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兴业银行理财,被工作人员推销一款太平人寿保险每年交一万,共交5年,靠谱吗?
我就在银行工作,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只要不是自己想买的,只要是工作人员推销推荐的储蓄型保险理财产品,80%都不靠谱。理由如下:
1.这就是很典型的理财变保险和者存款变保险。很容易引起纠纷,你去买理财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只说收益率,从来不说如果是保险没到期之前不能取出,只能到期后取出来。为什么银行的理财销售经理那么热衷于推荐保险储蓄型的理财产品呢,还是因为提成高,绩效高,卖一单提成很高。一般理财产品比如基金大多可以自由赎回,如果我们急需用钱赎回来就可以了,但是保险就不行。这就是很多人投诉上访的原因,有一个例子有的人买理财,要等到死后几十年才能取出来。保险的流动性很差,如果买了,后续如果急用钱将无法取出,应急能力差。
2.在银行工作之前,我曾经在银监局工作,接到过很多类似的误导销售的投诉,很多都是60多岁的老人,买理财的时候被误导买了保险,结果需要10几年甚至20多年才能取出来。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投资理财的时候不能只看收益,还要看投资时间和如果急需用钱能否取出来。
3.如果个人的手头闲置资金不是太多,需要应急用,坚决不推荐买保险型的理财产品。老人如果理财最好是结构性存款或者大额定期存单,开放式基金也可以,最好别买保险储蓄型的理财产品。
所以,我认为买理财被银行员工推荐买保险是完全不靠谱。
我在兴业银行理财,被工作人员推销一款太平人寿保险每年交一万,共交5年,靠谱吗?
先说一点,银行代理的保险都是正规保险公司发行的保险,保险本身不存在骗人,正规保险公司每个险种都是经过银保监会严格审核后才能上市的,所以说安全性上没有问题。保险业之所以目前乱象丛生,组要在于保险营销员将不合适你的保险推销给你,或是夸大宣传保险的收益/理赔等等,这才是保险业的最大问题。
每年交一万元,连续缴纳5年,这类保险不出意外,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分红险,分红险有两种返还方式:一种是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另一种是逐年归还本息(类似于补充养老保险)。无论哪一种,可以肯定的两点是:一是你的本金安全性不用担心,本金最终都可以领回;二是你的收益率决定没有营销人员给你推广时宣称的那么高(现实中宣传为4%-5%的分红型保险,最终实际收益率普遍仅为1%-2%,相差甚远)。
如何处置?由于保险业的乱象丛生,目前银保监会给保险购买者一个犹豫期的反悔只会,只要在犹豫期内,你认为被骗了或者不想买了,随时都可以全额退保。“犹豫期”具体的时间从投保人收到保险合同后算起10天(如果是银行保险渠道购买的为15天)内。在此期间,保险人必须无条件同意投保人的申请,撤消合同并退还已收全部保费。
一时间被忽悠可以理解,但是十天甚至十五天应该足够大家反映过来了,所以说银保监会的政策还是保护消费者的。超过犹豫期呢?目前而言,超过犹豫期,保险公司是不允许退保的,客户必须持有至到期,但这只是规定而已,如果客户一定要退保,足够强硬,依然可以退,不过退保的损失金额非常之高,比如你初始投的1万元,可能只能领回3000元,所以如果不是非常急缺钱,又过了犹豫期,那么就投完,不然损失更大,得不偿失。
总结为了有效治理银行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现象,银监会在2017年8月23日就已经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专区“双录”,即设立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系统,对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所以说目前银行基本不可能在误导消费者,因为保险产品的消费也必须进行双录,在双录中,营销人员必须向客户阐明产品的性质、期限、风险等等要素,如果没有的话,责任在银行,即使过了犹豫期,你仍然可以向银行追偿!
我在兴业银行理财,被工作人员推销一款太平人寿保险每年交一万,共交5年,靠谱吗?
