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我是一位有着12万公里行驶里程的85后女司机,奉劝那些年收入低于八万,没有房,一年开不到6000公里的人,轻易不要买车,否则买车一时爽,养车两行泪。

随着现在年轻人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都觉得汽车是一个刚需品,没有车,就去哪都不方便,更不适合去谈一个女朋友,而现在结婚也就成了一个标配,有些人买了车一年也开不到几千公里,不仅浪费大部分钱,还给自己每个月增加了不少的开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这台车到底适不适合自己,需不需求卖掉?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表哥在一深圳一家电子厂工作,每个月工资差不多6000元(到手)现在年龄大概26岁左右,没有女朋友,然而为了这个事情一直和家里发生争吵,想要买一台车这样找女朋友也就方便点。

经过几番沟通之后,家里愿意拿几万块钱给你支持,自己手上也有三、四万所以就开始买车之旅,看了大概一周之后,就定了一台日系20万的车,贷款买下来的,分两年,每个月差不多4000元左右。

买完车之后确实非常的开心,没有多久就在自己的工厂找到了一个女朋友,可经过两三个月相处之后最终还是分手,原因就是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个月还掉车贷之后,就所剩无几了,而他女朋友一个月花销都在一两千左右,这都是需要他买单的,包括节日福利、外出吃饭,看电影等等。幸好是公司包吃包住,否则 我表哥连吃饭都会是问题。

由于深圳限行,所以一个月只能开半个月左右,同时早高峰同样受限,在这样的情况下表哥只能是把车停在停车场,而停车场一个月还需要400元停车费。

在这样的费用不断增加,车辆却使用非常少的情况,表哥都萌生了卖车的想法,所以我就想告诉大家,如果不是特别有需求各万不要为了面子而去买车。

一年开不到四千公里,车要不要卖掉?

回到正题,那按照题主所说的,一年开不到四千公里,车子到底需不需求卖掉:这个问题分别需要从理性、感性、经济方面来分析。

一、理性方面

如果自己平常用车非常少,一个月开不到300公里,那我建议你把这个车卖掉,因为对于你来说这辆车价值是非常低,再一个就是他还会增加你每个月的费用。

可以说这种情况下卖掉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仅可以替你省下一笔费用,还能让你手上有一笔资金,这个时候买房或者说存在银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感性方面

如果你家经济条件非常好,这辆车可以给你带来方便,也可以替你创造价值,那就没有必要卖,毕竟你的经济条件可以支撑得起。因为有一辆车总比没有好。

虽然说用得比较少,但对于外出旅游,购物,散心还是可以起到一点的便利作用,这也相当是刚需产品。

三、经济方面

如果经济非常充足,对于养一辆车没有任何的影响,那这个时候自然是没有压力,那卖与不卖都没有问题,但是题主既然提问了这个问题,肯定就是经济有限,在这样的情况卖掉就是最优的选择。

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算不开,每个月的费用也同样存在

这个问题我相信只要是有车的朋友自然都会知道,比如:每个月的保养费,停车费等等,这是在不开的情况,这些费用是同样存在,那如果你的经济条件有限,自然选择卖掉就是最好的选择。

2、车子越不开,坏得越快

汽车是一个消耗和便利品,你越不开,他的便利情你就越体会不到,同时也容易坏。汽车做为一个机械加工而成的产品,里面的内部构造是比较复杂的,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工作,那就会生诱,会老化,车内的机油得不到流通,自然就会坏得非常快,就像路边停满的僵尸车一个道理。

每辆车都有电瓶,也有一个发动机,如果电瓶长时间得不到供电,那就会现在亏电,这个时候就会加速老化,对于车辆的行驶自然也是会有影响的,再一个就是发动机在长时间得不到起动,同样也会老化,这个时候就会存在安全问题。

3、车子放得越久,掉价越厉害

汽车需要消耗品,相信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一辆车落地之后就相当是打了一个八折,可以说当场就给你掉价了,而随着时间越久,就会贬值的越厉害,在这样的情况会给自己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所以结合这三点从经济的利益来说,我个人还是建议你卖掉,如果确实有用车需求,把这部分钱用作打车,可以说也是完全绰绰有余。

