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在身旁为啥?
我们那没有这个说法,每个老人临终时都希望儿女全部在场,所谓的养老送终。
除非儿女身在外地,一时半会赶不回来,很多老人在临终前,都有话要对子女说,有些老人一定等到子女回来才断气。
没有见到送老人临终时最后一面,是儿女最大的遗憾,也是老人依依不舍无奈地走了。
我只听说老人临终时,儿女千万别掉眼泪到老人脸上,究竟是为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应该就是因为这个,不要对老人离的太近吧,而并不是不准儿女在身旁。每个老人快离世时,家中都会通知子女尽最快速度赶回给老人送终。
我听我妈讲我伯娘过世,一个儿子在外没有赶回来,她是几次没了呼吸,大家以为她走了,不久后又有了呼吸。
这样反反复复,直到等到二儿子回来见她最后一面,才放心地走了,再没有醒过来。
所以说生儿育女,就是为了给父母养老送终的。如果不在身边,岂不是好残忍,让老人孤单地一个人遗憾地离世。
不准孕妇和来月事的女人在身边是真孕妇和月经期妇女一般阴气重,所以不适宜那种场合在现场。
再说了,我们那还有这种说法,如果孕妇见了刚刚过世的人,四年投不了胎。
如果是月经期女子见了,那末过世的人要在阴间摸一辈子黑,这是我们那的传说,人家都是这么做的。
究竟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还有经期妇女和孕妇不得进新娘子的房间,好像理由也差不了多少。我觉得这实在没有科学道理。
不过没人违背,个个都遵照当地习俗办事!!
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在身旁为啥?
谢邀答:我父母走的那一刻我都不在他们身边,我感到很是遗憾。父亲走前我陪父亲28天,最后一个星期是在医院陪护的,最后将父亲转到大医院抢救室医院就不让家属陪护了,我只能回家等待消息,而且一个月的陪护已经累得我精疲力竭,瘦了十斤正好在这个空隙时间休息一下,可是那一夜我怎么也睡不着,浑身疼痛,我以为我是累的,也可能是父亲给我的心灵感应,第二天快中午时医院给我打电话说父亲正在抢救,我立马打的过去,父亲死不瞑目正在上着呼吸机和心外按压,那一幕我永远也忘不,父亲没想到他老人家走时没有儿女在身边肯定恨我了!而母亲是赶上疫情住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也是不让家属探视,最后大夫给我打电话我们立马驱车过去,医院门卫还要登记刷健康码,病房也要刷健康码,等到赶到母亲身边时母亲已经咽气半个小时了,感觉母亲太可怜了,临走时女儿也不在身边陪护,她是多么的恐怖啊!我也是感到很是遗憾,其实父母临终前最好儿女要在身边陪护陪他们度过最后时光,他们会走得安心不留遗憾,不是儿女经受不住父母离世的悲惨镜像,而是女儿早晚也得去见到那种镜像,除非女儿根本就不去处理后事,最后见个骨灰盒,所以能陪在父母身边见证他们的离世对父母对女儿都有好处,对父母来说完成了最后见儿女一面的愿望,对儿女来说也算尽孝道尽得彻底些,否则对儿女会留下终身的遗憾!
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在身旁为啥?
