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多了,这样的亲戚还需要走动吗?

农村表妹结婚,我们一家人都高高兴兴的去参加她的婚礼,谁知道舅妈嫌弃我们家去的人多了,彩礼都不够我们的饭钱,让人觉得颜面扫地,请问这样势利的亲戚以后还需要走动吗?

亏你还好意思说,如果不是随的礼金少,去多少人恐怕你舅妈也不会说吧!

我们中国从来讲究礼尚往来,更讲究至亲礼金肯定不能太少

我们那正亲家里办喜事,都是全家出动,但是礼金也不会少,比一般的亲戚要多出好几倍。

记得我大侄子2014年国庆节结婚,我的表妹上了2000元的礼,这就难为了我们,我们必须要比她上的多。

我总记得我爸说过一句话,说他生日时,那些表侄比正侄礼金还上的多,我爸总说,亲的还远不如野的。

所以我大侄子结婚,我姐姐夫说给2000元钱,我跟我妹妹说,我们不可能比表妹少或是同样多。

毕竟我们是亲姑姑,礼尚往来,谁也拿不住谁的,只是表面好看一下罢了,所以这个脸必须得争。

所以我说题主,你家连吃饭的礼金都不够,这也太不把你舅舅舅妈当回事了吧!

平常的百客吃酒,人家都会算计一一下,一桌酒席需要多少钱,加上主人的回礼,席上的烟酒,一般一人不会少于300元,不然主人就亏大了。

去吃饭之前,先算算一桌酒席值多少钱,再按人头算算,你家去几个人,该出多少钱吧!

你家父母与舅舅这是姐弟关系,真正的至亲,怎么可以上礼金比百客还不如呢!

这也难怪你舅妈会讽刺了,这样的亲戚肯定不要走动了,一个小气,一个没气量,所以还是不要来往了,免得大家以后说起又尴尬!

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多了,这样的亲戚还需要走动吗?

这是很尴尬的事情,表妹结婚,舅妈挖苦你们家去的人多,送的钱少,礼金不够饭钱。

哈哈,亲戚走到这份上,其实有没有来往都没关系了,结婚在乎的不就是热闹嘛,何必斤斤计较?

话说,表妹结婚,如果是酒店订的餐,你舅舅家没明了邀请你全家,那去的人太多,桌位不够,临时加位麻烦,你舅妈不开心能理解。不过,既然是农村,有可能在自己家摆酒席,那么,这时候你爸妈不应该是以客人的身份去参加,而应该如自己家人,帮助忙里忙外。

我家六兄弟(含堂兄),不管谁家办什么酒,比如周岁、十岁、寿辰、结婚、乔迁等,都是全家参加,而且我们那亲兄弟除了嫁女儿,其他都不需要送礼。不过,我兄弟他们都会表示下,二三百,但东家都会推却说不收。我儿子满月、我女儿升学宴,我们只请了双方的兄弟姐妹,无非就大家开心吃餐饭。

前年我老婆侄女结婚,在自己农村家办酒,办三天,我和老婆提前一天去帮忙,厨房、婚房的装饰、人员的安排,那几天很是忙。他们兄弟姐妹六个都是全家去,小孩子自己去玩,大人都帮着做事。说礼金嘛,貌似我老婆做姑姑的,也只送了600块。我问她会不会太少,她说不能特殊化,其他姐妹都600块,大家一样。但额外给侄女压布袋的钱,可以多点。

所以说,其实你家和舅妈家应该关系不是很好,否则,你舅妈再有气,也不可能说出那话。既然这样,淡化处理了,反正是亲戚,热情就多来往,不热情就少去。

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多了,这样的亲戚还需要走动吗?

打包好准备拿回家的饭菜,被舅妈给截下来了,这件事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是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跟他们家断绝来往,因为我有妙招。