什么情况下适合买一辆车,什么情况下不适合买车

随着现在车辆越来越多,越来越平民化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买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在这我给大家分析一下,一般什么情况下适合买一辆车,什么情况下不适合买车。

一、什么情况下适合买一辆车

比如:你有用车需求,你需要天天去跑业务,或者说工作的地方与家里比较远,没有车不方便。

再一个就是买一辆车对于你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有了车之后可以明显改善你出行的便利,在这样的情况就可以考虑买一辆车,因为都是刚需。

二、什么情况下不适合买车

比如:你的城市交通非常方便,车辆限行,上牌非常难,停车难,经济有限,刚拿到驾照没有一个月等等,在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建议你买车的,因为这不是刚需,这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特别是那种为了去攀比的人,一年开不了几万公里的,常年停在哪吃灰的,可以这种人是非常不适合买车的。

因为买车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这部分开支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给大家算一笔账。

买车真的可以改善生活吗,你知道他一个月需要花多少费用吗?

很多觉得买车之后可以改变自己生活,比如:不用早起,不用挤公交,但往往有很多让人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有没有车位,路上赌不赌车,一不上心就违章了,等等,这些问题你一出现之后也,你就会发现原来开车还没有坐车来得舒服。

而除了这些方面之外,我们再来看一下用车的成本:

1、车价,以现在普通的车型为主,大多都是以10-15万元的代步车比较多,当然有钱人自然买的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这个我们就不说明了,我们只说普通人的一个用车成本。这笔钱可以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比较大的开支。如果你是贷款还得有一笔处息费用。

根据相关数据证明,很多人的工资都是处在5000-8000元左右,也就是说你需要不吃不喝两年时间才能存到这笔钱。

2、保险

买车这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是需要购买的,那就是保险,只要你把车开出4S店,就相对你的车是上了保险,这个时候这笔费用就产生,第一年一般都是在5000元左右,第二年才会有所下降。但在怎么低,一年也得3000元左右。

3、保养、停车费

再来看保养,这是按照一辆车的标准去规定的,一般情况小保都是300元左右,大保需求600-800元左右,一年两到三次左右,那一年的费用就是1000-1200元。

再来看停车费,如果你是在一线城市,那停车费一个月就是400-500元,如果你是在二三线城市,费用自然会低一些,200-300元,平均计算一年也需要4000元左右。

4、违章

这个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当然也有车技非常好的,在这我们就算一年500元左右。

5、油费

正常来说如果只是上下班,按照一个月开300公里计算,那按照百公里油耗7L/100km左右,结合现在的油价一个月需要花费150元左右。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一般每个月的油费都在500元左右。

综合算下来每个月的花费=300+400+50+500=1250元,这算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情况,这笔费用可以说就算你不吃不喝,也得出。

如果说拿着这笔钱是打车,我估计完全绰绰有余了。

最后:

车本身就是一个消耗品,如果不是刚需,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建议还是不要轻易去买车,毕竟这些后续成本还是非常大的。也奉劝那些一年开不到6000公里,月收入低于8000人的更不要轻易去买车。

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奉劝年收入低于8万,一年开不了10000公里的人,先别考虑买什么车,因为“穷人”大帽还没摘掉,不然买车一时爽,养车随时疼,有车的生活可能还不如骑电驴的质量高!

车如老婆,美女最香,很多人喜欢车,甚至买超出能力的豪车,因为漂亮的“车老婆”带出去长脸,还可以遮风挡雨。问题是:娶“人老婆”困难,养容易;而买“车老婆”容易,养困难!

