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劲买了火车下铺票,对面下铺的一位大妈希望你让给她中铺的女儿和外孙,你会让吗?

如果她们女儿的孩子小,确实行动不放便,我肯定会换。

费劲买了火车下铺票,对面下铺的一位大妈希望你让给她中铺的女儿和外孙,你会让吗?

自己费劲巴力买到的火车下铺票,为什么要轻易的让给别人呢?我曾经试图跟别人换座,结果惨遭拒绝。

坐火车也曾经坐过卧铺,印象中就没买到过下铺票。去年独自去北京看病,弟弟怕我坐硬座累着,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买卧铺票。那时刚刚生了一场大病,虚的很。满心想买下铺票,结果买到手的却是上铺。下铺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我跟她说了一下我的情况,想着她能看在我身体虚弱的面子上跟我换一下座,结果这头我刚张嘴,那头就一口回绝了。

小心翼翼的爬到座位上去,坐到床铺上,弓着腰脱下上衣,想坐着是不可能的,直不起腰来,只能是躺着。除非是尿憋得不行了,否则你就老老实实的躺着吧。

下铺的人就自由的多了,想坐就坐着想躺着就躺着。不喜坐不愿躺的还可以四处走走。

谁都知道下铺一票难求,谁都知道下铺行动自由比较自在,在火车上相对密闭的空间里,谁不想着能够自在些呢。自己手气好买到了下铺票,干嘛你一个陌生人轻轻飘飘一句话说换座就跟你换?

费劲买了火车下铺票,对面下铺的一位大妈希望你让给她中铺的女儿和外孙,你会让吗?

果断不让,上月六号我回老家,为了买个下铺,连续几天盯着网络,又到售票点,又延迟日期,终于买到下铺,结果上车刚躺下,一个男人带个七八岁的孩子说给我换票,怎么可能?回程时找熟人订了下铺,还请吃个饭,结果上车后一个六十多的妇女在我的铺位上躺着,说腿不舒服,要给我换,我也五十多的人,费那么大劲买的下铺为什么给你换?你的身体自己知道,为什么不早做准备,你的子女为什么让你买上铺?可能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上车给别人换,想用道德绑架。我自己辛苦挣钱,辛苦买的下铺,就是让自己舒服点。不偷不抢,凭什么换?我只想说,只要你付出了,下铺肯定买得到,延迟两天也行啊,因为需要换下铺的人,都不是赶时间的。早出行早作准备。不要想着别人应该给你换。

费劲买了火车下铺票,对面下铺的一位大妈希望你让给她中铺的女儿和外孙,你会让吗?

我怀着9个月的孕,历经千辛万苦,一波三折才买到两张下铺的票,老公一声招呼都不打,在车厢让给了别人,那人又提了一个过份的请求,我气得肚子疼!

为了多赚点钱,我一直坚持上班到怀孕9个月才休产假,预产期刚好是春节,所以票特别难买,机票更是买不起,又不敢坐汽车,毕竟孕晚期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想来想去,我们决定坐火车硬卧下铺,那是性比价最高的,下铺也是便于老公照顾我,我大腹便便,很多事都需要帮忙。

在网上刷了好几天,从早刷到晚,一张票都没刷到,刷得头昏脑胀,一招不成,我又和老公分头行动,五六点起床去售票点排队,冬天起床都是需要勇气的,何况我还是个孕妇,天天冻得鼻水直流,仍然一无所获,人实在太多了。

那时候刷票软件还不流行,我跟同事倒苦水,同事给我出了一招,就是给售票点的老板多一点钱,身份证也留给他,让他一放票马上帮我抢,结果深圳的硬卧下铺火车票也是秒空,他们建议我们可以买广州的,广州的车次多,机会大,在这一票难求的时候,我们没有犹豫,几天后售票点就通知我们买到了,是晚8点的票。

回去那天,我们早早收拾行李,从深圳坐和谐号到广州,中途行李箱还负荷过大轮子断了,我和老公徒手左一袋,右一包,抬着上百斤,走了无数的台阶,又转了好几趟公交地铁,辗转许久,饥肠辘辘,火车站外面的台阶上有很多卖红毛丹的小贩在叫卖,25块钱10个,我很想吃,硬是没舍得买,后来还是花10块钱在小店买了桶方便面充饥。

赶了一天的车,从深圳到广州,就是为了一张卧铺的下铺票,我们通过重重困难,穿过人头涌动的火车站广场,终于挤进了候车大厅,顺利在8点前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找到座位后,我发现我老公的座位上坐了四个人,一个中年妇女,一个老年妇女,还有两个三四岁的孩子,看着像一家人,行李就堆在我们的床上,我老公走过去,对她们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麻烦让一让。”

那个中年妇女说:“我们坐会,等开车了再回座位,我们的票是这上面的中铺和上铺。”

我老公说好,然后她就开始和我老公拉家常,他们居然还是老乡,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我很累,躺在床上休息,我老公坐在我旁边,那个女的就开始套近乎,给我老公传授育儿知识。

话锋一转,开始诉苦,说自己在广州带两个孩子生存有多不容易等等,我心想,你给我说这些干嘛呢,又帮不了你,但是她的目的越来越明显。

她说家里她公公生病了,想看孩子,他们本来不打算回去过年的,怕老人熬不过去,临时决定回去的,她老公还在上班,没办法送她们回去,她费了好大劲都买不到下铺,上铺和中铺还是托人买才买到的,说得可怜巴巴的,然后问我老公:

