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积蓄够,是愿意提前还房贷,还是留着存款保留一份安全感?

作为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不要犹豫一定要提前把房贷还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很多人会说,我要是有足够的钱我才不提前还房贷呢,我可以投资,而且收益率还高于银行的房贷利率,还有人会说傻子才提前还房贷,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会越来越高,以后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现在的钱可以干很多事。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太幼稚了,也太简单了。

很多人只是普通人,无贷一身轻,能提前还一定要提前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贷就是压力,没有房贷才是真正的安全感,而且很多房贷一贷就是30年,想象一下自己快退休可是房贷还没还完,这样是不是太可怕了,更不敢想什么第二套住房了,因此能提前还房贷就提前还,还完房贷后有钱了还可以干别的事情,房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种束缚。如果没有房贷一个月工资3000块,照样可以过得很好,有房贷一个30000元的工资收入照样感觉压力山大,这就是区别。

不要高估自己的理财能力,不要低估投资的风险

很多人想着可以不还房贷,可以进行理财,收益更高,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选择的投资渠道不多,可以说是很少,大多数人真的没有什么理财能力,也没有理财的专业知识,风险承受能力太低了,就辛辛苦苦存了几十万而已,千万不要想着投资股票、基金之类的,风险太大了。看看今年的股市和基金市场就知道风险有多大了,很多人亏得一塌糊涂,对于一般人而言,由于本金有限,不要想着在资本市场里面赚大钱。

提前还贷款,可以少交一部分利息

如果提前去银行归还房贷,现在很多银行基本上是不收取违约金的,还完后银行也不会收取利息,减少了很多利息支出。比如贷款100万元,贷款30年,贷款利率为5.39%,那么每月需要还款5609.06元,30年要还201.92万元,利息就要101.92万元,利息已经超过本金了。如果提前还房贷,可以省下很多利息支出。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有足够的钱一定要提前还房贷。

如果积蓄够,是愿意提前还房贷,还是留着存款保留一份安全感?

严格地说,如果积蓄够,肯定是愿意提前还房贷,你留着存款好像保留了一份安全感,其实就是一个心里作用,毕竟你欠的钱总是要还的。

你说的那份“安全感”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人家的房钱,还暂时被你保管而已罢了,这也是算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所谓安全感,所以有钱的时候,能还就早点还清楚。

我们常常说无债一身轻,当你没有债务在身上的时候,人也会心情舒畅好多的,如果确实是没有办法还,那就另当别论,有还的时候,一定要马上还掉。

真正能不贷款买房,还是压力少很多的,没有办法的时候,硬着头皮借点,能还的时候,还是还掉,毕竟利息可是真的不少啊!

我记得以前老婆说在老家买套房子,老婆总说借贷划得来,专家说用银行的钱舒服,我说你算完账再说这个话,结果发现买套房,还的利息就是15万多。

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我说我想办法,全款买了一套房,有付那利息的钱,我给儿子买台车不香吗?所以就钱的时候,赶紧不贷款还完,心里也就舒服了。

如果积蓄够,是愿意提前还房贷,还是留着存款保留一份安全感?

房贷就是欠债,欠债还钱心才踏实,省得人生变估。

如果积蓄够,是愿意提前还房贷,还是留着存款保留一份安全感?

谢谢,你提出的问题让我有机会来回答。一般的规律都是积蓄多的时候应该早一些把房贷还清了,因为毕竟贷款是要付利息的,而且欠人家的钱心里也不踏实,不管你是欠谁的还是早还完早利索!但是如果是在十几年前你的这种想法就会耽误你少赚很多钱,为什么呢?有工作单位的朋友们每月都要缴纳公积金还记得吧?你单位缴纳你多少就要同等比例补发给你多少,公积金属于专项资金,只能用于职工买房时才可以动用,否则只能在那里存着,那你为什么不申请用公积金去还贷款呢?这是我女儿的一个聪明做法。

2010年我把北京一个小户型房子卖掉了,给了它们39万让她们还贷款(那时她们在新加坡),她们没有还就用这笔钱交了首付后又做贷款买了一个小户型房子,因为房子涨价你所得的钱远远大于你贷款所付出的利息的钱,我当时不解说你们这压力多大啊能行吗?女儿跟我讲了她们就用公积金还贷款,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而且每月的工资足够保证安全生活。五年以后她们把后买的小公寓出手了还真的赚到钱了,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算计[赞][赞][呲牙]

如果积蓄够,是愿意提前还房贷,还是留着存款保留一份安全感?

如果有积蓄我愿意提前还房贷,因为提前还完了房贷,那就是,无债一身轻了,心情好了就可以努力赚钱了,还愁没有存款吗?

如果积蓄够,是愿意提前还房贷,还是留着存款保留一份安全感?

如果有钱,尽量还是全款买车、买房为最好。毕竟欠别人的心里总感觉不太踏实,说不定哪一天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