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表弟在厂房上班,属于基层管理者,省吃俭用存了20万,至今没女朋友,家里人催他,他却硬气的说:“买有车,坚决不娶妻生子,现在女人太现实了。”

他问我买什么车有面子,我委婉地告诉他:“物质的女孩毕竟是少数,买个10万左右的代步车就可以了,国产、合资都可以考虑。”

可他牛脾气来了:“我就是要买宝马3系,有颜值、有操控、有面子,只有穷人才买国产车”。

最后舅舅拿出养老金赞助他,买了一辆落地价32万的宝马3系,圆了宝马梦。买完车后马不停蹄地去相亲,最后挑三拣四相中一个大长腿的女孩,谈了三个月,双方父母也比较满意,原本以为奔着结婚去的,可1年后分手了。

分手的原因是:女孩子觉得表弟买得起宝马,环境也不差,所以谈朋友的开销都落在表弟头上,可表弟的工资养自己没问题,现在又要养车、还要养女朋友,压力太大,最后两个人谈崩了。

女孩子分手的时候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死要面子活受罪,活该娶不到老婆。”

我安慰表弟:“分了未必是坏事,再说宝马都有了,不愁娶不到老婆的!”

他却叹气地说:“我把买宝马的事想简单了,养车的费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几次都想卖了它。”

看到表弟买车的现状,有感而发,对于没车的人,买车要三思!如果真要买,也要注意避坑,有些车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买车时,哪种车千万不能买?这“10种坑”要避开,不然肠子要悔青!

1、超出能力范围的车不能买!

有个买车公式,个人年收入低于8万,且有房贷、养老、教育的压力的人,千万不要买车;如果没有压力,且有一定的存款,那么买车的落地价不能超过个人的年收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有车的生活质量。

2、打肿脸充胖子的豪车不要买!

像我表弟这样,明明没有买豪车的实力,非要买宝马,尽管全款买了,可养车的费用,挤占太多生活开支,生活质量下降是必然。

很多人以为买车就是一锤子买卖,其实把养车想简单了,特别是没实力买豪车的人,10个有9个后悔。

3、不懂二手车,千万不要碰!

如果是汽车小白,就不要去淘二手车,越便宜门道越多,因为二手车一车一况,就算是行业内的老师傅也可能失手。二手市场鱼龙混杂,什么事故车、烟熏车、泡水车、调表车等,让人防不胜防,关键买了后想维权比较难。

4、不要碰抵押车,不然睡一觉起来,车就被开走了!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理发店的老板,原本想买一辆二手的凯美瑞,最后被“熟人”忽悠买了二手保时捷,可没开几天,车没了,钱没了,人也没了。

原来凯美瑞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证件齐全,熟人现场给他验车,但是告诉他,再加几万块可以入手二手奥迪,他信了,打了定金后,熟人又给他说,再加点钱可以入手二手奔驰,他依然坚信不疑,最后熟人直接给他推二手保时捷911,原本10几万的凯美瑞,最后50万可以买保时捷,保时捷是开上了,可没多久就被查封强制收回,原来这是一辆抵押车,再联系熟人已经失联。

抵押车有三种模式:1、车主贷款买车,最后无力偿还,被银行强制收回拍卖;2、车主本人破产,公司资产被抵押;3、通过不正当途径搞到的抵押车,一车多卖,只要车主付款,他们会通过车上的GPS又把车盗走。

5、出租车营改非的"下线车",不要买!

出租车使用年限8年,但是在发达地区,很多车因为满负荷跑,到了4~5年就换新车了,而这些出租车还没有达到报废年限,于是就被卖到欠发达地区,将营运车辆改成非营运车辆,再把车表里程数一调,价格便宜很多,自然有人铤而走险去买。

6、运损车不要买!

经常跑高速的人应该见过,很多大挂车上下两层拖着小汽车,以前管控不严的时候,甚至出现并排2辆的小汽车,货车装得越多,装卸的时候难免会有磕碰事故。

出现事故的车有三种处理方式:1、货车所属的托运公司把运损车买单;2、托运公司把运损车返回车企回炉重造;3、托运公司让保险公司赔钱,4S店拿到赔偿后,将车拖回店里维修,如果不专业压根查不出毛病。

7、冷门车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像冷门车:纳智捷、君马、斯威、陆风、双环、天际、正道、观致等冷门品牌不要买,不是说车一无是处,而是担心车企一旦停产,想买零配件都难,因为销量不好,当地的4S店也很少,搞不好都没有店,那么售后保养就是一个大麻烦。

8、试驾车、展车开的人不珍惜,不要贪图便宜!

