病不起。
3.退休后医疗支出是很重要,靠养老金很难维持后半生的正常生活
退休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广大老年人考虑那就是生病住院的医疗支出,现实生活中一场大病基本上就把很多老人以前的存款和养老金花光了,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吃药、一次脑梗或者心脏方面的疾病,因此仅仅依靠从企业退休后的养老金很难维持后半生的生活。
4.年轻的时候多挣钱才是王道,养老金只是辅助
我在银行上班时也遇到很多办理社保卡和取养老金的老人,和他们聊天时他们都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存点钱,退休老了以后靠养老金生活确实日子过得紧张。对于我们广大的年轻人来说,年轻的时候多挣钱,尽量的多存钱,养老金只是辅助而已。
如果我们在55岁左右退休,其实退休后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完全可以再找一个轻松点的工作,比如小区看大门的保安或者园林绿化之类的工作,这样可以增加一份收入。
企业退休那点可怜的养老金,能维持后半生的生活吗?
企业退休的养老金普遍偏低,一个月一两千、两三千块钱在物价高涨的今天,仅够吃饭,不能生病,至于说能否维持后半生的生活,要看怎么生活,吃差点穿差点计划着点花混个肚儿饱还是可行的,主要看病贵,这么点钱病不起呀。
企业退休那点可怜的养老金,能维持后半生的生活吗?
企业退休金总体来说比事业编和公务员的退休金低50%左右,企业的平均退休金超不过2000元,确实不高。按现在的物价水平和通胀率来看勉强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但必须有自己的住房,如果再租房住恐怕就无法维持了。
虽然每年都上调养老金4%左右,但是通胀率都给抵消得差不多了,没有明显地提高实际收入。如果通胀率高于养老金上涨幅度,若干年后很可能出现养老难的问题。尤其是当老人得了病,需要住院治疗,或者需要进养老院,此时的费用会大幅度提高,养老金恐怕就远远不够用了。现在的养老院收费太高,一年的费用就要好几万,一般退休人员是承受不了的。
如果养老院的费用和医疗费用得到妥善解决,老人们只需支付一般生活费用,目前的退休金还是基本够用的,后半生的生活就有安全感。
企业退休那点可怜的养老金,能维持后半生的生活吗?
2014年退休,32年工龄,原大型国企改制下岗,目前退休金2500,三线小城市,省吃俭用也够用,不攀比,虽说也年年涨,但架不住物价涨啊,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怕生病,万一得了大病,钱在医院就跟纸样,想通了,随它去吧,靠这点退休金想治病简值杯水车薪,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一切顺其自然!
企业退休那点可怜的养老金,能维持后半生的生活吗?
我今年七十岁,退休二十年了,工令三十四年,工资三千三百元。有时老伴开玩笑说将来剩下你一个人,你那点钱怎么生活呀,去养老院都不够,更别说找个住家保姆了。虽然是玩笑话自己想想也为将来担忧。哎!谁让咱们是企业退休的呢!随着国家一系列关爱老年人政策的出台,我相信我们会享受到更多红利。老兄弟老姐妹们开开心心的活吧![呲牙][呲牙]
企业退休那点可怜的养老金,能维持后半生的生活吗?
可以呀,就是省吃俭用呗,吃便宜的蔬菜水果,主食尽量自己做,不买。,穿衣尽量不买名牌衣服。,尽量玩点不花钱的地方,锻炼身体啊尽量不要选择花钱的场所,。人啊只有你享不到的福,没有受不了了罪。尽量节省点不是还有吃药也得花钱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