在某些地方,老人临终前,是不会让子女在身边的,这也许是老人最终的执念吧。
在我们村子里面,曾经也有这样的风俗,老人,只能在自家屋子里面去世,在最后的几分钟里面,家人是不能在身边的。
还记得前些年,村子里面老陈家,92岁的老太太因为摔倒的原因,送到医院里面去了,经过检查,脑淤血,但老太太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医生建议让老人静静的躺着就行了,看有没有奇迹恢复,也打着针水作为心理安慰。
我当时还跟着母亲过去看过老太太,到医院的时候,老太太其他都很正常,意识也很清醒,一直叫着说肚子疼,医生也检查了,没检查出什么来,只是打消炎针,给老太太讲打完针就不疼了。
老太太一直闭着眼睛,说是不敢睁开,一睁开眼睛天地都在转,转得晕乎乎的,所以就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叫着肚子疼,老太太的儿媳妇在旁边照顾着,时不时的和老太太说两句话,老太太也只是艰难的回应着。
后来,医生看着家属来得差不多了,就让家属代表到办公室去,交代一些事情,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去签字什么的。
因为老太太看上去精神状态还算好,意识也没什么问题, 我就跟母亲回家了。
后来到了第三天,母亲说今天的日子和老太太的生辰相冲,如果老太太撑过今天一天,也就可以慢慢好起来了,如果撑不到,也就是在今天走了。
到了晚上10点多一点,老太太的儿媳妇打电话给我母亲,说可能撑不住了,要将老太太带回家里面,母亲也马上骑上自家的农用三轮车,带着被子,急急忙忙的就过去了。
将老太太带到三轮车上的时候,老太太还紧紧地抓着母亲的手,不放开。最后母亲和老太太的儿媳妇将老太太带回家了,烧了热水给老太太洗洗身子,换上新衣服,也收拾了下老太太的房间,这个时候差不多10点40了。
最后将老太太抱到自己的床上,躺着,和平时一样,母亲和老太太说了句:好好休息。然后就关上门。
本来在医院时候还是有气无力的老太太,回到家之后,就沉默了,任由子女们照顾自己,到了床上的时候,还费力的给母亲说:差不多了,你们好好休息。
房间外面,老太太的子女们都围在一起,气氛很压抑,有人忍不住想进去看看,但都被其他人阻止了,大家都在说,老太太还要撑一会儿,一会儿就好。
等到了晚上11点50吧,在这种气氛下,老太太的大儿子忍不住了,因为自己本来就是大的,也主动打开门进去了,才发现老太太已经安详的闭着眼睛走了。
我在后来问过我妈妈,为什么要将老太太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呢?
母亲说,老太太一辈子强势惯了,就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允许自己在子女面前变得脆弱,就算是面对死亡,也要自己去承担,也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吧。
另外也害怕自己的离去,会让子女感到恐惧,为了减少大家的这些恐惧心理,老人们一般都选择自己面对,这也是老太太在生前给自己安排的。
至于在外面等多久,这个只能是看大家能撑得到什么时候了,毕竟比起压抑的气氛,胡思乱想得来,还不如直接进去来得痛快,当然一般也只是局限自己的大儿子进去。
其实,我觉得,作为子女的,理应陪伴着老人走最后一段路的。因为对于父母来讲,自己一辈子对子女做出了很多无价的贡献,生儿育女,自己省吃俭用,就为了能让子女过得稍微好一些,这就是自己的父母正在做的事情。
人,总会一步一步地老去,当看着自己的子女,逐渐成家立业之后,回想起自己这一辈子,也算值了,剩下的时光,就是享受生活了。
但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子女成家立业之后,还不能享受生活,对于一辈子勤劳的农民来讲,要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不然闲下来做什么呢,还不如乘着自己还有些力气赚点钱,减轻子女的压力来的好。
当父母逐渐老去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要积极面对生活,主动地赡养父母,这是子女唯一能够为父母做的事情了,让父母老有所养,这是我们的责任。
回想一下,是谁教诲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谁让我们懂得了自己的责任,这些都是父母的教诲,而当父母老去的时候,我们也同样需要以身作则的教育我们的后代,要好好照顾老人。
当自己为父母养老的时候,自己的子女也都在旁边看着,将来也会有学有样地照顾自己,其实,最终受惠的还是自己,不是吗?
