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八年,已经35岁还是科员的公务员该怎么办?
入职八年了,35岁不应该只是科员啊,而应该是四级主任科员吧,毕竟现在职务与职级并行了,实职混不上,虚职应该没问题啊。如果真的是科员,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单位级别太低了,平台太小了吧,对于乡镇公务员来说这种情况太正常了,乡镇公务员确实是平台太小了,乡镇也就是正科级单位。
1.乡镇的级别是正科级,也就是说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才是正科级,副乡长是副科级,毕竟一个乡镇的领导干部数量配备有限,很多乡镇公务员快退休时,依然只是普通科员。因此,副科级干部对于大多数乡镇公务员来说已经是天花板了,晋升副科级实职确实太难了。
2.目前来说35岁,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如果一直在乡镇呆着,确实是前途不大,而且乡镇公务员很忙,上要对接县里面的各个部门,下要对接各个村委会,乡村振兴、综治和其他工作确实很忙,可以说是五加二白加黑。我本人曾经参加过驻村扶贫工作,接触过很多乡镇干部,感觉真的不容易,忙的时候家庭也照顾不上。乡镇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不用多说,确实不高,只能说是够基本上生活吧。
3.35岁了,那到底改怎么办?首先,要学会反思,为什么35岁依然只是普通科员,是自己能力的问题,还是其他别的问题,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学会总结。其次,如果有机会尽可能参加公务员遴选,到更高的平台去,这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也可以参加借调,通过借调留在被借调单位,这也是挺好的。最后,35岁年龄不算太大,如果学历还可以,有合适的机会完全可以辞职到国企或者大型企业去闯一闯,说不定会更好。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如果35岁依然是科员,而且是乡镇公务员,完全可以辞职到国企或者大型企业去看一看,换个环境或许会更高吧。
入职八年,已经35岁还是科员的公务员该怎么办?
看到这个题目,突然很想跟大家讲讲我所认识的超过35岁的十个乡镇公务员的现状。
第一个说说我自己。
34岁才考进镇政府来,入职五年多了,现在是一个主任,属于乡镇政府的中层干部。
这一次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大规模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也是大批量提拔副科级领导的时机,但因为干部年轻化的政策,对提拔的人员年龄要求很高,绝大部分获得提拔晋升的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
可以说,等我符合任职条件的时候,就已经超龄了。
39岁的时候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我没机会,下一次领导班子换届我已经44岁了,更加不会有机会了。
而届中调整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比较难把握,因此,我大概率会一直在这个级别上,在乡镇基层度过一生。
要说我现在的心态,诚实人不说假话,肯定没有之前那么拼命了,不该我负责的工作,我坚决不接,但本职工作还是认认真真完成的。
因为什么?
因为领导无论公事私事都帮我很多,要有感恩的心。
因为心里还有那么一点念想,为了孩子,希望有机会调到县城去。
因为害怕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第二个说说我部门原来的主任。
李主任1967年出生,之前一直在乡镇的工业线工作,在引进办和企业办工作了十多年,2011年的时候调任综治办专职副主任,提拔为副科级实职干部。
2016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的时候已经49岁了,没有机会提拔为副科级领导,从此对提拔晋升不再抱希望,但工作仍然是兢兢业业,只是不再那么拼命而已,有露脸的机会,就让我去干,美其名曰,锻炼年轻人。
这一次乡镇机构改革之后,综治办取消副科建制,改为正股级部门,李主任也辞去了部门负责人的职务,成为部门里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角色。
第三个说说我们镇原来的安全办主任。
张主任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人,在安全生产领域工作了十多年。
乡镇机构改革之前,安监所是事业单位,直接负责安全生产,但镇里还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安全办。
张主任不能任命到安监所所长的位置上,因为那是事业编制岗位,所以任命为安全办主任,统管整个安监所,领导安监所所长,整体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张主任一直都没有机会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去年乡镇机构改革的时候,安监所被取消了,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不再是事业单位,属于行政办公室,统管安全生产、消防、森林防火、三防等工作。
本以为张主任会担任应急办主任的职位,却没想到张主任顺势退出了主任职位,住在自己村里的别墅中,成为了闲云野鹤一般的神仙人物。
第四个说说我们镇人大办的秋姐。
秋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一直在镇人大办工作,担任人大办副主任估计有20多年了,属于流水的人大办主任,铁打的秋姐。
去年的时候,领导提出让秋姐担任人大办主任,秋姐直接去找了领导,跟领导说了一句话:“要说领导不重视?20多年来人大办的具体工作都是我在做;要说领导重视?我一直都是个副主任,现在我儿子都结婚了,我都当奶奶了,要帮忙带孙子了,现在让我做人大办主任?”