记得在2010年,我结婚的时候,舅妈和其他亲戚来参加我的婚礼时,都是付了两百块钱的随礼钱。当时,因为表妹在深圳工作没能回来。

所以,当时他们家只有舅舅和舅妈来参加我的婚礼。因为我母亲跟舅舅姐弟关系很好,所以在婚宴过后,我妈妈还打包了一盘扣肉和一只鸡给他们带回去。

后来,在2018年的时候,表妹从广东回来结婚,举办婚宴的地点是在村里。我去参加表妹的婚礼之前,我们几家亲戚坐在一起商量要给多少礼钱。

经过商量之后,大家都认为,应该做到有你有我。意思就是说,在大家平时办酒宴的时候,舅妈家给多少礼钱,我们就回礼多少钱给他们家。

所以,那天我们家跟其他亲戚一样,只给了两百块的礼钱。我家也不敢多给,因为大家给的礼钱,都是集中在一个写有大吉大利的红包里。

如果我家多给,就会得罪所有的亲戚。因为亲戚们都会觉得我们家搞特殊,让他们丢面子。同时,因为我们两家是同村,距离近,所以那天我们家一共五口人去参加婚宴。

按照习俗,吃过婚宴之后,桌上剩下的饭菜是允许打包回家的,所以我妻子像平常一样,吃过婚宴之后,把桌上的菜,每样都打包了一点。

当时我妻子是想带着孩子先回家,而我和父亲在跟亲戚们喝酒,我母亲在跟亲戚们聊天。结果我妻子走出舅妈家的大门时,被舅妈拦住了。

舅妈对她说:吃个婚宴,全家人都来了还好意思打包饭菜回去,把袋子打开给我看看都打包了些什么。于是,我妻子老实地打开已经打包好的饭菜给舅妈看。

没想到,舅妈竟然当着很多亲戚的面说:我先去拿账本来瞧一瞧,看你们家给了多少礼钱,然后全家人都来吃饭,还想打包饭菜回去。

舅妈看过账本之后,就拿着一双筷子,把我老婆打包的扣肉,鸡肉等等都夹出来,只留一些青菜。然后对我妻子说:就给了两百块钱,还想打包肉回去。

当时我妻子哭了,而我和父母都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情。幸好有其他亲戚指责我舅妈的行为,然后我舅妈才肯善罢甘休,让我妻子顺利地从她家走出来。

到了晚上十一点钟左右,我和父母从舅妈家回来了。进到家里之后,看到我妻子坐在家里的客厅,当我走到她旁边时,我发现她眼睛都红肿了。

我问她出什么事了,她也没有告诉我是怎么回事。一直到凌晨4点钟我肚子饿了,起来吃宵夜的时候,发现家里没有饭菜,于是我把妻子从睡梦中叫醒。

然后我问她:去舅妈家吃饭,为什么没有打包饭菜回来,按照习俗,是可以打包饭菜回来的啊。她回答:我送给邻居家的老奶奶吃了。

听了她的回答之后,我没有责怪她,因为我们邻居家的那位老奶奶无儿无女,所以我觉得我们家作为她的邻居,适当照顾她一点也是应该的。

可是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在这件事情过去两个月之后,阿姨来我家玩的时候跟我妈妈提起了这件事情,阿姨把整个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我妈妈。

当时妈妈听阿姨把我妻子打包饭菜,结果被舅妈拦下的事情之后很生气。如果当时不是阿姨拦着她,她可能就会冲到舅妈家去找舅妈评理了。

虽然阿姨拦住我妈妈,不让她去找我舅妈理论,但是妈妈并不甘心,所以把我妻子从楼上叫到客厅去问话,我妻子听到我妈妈叫之后,连忙从楼上跑下去。

到了妈妈身旁之后,妈妈问:你从舅妈家打包饭菜回来时,被她拦住,不给拿饭菜回来,有没有这回事。我妻子当着阿姨的面不敢撒谎,所以就承认了。

于是妈妈又问:当时我们都还在她家,发生这种情况你为什么不去告诉我们。妻子回答:一点小事而已,我担心告诉你们之后,我们两家会有矛盾。

妈妈把情况弄清楚之后,对我们全家人说,以后无论舅妈他们家办喜事也好,丧事也罢,我们家都不要去参加了。当时为了不让妈妈生气,所以我答应了她。

但是在一年之后,表妹的孩子满月,他们家办酒宴的时候,我让8岁的儿子,带着两百块钱,代表我们全家人去参加表妹孩子的满月宴席。

结果舅舅只看到我儿子,没有见到我以及妻子和父母,所以他对我儿子说:你告诉舅公,为什么家里的大人没有来。我儿子回答:爸爸让我代表全家人来吃饭。

当时其他亲戚也在,他们听了我儿子的回答之后,叫我舅舅打电话给我,问一下是什么原因才不来参加宴会。舅舅觉得我的做法太不像样。

所以他打电话来问我,为什么没有去参加宴会。我回答:表妹结婚时,我们全家人去吃饭,可是舅妈说我们家去的人太多了,所以这次我只让儿子一个人去。

舅舅听了我的回答之后就挂断电话了,他去问我舅妈,是不是在我表妹结婚的那天,把我妻子打包的饭菜扣下来,并且还说我家去的人太多,但是舅妈并不承认有这件事情。

无奈之下,舅舅又打电话来对我说:你小子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现在有钱了,瞧不起你舅舅我了,我刚才已经问过你舅妈了,她说没有你说的那回事。

于是我回答:就算我妻子说谎,我阿姨应该不会说谎吧,这件事情是我阿姨来我家里亲口对我母亲说的,你不相信我,难道还不相信自己的妹妹?

听了我的回答,舅舅再次挂断电话。他去问我阿姨,结果我阿姨当着很多亲戚的面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我舅舅。

可是在一旁听的亲戚,有的说我舅妈做得不对,也有的亲戚说我家不应该为这么点小事就不来参加宴会。但是舅舅没有理会他们,也没有跟亲戚们争论。

因为舅舅心里知道,每一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看问题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而且他自己有判断力。于是,舅舅带着我阿姨去跟我舅妈对峙。

在我阿姨面前,舅妈不敢抵赖,所以我舅舅说,那天她只是跟我妻子开了一个玩笑而已,没想到我家人度量这么小,竟然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

舅舅听了舅妈的回答之后,吩咐舅妈去打包一桌饭菜送来我家,并且向我妻子道歉。舅妈听从我舅舅的吩咐,送了一桌饭菜来我家,然后向我妻子道歉,这件事情才算得到解决。

虽然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家人跟舅妈的关系不能和好如初了,但是我们家跟舅舅的关系依然很好。所以,他们家办酒宴的时候,我们看在舅舅的面子上都会去参加。