不管对于谁来讲,父母在子女的心目中,永远都是值得敬佩的人,这样的人,子女是不允许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倒塌的,所以作为父母的,当然想让子女陪着自己走最后一段路,但父母总归是疼爱子女的,宁愿自己艰难地走最后一程,也不愿意看着子女在旁边哭哭啼啼的,让自己更心烦。
子女,当然想和父母在一起,这样的时光过一天少一天,但,我们村子里面,在老人最后的时光里,大家都会尊重老人的意愿,让父母在为自己做最后一点事情,就是安慰自己悲痛的内心。
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写在最后生老病死,这是人生常态,作为父母的,总是爱护着自己的子女,哪怕自己已经老了走不动路了,哪怕子女也已经进入晚年了,但都会想着保护自己的子女。
很多家庭里面,大家都在说自家的老人经常作妖,导致大家都不喜欢她,我见过这样的家庭,当老人去世之后,大家对她的痛恨才少了一些,总体上来看,大家都没那么悲伤,只是生活中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其实,想想看,这会不会是父母的一种保护子女的手段呢,自己本来就已经油尽灯枯了,不可逆的,以其到时候自己的子女苦的死去活来的,还不如在生前就让他们痛恨自己,到自己最后的时候,可以少一些悲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可以让子女在自己临走的时候,离自己远一些,哭哭啼啼的心烦,所以很多老人在年纪大了之后,脾气会变的暴躁,也容易做出一些伤害到子女的事情来,让子女恨他们,离他们远远的,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的走最后一段路,这也许就是老人在临终前不想子女在身边的原因吧。
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在身旁为啥?
我想纠正一下,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在身旁应改为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靠近身旁,一字之差,意义不同。
没有一个老人临终前不希望儿女都围在身旁,养老送终就是这个意思,有的老人死不暝目,一定是有放不下的心思和没有见到的人,才迟迟不愿闭上眼睛。可是为什么临终前不让子女靠近身旁,这里面就有说道。
我们这里,老人临终前,是见不得儿女流眼泪的,起码不能让老人看到,可是面对生离死别,又有几个亲人会抑制住悲哀?特别是女儿,很难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听说老人看见了眼泪,就会闭不上自己的眼睛,走的心不净,更有甚者,一旦眼泪滴在死者身上,或活人的气息被死人接触到,容易接气,还魂,诈死。所以,在老人临终的时候,儿女们都围在老人身边,不让近距离接触,免得发生意外。
讲一个小故事。
大南岛的老李太不行了,已经二天不进水米,躺在灵床上,气若游丝,眼光散乱。
老人的亲人们都围在身边,不敢离开半步,生怕一个疏忽,老人就咽了气。
其中小女儿一直哭个不停,怎么劝都不行。
眼看着老人出气多,进气少,扶丧的上前测试脉搏,摇了摇头,让儿女们上前看母亲最后一眼,道个别。
轮到小女儿,再也无法控制感情,一头扑在母亲身上,号啕大哭。
扶丧的当时吓白了脸,再看老李太,身体突然抖动起来,嗓子咕噜咕噜直响,一双鱼肚白的眼睛睁的暴凸。
不知谁喊了声"接气""还魂""诈尸"了,周围的全吓跑了,只剩下目瞪口呆的小女儿。
说时迟那时快,扶丧的从兜里摸出一块铧铁,压在老李太胸口,再看老李太,胸口起伏不定,片刻,闭上眼睛,没了生机。
这时,一滴混浊的眼泪从老人眼角滴了下来。
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在身旁为啥?
