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块够不够装修新房呢?

我花80万买的新房104平米,但是只准备了5万块钱,想把所有家具家电买齐,然后粉刷之类的,够不够用?

介于目前中国的房价来说普通人买套房子是真不容易,基本就是弄个首付以后每月还那个贷款就行了,这样每月手里剩下的也没多少钱了,再说装修这个价格问题还是人们考虑的最大的一个事,谁不想把新买的房子装修好看美观还贴合自己的心意呢,可是预算在这你就得掂量掂量了。

按说你这5万不是不够,关键是用料这一块是大头啊。这么说吧,5万块钱进行装修有可能会不够。因为很多的家具和装潢,现在都是需要比较高端的材料,所以5万块钱可能有一些少了。相对材料用的低一个档次的话就差不多,这还得看你用什么了。

简单简了地说一下,就是大约给你算一下,不是很准但也差不多吧,也是根据当地的市场价大约地估摸个数你参考一下。

水电走明线5000,瓷砖买便宜的加人工15000,墙刷大白5000,门买便宜的4000,窗只加不换3000,防盗网3000,柜子和床买现成的9000,洁具3000。5万只能用最便宜的方式,最便宜的东西。5万的装修预算,硬软装基础家电,只能用些最便宜的东西了,因为预算较少,可以分成硬装3.5万,软装1万,基础家电0.5万。你看这可能不是很合理,但是也差不多只能这么算了,我就这些东西了,不是专业的毕竟都是估计的,你自己有数就可以了。

我赛,这又认真的看了看你的问题还没展开看,怪我了,你的意思是5万块钱把家电家具买齐了,再粉刷墙面和顶部,那这个应该可以了,你粉刷拿出5000来剩下的45000买家电和家具差不多了,只要不买那些很贵的就行,估计你也不会去买那些高价格的家电啥的,呵呵!

5万块够不够装修新房呢?

找专业装修企业一步到位拎包入住5万块钱用不了,因为你所说简单粉刷装修,没说超豪华装修,谢邀回答完毕。

5万块够不够装修新房呢?

5万块够不够装修新房呢?现在开发商卖的房子,都是精装修,你准备的5万块钱,如果不是买大品牌的豪华家具够用了,不放心开发商刷的乳胶漆可以买上桶刷一遍,即可拎包入住,关键是在自己的要求条件不高。

5万块够不够装修新房呢?

你没说是多大面积,我就按二室二厅90平左右的房子算吧。

这装修房子沒有够不够一说,就看你怎么装,豪装再有五万也不够。简装就够了。

一,装修半包,自己买材料。五万装修按四万五预算,留五千以防万一。两耳不闻,两眼不看邻居的豪装,不要听商家忽悠,不要听工人建议,半路不要随便更改,坚决按预算走。

二,墙壁不要贴壁纸,刷白就行,白墙永远不过时,干净,古朴,百搭,放什么颜色的家俱都好看。墙上不要有任何装饰,连最简单的石膏线也不要,整体看起来房间空间还大,电视墙贴一块自己喜欢的壁纸区别于白墙就可以了。

三,灯具,只在客厅中央选择一款简单有点造型的灯具外,其余地方只需装节能灯就行。不要考虑造型,所有灯都不要变色。不要更换原有的插座,不要拆墙拆防护网。

四,地面铺瓷砖,不挑名牌,不要无名,大牌中最次的就行,记着用暖色哦。不用过门石,瓷砖一铺到底。飘窗不用大理石,用同色的地砖。

五,厨柜不要买整体的,让瓦工师傅安照自己的意愿用砖垒一个简单的厨柜,厨柜门和台面市面上有卖的,结实耐用。墙上不做柜子,买个大型置物架就很好,省钱又方便,整体看起来空间还大。

六,卫生间的洗嗽盆不要买带小柜整体的,装不了多少东西还占地,市面上有卖单盆的,大大的还能洗衣,只需做一个铁架子,大理石作台面,把盆嵌入台面就大功告成了,台下面还可以放东西。买一面防水的镜子,旁边装个大一点的置物架,洗嗽用具一用俱全都放在上面。

七,厨房,卫生间吊顶就买最便宜的那种,不要听商家介绍说什么好的耐用,过不了十年八年,突然有一天,你发达了就搬走了,看着简装房,走的那叫一个无悔无怨。但不管你住几年,所有的龙买,下水,配件都要买最好的。

到此,你的装修预算也花完了。下一步房间的布置可以慢慢添置。建议你:

一,除了主卧室的窗帘买厚实一些,其它窗帘就是装饰,由其是客厅,平时拉不了几次,只要花色不难看,有下垂感越便宜越好。

二,白墙上挂上字画,山水画,最多三副,网上淘点廉价的,艺术的,带有文化的工艺品摆在桌上。不要多只作点缀。家就温馨了。

三,床和沙发要买质量好的,餐桌要买结实的,书柜书桌要买大的,衣柜,鞋柜,电视柜,茶几,相对来说可以次一些。

四,电器一类更新换代很快,所以不要买最好的,一般就行,不要买复加的功能,比如洗衣机加烘干,有些功能其实都是鸡肋。比如电视,很多家买回来都成了摆设,开不了几次,

总之记住,花钱多住着不一定v舒服,花钱少不一定寒酸。重在自己感受。

5万块够不够装修新房呢?

我觉得只要住着舒服,干干净净的就好,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装修,因为我们也想装修呢,这只是自己的想法

5万块够不够装修新房呢?

看多大面积,怎么标准的装修,如果简单点装修可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