如今回想起这件事情,我认为,在我结婚的时候,舅舅家只有舅舅和舅妈来参加宴会。而表妹结婚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去吃饭,所以舅妈觉得吃亏。

因此,舅妈才会在我妻子打包好饭菜,走出她家门的那一刻,拦着我妻子。对于这件事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因为舅妈的做法太让我伤心了。

通过我家有这次经历之后,我认为,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太多。这种做法虽然不妥,但是我们应该继续跟他们家保持往来,原因有以下三个。

过错不连累家人,不看僧面看佛面。

虽然舅妈挖苦我们家去参加宴会的人太多了,导致我们心里不舒服。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不去参加他们家举办的各种酒宴,更不能断绝跟他们家的往来。

因为舅妈跟我们家关系不好,不代表表妹以及舅舅跟我们家关系不好,所以我们应该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看在舅舅和表妹的面子上,跟他们家保持往来。

枪打出头鸟,我们不能做挑事的人。

虽然我们正常去参加表妹的婚礼,遭到舅妈的挖苦,是舅妈做得不对,但是其他亲戚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舅妈在其他亲戚面前可能会有另一套说法。

到时候,我们家先不去参加舅妈家举办的酒宴,在其他亲戚眼里,就是我们家在挑事。而且是明面上的事情,因为其他亲戚都亲眼看到我们家没去参加。

会得不偿失,因为会失去更多亲戚。

虽然只是不去参加舅妈家举办的酒宴,但是其他亲戚听舅妈的一种说辞,再听我们家的另外一种说辞,到时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也解释不清楚。

同时,就算我们解释了不去参加宴会的原因,亲戚们是该相信我们的解释,还是相信舅妈的解释?而且我们也没有精力去向每一位亲戚解释,为什么不去参加宴会。

所以,亲戚们只会知道我们家没有去参加舅妈家举办的宴席在先,因此就会误认为我们家做了不利于亲戚团结的事情,从而疏远我们。

最后我想说,亲戚之间相处,应该要学会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同时,我们已经长大了,就算亲戚真的伤害到我们,我们应该要学会看透不说透。

所以,无论如何,最多是跟他们家减少往来的频率即可,没有必要断绝往来。因为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个朋友,多一个亲戚,要比多一个敌人好。

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多了,这样的亲戚还需要走动吗?

我还真听到因为吃酒亲戚来了一大桌,走后被主人诟病,见人就当笑话讲。

楼下小李儿子考上天津大学,好大学啊,600多分进去的。

小李两口子跑出租,小李跑白班,男人跑夜班,两人轮流辛苦挣钱,轮流回家睡觉,儿子说散养一点都不为过。

他家儿子又瘦又高,成天不是速冻水饺就是水煮挂面拌肉酱,小李最拿手的是炒酱。有时候酱炒多了,儿子又偏爱饺子,酱就心急长了毛,她家儿子也是百炼成钢,自己生出无数有益菌,考上大学那年个子一米九了。

儿子考上好大学,两口子有面,又觉得亏欠儿子,必须请客办酒席,心里也想着这多年搭出去的礼金也该回收回收。

选了黄道吉日,就开始电话请八方客人,近邻远亲,真亲戚不用请,大家早都准备好红包磨好了牙。

小李请了姑舅两姨,请了同学朋友,预订十八桌,流动二十桌。两口子早算好了,请一家来两个,十九桌绰绰有余。

没想到的是,没想到姑舅一家来了十八口,大家想想一家十八口是啥阵势,浩浩荡荡乌压压一片,搭礼的姑舅气定神闲,嘴里说着恭喜、恭喜,钱在手上搓了五遍:“崭新崭新的,专门在银行换的新票子,家有状元开心了啊,哈哈哈。”

五张票子交给记账的,一家人刚好两桌,人说不是十八个吗,还可以凑两个弄成满桌,毕竟一桌酒席千多块,两个位子两张大红票。

主人忙,值客不好意思,人家老人娃娃的衣服得有地安顿吧,再说生人也不想插进人家一家人的位子上。

主家挨桌敬酒时才发现姑舅哥一家来了这么多人,两口子很感动:“姑舅哥,真是我亲亲的姑舅啊,大舅舅妈你们怎么来的,大舅能走路了吗?我还说那天去看你呢!”

大舅是坐着轮椅来,吃不吃凑个热闹捧个人气也是当舅姥爷的欢心。

姑舅是小李男人的姑舅,小李心眼多,酒敬到侄女侄女婿时她已经悄悄撤了,不是怕喝酒,酒本身就是兑了纯净水的加料酒,喝不醉还喜庆。

小李撤到记账先生哪儿:“张老师礼薄给我看看。”张老师是小李专门请来的老先生,一笔毛笔小楷娟秀中正,她儿子是状元,当然得讲究书墨笔法。

小李打开礼薄,姑舅哥那一行工工整整五百大洋,再看没了,再翻都是亲戚好友三百、五百。

小李的火气瞬间爆发,她是个忍不住的人,但是又不能当着客人面说姑舅,她只能把气撒在婆婆身上:“妈,姑舅哥家里来那么多人,撒意思?没吃过酒席咋的,没吃过了说一声,剩下了给他打包送过去,这样七老八十来了吃坏肚子算谁的?”

