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把家传的玉手镯不给我而给了嫂子,妈妈的思想是不是老传统?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风俗来说,中国人的家产一般都是“传男不传女“。你作为闺女如果已经出嫁,那你就不再是你娘家的一口人了。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既然已经是泼出去的水,那么你就没有资格再管你娘家的事了。如果你的妈妈是从你奶奶那儿收到的镯子,那么她再把这玉手镯传给你的嫂子就太天经地义了。因为你嫂子自从嫁到你们家后,那她就是你们家的人了,再加上她为你们家生儿育女,传种借代。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她接受你妈妈祖传之物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妈妈的玉镯是从你姥姥家带回来的,那么她按常理来说,应该给你,但是她却给了你嫂子,说明你嫂子在很多方面做得比你更好,甚至说她把你嫂子看成了“亲生女儿”。如果是这种情况,你更应该反思自己那点事情做的不好,从而伤了你和妈妈之间的感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妈妈把家传的玉手镯不给我而给了嫂子,妈妈的思想是不是老传统?
家传的,也要看是谁给的。
如果是你奶奶给你妈,那你妈给你嫂子,就很正常啊!证明是婆家祖传的。
如果是你外婆給你妈,那你妈可以给你,可以算是给女儿的传统嫁妆,女儿家传的。
你妈是不是老传统思想,不好说,但是你却实实在在是个贪婪的,吃像难看!
妈妈把家传的玉手镯不给我而给了嫂子,妈妈的思想是不是老传统?
既然是家传玉手镯,它的传承肯定有一套规矩可循。你今天上来问这是不是妈妈的老传统,可见你对你的家族传统不重视,不理解,这可能就是你的妈妈不选择你的原因。
我见过外婆传给妈妈,妈妈再传给女儿的家传宝贝,也见过传家宝不传给自己子女的情况。
我2005年-2009年期间上大学,同宿舍有个室友手里戴着一个白色的镯子,几乎从来不摘下,我们不懂玉器,因为室友平时生活一直很低调,从没意识到她手里的镯子很值钱。有一次她谈了一个男朋友,送了她一条价值3999的水晶手链,我的妈呀,整个寝室其他5个女孩儿都羡慕惨了。结果人家轻飘飘的,拆开看了一下,直接塞抽屉里了,从来没见戴过。
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各自收拾东西,准备离校了,那个室友突然从抽屉里翻出来,一个黑天鹅绒的盒子,直接甩给我,连包装都是原封不动的。说送给我了,我打开一看,可不就是那条水晶手链么。
我当然不好意思收,一是人家男朋友送的我一个外人戴着不合适,二是觉得那条手链太贵重了。室友轻飘飘的说:“已经分手了,而且这个手链也不贵,我手上的这个才贵。”
我们当时就像发现大八卦一样,围拢过来,看着她那根“其貌不扬”的手镯,顿时觉得好看了不少。室友再次轻飘飘的来一句:“大概15万左右吧,前几年鉴定的,现在不知道是什么价格了,也没关注。”再看这个镯子,就再也不能平常心看待了,觉得自己看到的是一堆人民币。
马上打开电脑找度娘咨询了一下,应该属于顶级羊脂玉,现在的行情应该已经价值连城了吧。
据说,这个镯子是室友奶奶的外婆的外婆(不知道是第几代)传下来的,至于到底能追溯到哪个朝代,就记不清了。只知道这个镯子是室友的奶奶传给了她的姑姑,然而,姑姑只有一个儿子,没有闺女,于是在室友上大学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了她。
以我们当时的认知,真的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哪有妈妈会把传家宝不给自己儿子,而是传给娘家侄女?如果题主站在我室友姑妈儿子的角度,当时岂不是要闹翻天?
感觉题主应该是从小千娇万宠,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举,恐怕现在因为镯子的事对母亲充满了怨气吧。
我斗胆猜测,你从小获得父母的宠爱比哥哥多以至于你此前可能对传家宝势在必得。不知你是否承认?
可能正因为父母过分的宠爱让你对今日玉手镯之事耿耿于怀,甚至产生怨气。但凡父母偏心哥哥一点,哪怕是对你和哥哥不偏不倚,你都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暂且不提嫂子,你的哥哥是否与你有同等继承权?因为哥哥是男生,把镯子送给他的妻子,也就是你的嫂子,是很合理的,没什么好意外的。
再说,家传之宝很多都有传承规则的,比如,你奶奶传给你的妈妈,你的妈妈传给你的嫂子就是正统,如果是你的外婆传给你的妈妈,那么你的妈妈传给你就是正统。
如果你觉得有疑问,应该先去弄清楚原因,而不是直接下定论认为你的妈妈老脑筋。
既然是传家宝,那就逃脱不了传统思想,你还到这里来问,说明你对家族传统不重视不理解,这可能就是你的妈妈不给你的原因吧。
你的母亲有权利选择把镯子送给你或者你的哥哥。当然即使你是独生女,你的妈妈如果没有亲儿子,她也可以选择将镯子传给你堂兄弟或者他的妻子,这是后话。
如果说这就是老传统,你会开心一点还是更难过一点呢?所谓传家宝所代表的,更多的是责任,你的母亲把责任交给了你的嫂子,希望你不要因此而否定父母对你的爱意。
妈妈把家传的玉手镯不给我而给了嫂子,妈妈的思想是不是老传统?