于是,秋姐继续是人大办副主任,继续干着人大办具体工作。
第五个说说隔壁镇的荣副书记。
荣副书记也是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属于副科级实职岗位,但不属于副科级领导班子成员。
荣副书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一直在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的位置上工作了有接近十年,每次都与提拔擦肩而过。
但最终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荣副书记是在本次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的前一年,以46岁的高龄提拔为副镇长。
然后这一次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新提拔的大多是年轻人,难以胜任分管政法的副书记一职,荣副镇长以多年的综治工作经历胜出,成为了分管政法的荣副书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第六个说是我们现在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常务副队长。
徐队长1976年出生,先后担任过党政办办事员、团镇委书记、综治办专职副主任,2011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的时候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因纪律问题,2016年再次换届的时候不再担任领导班子,成为一名有级别、无职务的副科级干部。
沉寂了两年之后,任命为内设部门“两违办”的主任。
此次乡镇机构改革,以两违办为班底,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再次由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副科级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常务副队长,是副科级实职,但非副科级领导班子成员。
以上六个,除了我自己,另外五个都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是以前的干部转制过来的,下来我说说几个考进来的公务员。
第七个说说我们镇的党政办主任。
郑主任1985年出生,2013年的时候,28岁考进镇政府,一直在党政办工作,担任一般科员两年,副主任三年,主任三年,属于我们单位里面出了名的老黄牛角色。
说他是黄牛,因为他任劳任怨,工作态度极好。
说他是老黄牛,因为他很慢,要是出个紧急的红头文件,坐在旁边看他审稿,会急死。
乡镇里面,党政办主任是最大可能提拔为副科级领导的岗位。
郑主任2016年的时候,任职时间不够,也才刚担任副主任,没有资格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2021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郑主任资历够了,年轻却到了36岁,为了圆满完成干部年轻化的工作要求,只好让步给年轻人。
但除了五年一次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其他时间也有提拔晋升的,其他时间的提拔晋升对年龄要求每月那么严格,郑主任仍然是提拔晋升机会较大的一个。
第八个说说我们现在的人大副主席。
刘副主席是1976年出生的,是外地人,确切地说是外省人。
刘副主席是很早之前正儿八经考进来的公务员,差不多可以说是第一批考进乡镇来的公务员。
刘副主席之前一直在规划建设办工作,先后担任科员、副主任和主任,镇内的各种建设项目都有他的功劳。
2016年的时候,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刘副主席以40岁的年龄提拔为党委委员。
2018年的时候,届中调整,刘副主席从党委委员调整为副镇长。
2021年乡镇领导班子再次换届,刘副镇长又调整为刘副主席了。
我们笑他:“班子会议上的座位越来越靠后了!”
我与刘副主席关系比较好,他跟我说,再干几年,申请提个小级别,退二线,让出位置来给年轻人,否则年轻人更加没有机会提拔了。
第九个说说我们镇的王副书记。
王副书记1982年出生,2012年30岁的时候考进镇政府,先后担任组织干事和党政办主任,2016年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在党政办主任的位置上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这五年来,王副书记从党委委员提拔为常务副镇长,再提拔为党委副书记。
但这一次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王副书记没有变动,据说是因为学历是非全日制大专,而现在的镇长要求必须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
随着干部年轻化和对新任领导的学历要求,以后的机会也不多了,但估计最终还是有较大机会到县局去担任副局,实现进县城的梦想,有较小机会到县局担任局长,成为正科级领导干部。
第十个说说从我们镇跳出去,实现副处梦想的冯副局长。
冯副局长是市局的副局长,副处级,他是通过调动工作实现了弯道超车。
冯副局长出生于1985年,2013年考进我们镇政府。
2016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的时候,冯副局长刚开始担任规划建设办主任,任职时间不够,没有资格提拔为副科级领导班子。
冯副局长敏锐地察觉到干部年轻化的趋势,估算着自己2021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的时候,刚好超过35岁,很可能失去了提拔的机会。
于是冯副局长通过规划建设办工作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市住建局科长的关注,两人成为好朋友。
随着市住建局科长升为副局长,把冯副局长从正股级的乡镇规划建设办主任调动到了市住建局,担任副科长,成为副科级干部。
两年后市住建局副局长荣升为局长,把冯提拔为科长,成为正科级干部。
这一次市住建局领导班子换届,局长高升到其他县区担任常委,把冯副局长提拔为市住建局的副局长,成为副处级领导干部。
回归问题本身,超过了35岁还没有提拔副科,该怎么做?