小李的婆婆脸上挂不住,她心里也知道大哥一家就这德行,但是有理有不能打上门客,唉~。

小李婆婆憋出一句话:“我一辈管不了两辈的事,以后你们想走就走,不想走断了也行。”

小李说:“他家几个孩子结婚孙子满月,盖大门买新车,吃文风上大梁,那件事没请,那一次都随礼,这不是把人当傻子吗?我请了姑舅哥,请了表兄,请了表妹,表兄丈人去世我搭了礼金,表兄开店我随了贺礼。表妹小叔子结婚请我,表妹家上梁请我,表妹家里买个新笤帚都请客,这十几年我俩搭出去多少,妈,这可是你的娘家人,你的亲戚,这不是打人打脸吗?”

姑舅哥一家吃的欢欢喜喜,临走还忙着打折其它桌子上战利品,小李老公羞的没地躲,就拿了塑料饭盒递过去:“姑舅哥,肘子软烂的很,装饭盒里回去微波炉打一打,大舅和舅妈可以当晚饭。”

小李拉个脸,小李的婆婆也是憋了一肚子气,本来大哥一家来吃一顿没啥,不就是吃一顿吗,这儿媳妇斤斤计较嘴不饶人也是出了名的。

婆婆就恨娘家嫂子:“淑琴,你俩家里不待着,来凑啥热闹,坐车不方便,来了这么多人又吃不好,让儿子媳妇来就行。”

大舅有点老年痴呆,吃饭要人喂,说话驴头不对马嘴,看见妹妹说老婆:“她打我,她要我吃肉。”

侄儿子嘴甜:“小姑,咱家出状元了,我爸我妈高兴,我爸更高兴,今天还喝了点。”

小一辈的娃们脑子灵光:“姑奶奶,菜好做、客难请,这样事也有的。”

小李的婆婆被噎了回去,但是她又想,亲戚朋友都是礼尚往来,你家事多那没办法,但是这算给我给面子还是长精神?

小李婆婆心里叹了一口气:“唉,以后儿媳妇的嘴里可有话说了,我在儿媳妇眼里矮了一分了。”

如果是我,去别人家吃酒,亲戚和好友我们两口子去,亲戚家基本都是大礼,两口子去很合适,带着老人去也合适,毕竟亲戚重在相聚团员。但是带着一大堆人去,而且搭的礼金又不很大气,尤其大家办事请客都是各自为政,而到了亲戚这里却成了合而为一,多份合成一份,合成一份也可以,合成厚厚一沓。

但是你们却心里清楚装糊涂,你糊涂,请客的可不糊涂,人家请客时早就算好了几桌人,大概能回收多少钱,一场酒席办下来是亏还是盈,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珠子。

毕竟人家搭你五百,你不可能还三百,现在人都不用算盘了,心里早就一万个清楚。

你当你舅妈傻啊,你当你姑舅老实啊,你姑舅媳妇可是人精,她不傻,她可想搭出去的收回来。

反倒是刚考上大学的状元看的透:“奶奶,妈你们累不累,人家高高兴兴的来了,你们干嘛要人家心里不爽,奶奶和舅姥爷亲,我爸和表舅亲,你们亲你们走,不亲的不走不就行了吗,再说,这次人家都这样,你还期待你搭给人家的人家还能全款还回来吧!”

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多了,这样的亲戚还需要走动吗?

舅舅借5000块钱给我爸还债,舅妈知道后,马上登门逼我妈还债。我妈拿不出钱,舅妈说了许多难听的话。

后来,表姐结婚,舅舅叫我们去吃酒席。可舅妈却不让我们入席,说我们来的人太多,坐不下。最后,舅妈只让我们躲在厨房里,吃别人吃剩的鱼尾巴和梅菜干。

这些经历已经过去十几年,但我还是忘不了。

1.

96年的时候,大表姐结婚,舅舅叫我们去吃酒席。

不过,那天大哥要给一个客户送货。客户要赶时间,说只要我哥能提前完成缷货,会给我哥加钱。

为了多挣点钱,我爸妈要去给我哥帮忙,就让嫂子带我们去舅舅家。

按理说,表姐结婚摆酒这样的场合,我爸妈该出席的。只是家里负着债务,被债主一直追着,我爸妈根本不敢歇着。

94年的时候,我爸创业失败,欠下了近十万的债。为了还债,我爸妈跟我哥都是起早贪黑的干活,丝毫不敢懈怠。

我爸妈他们一直把挣钱还债当死头等大事,所以但凡有工作都得先紧着工作。

于是,我嫂子就带着两个侄儿,我和我弟一起去了。

舅舅家在我们隔壁镇,与我们家隔着几公里,走路需要花不少的时间,所以嫂子就去邻居家里借了一台单车。

嫂子背着一岁两个月的侄儿,在前面骑着车。而我,坐在单车尾座上,抱着两岁半的大侄儿。小弟呢,就坐在自行车的横梁标杆上。

2.

