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的时候,离合跟刹车应该先踩哪一个?

作为一个开了六年手动挡的老司机,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简单来说,减速的时候是先踩刹车还是先踩离合,主要考虑的是一脚刹车下去,车子会不会被憋熄火。如果不会熄火,就先踩刹车,后接离合。如果会熄火,那就先踩离合,后踩刹车。

之所以要遵循这个规律,主要原因在于手动挡车档位是由司机自行控制的。若是在高档位,一脚刹车下去,时速掉的太快,发动机转速也会跟着减低,掉到怠速以下时,发动机难免熄火。这时候就需要控制离合,避免发动机熄火,免得车辆因为发动机熄火,丢失转向助力,丢失方向盘助力,出现刹车踩不动,方向盘转不动的极端情况,保证安全。

下面,我总结了各种时速时的操作方式,刹车时先踩离合或是先踩刹车,跟着做就行了。

低速行驶,先离合后刹车

假设我们在城市拥堵道路行驶,或者城中村这种人多路多的地方开车,车辆时速是开不起来的,一般只能挂三档,时速在20~30之间。这种情况下,我们减速时,一脚刹车下去会发现时速会掉的很快,发动机转速瞬间暴跌,低于怠速,车辆进入了低速高档,档速不匹配的工况,发动机也会因为怠速过低而熄火。

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先踩下离合,防止发动机熄火,之后再踩下刹车减速。以我的驾驶习惯来说,我开这种速度起不来,需要时刻减速的路况,先离合后刹车是常规操作。一来,先离合后刹车,在这种时速低的路上,并不会出现刹不住的情况。二来,踩了刹车后,档速不匹配必然需要再次换挡,先离合后刹车,既可以避免发动机熄火,还顺便把档位给换了,一举二得。

所以,手动挡车低速行驶,先离合后刹车。

中低速行驶,先刹车再根据实际工况踩离合

所谓的中低速行驶,一般指的是40~70的时速行驶,常见于通畅的市区道路,国道,郊区等等。在这种路况开车,需要减速时,先踩刹车后踩离合是正确的。

主要原因在于,无论是急刹还是轻点刹车,有较高的时速打底,发动机转速是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不会像低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突然掉到怠速以下,导致怠速不稳而熄火。这个缓慢下降的趋势,足够我们先踩下刹车,跟着再踩离合了。同时,先踩刹车后踩离合,还可以略微利用一下发动机制动的制动效果,以及发动机不喷油的省油效果。

若是先离合后刹车,发动机制动效果消失,发动机会继续喷油维持怠速,刹车距离也会略长一些。最主要的是,减速的时候,刹车的制动力才是最大的,首先踩下刹车才是正途,至于离合,晚一会再踩不会熄火,不怕的。

从我的驾驶习惯来说,在这种中高速工况行驶,需要减速时先踩刹车,然后再看看档位跟时速是否匹配。比如我挂着五档,时速在40km/h左右,这时候就不需要踩离合,因为档速还算匹配,只要给油,不换档的情况下,车速也能很快提上来,不会出现发动机光吼不走的情况。再比如我挂着五档,车速掉到30km/h了,这时候给油车速提的很慢,因为档速不匹配了,就需要踩下离合换到三档或者四档,调整档速匹配,才能做到既省油,提速又快。

中高速行驶,先踩刹车再踩离合

所谓中高速行驶,指的是时速在70~120km/h之间,或者更高。这种情况下减速,也是先踩刹车后踩离合,而且必须是先踩刹车后踩离合。

我曾经在高速公路上做过试验。我把车先开到110公里的时速,减速的时候,先把离合踩死,这时候就感觉车子好像没有了束缚一般,猛的向前冲,哪怕我松了油门,车子也没有一丝被拖曳的感觉,需要踩更深的刹车,才能感觉到明显的减速。

第二次,我先松油门,车子瞬间有了被拖曳的感觉,这是被发动机反拖住了。之后我再踩刹车,不用太大力,就能感觉明显的减速效果。所以,中高速行驶,想要减速必须先踩刹车,再踩离合,先踩离合会丢失发动机制动,因为减速效果,延长刹车距离,不安全。