“大兄弟,我们是老乡,你帮我个忙,和我们换座位好不好,我这老的老,小的小,中铺和下铺真的没办法睡,你就当可怜我,我给你补差价。”

我老公建议她找列车长,她说找过了,列车长说只能自己找人换,别人不同意他没办法协调的,毕竟人家也是花了力气和钱买票的,现在春运,也没有多的位置。

我老公看了看她们一家,觉得他们确实不容易,于心不忍就同意了和她换,其实我们为了这张票真的历经千辛万苦,一波三折,还跨越了几个城市加价才拿到的,我老公本身就又高又胖,睡上铺他根本翻身都没办法,可是他本性善良,见不得别人的求助。

我心里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真的到了那程度,确实也无法拒绝,如果拒绝了她,恐怕我们也睡不安心,算了,权当为自己积德行善吧。

可是她接下来的话,令我后悔给她让座,她看我老公同意了,并且把随身行李放上了上铺,而我没有动,就和我老公说让我也让给她,说她要带孩子睡,我还年轻没事,我当时就想骂她,我一个怀孕9个月的孕妇,让我睡中铺,这是人说出来的话吗?

我老公果断拒绝了,说我怀孕了,睡中铺不方便,那个老太太跳出来说:

“没事的,哪有那么娇气,我们以前怀孕还下田呢,她只是躺着睡觉,又不用做什么。”

得寸进尺!我准备发作,我老公按住我,对她们说:“对不起,没法让,我已经让了一个座位给你们了,而且这位置我们是很辛苦才买到的,我老婆大着肚子,确实不方便!”

那个女的才不做声,说补差价给我们,一共60元,我老公说不用了,举手之劳罢了,那个女的说给,半天也没掏出来,不了了之,我很想叫那个女的给,可是我老公已经说了不要,我得给他面子,我憋得真是难受,我饿得受不了都舍不得花25买几个红毛丹,他倒是大方。

那个晚上,那家人总是使唤我老公,一会帮她看一下孩子,一会帮他们打点热水,说是老年人怕走丢,孩子怕乱跑之类,本来我老公跟我回去,就是主要为了照顾我的,真好,倒跟他们成了一家人。我气呼呼地躺着,一晚上没搭理我老公。

第二天到站,人家一家人招呼都没打一个就下车了。

我们也跟着下了车,又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还要转十几分钟车才到婆家,等了很久都没有小巴车过来,我已经累得坚持不住了,我说打出租车吧,我累得受不了了。

老公问了下出租车的价格,要50元,他认为太贵了,让我再坚持坚持,我听到这句,眼泪马上就掉下来了,我哭着说:

“你还是个人吗?你叫我忍我怎么忍,我大着肚子坐了两天一夜的车,饭都没有好好吃,你没钱你充什么大尾巴狼,别人给你差价你为什么不收,这钱是我们省吃俭用出来买票的,收得天经地义,你现在在我身上抠出来的钱,去给陌生人当人情,人家认识你吗?”

他看我哭了,赶紧拦了出租车,和我说看那个女的带着老人孩子不容易才让的,而且又是老乡,没好意思收钱,说他没转过弯来,确实应该收的,还说以后会注意的,我看他态度诚恳而且也是助人为乐,我就原谅了他。

就题主所问:费劲买的火车下铺票,对面下铺的一位大妈希望你让给她中铺的女儿和外孙,你会让吗?

我的答案是:让不让座纯粹是个人修养问题,让座,我们为他点赞,不让座,那也是他在坚守自己的权利,不能道德绑架。

没个人出行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划,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既然你选择了一张不适合的车票,就要做好应对各种意外的准备。

无论是谁,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别人费了很大劲才买到的票,跟你无亲无故的,确实没有义务和你换,谁都想旅途轻松点,而有需求的一方如果真心想换座,不能用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姿态应该放低点,比如好话说在前头,提出多给别人一点辛苦费,别人更能接受。

我们遇到真的有困难的同胞,在自己身体能吃得消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帮一把,有时候吃亏是福,乐于助人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火车让座也应给予提倡。

别人给我们让了座,我们应心怀感恩,主动道谢,如果别人不让座,我们也不应心怀怨恨,毕竟别人对我们没有义务。

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和孩子,我们对谁没有义务要主动让座,完全看自己的内心做事,让是情分,不让是本份,无关道德。

费劲买了火车下铺票,对面下铺的一位大妈希望你让给她中铺的女儿和外孙,你会让吗?

该让的时候还得让。今年6月23日我和老伴及孙子三人去重庆旅游,回来时我买的是重庆到西宁的火车票,两个下铺一个中铺。上车后发现我的辅位上己坐着三个人,而且是爷爷奶奶孙子三人,那位奶奶诚恳的对我说他们只买到了一个中辅和一个上辅,因为孙子还小,希望兑换一下辅位。这两位爷爷奶奶年龄明显比我小,但他们的孙子也小,我当时果断的把我的辅位让给了他们,因为那位奶奶和她的孙子要挤一个铺位的话确实不大安全,对确实有实际困难的人让一让又有何妨。

费劲买了火车下铺票,对面下铺的一位大妈希望你让给她中铺的女儿和外孙,你会让吗?

凡是提这种问题的,都是在引导舆论。其实这种事并不常见,这些年以来,对老年人的黑化已经无处不在了。不否认有一些老年人的行为对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造成了冲击。但我以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能基本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最起码我在公共场合基本没见到像网上报道的那样老人。不能以偏概全,打击一大片。谁都会老,而且自己也都有父母,这样去黑化老人实在不值得提倡。再有你真遇到了这种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就完了,何必在这引导舆论呢?一看你绝非善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