手镯是女人带的。既然给了嫂子,不给你,说明你是个女儿。女儿最终是要嫁人的。如果给了你,相当于把传家宝给了外人。你结婚时必然会出于私心,把手镯个人物品也带到夫家。从家族这个角度,等于是家族物品流失出去了。即使是你妈当年从娘家带来夫家的私人物品,也不妨碍成为夫家传家宝,去代代传承。如果是当年你奶奶传给你妈的。她于情于理更不能随便送给一个将来要外嫁的女儿。可以说最终怎么决定,还是母亲说了算。
给儿媳妇就不一样了。等于还留在自己家。未来有了孙辈时,还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这是一种传统,保证家族长盛不衰的基本常识。很多自家的绝活绝技,也都是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
你还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吧。
妈妈把家传的玉手镯不给我而给了嫂子,妈妈的思想是不是老传统?
我母亲一生唯一值钱的物品就是她耳朵上戴了几年的一对耳环。在母亲寿终正寝后,侄女亲手把它们摘下来,递到了我的手里。
母亲是1921年生人,嫁给父亲时姥姥陪嫁颇丰,但随后爷爷家道败落,父亲年轻不得志,儿女又多,就把这些陪嫁当的当、卖的卖,拿来换了度日的口粮。
再后来日子好过点,接连翻盖几次房屋,娶了三房儿媳妇,毕生的精力和钱财都奉献给了儿女和那个家,一直到做八十大寿时,她唯一的孙女,给她买了一副金耳环。
其实我和姐姐商量过,准备趁母亲过八十岁生日时送她贵重点的礼物,但母亲心疼我和姐姐,因为我们姐妹俩都在农村,儿女大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所以母亲一再强调不要乱花钱,她老了,衣食无忧、儿女孝顺比啥都强。
姐姐、我和侄女被我父亲生前喻为保护母亲的三条“小老虎”,我和姐姐商量的话被侄女听到了,她对我们俩说:“你俩不用买什么贵重物品了,我来给奶奶买副金耳环吧,大姑给奶奶买套衣服,小姑手巧,给奶奶织毛衣外套,买鞋子,这样就行了!”
听侄女这么一说,我和姐姐觉得也行,毕竟侄女在城里做生意,“财大气粗”,她想挑“大梁”就随她。
于是,母亲八十岁生日那天,我们三只“小老虎”都回去了,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侄女亲手给母亲戴上了金光闪闪的耳环。
母亲照照镜子,笑容满面,显得特别幸福和满足。要知道,母亲是个特别要好的老人家。
其实,大嫂那时候还没有耳环呢,但侄女没给她妈妈买,却给奶奶买。不过侄女对她妈妈承诺说,以后肯定会有的。
母亲在她84岁那年中风好了后,但身体还特别虚弱,她担心自己时日不多,所以在我和侄女一次回家看她时,她让侄女把她耳朵上的耳环摘下来,拿走。
记得母亲当时对侄女说:“耳环是你花钱买的,我也时兴几年了,你可以收回去了,省的等我哪天走了,留这个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我知道母亲是担心这耳环最后的归属问题。
谁知道侄女对她说:“你就这样戴着吧,一直戴到你走的那一天!现在是不让土葬,否则我会让您戴着走!你放心吧,我们家人都是素质高的人,不会因为这个闹矛盾的!”
因为过去有这样的传说,说金耳环是女人去往“奈何桥”的灯笼。但因为随后不让土葬,所以只能将贵重物品取下来。
因为我一直肩负伺候母亲生病的任务,每次母亲头疼脑热都是我第一个往家跑,这些年,全家老少都看在眼里,说我是最孝顺的女儿。其实我自己倒没觉得,只认为都是我应该做的。对父母的报恩,再多都是应该的。
又过了两年,母亲86岁那年还是因为中风离开了我们,走的安详,悄无声息。
当我和侄女赶回去的时候,耳环还是静静的在母亲耳朵上戴着,嫂子们都没动。
侄女含着眼泪,轻轻的取下来后,随即递给了我,当着一家人的面,郑重说道:“奶奶生前,小姑伺候的最多,也是最孝顺的人,这副耳环当年是我买的,我今天就代表奶奶,把它送给小姑,留个念想。”
题主问:妈妈把家传的玉镯给我嫂子不给我,妈妈的思想是不是老传统?
我的回答是:
钱财乃身外之物,有时候不是为价值,而是一种念想,一种传承,所以看淡些,一切云淡风轻。
大家好,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点赞@白鹭湖姑娘!谢谢!
妈妈把家传的玉手镯不给我而给了嫂子,妈妈的思想是不是老传统?
你妈这样做一定有她的道理,也许你妈有这种想法。嫂子是嫁进你们家的人,生了孩子是你们家的姓,你是出嫁的人孩子是老公家的姓。但不管怎么说你妈这样做一定有她的理由,嫂子一定是得到了你妈的认可和喜欢。你就不要在这方面纠结了,玉镯给嫂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明婆媳关系很不错,家里没有那么多矛盾,你也就少挂念一些家里。
如果嫂子为你们这个大家付出很多,你也应当买些礼物送嫂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