以我的操作方式来说,在这种中高速行车,需要减速的时候,先踩刹车减速,在发动机制动跟刹车制动的双重作用下,可以做到更好的制动效果。之后,一般是不用踩离合的,因为这种情况一般是最高档形式,哪怕一脚刹车踩下去不是直接刹停的情况下,时速跟档位还是匹配的。比如开着120km/h在高速跑,一脚刹车下去,时速掉到80,不用踩离合换挡。掉到60,也不用踩离合换挡。哪怕掉到50,也不用踩离合换挡。

只有遇到紧急情况,一脚刹车踩死直到车停下来,才需要接离合避免熄火,但是先刹车再离合也是基本操作。

需要停车时,先离合后刹车

当我们需要停车,减速的时候需要先踩离合后踩刹车,这样可以避免熄火。因为停车的时候,为了停车安全,时速是很低的,一般在10km/h以内,这时候若是先刹车,哪怕只是轻刹,发动机都会被憋熄火。只有先踩离合,把发动机跟变速箱断开,之后再踩刹车,慢慢停车即可。

按照我的开车方式,需要停车的时候我会预先估计开到停车的位置需要多少时速,然后提前踩离合挂空挡,再控制刹车慢慢空挡滑行过去即可,操作方便,更加舒服。

总的来说,因为手动挡车独特的动力系统,先离合还是先刹车,需要考虑一脚刹车发动机会不会熄火,一脚刹车下去档速是否匹配。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实际情况非常复杂,需要驾驶员多开,根据实际情况去把控。虽然麻烦,但这也是手动挡的驾驶乐趣所在。

减速的时候,离合跟刹车应该先踩哪一个?

虽然现在自动挡已经非常普及了,但是手动挡的用户依然大有人在,和自动挡开起来非常方便不一样的是,手动挡在驾驶的时候是需要一定技术的,比如减速的时候不少车主就纠结了,自动挡只要踩刹车就可以了,但是手动挡需要刹车和离合器的配合,那么到底是先踩刹车还是先踩离合呢?

从常规来说,应该是先踩刹车,因为从减速效果来说刹车是最好的,虽然踩下离合也有减速的效果,不过那是因为等同于空挡滑行,只能说因为不在挡位里车辆怠速放缓,实现的减速,不等同于踩下刹车的刹停,因此手动挡减速应该是先踩刹车。

然后手动挡是需要手动减档的,不然很容易熄火,需要减档的时候再踩下离合器换挡这才是正确操作。不过很多司机的习惯是离合刹车一起踩,理由是不容易熄火,的确直接踩刹车是很容易造成熄火,但是有的时候手动挡还是有熄火的必要的。

比如一些急刹车的时候,尤其是前车突然急刹,这个时候建议直接把刹车踩死,哪怕熄火也要踩死刹车不能踩离合,因为前面说过,离合踩下车辆等同空挡,车辆还有速度,如果不熄火的话车辆滑行的距离会加大,增加了急刹车时候追尾的可能,因此为了考虑安全建议车主养成踩下刹车以后不要马上踩离合的习惯。

减速的时候,离合跟刹车应该先踩哪一个?

差不多是七八年前吧,跟我一起学车的有个男同事,拿了驾照之后,我俩都买了手动挡车,有一次我俩为一件事争议不休,他说急刹车的时候一定要同时踩离合器,他的理由是踩离合器能够切断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他还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开手动挡车经过一个路口,估计就是20~30公里/小时的速度,开始没在意,行驶到路口时,路口里边有个老人骑三轮车出来,眼看就要撞上了,他马上踩刹车,结果在慌乱之中,他居然踩了油门,然后他的左脚也同时踩了离合器。

先踩离合还是先踩刹车

他告诉我当时幸好同时踩了离合器,切断了动力,相当于汽车是空档,空档加油汽车是无法前进的,只是发动机转速飙升,结果就是他没有撞到骑三轮车的老人,反应过来后,他就踩了刹车停下来,他认为是踩离合器救了他,后来他开车一旦要减速刹车,就是同时踩刹车与离合器。

我说急刹车的时候不能踩离合器,踩了离合器就变成空档了,空档时刹车距离会变长,这样会有危险。但是他根本不听我说的话,仍然刹车与离合同时踩。那么问题来了,减速时到底是先踩刹车还是先踩离合器?