当我们一车人来到舅舅家时,亲戚们纷纷侧目。他们说我嫂子可厉害了,那么娇小玲珑的一个人,居然能骑得动一辆又高又大的凤凰双杆自行车,而且还能带那么多的娃。

舅妈站在门口招呼先到的宾客,笑容满面。她应该也看到我们了,因为我有看到她瞥了我们一眼。但她很快又侧过脸,继续跟身旁的亲戚说话了。

嫂子把自行车停好,带着我们走过去,叫了一声舅妈。舅妈没反应,继续跟身旁的亲戚说话。

我以为舅妈没听见,也叫了一声舅妈,弟弟见我叫了,他也跟着叫了。

可舅妈却还是没听见,也没看我们,就转身往里走了。

场面一度冷寂,我们感觉很尴尬。旁边有人跟舅妈说:“阿芬,你外甥叫你呢。”

舅妈似乎才反应过来,转过身来冲我们笑道:“哎呀,你们来了。瞧我,刚刚只顾着说话高兴,都没听到。”

嫂子脸色有些发红,掏出红包递了过去,笑着道:“今日是表妹的大喜日子,恭喜舅妈了。”

这红包是100块钱。在当时,算是很大的红包了。这100块钱,还是我哥从老板那预支的部分工资。

舅妈把红包接了过去,说你们来就来呗,还拿什么红包呀。

3.

然后,舅妈就叫我们跟她进去坐。舅妈领我们进去后,对我们说:“你们来的人太多了,坐不下了,你们到厨房里吃吧。”

嫂子愣了下,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应。这会儿,离开席还早,很多亲戚还没有到,舅妈怎么就知道坐不下了呢?

舅妈接着说:“都是自家人,不用讲究那么多。”

嫂子只能笑着点了点头。在农村,一般做大席面,都是在外边的院子,重新搭一个临时灶台的。所以,这时候的厨房,倒是安静的。

我们来到厨房,找出三张小矮凳,只是还没坐下,舅妈便进来了。

舅妈说今天太忙了,人手有点不足,叫我和嫂子出去搭把手。

嫂子便交代小弟看着大侄儿,别让他跑出去乱蹿,撞着人了。然后,就带着我去帮忙了。

其实,来之前,我妈交代过我,要早一些过来,如果有需要的话,就搭把手。所以,当时,我对于舅妈的要求没什么抵触。

我就跟在嫂子后面,做些摘菜洗碗的活。嫂子背着小侄儿忙得满头大汗,我看着有些心疼。

在我们家里,很少会有嫂子背着个孩子忙这忙那的情形。

只要有我爸、我妈、我哥、我或我弟中的任何一个人在家里,嫂子都不用这个样子。要么我们干活,要么我们帮忙看孩子,嫂子去忙活。

4.

我让嫂子去歇歇,我来干这些活就好。可嫂子却不肯,说这一堆活,我这个半大丫头,忙不过来。

还好,我们也就忙活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样子,就开席了。同样在帮忙的堂舅妈,叫我们先去吃席。她说大人能挨饿,小孩子却饿不得。

堂舅妈还说我嫂子一个人要带着几个娃,还是要早点回去的,所以先吃的好。

然后,嫂子跟我就回到了厨房。可是,没人端菜进厨房给我们。

我们都饿了,嫂子就拿碗去打点粥给我们吃。因为没有菜,嫂子就只打了白粥。

我们不好意思去外面夹菜,没有坐到席面上,也不好去人家那席面上夹菜。

大侄儿闻到菜的香味,闹着要吃鸡腿。嫂子从兜里掏出一把糖来,这糖是嫂子在路上买礼品时,顺便买的。

嫂子说回去后,妈妈给你杀一只鸡,让你吃鸡腿。

那会,我弟也读四年级了,很懂事,也帮忙哄大侄儿,说到时候他的鸡翅膀也给大侄儿。

5.

每次杀鸡,地上跑的两条腿归两侄儿,天上飞的两个鸡翅膀归我跟弟弟。我也对大侄儿说,到时候,姑姑的鸡翅膀也给你。

大侄儿手里抓着糖,又一下子得了鸡腿和两个鸡翅膀的承诺,很开心地拿起小勺子挖粥吃了。

嫂子把两个侄儿都教育得很好,很少会撒泼滚打地闹着要某一样东西。

快散席时,舅妈才端着两盘菜过来给我们吃。

一盘是鱼,应该是别人吃剩的。因为盘子里虽然有两条鱼,但都只剩下鱼尾了,其中一条还是只剩下半边鱼尾。

一盘是应该是梅菜扣肉,只是盘子里面都是梅菜干了,扣肉没个影儿。舅妈还给我们端来一盘青菜和一小碗炒花生,那盘青菜倒是新鲜出炉的。

嫂子说谢谢舅妈。我抿着嘴,没有说话,心里生着闷气。舅妈端来四盘菜端来后,又出去招呼客人了。

弟弟与侄儿看到有菜了,很开心,就开始吃了。嫂子在一旁看着,没有说什么,只是眼眶有些发红。

我跟嫂子都没有吃菜,嫂子给小侄儿剔鱼刺,我给大侄儿剔鱼刺。

6.

其实,那会儿,我是很想赌气回家的。舅妈的种种做法,让我有一种被羞辱感。

但当我看到嫂子只是在那默默地剔鱼刺后,我也跟着剔鱼刺了。

来之前,妈妈交代我,到了舅舅家,要听嫂子的。

妈妈经常对我说,要对嫂子好一点。

妈妈说,嫂子在娘家是没吃过什么苦的,但嫁给我哥后,受了好多苦。

我妈常常担心,嫂子熬不了,不要我哥了。

当然,我跟我弟都很喜欢嫂子,也怕嫂子不要我们了,所以我们都很敬重嫂子,很听嫂子的话。

还债的那几年,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只有逢年过节,我们家的桌面上才有荤腥。

有时候,侄儿实在馋肉了,嫂子就带着侄儿回娘家。嫂子心疼我跟弟弟,有时候还会把我们给带上。

7.

