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在青岛建置灵山卫?

明朝时期,在天下各地设置了大量的卫所用以捍卫疆防,除了北疆西陲之外,东部的沿海地区也是重点的防御对象,因为那时的日本,有大量倭寇侵扰中原之地。

如今留存的明代卫所并不多,青岛的灵山卫是其中之一,灵山卫地处胶南的灵山岛,乃是一处海上防御要冲,明朝在此建立卫所,自然就是为了抵抗当时的倭寇来犯。

元朝晚期的时候天下风云迭起,各处的起义不断,而那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足利尊氏建立的室町幕府无法完全约束日本国内的大量藩镇,有不少的日本浪人,横行我东部沿海。

明朝时期,倭人经常成群结队而来,他们组成鸳鸯阵,手持太刀,从李朝西部海域直扫山东沿海一带,在当地无恶不作烧杀抢掠,为祸一方,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明朝初期,河南、山东等地经过破坏已经非常凋敝,为了恢复生产,明朝将南方的江西还有北方的山西人口大量外迁,鼓励人们前往山东等地经营,倭寇的存在极大妨碍了明朝安定。

不仅如此,当年败退的方国珍与张士诚手下余部,还有陈友谅的旧部,他们与倭寇合谋,在沿海地带到处兴风作浪,这也成为了明朝江山的一大隐患。

主持对山东一带进行移民的,就是右丞相兼魏国公徐达,他派遣指挥佥事朱兴率众到此,到任之后的朱兴亲自视察形势,发现这一带的地势非常险要,委实是一处海上防御要地。

尤其,朱兴见到了海上的灵山岛,胶州一带西北群山环绕,东南是大海,灵山岛如同屏障一般居于海上,因此他下令当地建设防御工事等,与大陆方向的瞭望台等连点成线遥相呼应。

灵山岛南北长大约五公里,宽1.5公里,岛上有高山,此处距离大珠山有二十里,距离灵山卫有四十里,这里自古就是天然避风港,战国时代就已是胶东的海上门户。

灵山卫因为灵山得名,宋朝时期,这里就是辽宋、金宋之间进行海上对阵的前沿,宋朝之后灵山一带被荒废,明朝为了对付倭寇而重新进行了相关建设。

公元1372年,魏国公徐达奏请建设灵山卫土城,因其南海上灵山岛为屏障,得名灵山卫,建军屯三十个,军兵三千六百人,卫指挥使正三品,辖制三个所。

建设卫所之后,灵山卫成为了一处繁华的军寨,这里除了相关的军事机构之外,还有很多的军户家庭,也有镇抚、仓大使、儒学教授等等,如同海上的一个小都会。

明朝为什么在青岛建置灵山卫?

偶尔看到悟空问答中涉及灵山卫设置等问题,有必要更正一下有关不准说法。

一、关于灵山卫设置时间。灵山卫不是明洪武五年,而是洪武三十一年。山东沿海七卫都设于洪武三十一年。洪武五年有防务设施和人员,但无卫城。洪武初年始有倭冦入侵胶州沿海,五年设立胶州千户所,并在灵山卫筑土城,派百户防守,此时应为胶州千户所下辖的百户所。同时,诸城千户所也在琅邪(夏河城)派驻百户所。清乾隆年间卫人苏潜修编写《灵山卫志》时,错把五年设防于灵山误为设卫于灵山。明初山东设卫多在府驻地,并不在沿海。洪武年间多次诏令沿海设卫,但山东防务体系不同。洪武二十三年,朝廷再次诏令沿海设卫,山东都司周彦提出一个军民联防的兵寨体系,代替沿海设卫。山东青州、莱州和登州沿海三府共设立总寨13处,下辖小寨48处。今青岛西海岸有夏河寨、韩家寨、肖家寨等地名,都是洪武二十三年所设兵寨之处。山东沿海七处卫,都是洪武三十一年山东统一所设。上博存有灵山卫中千户所百户印一枚,与史书纪载相吻合。洪武三十一年山东新设海边之卫共七处,征民户4万余人入军籍,自西向东为安东卫、灵山卫(今青岛西海岸)、鳌山卫(今即墨区)、靖海卫、大嵩卫、成山卫、威海卫。这七处海边卫设置后,原三府驻地之卫逐步撤销。

二、灵山卫职官与兵丁。明制,每卫5600人,辖左、中、右、前、后5处千户所。灵山卫设置之初为5千户所。后来调防减至3千户所。明代后期,山东7卫多为3所编制。千户所辖百户所。军官有正三品指挥使、从三品指挥同知、正五品千户、正六品百户等军职。另设卫镇抚、经历、仓大使及学政等文官管理监察、民政、钱粮和卫学教育。灵山卫有军屯33处,屯地1600余顷。清初裁世袭官兵,改设六品文官任卫守备,三所各设千总取代明千户。原百户改为把总,兵员大量压缩至不足千人。雍正十二年诏令裁撤山东七卫。灵山卫土地分别归入诸城和胶州。

三、灵山卫之设,缘于倭冠进犯,洪武六年之前屡寇胶州。之后较少,戚继光浙闽抗倭时,山东七卫多出兵南下。武宗时刘六、刘七掠山东,灵山卫指挥使、同知等战死。清初灵山卫与清兵激战,伤亡最多。防御设施有古镇口、唐岛口炮台2处,烟墩30处,防区西起日照,东至即墨界。

明朝为什么在青岛建置灵山卫?

当一个灵山卫人,非常自豪。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周边地方拆迁,老少争房,出嫁地姑娘养老抢着养,不回来要一平方,房子。你说,灵山卫人好不好,心灵美不美

明朝为什么在青岛建置灵山卫?

灵山卫,好地方

明朝为什么在青岛建置灵山卫?

灵山卫好地方,但走进街里一看脏乱差,大街小巷停满了车拥堵不堪。街里连公交车都进不去。无人管理。就是一个标准的城乡结合部,宛如西海岸美丽的海岸线上的一块疤。也许十年以后才能建设的有模有样吧。

明朝为什么在青岛建置灵山卫?

历史的起源可圈可点,王进士府还在!不过一把好牌打烂了!看看现在的状况:胡同也就一米半,主干街道除了脏乱差,还是脏乱差!所谓的护城河成了臭水沟,人口密度直接就像怆筷子一样,在村容村貌上,特别是最近几年,直接让胶南西部村镇赶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