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每年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每年交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每年交社保7000多,农村养老保险也是交7000多,那个好些,我们来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社保可以说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你以什么方式或者什么类型参保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不仅关乎到你的养老金,更关乎到你的医疗保,所以在这社保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障。

由于其交费方式不同,以及交费的主体不同,所以就分成了现在的三个形式的社保:

第一种就是职工社保,也就是平常我们上班公司所交的社保,

第二种就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也就是没有工作,或者说自由职业者所交的社保,

第三种就是属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他主要是针对农村老百姓养老的一个社保,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农村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农村养老保险,有什么不同?

在这先给大家纠正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养老保险没有7000这个档位,最高的就是4000元,而他一共也只有14个档,最低是100元,200元,300元,500元...........2000元,一直到4000元,所以这一点需要提前告诉大家。

一、交费方式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主体不同)

1、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是通过本人去到社保局进行交纳,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以及自由职业的证明,这个时候按照不同城市的社保档位,进行交费,可以选择五险,也可以只选择两险(养老、医疗)。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职工社保是一样的,有一部分钱是进到统筹账户中去的,有一部分钱是进到个人账户中去的。只不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不管是进到统筹账户中,还是进到个人账户中都是需要自己承担的,而职工社保只需要承担个人部分就行了。

2、农村养老保险:是通过自己去社保局,实现一年一次交费的情况,而他所有的交费全部是进到个人账户中去的,也就是根本不存在统筹账户。

二、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不同(也就是来源不同中)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职工社保都是通过基础养老金来计算的,可以说这两个都是各占一半,而他的计算方式也是以当地社会的平均工资和交费的年限以及交费的档位来计算的,正常来说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高一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算方式虽然也是按照这两种去计算的,但是他的基础养老金是属于国家补贴的形式,其主要的来源还是个人账户余额。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张爷爷是退休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交费已经达到15年,个人账户大约是80000元,上一年他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为5000元,交费的标准是60%,

基础养老金=5000*(1+60%)/2*15*1%=6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5元,(139是计发的月数,按照60岁退休的标准)

两部分加起来就是1175元,这就是张爷爷每个月所领取的养老金,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计算方式主要是受交费的基数、年限以及个人账户余额相关。

再比如:李爷爷是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费。也是交满15年,如果按照一年3600元的标准,那15年总共账户就是540000元,每年政府补贴是120元,(以深圳为例)基础养老金按照标准是55元一年,

基础养老金=5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3600+120)*15/139=401元,

两部分加起来就是456元,这就是李爷爷每个月所领取的养老金,从这可以看出来,他的计算方式主要是受个人账户养老金影响最大,所以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可以说每个月所领取的金额也是差别非常大的。

三、退休年龄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职工社保都是一样的退休年龄,比如:男性是60岁,女性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的年龄不管男女都是统一规定的,全部按照60岁计算。

上面三点就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大的区别,可以说不管是从养老金、还是退休年龄上面来说都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哪个好

上面也详细介绍了他们两个的不同点,可以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是非常好的,也超过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方面的优惠条件。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一年交7000元,他肯定是有养老和医疗两个方面的险种,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多了一个医疗保证。

虽然这7000元并不能全部进到个人账户,但他有一部分也是进到了个人账户,可以说这个医疗用作看病、报销、买药都是非常好的。

再加上现在医保新规,一些基础疾病看门诊都是可以报销的,所以从这一个方面来讲也是非常划算的

如果要选择还是建议选择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如果有条件职工社保是最好的。

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按照一年7000元交费,那15年累计起来就是105000元,而这部分钱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承担,再加上每年社保费的增长,实际15年累计交费需要达到12-13万元左右。

如果是职工社保,平均每个月只需要承担个人部分大约一个月就是500-600元,一年就是6000元,15年下来大约是9万元左右,而这其中最关健的就是有五险,同时自己所交的都是进到自己个人账户。

这就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与职工社保区别。

最后:

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还是农村养老保险,只要大家积极去办理,按时交费,那就可以在退休时得到一个养老保证,并且每个月可以按时领取养老金。