吃完饭后,舅妈叫我们帮忙收拾桌面。我跟嫂子忙活时,舅妈正给那些来帮忙的亲戚分剩下的菜。

我们在客厅里,看到有一桌菜是没有被动过的。那桌应该预备多的,没有坐人。我偷偷瞥了两眼,心底百般滋味。

我们擦完桌子,洗完碗后,就跟舅妈告别。舅舅看到我们,问我们吃过饭没有,说刚才吃饭时怎么没看到我们。

我们说吃过了。舅舅点点头,然后叫舅妈倒点菜给我们,拿回去给我爸妈我哥他们吃。

舅妈说早备好了,还用你说。然后,舅妈递给我们两个鼓鼓囊囊的袋子。

我们都很高兴,以为回家能吃大餐了。可是回到家打开一看,一袋是梅菜,一袋是青菜。

嫂子把菜倒进盘子里,跟我说她今天很累了,想休息一下,让我做晚饭给爸妈他们吃。

我应了下来,嫂子就抱着已经睡着的小侄儿回房去了。我弟则带着依旧龙精虎猛的大侄儿,在院子里玩。

晚饭的时候,嫂子出来了,眼睛又红又肿,像是哭过。我哥看到了,问怎么回事,嫂子说是沙子进了眼睛。

8.

因为从舅舅家拿回来的梅菜和青菜,有两个菜了,所以我就把它们炒热了,端上桌来吃,没有再增加别的菜式。

吃饭时,爸爸逗两个侄儿,问他们在舅公家吃了什么好吃的。

大侄儿大声说吃了鱼。小侄儿也跟着叫“鱼、鱼、鱼……”。

嫂子喂着小侄儿吃饭,没有说什么。我也没出声,心里有些委屈。因为是在自己的家里,我没有什么隐藏,脸上的神情便露出了几分。

妈妈觉得我跟嫂子的神情都不对,便问怎么了。

我忍不住,就把今天的事一股脑地给说了。说完后,餐桌上一片沉寂。

好一阵子后,我妈才打破这沉寂,说今天忙一天了,都挺累的了,早点吃饭休息吧。

我哥把小侄儿抱过去,接过我嫂子手里碗,说:“你今天累一天了,你先吃饭吧。”

嫂子努力地笑了笑,说那好吧。然后,嫂子快速吃完饭,又把小侄儿接过去喂,让我哥吃饭了。

9.

我爸一直默默吃饭,没有再开口。我看着这情况,突然就很后悔说了今天的事。

因为那天的经历,之后我一直很抗拒去舅舅家。后来,我妈跟我说:“你舅妈有点势利眼,但你们的大舅舅还是好的。”

的确,我爸创业失败时,一堆债主上门来讨债,不给钱就不肯走,吃睡都要赖在我们家里。

当时,好多人来看我们家的热闹。最后,还是大舅舅跟朋友借来5000块,一个债主分一点,好话说尽,才让他们离开。

舅舅的雪中送炭,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可是因为此事,舅妈却跟舅舅大吵了一架。

舅妈跟舅舅吵完架后,就直接上我们家讨债。我们拿不出钱,舅妈就说我妈,说了好多好难听的话。

之后,舅妈隔三岔五就过来我们家要钱。舅舅知道舅妈上门来讨债了,追了过来,要舅妈回去。

舅妈不肯,还跟舅舅在我们家大吵一顿。最后,还是同村的李伯看不过眼,借了500给我们,让我们先还500。

舅妈拿过钱,要求我们家一个月后,把舅舅的钱全部还清。为了还这笔钱,我爸妈和哥哥嫂子都去砖窑里搬砖。

天未亮就出门,天黑透了都不舍得回来。终于按时把欠舅舅的钱给还清了。

10.

舅舅觉得舅妈做得太过分,要把舅妈赶回娘家。我爸我妈去劝了好久,才让他们和好。

因为这事,我爸我妈都觉得挺对不起舅舅的。

我们家在00年的时候,还清了债务。侄儿大了后,嫂子把他们交给我妈带。她出去工作,在批发市场帮人卖衣服。

做了几年后,我嫂子自己做了一家店。看到嫂子做的生意还不错,我哥也不再跟着我爸养鱼了,跑去跟我嫂子学做生意。

后来,他们的生意做大了,哥哥还弄了一家自己的小服装厂。

06年的时候,表弟结婚了。舅妈特意叫了我们全家人都要过去。还说你们不来,就是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了。

我们去了,这次舅妈没有再叫我们干活,我们也上席吃了。

吃完席后,舅妈还分了好些没上过桌的菜,给我们拿回去吃。我们不想拿,但拗不过热情的舅妈,盛情难却,只能拿了。

我觉得,舅妈之所以会那么热情,可能是因为我哥借钱给表姐开店了。

表姐跟表姐夫刚结婚那会,表姐婆家还是挺有钱的。他们家有木材厂,只是后来因为政策的原因,被罚了好多钱,破产了。

然后,表姐表姐夫都要重新找工作,可他们不想给人打工,也想自己做生意。舅妈心疼女儿,就求到我哥头上了。

我哥本不想理舅妈,可我妈说要帮的,因为大舅舅帮过我们好多回了。我嫂子也劝我哥,说过去的事没必要计较。

然后,我哥就借钱给表姐跟表姐夫开了服装店,他们也经常从我哥的厂里拿货。

11.被亲戚冷落,还要不要再走这门亲戚?