手动挡车踏板

1、速度不同的影响

其实我的同事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前提条件,当时他的车速并不快,只有20~30公里/小时,汽车前进的惯性不大,踩了离合器之后,切断了动力,虽然误踩了油门,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踩刹车,才能将车刹车,他这是误打误撞。

而且在紧急情况下踩离合器时,有时候总是不能踩到底,有可能踩了一半,有可能踩了一大半,只要不是踩到底,就不能完全切断发动机动力,比如踩了一半,就是半联动,半联动状态时汽车动力处于游离状态,有动力又不是很强,同样达不到减速的目的。

速度快时踩离合惯性也很大

一旦汽车速度超过了40公里/小时,汽车前进时的惯性就很大,开过手动挡车的司机都知道,手动挡车有个说法叫空档滑行,在平地上也能滑行,而且还能滑得很远,我曾经做过测试,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然后把离合器踩到底滑行,整个过程不加油,就靠惯性前进,当时是平地,至少滑行了400~500米远才快要停下来。

当你的速度超过40公里/小时,如果你踩了离合器到底,就相当于汽车处于空档状态,发动机的动力被切断,没有了发动机的制动,想要减速就比带挡刹车所需的距离更长,如果是紧急情况刹车,有时候就是几米的距离,结果就会迥然不同。

空挡刹车距离变长

开过手动挡的人都知道带挡刹车比空档刹车更容易减速,而且汽车速度越快,惯性越大,越不容易刹住车,比如你在高速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直接一脚油门刹死就行,这么快的速度,你即使踩了离合器,切断了动力,但对于汽车来,感觉速度一点也不会立即降低,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要知道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滑行,惯性会更大,没有上坡的话,在平地上滑行几公里都没有问题,而造成汽车滑行的原因就是踩了离合器,想要减速的话,踩离合器的效果并不好,不如直接踩刹车,所以我那同事的操作方法是错误的,很多老司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下坡路时踩离合变成空档很危险

2、下坡路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危险情况,就是在下坡路段行驶,如果需要减速,你把刹车和离合同时踩下,这个时候汽车处于事实上的空档,但由于是在下坡路段,汽车虽然失去动力,但是重力会做功,会导致汽车一直滑行,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这个时候踩离合器成了反作用,不仅不能降低速度,而且会让汽车前进速度变快。

这个时候即使踩刹车,也会让刹车效果大打折扣,就会产生未知的风险,所以同时踩下离合器与刹车来减速是一个错误的办法。

那么想要减速正确的办法是什么?

一、先踩刹车

想要减速时,直接踩刹车的效果是最好的,其他什么都不踩,单独踩刹车就是带挡刹车,不仅仅刹车会因为摩擦而降低车速,发动机制动也会降低车速,效果远远好于同时踩下刹车与离合器。

减速先踩刹车

二、防止脱挡时再踩下离合器。

手动档车有个速度与档位的匹配问题,当你踩刹车速度降低时,不能让速度降到低一级档位所对应的速度上,这样就是速度与档位不匹配,也就是脱档。

比如说,你挂5挡行驶,在80公里/小时的速度踩刹车,使车速迅速降到了35公里/小时,如果你不跟着降低,就是脱档,这个时候在刹车的同时就可以踩下离合器,然后挂入所对应的正确档位。

简单地说就是:先刹车,然后一直踩着刹车,等速度降到下一个档位,再同时踩下离合器,如果需要停车,就把刹车与离合器同时踩到底,如果不需要停车,就在踩住离合器的状态下,把档位切换到对应速度的档位,再松掉离合器与刹车继续行驶。

脱档前再把离合器踩下

三、紧急情况下直接踩刹车到底

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把刹车踩到底,即使会遇到速度与档位不匹配,发动机声音轰轰响,也不用管他,当速度降到很低时,汽车就自动熄火停下,但是如果你同时踩了离合器,汽车就不会熄火,也有可能在紧急情况继续前进,或者延长了你的刹车距离,这就是危险。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把车刹停或者刹到熄火都行,哪怕你开到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也可以这么做,现在汽车都有ESP(车身稳定系统)和ABS(防抱死系统),只是在刹车的同时不要打方向盘,否则容易发生侧翻。

减速的时候,离合跟刹车应该先踩哪一个?