既然是试驾车、展车,什么人都可以开,每个人的开车习惯又不一样,有些人抱着不是自己的车随便开的心态,猛踩油、急刹车等暴力驾驶,搞不好有擦碰,而4S店简单维修一下就恢复“原样”,再把优惠力度搞大一点,里程表一调,就是一台新车,这种车买回来,短期不出问题,长期肯定不如正规的新车靠谱。

9、减配加价的车,就是交智商税!

现在的合资车越来越便宜,但车企利润依然可观,实际羊毛出在羊身上,因为看不见的位置不断减配:什么减配侧帘安全气囊、减配ESP车身稳定系统、把防撞钢梁换成泡沫、减配前雾灯等安全配置,关键有些车一边减配,一边加价,还美其名曰:卖便宜了,国人不买账。

10、电动汽车不要买,最起码十年之内不要碰!

电动汽车现在处于爆发时期,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效率低、电池寿命短、刹车安全等问题是回避不了的。尽管车企在努力研发长续航,快充技术等,但电动车焦虑问题短期很难解决。

这次假期能看到不少电动车的身影,明明3~4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可以跑一天,因为高速充电难的问题凸显,特别是遇到堵车,那真是悲剧。关键电动汽车,二手贩子都不敢收,怕砸在手上,想想为什么!

综合来看,以上提到的10种情况,请大家参考,也许我说的不都是对的,但多少有帮助。

为什么建议年收入不到8万的人,买车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呢?

先看数据,找找你属于哪个阶层:

低于8万,就是“穷人”阶层?

很多人觉得月入过万很简单,还说周围的人都是年薪几十万。

实际上年入8万,可以打败全国90%以上的人,这个收入属于中位数水平,别说是在十八线城市,就是在北上广深,这个收入也不算低。

那些动不动年薪百万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精英,也属于“幸存者偏差”。

普通人通过买车提升生活质量没错,但年收入低于8万元,不建议买车,因为买车+养车的费用让你无法想象!

以合资车“日产轩逸”为例,给大家算一笔账,也许你就能下定决心了!

日产轩逸1.6XL CVT悦享版,指导价129900元,优惠17000万,裸车价112900元

汽车购置税:以购车发票的裸车价÷1.13X10%=9991元

保险费:全险5970元(商业险4600,交强险950元,车船税420元),第一年全险只能在4S店买,都知道是霸王条款,但没得选,不买全险,车都不卖你

上牌费:6004S店强制代办,要是自己去车管所300元左右,流程很简单

配件加装费:加装就是无底洞,就好比加装房子一样,例如定速巡航、倒车影像、胎压监测、行车记录仪、底盘装甲等都需要钱,看个人喜好

拿到车钥匙,129461元就没有了,你以为就这点费用,大错特错,养车才是大头:

油费:日产轩逸1.6XL CVT悦享版,配备1.6L L4自然吸气发动机,一年最少要开10000公里,否则别买车,油耗7.1L/百公里(工信部5.6L),现在92号汽油油价7.68元/L,一年油费5452元,相当于1公里5角4分钱

保养费:首保免费,小保养换机油+机滤,需要380元;大保养换机油+四滤+刹车油,需要1200元,1万公里保养一次,算下来平均650元/年

小区停车费:跟住的小区有关,有的还建小区一年1000元,有的高档小区3000~6000元,如果是农村或者自己的别墅就不要停车费

外出停车费:在城里开,别小看这个费用,现在大型商场一本都是6元/小时,随便看场电影、吃个饭几十元就没了,外加上班的位置一般停车位贵而且紧张,搞不好一年停车费都要3000元

违章费: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辈子没扣过分,有的人三本驾照都不够扣,当然对于新老司机最怕的还是违停,一次200元就没了