看到题主提的问题“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多了,这样的亲戚还需要走动吗”,我忍不住就想起了自己的这一段经历。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得看看舅舅还有你表妹是什么样的反应吧。

1.

如果舅舅的一家人里,除了舅妈外,其他人都还是比较好相处,都是比较重亲情的。那么,不能因为舅妈一个人缘故,跟舅舅家断了来往。

就像我舅妈,有点势利眼,有点刻薄,但舅舅对我们却是好的。那么,我们不能因为舅妈,否定了舅舅一家人。

不看僧面看佛面。如果我们对舅妈表现出不满,那么舅舅夹在中间,会很难做。

长久以往,舅舅很有可能就会跟我们生出嫌隙。那样的话,我们可能就会失去一个对我们好的舅舅了。

这样结果,我们是不愿意看到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意,也不想看到,那些疼爱着我们的亲人,受委屈。

2.

如果舅妈的态度,也是舅舅一家人的真实态度。那么,这样亲戚,就算你想走,他们也不见得乐意与你走。

这样的话,可以与这门亲戚保持距离,少来往或者不来往了。

我舅妈虽然势利,但我舅舅对我妈这个妹一直很好。舅舅对我们这些外甥,也很好。而我表姐表弟,性子也随我舅舅,蛮厚道的。

所以,发生那样的事后,我们依然愿意与舅舅家来往,也对舅妈保持面上该有的尊敬。

3.

水至清则无鱼,这世间,没有纯粹的人与事。

有时候,这世间事,这世间人,不能用一个非黑即白来界定。

人性太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以立场论对错,只能相对而言。

有时候,吃亏是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了一些人与事,作出妥协与让步,是值得的。

在情感世界里,太计较,反而会失去更多的温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表妹结婚,舅妈挖苦我们家去的人多了,这样的亲戚还需要走动吗?

表妹结婚,我们一家七口人去参加婚礼,舅妈看我们快走到酒店门口时,转身就去招呼其他客人,我妈随完份子就离开了。

表妹跟他老公是上大学认识的,毕业后又在一起工作了两年,把事情告知父母后,双方的父母也都比较满意,但是男方只准备了三万块钱拿给舅妈。

舅妈考虑到女儿跟男友交往多年,肯定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就没有在乎金钱的多少。

因为跟男方家里都是同一个县的人,工作也在当地,舅妈还在县城给他们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希望他们可以安心地工作,自己或者对方的父母偶尔去城里还能有个住的地方。

表妹结婚的酒席是在酒店里办的,为了方便,村里的人就包了一辆大巴车直接去酒店。

毕竟是自己的侄女,我妈说我们全家都去,当时我还没有结婚,我爸我妈还有我哥家里四个人,加上我一共七口人去参加表妹的婚礼。

后来又考虑到我们去的人多,坐大巴车可能会占很多位置,我们又重新搭了一辆面包车,但是没想到,下车到酒店时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那天只有表妹一家结婚,酒店门口唠嗑拉家常的人也非常多,从窗户看到里面也非常热闹,我妈带领着我们直接往门口走去。

本来下车时我还看到舅妈高兴地在门口迎接客人,在距离我们只有十来米的位置时,舅妈转身就走向了屋里。

这一幕被周围的同乡和参加婚礼的人都看到了,不认识我们的还好,但是很多村里的村民都认识我们一家人,所以气氛就显得非常凝重,我们也感觉到极其尴尬。

虽然舅妈没有迎接我们,我们还是进了酒店找了位置坐下,而我妈妈直接就去随了份子,又去楼上给了表妹一个红包。

后来我妈让我们留下继续吃饭,他直接就走了,走到门口时看到舅妈,我妈没有理会直接就往商业街的方向走去。

舅妈这边也没有想理会我妈,看到我妈离开的时候,她不仅没有追,反而还乐呵地跟其他人一起聊天。

开始吃饭后,表妹跟老公轮流给吃饭的人敬酒,舅妈就在前方介绍,在走到我们一家面前时,舅妈说“你们真是照顾我们家,你看你们一家就占了大半张桌子”。

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准备起身离开,被我爸一把拦住了,并且还回复舅妈说,今天是我侄女大喜的日子,又是两个孩子的表妹,我们全家都替她高兴,所以就都来了。

本以为舅妈听完我爸说的话会收敛一些,没想到表妹跟表妹夫给桌子上另外几个人敬酒之后,就被舅妈拉到另一桌去了。

我爸的脸顿时有一些红润,不过他依然劝我们把饭好好吃完,还说这些年都过来了,这一点算什么。

其实舅妈这样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她非常厌烦我们家还经常在背后说三道四,而跟我们家的过节还得从表妹出生那年说起。