开手动挡车减速时,离合踏板、刹车踏板先踩哪个或者说怎么踩取决于车辆行驶时的实际情况,是要控制车速、还是要进行紧急制动?在不同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不要刻意去操作、或死记硬背,要结合实际的路况、发动机的实际状态来决定自己的操作,驾校那套应考策略、出了校门就用不上了!

如果车辆只是想适当减速,那么松开油门、或轻带一脚刹车即可,甚至连离合踏板都不用去踩;如果是要进行紧急制动,那么可以先踩下制动踏板、之后踩离合,当然如果左脚位置恰好在离合踏板附近、可以同时踩,但总之刹车踏板不能后踩;当车子要进行紧急制动时、就别考虑发动机制动了(来不及),当制动踏板踩下40%以上时、基本上就可以无视发动机制动了!

晚踩离合踏板会不会熄火

实际上发动机没有那么容易熄火(不包括初学者),先踩刹车踏板、必然造成发动机的转速下降;但发动机转速下降不等于熄火,只需要盯着点发动机转速即可;当发动机转速偏低的时候、踩离合器踏板即可,比如当转速低于了1000转时、踩离合即可;当然转速比这个数值更低也没问题、不会熄火,只是转速如果再低一些、等松开离合踏板后,很容易造成扭矩不足的抖动、影响驾驶体验;鄙人有一次开车减速时接了个电话,一分心就只踩了刹车、而没踩离合,转速下降到500转、车子都抖了,之后踩下离合、机器又转起来了,结论就是只要不把车子给刹停、熄火太难!

不要刻意的同时踩下刹车、离合踏板

不否认同时踩下离合、刹车踏板的习惯没有问题,但请别太刻意;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制动时刻问题,也就是说当车子需要紧急制动时、驾驶者左脚在什么位置上,如果恰好在离合踏板上、那么可以同时踩,如果左脚是再左侧休息踏板上呢?这时候如果刻意的同时踩下制动与离合踏板、就容易导致制动延迟,简单点说就是在休息踏板上的左脚、拖慢了右脚踩下制动踏板的时刻;所以手动车友只需记得一点就是制动踏板优先级即可!(紧急制动时踩不踩离合对制动距离的影响远没有踩下刹车的快慢对制动距离影响大,所以能同时踩固然好、不能同时踩时一定要优先制动)

先踩离合器踏板的弊端

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别养成先踩离合、或利用离合控制车速的习惯;比如在过弯时、很多朋友喜欢踩下离合踏板来控制车速,实际上当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发动机与驱动桥之间的动力链接完全被切断;实际上此时车子的动力完全被断开,如果开的是后驱车、此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甩尾,该如何把车身拉直?要知道后驱车出现转向过度、是需要给油来修证的,而踩下了离合、修起来就慢了半拍,而先踩刹车则不会彻底断开动力!

为什么说别养成靠离合器控制车速的习惯?其一紧急制动时来不及,其二造成离合器片的磨损;当为了降低车速(而非停车)、二踩下离合踏板后,动、静摩擦片分离,当车速降低至需求车速时,松开离合器踏板,那么动、静摩擦片还要重新进行耦合(接驳),而此时发动机飞轮端、变速器输入轴端存在转速差,要明白一点、民用车手动变速器是有半联动的,在离合器踏板抬起的过程中、要先经过半联动过程!

