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丢荒?

这是一个心酸的话题,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撂荒?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和老人们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老人们真的是饿肚子饿怕了,那个年代的农村人经常食不果腹,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一家能有几亩地,种地有粮食吃,一家人不用饿肚子,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不让土地撂荒的原因。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爷爷是1932年出生,也经历过土地改革,经常向我讲述他们年轻时候过的那些艰苦的日子,年轻的时候吃野菜,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红薯,红薯也不够全家人吃,家里人经常挨饿。在我的记忆里我上小学的时候,爷爷除了种自家的地还把老房子后面的树林旁边的两小块空地开垦出来,经过精细地打理种了一片麦子,结果那一年还真收获了3袋子小麦,大概有300斤吧,老人很满足,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老人除了把自家的土地种好以外,经常开垦荒地,为了就是能多收粮食。

其实现在农村的老人对土地依然是情有独钟,只是因为老人们的老了,身体不允许他们再继续耕种了,如果他们身体硬朗,其实他们还是愿意继续种地。当他们看到村里有的年轻人出去打工把土地撂荒后,能看出来他们内心深处感到很可惜和无助。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大多数农村的老人来说有土地就意味着有粮食吃,有粮食吃就意味着全家再也不会饿肚子了,这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

土地对于农村人来说永远都是命根子,经常听人说就算在外面混得再差劲,回到老家有几亩地就饿不死,这是最大的实话,也是土地在农村人心中的地位。有土地就意味着有粮食,有粮食就心安。

以前农村土地撂荒严重,很多人出去打工土地直接就不管了,现在国家也很重视土地撂荒的问题,如果农民不想种地可以把土地流转给想种地的大户,土地必须有人耕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才能保障粮食的供给。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还是要懂得珍惜粮食。

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丢荒?

这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他们小时候经历过土改,知道土地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七十多年前的农民,他们知道只有打倒了土豪劣绅,分得了土地,才算是真正的翻身得解放了。

大家知道解放战争为什么能在短短四年内取得全面胜利吗?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解放区广大百姓要保护刚刚分得的土地,于是他们要参军,要支援前线。他们要用生命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一一土地,他们要用生命来支持伟大的解放战争,防止还乡团的反攻倒算。所以,那些小时候经历过土改的人们至今依然视土地如命根。

这些农村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还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难耐的饥饿让他们终身难忘。我正好是三年困难时期刚结束的时候出生的,虽然没有经历过极致的饥饿,但也尝过缺衣少食的滋味,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这代人也像我们的父辈们(农村老人)一样十分珍惜土地,特别害怕土地抛荒。可以这么说,现在农村依然在种田的,绝大多数是我们这些六十岁左右的人。虽然我们的父辈他们不忍心土地丢荒,但他们毕竟已到了耄耋之年,做不动了。

我就想:再过一二十年,或二三十年,当我们这批人做不动了,农村的土地怎么办?以后还会有像我们这么热爱耕地的人吗?

(图片均为作者本人拍摄)

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丢荒?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解放前,农村有土地只有少数地主,或宗族的〈征常〉土地。(征常地是宗族遗畄为族人公益事业,放租地),租别人地耕种五五开或四六开,自已出肥种劳力一亩地收成各一半,叫五五开。四六开的土地得六,租耕得四。解放后农民分得了属自己的土地,有谁会不珍惜?常年道:土是养人之本,无土难养人。老人眼看来之不易的土地荒芜,力不能极怎奈何?年轻一代打工进厂,老一代过时干不动,再珍惜也只能任之。

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丢荒?

你所说的那些农村老人,都是从过去那些困难年代走过来的。他们那一代人,经历过太多的困难 ,经历过吃不饱饭的痛苦 ,所以,那些农村老人对土地是有感情的 ,哪怕土地的数量很少、哪怕土地的品质很差,他们都不会放弃一分土地 、他们都不会让土地丢荒的 、他们都会在土地上种植着粮食、他们都会在土地上精心耕耘的,哪怕土地上生产很少的粮食 ,他们也会珍惜着每一分土地 的!

从那些困难年代经历过的那些老人们,他们知道。有了土地就可以种植粮食,有了粮食,人就有饭吃的,人要有饭吃,哪管就是吃不饱,也饿不死的 ,因此他们特别珍惜着每一分的土地 ,他们也特别珍惜着每一粒粮食 ,因此也可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根,土地就是他们的命,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没有,什么都可以缺失,唯有土地不能没有,唯有粮食不能缺失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

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丢荒?

问: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丢荒?

农村老人身上就是有一种勤劳的本质。

我的邻居老宋,老张,老王等年纪都比我大,儿子们有的干厂子,有的做买卖,都很富裕,不缺钱,但这几个老头就偏偏种上几亩地。嘴里说的是"闲不住″,种点地是不为收多少,就为占着手,可经营地时就是为了多收,庄稼长的不如别人好,心里都不是滋味,一定要超过人家,缺几棵苗都要补上。

如果地边上有块荒地,他们还要开了荒把它种上庄稼,就这么爱惜土地。

有人劝,七十了,该歇歇就歇歇了。他们说,"歇不住,村里给的这几亩地不能撂了荒,别人的的荒了咱管不着,咱自己的地决不能荒了″。

他们说,地收回去咱没办法,可如果地在咱手里,就不能放荒,地交在咱手上,就是咱的责任,放了荒,那是犯罪。老辈人有话,"糟蹋粮食犯罪″,糟蹋土地也是和糟蹋粮食一样。

为什么农村老人总是不想让土地丢荒?

农村老人生活艰辛,没有生活来源,又不愿向儿女索取,而儿女们成家后也是一身债,房袋车贷,生儿育女等等都需要钱,有的很希望父母再帮他们一把,而有的父母也有这样想法,依然在努力挣钱。

农村老人生活来源不稳定或无着落,或为儿女,年龄又大,打工没人要,他不得不种地谋生,如果他们有退休金,他们一样不会种地,土地撂荒更严重。他们并不是不会享受生活,安享晚年,他们也希望种点自己吃的菜,养几只鸡鸭,打打牌,搞搞自己喜爱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有许多经济发展好的农村,根本没有老人种地,由村委养,做到老有所养,村里娱乐场所,老年人活动室等都齐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