虽然现在农村养老保险每个月领取的金额并不高,但随着现在政策越来越好,那到后面自然退休金也就会越来越高了。所以现在如果还没有交养老保险的,大家尽快去交费,这也是给自己,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每年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每年交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农村养老保险即现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目前缴费按档的最低档一年100元,最高档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目前大约三四千元,以一线城市深圳为例,最高档是一年3600元。所以年交7000多保费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国内并不多见。

那么我们言归正传,如果个人能够选择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和城乡社保之间做选择,那么需要搞清楚以下两点:

第一,社会统筹方式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一起统筹,一起收费,一起发放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主要差别在于,职工养老的缴费基数是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浮动,灵活就业养老则一般统一为该地区平均工资。

而城乡养老保险则是另外一条统筹路径。收费和发放方式和灵活就业养老、职工养老不同。城乡养老保险缴纳的保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而灵活就业和职工养老,缴纳保费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

第二,养老金发放的来源不同。城乡养老保险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一般只有几十元到三四百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才是主力。

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虽然也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但灵活就业养老金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是以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为基础计算,在缴费基数比较低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才是大头,个人养老金是补充。

以社平工资为基础计算基础养老金,就意味着养老金可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城乡居民养老以个人账户为绝对主力,获得的养老金多寡就全凭借自己存钱了。

这样一对比,当然是买能够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比较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每年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每年交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从表面上来看都是7000多元,但两者在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前者的待遇要远远高于后者,这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有着政策上的详细规定和依据。

灵活就业人员的这个概念,不知道您所在地区始于哪年,北京市是起步于1999年1月1日实行的《北京市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试行办法》。

《北京市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试行办法》规定:按本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被保险人,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同时参加,并享受相应的待遇。这就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如果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话,必须同时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并且是按照要求每月缴费,带有非常之典型的强制性的特点;而城乡居民或者农村养老保险费则是完全不同,它是按照自然年度缴费,不带有强制性。

农村养老保险交费标准比较低,最低的标准每年只有100元,这就从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的门槛乃是非常之低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待遇标准也是非常之低的,因为无论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都遵循交费越多待遇越高或者说保障越高的原则。

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这个缴费年度,北京灵活就业人员每月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723元,一年缴费年度就是8676元,这个标准始于最低标准(您所在的城市要远低于这个标准)。

从现在已知的情况来看,农村养老保险交费7000多元,已几乎是最为顶级的标准,许多省市还都没有设定这个标准,5000元就是最高标准了,比如说河南省的最高交费标准就是每年5000元。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度交费的最低标准是1000元,年度交费最高标准是9000元。

由于绝大多数城市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都涵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当然,也有养老保险缴费和医疗保险缴费分开的城市,这样的话待遇就会降低),其保障的范围和标准都要远高于农村。

从您的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每年7000多元的交费都可以完全承担或者基本可以承担,建议您还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为好,因为那样的保障范围更大,保障标准更高(养老、失业和医疗标准都是如此),可以将这7000多元的交费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也就是说,投资回报率更高。

要树立缴纳社保费(特别是缴纳城镇职工社保费)是一项基础性的战略投资的理念,它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农村养老保险交费,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工作期间或者说缴费期间,还是在退休之后都是如此。

北京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为每月1714元,平均标准为每月4157元,每年平均上调大约220元;而城市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为每月800元,每年上调大约95元。

无论是在职职工还是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待遇都要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与此相关的待遇。还有更多更宽泛的细节,将会在以后的问答或者文章中逐渐地加以描述。(周凤迟)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每年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每年交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所在地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高,那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好一些,更划算;否则,参加灵活就业好一些。另外,对于女性来说,退休年龄是不一样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灵活就业人员个人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养老金哪个更多?