作为一个曾经在大保险公司工作过的过来人,给大家提一个醒,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收益低于银行理财产品,同样也会低于银行的定期存款产品。
买不买保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于一般的住院医疗或意外医疗可以适当地买点,作为社保的补充。但是,对于保险公司的一般理财产品,就不建议大家购买。
对于一些理财型的保险,虽然业务员给你说有很高的收益,但是实际收益低得很。你每年在里面交个几万块钱,还要交5年,甚至10年,到最终你得到的实际收益可能只有一点几,甚至连2%的年息都不到。而保险公司每年拿着你的钱可以去投资,赚取较高的利润,但是能够给到你的就那么一点点,这对保险公司来说,资金使用成本就非常低了。
所以,如果你追求资金安全和收益的稳定,那么银行理财和定期存款收益都会比保险理财高。
你这个每年交1万,共交五年,也就是5万块,我不建议买。如果你现在买了,那么到5年以后,你跟5年期的存款相比,根本跑不赢定期存款。
我在兴业银行理财,被工作人员推销一款太平人寿保险每年交一万,共交5年,靠谱吗?
去银行却买了保险,往往都不靠谱。
1、本打算买银行理财的,最后改变了方向。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投资周期比较短(一般5年之内),而保险周期相当长(几十年,5年还没回本),即使保险收益高那么一丢丢,这也是错配。
2、银行卖保险向来目的不纯
很多老年人本打算去银行存钱的,结果就被忽悠买保险了,银行卖保险,很多情况下是挂羊头卖狗肉,不把保险给投保人讲明白,部分人走出银行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保险,反而是认为又存了一笔定期。
3、每年交一万,共交5年
这仅是交费形式,几乎所有年金险都可以期交,并无不妥,关键是怎么领钱,是固定收益还是浮动收益,保险期限多久等等。
买保险的步骤:
- 目的:为什么要买保险?
- 需求:要买哪些保障,保费预算多少合适?
- 产品:合适的产品,高性价的产品。
- 投保:填投保单、看条款等
- 保全:信息批改、理赔等
买保险没买明白,不管产品多好,都不靠谱。
我在兴业银行理财,被工作人员推销一款太平人寿保险每年交一万,共交5年,靠谱吗?
您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一种保险理财产品,我以前也曾经购买过,应该说还是靠谱的。
在好多年前的时候,我到某银行去存款,银行工作人员给我推销了一款保险理财产品,因为这个工作人员是我一个朋友的妻子,我没好意思拒绝,就同意了。
这款产品在几年前已经兑付了,算下来投资收益率大约为3.5%左右,但是那时候的存款利率比较高,相比较来说,这种投资并不划算,所以我就没有再做过类似的投资。
银行工作人员之所以给你推荐这种理财产品,主要就是他们和保险公司有合作,推销这种理财产品的代办费比较高,所以工作人员都会竭力推荐,但是对投资者来说,需要做好分析判断。
像你说的这种情况,每年交1万元,共交5年,本金投入是5万元,关键看什么时候还本付息,如果第5年还本付息,你的总投资额度和期限相当于15万元存了一年,或者说5万元存了三年,是否合算,关键看会给你多少利息。
按照现在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年化5%的投资收益率是能够实现的,上面的投资收益如果在7500元左右,我认为就比较合适,如果收益低于6000元,我认为就不值得投资。
至于这种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大部分都属于低风险保障类产品,本金应该不会有问题,这一点还是靠谱的。
我在兴业银行理财,被工作人员推销一款太平人寿保险每年交一万,共交5年,靠谱吗?
我的一个亲戚,自由职业者,没有社保,买了一款保险,每年交1万元,交了六年,保十年,最高保16万,去年八月得了脑梗,住院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今年过了春节,开始跑保险公司,今年是保险的第9年,明年保险到期,他们很着急,不知道能不能办下来,这个月6月底,保险公司让他们签字,保险下来了,一共16万,包括本金六万,保险金10万,一家人特别高兴,他没有医保,看病花了13万,躺在床上没了收人,生活困苦,可想而知,这一次保险公司理赔了16万,真是雪中送炭,家里一下子欢乐起来,看来买保险还是必要的,他真的给人一份保障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