舅妈的脾气是属于急躁型的,当时正在坐月子,我跟我哥当时年纪也很小,我还需要我爸抱着,我哥也刚上小学。

那时候都还住在农村,我妈嫁的不算远,跟外公家都属于一个村子,所以外公家里有什么事,我们很快就可以赶到。

我妈跟舅妈一共就见了两回面,第一次是舅舅第一次带她回家的时候,第二次是结婚,因为她跟舅舅平时都不在家,所以这次是第三次见面。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坐月子的时候,很多亲朋好友都会去看,那一天刚好凑巧去的人非常多,一个房间挤了十多个人。

舅妈跟孩子都躺在床上,看见人越来越多时,她侧过身子跟舅舅说,这一家人谁啊,怎么来这么多人。

舅舅回答说这是姐姐啊,你们之前不是见过吗,舅妈接着就转头看向我们一家,对着我妈妈说,姐姐你们一家可以出去坐嘛,现在人太多都没地方坐。

还没等我妈妈回答,另外几个亲朋好友就跟舅妈说,我们出去就行,那是你老公的姐姐,让他们好好陪你。

于是舅妈接着又说,就是因为是姐姐才让他们出去啊,我怎么好意思让你们走呢,我妈的性子也有点急,看见舅妈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就牵着我哥叫上我爸往门外走。

因为舅妈一家常年在外,我从小跟这个表妹见面就甚少,但我们相差不了几岁,所以我们在成年后开始有了一些联系,但在一起聊天吃饭从来不谈父母的关系。

以前小时候不懂,就经常问妈妈,说为什么只有舅舅没有舅妈,长大后才知道每到过年的时候只有舅舅带着孩子回家。

舅舅跟舅妈其实还有一个孩子,比现在结婚的表妹还要小两岁,我们一家人都没见过,只有我妈妈见过两次。

这个小孩出生后就没有带回过家里,从小到大都是舅舅的岳父岳母在带着,因为长年在外,就连舅舅的几个姐妹兄弟都不知道他又有孩子了。

我妈妈是一个比较看中亲情的人,不管这个亲人如何对她,我妈妈都会坦诚相待,但是我妈妈的急性子也是从舅妈嫁给舅舅之后开始的。

所以这次舅妈又生下一个孩子,我妈无论如何也要去看一眼,因为我妈相信不管对方性格如何,不管她怎么做,只要自己够真诚,就一定能打动她。

我妈也是碰巧听到有人说舅舅又有了孩子,我妈才去询问舅舅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得知准确消息后,我妈妈坐长途车来到了舅妈跟舅舅工作的地方。

但是非常凑巧,来的时候舅妈正好不在家,舅舅当时推着孩子在马路上遛弯,我妈妈把带去的东西留给舅舅后,逗了逗小孩,就迅速离开了。

后来回到家后,我妈接到了舅妈打来的电话,舅妈开口就训斥我妈妈一顿,说谁让你来看孩子了,你有这个权利吗,你要是敢把这个消息乱说出去,你就等着吧。

于是在后面的几年,我妈就开始慢慢怀疑,为什么这个小孩不送回家,为什么要让舅妈的母亲带孩子,就算让她母亲带,也不应该等这么久啊。

慢慢地我妈就怀疑到了孩子身上,但是从来不敢乱说,也不想说,就像舅妈说的那样,你要是敢把消息散出去,我一定让你吃不好穿不好。

但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家依然怀记在心,但是对于舅妈来说,她可能也忘不了我们一家人,也怪我们一家总是给她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以通过了解舅妈的经历和分析,我认为遇到题主所说的情况,首先要从自身解决问题。比如说针对我的舅妈,我妈妈在经过岁月的积累后,也愿意从多钟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到问题并解决他。若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是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会谦虚,以后慢慢改正,若还是不确定,应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自我分析。

所以通过对题主的问题和舅妈的经历来分析,我认为题主要开始远离这个亲戚,不要再去走动,虽然你们是很亲的那种亲戚,原因有好几个,供你参考。

第一点:问题的严重性,挖苦一个家庭,是高傲的表现,而你的舅妈应该不止一次两次说这个话了。

第二点:有没有对你的家庭造成影响,比如说我舅妈说我们一家人,倘若只有我妈妈一个人知道,估计她会隐藏在心里,但若是对性子弱的人,他们的内心会收到很大的创伤。

第三点:舅舅的态度,如果你的舅舅的态度很好,那么至少在某些方面是要看在舅舅的面子上去的,不能因为舅妈的不愉快反而影响了更多人的心情。

第四点:有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若你舅妈非常明确自己的观点,并且挖苦你们,我认为应该断绝来往,要彻底分清彼此之间关系。

最后我想说,现在这个社会人无完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有一个诚恳的态度和分析和辨别问题的能力。遇到类似的事情发生,一定不要冲动,至少你应该做到不紧张,不要多想,不要把无用的东西装进自己的脑袋里,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被挖苦的那种处境,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当有人挖苦你的时候,你的名誉一定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很多不会明辨是非的人会把挖苦你的话传到千家万户,如果你心态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若是心态较差的人,会承受不住这种打击的。把所有的问题简单化,舅妈挖苦我们,那以后就跟他山交流,有什么事跟舅舅商量就行,只要舅舅在关键时刻是明白道理的就行,反之别人说你,你也是一样的说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