农村养老保险是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我们来算一笔账。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一年缴费7000多元,15年一共缴费105000元。

由于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有缴费补贴,假设当地缴费补贴是每人每年补贴150元,所以15年一共补贴是2250元,15年后的个人账户储蓄额一共是107250元(不计算利息)。

照此计算,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一共是107250÷139(60岁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772元左右。再加上当地基础养老金800元(当地政府制定的标准),一共养老金大概是在1572元左右。

同样的钱,假设参加的是职工养老保险,那么一年缴费7000,折合每月缴费是583元,缴费基数是583÷20%=2915元,缴费档次是最低缴费档次60%,当地平均工资为4858元。

假设未来当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2%,未来个人账户记账利率3%,那么根据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养老金测算,15年后养老金为1218元,比城乡居民养老金要低一些。

这是由于所在地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高达800元,所以同样的钱,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更划算的,养老金更多。

不过,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只有88元,人均只有105元,所以按照人均基础养老金105元来计算的话,职工养老金会更高一些,因此,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更划算。

小结:

当地基础养老金低的话,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更划算。当地基础养老金高的话,比如北京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800元,上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1010元,同样的钱,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更划算。

对于女性来说退休年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管男女都是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

而灵活就业者女性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年龄是55岁。可以早退休5年,早5年领取养老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比较划算的。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每年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每年交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7000多,那个好些,有什么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保是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养老保险是属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严格来讲没有什么可比性。下面通过模拟计算来做一个结果对比。

第一,灵活就业人员每年交7000元,缴费15年能领多少钱?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每年交7000元,相当于每月缴费583.3元,每月缴费基数为2917元,每月存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为233.4元,每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2801元,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42015元;如果按照60周岁在2019年办理退休,假定退休前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那么每月基础养老金为67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02元,每月养老金总额为977元。也就是说如果每年交7000元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15年,在2019年60周岁时办理退休,每月基本养老金为977元,当然这只是假如,如果是在15年以后办理退休,养老金水平可能要高好几百元。

第二,办理农村养老保险每年缴费7000元,缴费15年能领多少钱?

如果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在2019年按照60周岁办理退休。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规定,个人缴费和国家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缴费15年个人缴费部分资金总额为105000元,国家补助每年210元,15年累计补助3150元,个人账户资金累计余额为10815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8150元除以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778元,基础养老金2019年大部分地方为115元,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为893元,比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少84元。

第三,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哪个更好?

通过第一和第二的模拟计算,同样是每年缴费7000元,缴费15年,都是按照60周岁的在2019年办理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每月养老金为977元,农村养老保险每月养老金为893元,两者相差只有84元,但是职工养老保险每年国家都要进行调整提高,每年的调整幅度在5%左右,第二年的养老金的差距更加扩大,农村养老金虽然每年也要进行调整,但是调整的只是基础养老金部分,每年调整只有20元左右,调整幅度没有职工养老金那么大。因此从综合因素来考虑,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比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更为合算,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更好。

第四,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有何不同?

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属于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有四个不同之处。一是缴费的方式不同。职工养老保险是根据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分为300、100、60%等三个不同的缴费档次。居民养老保险分为12个缴费档次,各个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缴费档次和缴费标准,缴费档次和缴费标准都是比较固定的;二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不同。职工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要和当地职工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挂钩。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部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所有人在同一个统筹区内,不管缴费高低,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三是个人账户的计入方式不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时,只有三分之一计入个人账户,三分之二计入统筹账户。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国家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没有统筹账户,因此在同等缴费金额的情况下,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要高于职工养老保险;四是享受养老金的年龄不同。职工养老保险享受养老金的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55周岁。居民养老保险男女都是60周岁才能享受养老金待遇。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每年缴纳7000元,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从养老金的高低和保障待遇来看,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更好,由于二者属于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缴费方式、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个人账户计入方式、养老金领取待遇的年龄等都不同,如果在年龄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办理职工养老保险是最佳的选择。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每年交社保7000多,和交农村养老保险每年交7000多,哪个好些?有什么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交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农村交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缴纳7000元左右的社保费用,哪个更好,有什么不同?实际上,这是关于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的一种比较。虽然缴费成本相同,但是退休后的养老金、法定退休年龄等因素都会略有差异。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有哪些区别?

