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这个凭心而论,自己没遇到过,还真的不好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我就举两个例子说话,都是我家亲戚。

第一

我的伯娘60多岁就痴呆了,冬天穿裤子太多,穿不上,总是现一层一层的,让人看了都觉得不舒服。

农村的事也多,两个儿媳妇看见了,就帮她提一下裤子。大冬天的,最可怜的是屎尿拉身上,听我妈说,儿媳妇帮忙脱去裤子,然后直接从井里抽水冲。

虽说冬天井水是温的,但冲到身上肯定还是冷,那有烧的热水温度,儿媳妇就是嫌脏,不愿用手去洗。

儿媳给她吃完饭,她一下又去跟我妈说,她没吃饭,给她吃了也说没吃。

好像痴呆没有多久,就去世了,儿子儿媳吃的倒是没有亏她,就是看着大小便失禁,实在是没有胃口去清洗,儿媳妇一见就呕吐。

因我伯母没有女儿,痴呆那段时间,我回家依旧给她钱,她还晓得接住,就是不知道谁给她的。

老人老了,所有人都不认识了,其实真的挺悲哀的,看着让人心疼。

第二例

我的外公,自我记事起,我就知道他双眼失明,这个比痴呆要好很多。

但是毕竟看不见,我只有一个舅舅,舅妈总是虐待外公,吃饭知道外公看不见,把素菜全摆在外公面前。

最可怜的是,有时吵架,舅妈用外公的拐杖打外公,这些我外公从不与外人说。

在家受尽儿媳打骂,外公对外人从来不提,还帮儿子媳妇说好话,他老人家怕丢了儿子的脸,因我舅舅是一名教师,这更让舅妈肆无忌惮。

后来是我妈发现外公身上的伤,追问之下才说出来。在我的记忆中,外公在我家有很长一段时间。

外公也算是高寿,真是苦日子过来的,听我妈说外婆生了11个孩子,只剩下我妈,我舅,我姨三个孩子,其他的全夭折了。

不知道外公什么时候失明的,在我很小时,都能看见舅妈对外公的不耐烦。

所以我想说,老人不能自理,真正孝顺,自始至终不嫌弃的人少,我想心里想着老人快点离去的应该不少,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我们谁都有老的一天,谁也无法预料自己老了会怎么样,只是希望我们尽量能用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去对待,小时候我们也不能自理,父母有嫌弃我们吗?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心去照顾父母呢!

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

先让我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吧!

一.第一个故事

两年前,我在公交车上偶遇一个从前的女同事,我发现她变得很消瘦、很疲倦的样子。

与她交谈才得知,原来她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经到晚期,完全丧失了记忆及生活能力、智商归零、不会吃喝拉撒……

她每天要几次为老父亲喂饭、清理大小便、擦洗身体、再穿上成人纸尿裤。

因为老人不懂配合,乱抓乱动,极具破坏力,且具有暴力倾向、也会伤害到自己,所以她把父亲清洁整理好后,还要用一种绑带把父亲的双手分别绑在床上……,

她连中午工休时间都必须赶回家,照顾父亲,清洁、喂饭……再赶去上班。

她孩子还在上中学,丈夫收入也不高,所以她既要上班赚钱养家,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

虽然她还有一个哥哥,哥哥有自己的家庭和上学的孩子,收入也不高,哥哥也会经常过来帮忙做一些体力上的活,但是主要还是她在照顾父亲。

她说了一句让我震惊的话:我爸会把我磨死,我会死到他的前头!

二.第二个故事。

前段时间,我大姐住院时,在她隔壁病房里,有一个植物人老头,有一个护工阿姨全力照顾他,那护工阿姨在护理老人时比较开心,照顾得也很好。

原来老头有四个儿子,除了老二是做国际贸易的老板外,其它三个儿子条件都一般。

老二全部承担了父亲的所有开支,每月拿出一万元给这个护工阿姨,其中包括六千元护工工资、护工阿姨和老人的生活费。

这个护工阿姨年龄大概三十多岁,人精明能干,也懂得营养搭配,并把食材打成糊喂老人……

这个护工阿姨照顾老人几年了,大家都说这个老头是她的摇钱树……

老头的二儿子对护工阿姨说:我要我老爸尽量活下去,……只要你把我爸照顾得好,我会再奖励你!

三.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从骨肉亲情上来看,谁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健康长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孝顺也是需要经济做后盾的。

对穷人而言,确实是:久病床前无孝子……

四.总结。

1.努力工作

一定要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才有能力孝敬父母,也为自己积累一定的养老本钱。

2.注意养生、锻炼身体

让自己拥有有尊严的晚年,尽量不拖累子女……

3.希望安乐死合法,为自己留住最后的尊严……

谢谢阅读。祝大家幸福快乐!

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没有亲自体会过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那就无法体会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无奈。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而是在长时间无微不至的照顾后,已经被这种生活折磨到心态失衡。有的人甚至会向自己的父母恶语相向,发出“你怎么不去死”之类的话。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突破这种困境?