父亲临终前,曾把我赶走,但我不走,因为我知道父亲内心最希望我陪他。父亲临终时,看着父亲慢慢闭上眼,我心如刀绞,但没有遗憾,因为父亲给了我生命,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一秒,我还陪在他身边。
2017年2月5日,正月初九上午,74岁的父亲查出肾癌晚期,并且已经转移肝及其它部位,医生说按病情来看,我父亲只有两三个月时间,没必要做手术了。
那次是弟弟带父亲去检查,弟弟看到检查结果和听到医生的话时,眼泪瞬间流下来,弟弟把检查结果发到家里的微信群,哭着告诉我们医生说的话。
太突然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人跟着哭,都不相信平时身体挺好的父亲怎么就癌症晚期了,希望检查出错。
那天下午,大哥和弟弟带父亲去第二家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和第一家医院一样,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
村上有个小弟在第二家医院做医生,他说我父亲年纪大,手术已经无意义,做手术,我父亲身体吃不消,更受罪,同样建议不做手术。
我们再三考虑下,加上想瞒着父亲,不让他知道得了癌症,最后我们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只告诉父亲他肝有些问题,吃药调理就好。
2015年,父亲查出肝有点硬化,那时我们如实告诉父亲,所以当我们告诉父亲,他只是肝有些问题时,他信了。
父亲讨厌住院,所以没有住院,我们抱着一线希望去找了个老中医开药给父亲吃。
父亲病情发展挺快的,查出癌症晚期后,原本突然消瘦的身体,更加消瘦了,吃东西难咽下,吃点肉也反胃。
哥姐弟看得难过万分,但还强装像个没事人的,而我就更难过,因为想回家却不敢回。
那时,我在另一个城市工作,知道父亲癌症晚期后,我很想请假回家看和陪父亲,但哥姐叫我先别回家,免得父亲和母亲生疑。(父亲的病情我们开始同样瞒着母亲)
到了3月份,父亲病情又加重了,母亲似乎也猜到了什么,几次逼问哥姐,最后大姐告诉了母亲,母亲没有怪我们不给父亲做手术,说她若一开始就知道的,也不准给父亲做手术,免得父亲受罪。
面对很快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伴,母亲的难过不在我们之下,但母亲还是忍着泪照顾和陪伴父亲,只想和老伴多呆些时间。
而我大姐把工辞了,回家和母亲一起照顾父亲,嫂子下班之后,也一起轮流照顾父亲。
父亲病情加重,母亲知道父亲得了癌症后,我也顾不了那么多,经常周五下班就赶去乘车回家,三个半小时才回到家,到家时都近晚上十点了,周日下午六点左右又返回工作的城市,除了周末回家,时不时也请假回家。
往返两地,虽然有些累,但对于我来说,只要能回家看望和陪伴父亲,再累也值得。
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父亲最疼我,对于我回家,父亲又喜又忧,喜的是有我陪他,忧的是怕我耽误工作,总叫我别请假。
每次父亲恨不得我马上返回工作的城市,但每个周五,父亲又开始盼着我回去,甚至,晚餐说不饿,不肯吃,我一回到,父亲就说饿了,我端饭给父亲,父亲总是开心把饭吃完。
3月中旬开始,父亲瘦得皮包骨,肚子开始胀,脚板也开始肿,只吃得下粥,同时,父亲不肯再吃中药。
癌症病人,越到后面越痛,父亲却一再忍着,尽量不喊痛,看着父亲痛苦,我们也跟着难过和心痛,真希望能为父亲分担痛苦。
为了减轻父亲痛苦,我们给他吊了几瓶人血白蛋白,还有给他吃止痛药,父亲虽然少了些疼痛,但最后还是吐血了。
父亲第一次吐血,是母亲和大姐在他身边,大块的血把母亲和大姐吓到了,父亲对母亲说,幸好我没有在他身边,他不希望我被吓到。
3月底,早有怀疑的父亲几次追问母亲后,知道了自己是癌症晚期,那几天,父亲不怎么肯吃,挺难过的。
因为父亲最肯听我的话,姐姐叫我请假回去哄父亲吃,我回去哄父亲,父亲肯吃了,却又赶我走,叫我回去工作。
我不想父亲难过,顺他意返回工作的城市,两三天后我又请假回家,对父亲说,以前我加班多,没有补休,现在老板准允我每周休息几天,补过来,父亲将信将疑,因为他知道我以前确实经常加班。(在此,很感激当时的老板体谅我,让我随时请假回家照顾父亲)
4月份我经常在家照顾和陪伴父亲,父亲第二次吐血,准备吐时,父亲把我赶走。
父亲知道我看不了脏东西,我当初不考卫校做护士,也是因为这点,而父亲把我赶走,其实是爱我。