而半联动则是动、静摩擦片之间存在滑动摩擦的过程,而此时恰好飞轮、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存在转速差,那么这个过程就会造成比较明显的离合器磨损;所以宁可多踩刹车制动、也少用离合器控制车速,刹车片、离合器片哪个更容易换应该都有数;一个成熟的驾驶者的标准减速技巧是(非紧急制动),第一步就是先收油门、利用发动机制动拖低车速;第二步当发现发动机制动不足以很好的减速,这时可以踩下制动踏板;第三步当发动机转速大幅度下降有熄火的倾向时、踩下离合踏板即可!

减速的时候,离合跟刹车应该先踩哪一个?

对于刚拿到驾照开车上路的司机来说,确实是个争议的问题,因为在驾校学的应该都是先离合后刹车,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熄火,我以前是开大货车的,由其是汽车重载下坡的时候,根本就不怎么踩离合减速,除非换挡的时候,现在不开货车了,也是个上班族,下面和大家说说我的操作方法。

减速不等于急刹,每个档位都对应有自己的时速,一档时速在10-20公里,二档在20/30公里,三档在30/40公里,四档在40/50公里左右,高时速跑就得选择五档了,减速一般都采用点刹方式(根据车速判断踩刹车的力度),如果车速比较快,又没有必要必须停下来,或者是与需要停车的地方还有足够的距离,这时候如果在五档,可以不踩离合,选择点刹,让速度降到50公里左右,在踩离合换挡,或者挂入空挡,因为有发动机的制动,速度降下来会快一点。如果车速不是很快,先踩哪个都无所谓,所以开车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要向远方看,多观察判断,勤看后视镜。

急刹就需要一起踩了,也是为了避免油门当刹车,急刹就没有考虑发动机制动的必要了,因为先踩刹车还是同时踩下,距离差不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在考虑这个,估计已经撞上了。

所以说开车要注意力集中,多观察路况。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朋友们有不同意见请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减速的时候,离合跟刹车应该先踩哪一个?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来提问者并不是特别清楚手动挡车的驾驶技巧,现在网上可多教你怎样开车的文章,很多文章都把开车的步骤严重流程化,要知道想让人快速掌握驾驶技巧首先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而不是告诉他应该怎样操作,结果是很多人照着网上的文章一步步去操作发现越学越不会开了。今天就这个问题咱们来讨论一下,希望对新手有所帮助。

1、减速时不一定非要踩刹车

比如你在路上行驶,前方有人过马路,如果距离合适的话只需要松开油门发动机制动力就可以逐渐减速,等行人穿过马路后再加油门继续走。

2、刹车时是否需要踩刹车取决于当前车速、档位和发动机转速

听起来很难,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判断:如果行驶中发动机转速远高于怠速这时候就不用踩离合,如果发动机转速接近怠速或者已经到达怠速转速时就需要踩离合了,否则踩刹车会进一步降低发动机转速,转速太低很容易熄火。当然了我说的接近怠速或者高于怠速只是相对的,大家实际操作一下就明白了。

比如你开车跑高速,车速100,挂5挡,发动机转速3500,这时候想减速的话可以直接踩刹车,踩下刹车后车辆减速,发动机转速也随着车速一起下降,3500、3400……一直到1500,可能这时候发动机已经开始轻微抖动了,就可以踩下离合器,防止车速进一步降低时把发动机转速拉太低而导致抖动和熄火。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你在市区行车,车速30,挂3挡,发动机转速1200,这时候踩刹车就需要踩离合了,否则你一脚踩下去发动机转速瞬间被拉低,很容易出现耸动甚至熄火。

原理也很简单,不踩离合器时车轮与发动机是硬连接,车速下降肯定会导致发动机转速同时下降,车速太低时发动机转速会被拉到特别低,这时候发动机想驱动车轮前进,而刹车却阻止车辆前进,结果就是发动机抖动甚至熄火。

3、如果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时新手可以不必考虑离合器,直接刹车直到车辆停止发动机熄火。

紧急刹车时如果踩离合的话反而会失去发动机制动力,而且尽力情况下先踩离合肯定缩短反应时间。以我长期感受来看高速行驶中直接踩刹车的效果比同时踩离合和刹车要好的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