先来说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我的外婆年龄84岁,患上老年痴呆症已经10多年。这也意味着她已经到了这一病症的后期,智商基本归零,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毫无理解能力。稍不注意就会发现家中到处是大小便,吃饭的时候把筷子当棍子用。简言之就是已经没有了丝毫自理能力。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之前照顾外婆的小舅妈身体出了些状况,于是老妈就把外婆从乡下接过来照顾。要说老妈以前对外婆是真没得说,隔着15公里的路程,无论寒冬夏属都会坚持骑电动车去给外婆洗澡。每次去都还要带一些不值钱的小东西,算是一份心意。

至于具体的原因,一个是老妈出于自己对母亲的孝心。另外一个就是小舅妈毕竟是儿媳妇,她本能的还是不太愿意照顾外婆,老妈这么做也算得上是给小舅妈减轻压力吧。

在刚刚把外婆接过来的日子中,老妈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外婆不会吃饭的时候,要么是自己拿勺子喂外婆,要么是耐心地重新教外婆使用筷子,即便是顿顿如此,老妈也乐此不疲。还有就是当家里被外婆弄得到处都是大小便时,老妈也只是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就会把家中清理干净,帮外婆把脏了的衣服洗干净。

为了更好地照顾外婆,老妈可以说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前早上和晚上老妈都会外出锻炼,下午则要么打点小麻将,要么就去给自己做衣服。小日子别提多悠闲了。外婆来了之后,老妈基本上取消了所有活动,要么安心地在家陪着外婆,要么就搀扶着外婆出去走一走。

但是在过了几个月之后,耐心的老妈完全变了样。当外婆吃饭依然在一顿胡乱操作的时候,老妈会不自觉地冲着外婆大喊,告诉她应该怎么使用筷子。当外婆再一次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时候,老妈会开始骂外婆。

还别说,虽然外婆什么事情都弄不清了,但会骂人似乎是天性,有几次直接当面和老妈骂开了,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要知道平时外婆说话可是只有一两句话而已。在吵架的过程中,意识不清醒的外婆大嚷着:“让我去死好了”,老妈在气急的时候居然也说出了:“那你去死吧”。

但这真的是老妈心中所想吗?答案当然不是。根子上的原因还是因为几个月时间以来,单独照顾外婆的老妈已经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心态开始失衡。其实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虽然方法不可取,但是却能理解。老妈为了照顾外婆不但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还在不断努力下改变不了任何情况。这样的日子可以说是日复一日的没有尽头,让老妈的心理压力很大。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也和两个舅舅的做法有着直接关系。外婆住在舅舅家的时候,老妈隔三差五就会过去,舅舅和舅妈但凡遇到问题也总是打电话给老妈。但外婆住过来之后,不说过来看看外婆,就是连舅舅他们一个慰问的电话老妈都没有接到过,如此心中如何又能平息怨气。

后来我尝试过一个方法,发现对于平息老妈的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原来吃饭的时候都是老妈照顾奶奶,我照顾女儿。后来我把照顾外婆的任务分担了一部分,在引导外婆坐好,以及劝说她吃饭的时候,我用了更为温柔的语气,有时候甚至用一种半开玩笑的话跟外婆说话。如此我发现外婆的配合度比以前要好了,老妈也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大声。

这就是我家的故事,那么从我家的故事如何来看待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其实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即便是父母不能自理,需要自己日夜不停的照顾,都会希望父母能够尽量地活下去。当然有些极度自私的人除外。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我们也应该对父母有养老之责。这是天经地义的,无可辩驳。对于生存能力本就不足的老年人而言,他们不依赖自己的子女还能依赖谁?

但是作为子女的也是普罗大众的一员,有着正常的情感,会兴奋、会疲劳、也会失落。在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父母时,漫长而又毫无尽头的日子完全会有可能摧毁他们照顾父母的信心和原动力,从而变得焦躁乃至爆裂。因此就会出现对父母恶语相向、甚至动手的现象。其实说白了就是身上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话又说回来,谁又不想自己能够过上清闲、毫无压力可言的生活。所以我们还是要谅解他们的心态失衡。

那么怎么做才能子女在照顾失去自理能力的父母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一点、照顾父母不应该是单独某个子女的事情,而是所有子女的职责。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采取轮换制,每个子女家中都要尽一部分力。一旦每个子女都做了自己该做的那么部分,那么这份照顾的压力是分摊的,也会让人有口喘息之气,能够帮助调整心态。

第二点、其他家庭成员应该尽可能地分担一部分照顾责任。有的家庭可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其他兄弟姐妹能够分担照顾的重任。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里的另一半就需要站出来,不要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

第三点、对于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而言,可以请一个保姆辅助进行照顾。我觉得一定是辅助,而不是完全交给对方。想想看,作为子女的你都会因为照顾太久而心态失衡,那么作为拿工资的保姆又如何可能全心全意地去照顾。咱们能做的就是让保姆解决一部分的照顾任务。

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说实在话,以前不能客观地理解"地狱在人间"。当看到敬老院里失能的老人被像动物一样喂食而活着,真的为他们心痛,觉得他们就是在人间地狱里:

1、没有自主意识。不知道喜怒哀乐丶不知饥寒保暖,不知吃喝拉撒

2、没有行动能力,为了保障不摔倒,护工必须用约束绳绑住。因此,如果皮肤痒的话,也无法去挠,想着都觉得惨

3丶毫无尊严。由旁人换纸尿裤,洗澡`,搬动穿衣等等,看着真的想不到这样活着的意义在哪里[祈祷]

特别想说一个令我十分震撼的实例:

妈妈所在医院的一个长期卧床的老人,据称她已在这里住了八年。人完全丧失了技能,但是思想非常的清晰,可怜他只剩皮包骨,脚趾头也腐烂坏掉了。但因为她的退休金挺高的,所以一直在医院由护工照顾着活着。每次去医院看到他,他还会让我帮她关窗,免得吹风之类,但她听不到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我去的时候,发现她的头从枕头上滚下来,卡在了床护栏里,我不敢动她,忙叫护工来搬她。等护工来的时间虽短,但她的眼神却分明是将获得解脱的欣喜;护工很快搬好了,她眼神瞬间就变得灰暗。

那个老人已经在那之后半年离世,距今已经一年多,但她当时的眼神变幻却深印在我的脑海,怎么都忘不掉。希望她老人家解脱后早登极乐吧[祈祷][祈祷][祈祷]

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不要说我心狠,我觉得还是让他们早点解脱好。

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长寿一点,因为父母在自己才能永远像个孩子,可是现实有时候很残酷,你让瘫痪在床的父母多活一天,就是多受一天的罪。

就像我的婶娘,她因为糖尿病脚趾腐烂了,眼睛也看不到了,瘫痪在床上,刚开始儿女还轮着来伺候一下,可是时间一长就互相推脱,她躺在床上不知道流了多少泪。

我每次回去看望我父母时,顺便去看一下她,她就拉着我的手说:“给我喝点老鼠药,让我走吧,我实在不想活了,把你叔叔拖累的,把孩子们也拖累的。”每次听她这样说,我就会陪着她流泪,我能用什么语言去安慰她呢。

我说以后会好起来,我说这病会看好,那不是在哄人吗?我心里也想如果有安乐死还不如就让她走吧!

现在的她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大小便自己解决不了,一天宁饿着她也不愿意吃饭,就不想让叔叔给他收拾,因为叔叔以前都是她伺候,哪会伺候个她,做的饭拉条子很粗,不吃叔叔还会生气。

儿女轮着来伺候,都不会跟她睡一间房子,嫌房子里味道难闻,吃饭也是让她少吃一点,她心里明白,他们开始嫌弃她了,其实遇上谁都会一样的,因为伟大的人毕竟是少数。

我的爸妈看到这情况就多次给我们安顿,以后我们得了癌症啥的,就不要再花钱看了,我们也不想多受罪,早走早解脱,只要现在你们有时间多回来看我们几眼就行了,死了岁数大了就是喜事,不要哭天抹泪的,活的时候享享福就行了。

不要说老人有这想法,就我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我也会想明白,得上不好的病,与其瘫痪在床上耐日子,还不如早死早解脱痛苦呢。

中国人很看重一个“孝”字,可是有时候也得分情况,与其让痛苦的生不如死,还不如遵从父母的心愿,让她解脱吧,也希望安乐死能在中国实行,这样会让很多人脱离痛苦的。

你觉得我的想法对吗?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

就关注一下@江海寄余生ycy.我一个爱学习的中年大妈,我觉得在成长的路上是不分年龄的,您的关注是我继续成长的动力。

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只能这么回答:有些人希望父母尽量活下去,有些人希望父母早点离去。但是,不论是怎么希望,有一点必须承认:既便父母不能自理,但是,头脑是清醒的,只要父母活着,儿女就是长不大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于情于理,大多儿女,还是希望父母尽量活下去。

试问一下:作为人,每个人都经历过不能自理的阶段,那就是呱呱坠地之后,直到蹒跚学步,独立行走。还有些长大但未成人,成为巨婴,继续啃老。这个阶段,估计,每一个父母,都会希望孩子活下去,而且是健康快乐的活下去。绝对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不能自理的孩子早点离去。

然而,如今父母老了,不能自理了,需要儿女们伺候了。此时,在许多儿女心目中,父母却成为了包袱和累赘。要么极不耐烦,要么带搭不理,要么花钱随便请个保姆,要么干脆送入养老院,要么如题所言,希望父母早点离去。总之,眼不见,心不烦,不耽误自己的时间,不影响自己逍遥自在。

其实,就是在这些儿女之中,会有些许之人,希望不能自理的父母,最好是早点离去。不过,大多数只是默默地在心中想想,而并不敢公开坦露心迹。至于如此能够在公共平台上,大胆地表明这种想法,不得不说勇气可嘉,足够坦诚。

不是想怼谁,而是讲道理。所谓的不能自理,无非就是角色转换了而已。父母能够不厌其烦,不辞辛苦地照顾不能自理的孩子,那么,儿女咋就不能照顾不能自理的父母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