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区别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参保范围不同;二是缴费方式不同;三是缴费标准不同;四是领取待遇的条件;五是养老金构成和计算方式不同。具体如下:

(一)参保范围不同

1.职工养老保险。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在单位参保,缴费具有强制性;年满16周岁以上、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有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且具缴费能力、愿意承担缴纳养老保险费义务的,可自愿申请参加当地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具有可选择性。

2.居民养老保险。具有当地城市户籍、年满16周岁的城乡居民,可自愿参加当地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具有可选择性。

注意:全日制在校学生及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退休待遇或养老待遇的人员不得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已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同一时间段不得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二)缴费方式不同

1.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为按月缴费,灵活就业人员每月自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委托的银行代扣代缴)。

2.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由参保人本人按年缴费。参保人可通过银行代扣代缴,个别地区也可通过电子税务局、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渠道缴费。

(三)缴费标准不同

1.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身份参保的,以上年度当地全口径平均工资作为参考依据,按照60%—300%之间自行选择,作为本人月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12%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2.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一般可分为100~2000元,共计12个档次,参保人可自行选择。各地区缴费金额略有差异,如青岛,个人最高可选12000元/年的缴费金额。有些地区,对于特困人员,还有代缴政策。即:对于正常缴费的特困人员,按最低档次计算代缴金额,由政府全额代缴(目前为100元/年)。

(四)领取待遇的条件不同

1.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即可申办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男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灵活就业人员一般为55周岁,个别地区放宽到50周岁。如果缴费年限不满15年,不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只能选择延长缴费年限或者转入居民养老保险。

2.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从年满60周岁(无论男女,法定退休年龄均为60周岁)的次月起领取养老金,缴费不满15年的可一次性补足到15年。

(五)养老金构成和计算方式不同

1.职工养老保险。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并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以及退休时上一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等因素成正比。

2.居民养老保险。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由当地政府制定,比如:重庆是115元/月。同时,每年政府还会根据选档情况提供相应政府补贴,补贴金额一般在30~500元不等。

注意: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计发原则均为多缴多得、长缴多。但是,相比之下,职工养老保险的整体待遇水平较高,居民养老保险的整体待遇水平较低。

二、每年交7000元的缴费成本,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选哪个好?

假设:A职工和B职工,每年养老保险缴费成本为7000元。A职工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按照90%选档缴费,且不涉及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等问题,退休前上一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为9000元;B职工缴纳居民养老保险,当地政府每年补贴200元,基础养老金为300元。二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均为15年,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退休后的养老金分别是多少?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

1.A职工:7000*90%*8%*12*15/139=653元/月。

2.B职工:(7000+200)*15/139=777元/月。

相对来说:政府补贴越高,选择按照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一点。

(二)基础养老金

1.A职工:9000*(1+0.9)/2*15*1%=1283元/月。

2.B职工:300元/月。

相对来说: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其基础养老金,普遍要高于居民养老保险。只有当该地区基础养老金比较高的时候,比如上海市最高,可达1100元/月,那么,二者间差距则会缩小很多。

通过就算可知:

1.A职工的养老金为:653+1283=1936元/月。

2.B职工的养老金为:777+300=1077元/月。

相对来说:缴费成本相同,均为7000元/年,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普遍要高于缴纳居民养老保险的群体。

写在最后:

1.实际上:居民养老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缴费成本低,它能够让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群体,尤其是农民,也能够交上养老保险,在退休时,可以领取一份养老金,至少可以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如果你想依靠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来维持晚年生活,这个恐怕做不到。毕竟,从我国总体情况来看,居民养老保险退休群体的月均养老金仅仅在150元左右。

2.如果你的经济条件一般,或者你退休地区的基础养老金比较高,比如北京、上海等地,那么你可以选择缴纳居民养老保险。否则,即使缴纳居民养老保险,也不建议按照7000元缴纳。对于基础养老金较低的地区,建议选择按照200~500元缴纳最佳,性价比要高一些。

3.如果你是一名女职工,那么建议你选择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相比,至少可以提前5~10年退休。

4.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较好,那么建议你选择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相同缴费成本,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要高于居民养老保险。

作为一名失业的城乡居民,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成本相同,你认为选择哪种缴费方式?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