可以参考这十个人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入职八年,已经35岁还是科员的公务员该怎么办?
我想你还是努力工作好,不论是科员,还是一级主任科员,那都是一种工作,工资上相差也不是很多,何况公务员工作稳定。学会知足,你才不会感到生活中的迷茫!
入职八年,已经35岁还是科员的公务员该怎么办?
在基层,公务员的确面临晋升天花板的问题。乡镇政府党政一把手不过是正科级,很多还是交流过来的干部,职数有限,进党镇班子着实不容易。如果30多岁还是原地踏步就要冷静分析了,首先分析自己得不到机会的真实原因会有哪些方面?剖析清楚到底是性格方面、能力方面、品行方面、环境方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其次搞明白自己呆在体制内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到底有什么,能不能接受现实?再次是弄清楚如果不能又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怎么才能实现?之后去努力改变现状、实现目标。但话说回来,人有时候还是要坦然面对现实。毕竟在村镇环境下,公务员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虽然是科员还是受人尊敬的。人在公门好行善,努力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也会有价值感和成就感,也会有功德,让自己和家庭过一种平静稳定的生活不是太难。其实提拔这种事也是要看命运和机遇的,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曾说过一句话:人到四十岁还不信命,是你悟性太差,请品品他这句话吧。
入职八年,已经35岁还是科员的公务员该怎么办?
乡镇入职八年还没解决副科,那只有两个问题。
一是能力不行,铁打的乡镇流水的兵,乡镇虽然看着一百多人,其实公务员这就二三十个,去掉领导班子十个左右,再去掉50以上等着退休的十多个,年轻公务员是很少的。这种情况,如果能力还行的话应该是党政办主任了,这位置干几年提拔副科应该是很轻松的,不知道你现在什么岗位,如果被分配到事业单位技术岗上蹲着的话,就要及时找找天线,换一下岗位,回到办公室来,办公室虽然辛苦,同样容易出成绩,没有功劳有苦劳不是。该学的东西该吃的苦还是得学得吃。
第二就是人品不行,在单位不愿吃亏,不听话,不愿意帮忙,自然领导不喜欢你,同时也不喜欢你,虽然不影响你发工资,但是评优评先肯定没你的份,新换领导一听你的风评自然也不会用你。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觉悟,在单位上,吃亏是福,热情助人,帮你说话的人多了,路也就宽了。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你上头没有天线,虽然努力辛苦,但是每次都被别人抢了去,这时候你就要好好找个天线依靠了,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入职八年,已经35岁还是科员的公务员该怎么办?
首先,能吃上皇粮已不易,应当来说你的人生上半场努力有收获。对于一辈子来说,只要兢兢业业的,生活已有所保障。
其次,对于35岁还是科员这件事,也不必过于纠结。以现在体质特性来说,想晋升提拔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没有政治资源的话,想上位是很难的,公务员虽说是人中龙凤,但在同个地区同个单位这个群体人数毕竟也不少,凭什么就提拔你,而不是你身边的人呢?是你能力特别的出众还是你做了特别大的牺牲呢?退一步说,就算你特别的优秀,你的资历够吗?能否让那些兢兢业业干了一二十年的人信服呢?所以,要理性看待自己提拔这件事。
最后,没有提拔有没有提拔的好,至少可能会累点,但责任不会那么重。现在当领导是高危职业,责任重压力大不说,诱惑和陷阱也很多,有些雷捧在自己手机,扔也不是躲也不是,为了头顶的帽子,那可真是受尽煎熬。
所以,放平心态,过好每天的生活,照顾好家庭,锻炼好身体,好好享受时光才是,不必过于纠结。养好自己多总结,为未来的日子养精蓄锐,一但组织给与机会,自己才能有能力一展身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