高速路桥费:只用买菜、上班代步,高速路桥费可以省了,正常跑的话,1万公里有3000公里跑高速,0.5元/公里,一年就是1500元

洗车费:有的人勤快,车子都是自己洗;有的人就指望信用卡、加油站做活动免费洗车再洗,可以省钱;有的人懒,一次30~50元不等,一年1000元就没了

年审费:一年260元,6年内免检,6~10年检车2次,10年以上一年一检,15年以上一年两审,不过很多人3~5年就换新车了,可能不用年审

一年养车费用在15800元(含车险),月均1316元,如果年收入8万,养车费用就占了20%,如果再高后会影响生活质量了。

有人调侃:养一台车,5年的养车费用都可以再买一辆新车,关键5年后汽车保值率只有一半。

日产轩逸,5年后保值率只有45%,这个数据在合资车里算差的,打脸那些说日系车保值的人。

例如:裸车价112900元买一台轩逸,5年养车费用79000元,5年后把车卖给二手车商,最多卖5万,还是车况好的才能卖出价,相当于蒸发了141900元,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有人说:尽管蒸发14万多,但我生活质量提高了啊,总比那些骑电驴、坐公交的人舒服,难道大冬天在汽车里吹空调不香吗?

香!香!香!收入超过8万元再来谈香,不然摸着胸口问下自己:

买车后,我的生活质量,真的有提升吗?

买车后,我的生活质量,真的有提升吗?

买车后,我的生活质量,真的有提升吗?

建议那些买车下不了决心的人,多去小区、农村走走,看看有多少“封车”、套红绳、贴对联等长期不开的“僵尸车”,不知骑电驴笑不笑他们。

奉劝那些还没车的人,先确定是否真的需要车,再来考虑买什么车不后悔,如果还是坚持买,大家不要分期买车,因为套路太多。

分期买车,套路深,这9步你可能中招!

第1步:鼓励你分期!千方百计诱导你分期买车,一旦你说全款,立马翻脸的那种。

第2步:只要你松口分期买车,会催促你交定金,这时候就开始加戏了。

第3步:定金交了,突然冒出综合服务费(茶水费、手续费、辛苦费、跑腿费等),还说这是银行的要求,也是分期买车的惯例,你如果后悔了,立马告诉你定金不退。

第4步:等你把贷款手续办好,交了首付款,约定提车时间,等到那天要开车走的时候,突然告诉你有PDI检测费,说只有检测合格的车才能上路。其实这是走过场的例行检查,压根不收费。

第5步:极不情愿交了PDI检测费,保安不让你出门,需要出库单,而这个有需要收取出库费,你如果不提车,按小时收取停车费,因为你买了车,车就属于你。

第6步:交了钱,你想去车管所上牌照,那是不可能的,销售会跟你代劳,收了600元都是算少的。

第7步:要他们上牌,还不能走,因为你还没在4S店买全险,你哪怕外面有熟人也不让去买,有些更过分,贷款几年,就得在4S店买几年保险。

第8步:行,一江水都喝了,不在乎这一碗了,你赶紧把车给我,以后打死不来4S店了,可是销售说:这里有1000元保养代金券,首保免费后,再保养可以底现,一看1000元的代金券,划算,那就去吧,结果你还得交300元才能拿到代金券

第9步:等你去保养,很多项目诱导你来做,什么发动机清洗等,最后你交钱的时候告诉你,每张保养券只能抵扣对应的保养项目,最后又要多掏很多冤枉钱。

因此跟大家说,30万以下的车,千万不要分期买车,没钱就继续存,贷款买车套路层出不穷。

最后!

如果年收入不到8万元,建议先等等,等有足够的存款再买车,车只会越来越便宜。

如果有经济实力,买车也要量力而行,学会甄别:豪车别碰养不起;二手车、抵押车、运损车小心被坑;减配车、冷门车、展车小心被忽悠。

冒昧问一句:你买车后,生活质量是提升还是下降了?说真话哟!