父亲那么爱我,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又怎能离开,我没有走,也多想替父亲承受一切痛和苦,哪怕是折我的寿,可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痛苦,却无能为力。
4月份,父亲三次赶我走,叫我以工作为重,回去工作,每次我都安慰父亲说,工作上的事安排好了,不用担心。
在陪伴父亲的日子里,我常常祈祷有奇迹发生,但父亲的生命还是逐渐走向尽头,最后几天,我们兄弟姐妹虽然轮流守着父亲,但没有轮到我时,我也没有离开,日夜守着父亲,睡一会就醒来。
父亲看着我,想说些什么,但又没有说,我知道他心疼我,又想赶我走,好好休息,我握着父亲的手,在心里说,父亲,别赶我走,我也不走,我要一直陪着你。
不知是不是父女心相连,有灵犀,还是别的,那刻父亲眼里有泪流出来。
父亲查出癌症晚期后,不到三个月,4月29日父亲终究还是离开了我们。
父亲临终前,除了二姐夫和大侄子赶不回来外,父亲想见的人都在眼前。我们围着父亲,强忍着眼泪,我握着父亲的手,父亲看着眼前的老伴、儿女、女婿、孙儿女及外甥,然后微微一笑,眼慢慢闭上。看着父亲闭上眼,我们再也忍不住,边哭边喊“爸”。
叔公叫我们别哭,说我父亲是有福气的人,临终时儿孙女婿们都陪在眼前,他走得开心,不孤单。
我们那里的说法是,老人去世,临走时儿孙都不在眼前的,老人就走得孤单凄凉,不安心。
我父亲走得不孤单,走得安心,所以我们听叔公的,忍着悲伤,擦了擦泪,听叔公的安排,做我们最后该为父亲做的事。
明天是4月29日,父亲去世就整整4年了,我常想,当年父亲病中和临终时,我若不在父亲身边,我一定会内疚万分,也会遗憾一生。
当年父亲赶我走,我没有走,我以父亲为重,是对的,父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生爱,我很庆幸在父亲最后的人生路,我能陪他一起走,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秒。
老人临终前不让子女在身边,或许个别地方有这样的风俗习惯,但相信大多数地方,老人临终时,都希望子女们都在眼前,才想走得太孤单。
写在最后:
父母给我们生命,养大我们不容易,我们长大了,父母却老了,我们有了小家,父母却孤单了。无论什么时候,父母内心深处,都希望儿女陪在身边,特别是生病时。
所以,父母健在时,我们要尽量抽时间多陪伴父母,父母生病时,我们更要陪伴父母,而父母临终时,我们无论如何都在父母身边眼前,不让父母孤单离开。
子欲养而亲不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一种孝,行孝要及时,不让自己有遗憾。
老人临终前千万别让子女在身旁为啥?
我也许是孤陋寡闻,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
在我们这里,老人临终前是一定要把子女叫到身边的,只要他(她)神智还淸醒,一定是要再看看子女。如果老人神智已经不清醒了,其他的长辈、其他的人也要把老人的子女都找来,陪同他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
2005年,我的岳父已经病入膏肓,住在医院。他只念叨一件事,身边要有一人陪着。按照他的说法,人走的时候,身边没有子女陪伴,是苦命的人。那时候,我们都忙着上班,每天往医院送三顿饭是我的事。我们抽不开身,就把他在农村的亲外甥请来,每月给人家点钱,日夜就是亲外甥陪同。老爷子也很满意。后来,一天凌晨,他心脏病发作在医院就走了。按他的想法,86岁,寿终正寝,身边也有人陪着,应该是有福的人了。
2010年,87岁的老母亲病重,弄了个家庭病床,老父亲和保姆守着。老太太快不行的前两天,老父亲把外地的子女都叫了回来。那天晚上,我们兄弟几个正在外边吃饭,老父亲打电话叫我们赶紧回家。我们撂下筷子就走。到家的时候,老太太已经神智不清。又喊来救护人员,抢救无效,终于离去。我是拉着老母亲的手,一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人老了,临走的时候,谁还不恋着自己的亲人呢?怎么可能不想子女靠边呢?
父母亲走了,对子女来说,就是塌了一片天,怎么可能忍心不在老人的身边呢?
不过,母亲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这里有个老规矩。老人入殓的时候,亲人的泪水是不要滴在死者的身上的。”里面有什么说道,我也讲不清楚。也许,过去的人们对有些事情比较忌讳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