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现在不能买的车大概分三个阵营吧。

第一,没有真正考虑到中国消费者人生安全和产品质量的中国特供车型,比如雪佛兰的科沃兹,作为一个合资车,用着五菱宏光的同款发动机,挂着五菱宏光的同款发动机,配置也没比它高多少,硬是多卖了3万块钱,还比我大五菱少坐两个人;还有一种车身比例非常奇怪的,不考虑车体的协调性,这类车我觉得完全就是设计师喝了假酒又和简配部门沟通后的产物,代表车型就是本田的凌派,这辆车的比例让我觉得它像一个小脚老太太,车身随时都会从底盘上掉下来;最后一种是强行拉皮款,比如标志的5008,把4008拉长以后看起来就像国产的北汽幻速S3L,又长又窄。

第二,历史上从来没有靠谱过的车型,代表车型是大多数三年以后的韩系车,这么说吧,进入中国常见的韩系车就是现代和起亚,而这两个汽车品牌是出自同一家车厂的,所以中国的韩系车拥有一样的品牌调性,它们在底盘这件事上可谓不求甚解,新车正常使用三到五年之后,底盘散的令人发指;多提一句09年-14的老款科鲁兹也是韩国大宇LACETTI的同款车型。

第三,极端小众的车型,比如最近上市的阿尔法罗密欧,英菲尼迪的Q60,奔驰的CLS,这类车普遍比较难以保养和维修,而且零整比非常高,一个零件的损坏和更换就可以搭进去一辆甚至两辆崭新的GK5,这类车如果不是信仰足够钱包够鼓还是不要购买了。

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买车的时候千万不要买那种车

这里我帮你梳理一下:

1.不能买试驾车,因为试驾车都是被各种人开过的车辆,并且这些人的驾驶习惯也都不同,并且抱着去试驾的心态去试驾店内车辆,这些车辆想着不是自己的开着也不心疼,开车猛造,猛加速、减速等剧烈驾驶。对车辆的伤害比较大,这类的车辆买回去后肯定也是需要经常回4S店的。还有一点就是售后经常拆试驾车的配节,你可能都不知道你的轮胎或大灯都被换过多少次了。

2.外地调回车辆,这类车辆包括从县级二网调回的车辆,因为这部分车辆都是因为你需要才调回的,他们开车回去的时候肯定也是不会心疼的。基本上在高速可以跑到一百四五对新车的磨合期来说,是很不利的。可能后期会加剧车辆的油耗。

3.展厅车辆,因为展厅车辆是用来给所有进店看车的客户演示的,是很多客户都回去乘坐和触摸的,所以这类车型,有洁癖的人士是不会选择的。还有展车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电瓶亏电,展车经常拿来给客户演示车辆的功能等,造车电瓶经常高负荷使用,经常亏电和循环充电,对车辆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如果执意要买展厅的车辆那就请他给你换一块电瓶吧!

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绝大对数人在购物的时候,都喜欢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买车更是如此,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有些消费者觉得二手车的性价比较高,更符合“物美价廉”的特性。殊不知非正规渠道购买到的二手车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不法商家的陷阱中。尤其是抵押车、下线车和试驾车,千万不能买,否则贪小便宜吃大亏。

抵押车

这里所谓的“抵押车”并不通过正规渠道的抵押车辆,大多数都是车主通过首付购车,而大绿本已经抵押给银行,不能再做二次抵押。车主用车辆办几张信用卡之后,将车辆抵押(扣留)给高利贷(典当行、民间借贷等,其实都是高利贷),借款人还不起高利贷之后,卷钱跑路,高利贷则低价处理。

“抵押车”的原车主大多都没有按期还银行贷款,所以车辆属于查封的状态,银行起诉车主法院查封车子不允许车子过户。同时,银行起诉车主法院是可以把车子强制执行拍卖,偿还银行的贷款。购买这种“抵押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被交警扣车,就会被法院强制拍卖。

购买“抵押车”从法律和物权法的角度来看,合法合理的,但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很多原车主都在车上装有定位系统,发现车辆的位置之后,通过备用钥匙再将车辆“盗”回,造成买家的损失。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抵押车”的低价来诱惑消费者,并实施诈骗,当购买完之后,会在半路拦截将车辆抢回。

下线车

“下线车”一般来说是指出租车营转非,出租车使用年限是8年,所谓营转非,顾名思义,就是营运车辆转为非营运车辆。出租车即使营转非之后,也是在8年后强制报废,没有延缓报废期。这种车跑的里程多,使用年限短,价格特别便宜。

这些“下线车”大多来自南方的发达城市,他们出租车的更新频率较快,一般使用四、五年的之后就会更换新车,这时候剩余三到四年的时间才到报废期。而北方地区基本都是到了使用周期结束,才更换新车,车辆直接报废。

出租车每年的负荷要远远超过了家用车,每天的实行里程少则300公里以上,所以这些“下线车”的行驶里程大多都是50万公里以上。这些出租车的车主也非常的清楚,在使用几年之后肯定要强制报废,所以在保养上更是“粗心大意”。只要机械性能正常,外观有看的过去的话,就照跑不误,所以这些车的车况只能用“烂”来形容。

试驾车

试驾车都比较容易理解,就是4S店中供消费者试乘试驾的车辆,同时也会作为4S店日常通勤的车辆。试驾车并非厂家免费提供,在当前的厂家商务政策中,大部分需要商家承担,以六到八折的价格购买。

无论是试驾人员还是4S店的工作人员,对于试驾车都不太在意,抱着反正不是自己车的心态,各种暴力驾驶。试驾车在服役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暴力驾驶或者各种事故,整车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更不能和新车相提并论。

有些消费者抱着侥幸的心态,选择试驾车,认为车龄短、行驶里程也不算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4S店里的工作人员早就在售出之前重新刷过行车电脑,行驶里程已经没有意义。但是试驾车并非完全不能买,如果价格合适,车况良好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前提是价格合适。

总结:这三类车中“抵押车”是最不值得购买的车型,需要承担太大的风险,随时都有被原车主“盗”回的可能,买家的权益不能得到保证;“下线车”的价位和它的车况成正比,所以购买之后就不要抱怨经常进修理厂,当然也不排出个别车况好的情况;试驾车关键还是要看价格,车况肯定不能和普通的二手车相提并论,如果优惠幅度很大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

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这世界上还有不能买的汽车?就拿我来说,朋友劝我不要买众泰,我就不相信,就买了众泰,结果发现,有些车型真的不能买。

这是一个玩笑话哈,确实有些汽车不能买,看看众泰汽车,虽然前几年销量不错,但是问题频发,投诉不断,价格虽然相对便宜,但是留给车主们的后患是无穷无尽的。

买车不能买小众车,小众车保值率差,质量也堪忧,毕竟少人买肯定是有原因的,就看猎豹汽车,虽然贵为军工企业,结果如今销量已经快结束了,车主维权也比较多,变速箱问题,发动机问题都有,最重要的就是零部件你等不到,有个车主曾经跟我吐槽,买了一台小众车,结果零部件要等三个月才有,那等三个月我车子都废了,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有些车企只为提取利润,而不是用心造车,研发实力全无,没有的就买别人的,这就给车主造成困扰和伤害了,很多人常说国产车不行,其实不是一线品牌,而是这些三流国产品牌,质量堪忧,售后极差。

其次买车不能买没有核心技术的车企所造的车,这类车企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就会倒,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旦有政策限制,立刻马上就售后全无,比如众泰汽车,再便宜又如何,再像奥迪保时捷又如何,如今12万的车残值剩余5万,车主们售后还无法售后,关键是以后用车修车零部件怎么办啊?

最后,买车不能买老车,尤其是那些什么叫唤1000块一辆,8000一辆的车型,这些车一旦买回去如果你是小白,立刻就可以享受修车升级生活,如果你是想买来提升修车技术的话,当我没说,老车价格便宜,是因为它老了实在不行了,很多零部件易损件都坏了,单单整备估计都1-2万,遇到运气不好的,发动机变速箱拆卸,那就是花钱如流水了,本来想省钱变成花钱了,买车不能图太便宜,低于市场价太多的肯定有问题等着你,不要想着捡漏之类的,有也轮不到你这个外行啊,对不?

我个人觉得如果要买便宜的,可以买国产车,买国产车就要买一线国产车,另外买车要买保有量大的车,买车还要看车企的实力,不然售后麻烦,新兴车企的车不买,这就避过了大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关注我,带你观看更多不同的汽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