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驾驶,应该检查汽车哪些部位?

我家是湖南的,人在广东打工,每年都会像候鸟南飞一般,在二地往返,每次出行,都是全家出行,深感行车安全的责任之大,所以每次高速出行,除了贯彻保持车距,控制车速的高速准则外,还会在出发前对车辆做一个细致的检查,尽量把可能存在的危险,在出发前就解决掉。

作为司机,经常看到不少车在高速抛锚,不得不停在应急车道换胎,或者打电话等救援,深刻的理解到,高速车辆发生故障是有多么麻烦。

比如高速爆胎,控制不好就导致车辆偏离车道,碰撞护栏或者碰到别的车,后果难料。或者车辆打不着火,变速箱故障,只能叫高速拖车救援,一次几百上千,非常的贵,还要被耽误行程,影响心情。

我在跑高速之前,会对车辆做一个细致的检查,由于本人手头也没用趁手的工具,所以跑高速之前,都会去4s店做一个常规保养,既可以在跑长途之前,把机油这个至关重要的油液换掉,还可以享受4s附送的检查服务。

现在几乎全部的4s店,都会赠送所谓的免费检查,每家4s电的检查项目还不一样,就拿我的车被赠送的检查项目来说,包括雨刮检查,轮胎检查,底盘检查,车灯检查,刹车检查,电瓶检查,胎压检查,冷却液检查,玻璃水检查等等。

当我把车交到4s的师傅手里,他们会拿工具抠出小石子,检查胎面有没有鼓包,检查气压是否正常。还会检查底盘生锈的部位,底盘的线路以及各种管路有没有泄露,拿测电笔测一下电池电压,基本把车从上到下检查了遍。

这些检查,完全可以替代咱们司机自己用肉眼检查的效果,而且更专业。我们车主自己,也不要翘着二郎腿在休息室内玩手机打游戏,跟在车旁边,看看别人怎么操作,一来防止别人搞坏自己车,玩套路。二来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技巧,不至于啥都不懂。如果没有这条件,那么自己检查也是可以的,检查的项目如下:

绕车一周,检查轮胎。

跑长途之前,检查轮胎是重中之重,检查的点有三个,一是气压,二是轮胎是否健康,三是随车工具是否配齐。

气压的检查比较简单,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就行。如果车辆自带胎压监测配置,或者后装了胎压监测模块,那么直接看显示的数据即可。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家用车空载冷车胎压要求都是2.1-2.5BAR,正常2.5BAR以上即可,可高不可低。汽车轮胎最高胎压可以打到3.5bar,正常胎压在2.5bar~3.0bar都可以。

轮胎健康检查,先心里想一下轮胎服役多久了?正常轮胎服役年限为4-5年,跑的少用6年也正常,超过时间了就要全车换新轮胎。确认轮胎没有超过服役年限,就去看看轮胎花纹磨损情况,看看有没有鼓包,轮胎侧面有没有被划伤,花纹里有没有卡螺丝钉,卡尖锐的石子,有的话最好抠出来。

随车工具,一是随车的电动气泵,是给轮胎特殊情况补气用的。一般来说,轮胎一个月会自然泄漏10-20KPA的胎压,也就是0.1-0.2BAR,随车的电动气泵就是给轮胎补气用的。

二是随车的千斤顶,备胎,补胎液套装,检查一下,最好使用一下千斤顶,明白千斤顶的用法,知道千斤顶顶在车底盘的哪个位置,事前演练,事后不慌。

开启机舱盖,检查机舱

我在每次跑长途之前,都会把机舱盖打开检查一下。

首先,我会看看发动机舱里面有没有小猫,小狗,老鼠这些东西在里面。由于我的车停在树底下,冬天经常有这些小动物爬到机舱里头取暖,经常见到猫的细毛,老鼠屎。

检查的目的,是防止这些动物把机舱内的电线咬断,顺便拿水冲一下机舱,不然在车里会闻到若有若无的臭味。如果机舱里有枯叶从机舱的缝隙里掉进去,也要清理,防止高温起火。

第二个,我会检查玻璃水壶,一般会打开玻璃水壶的盖子看一下,只要还有一半就没必要加,快见底了,就拿兑好的玻璃水加一下。我建议各位司机朋友,不要拿洗洁精兑水,玻璃刮不干净,影响视线。可以去某宝买浓缩玻璃泡腾片,十块钱可以用几年。

第三个,我会看看冷却液的液面位置,看一眼即可。现在车辆冷却液都是长效冷却液,不需要换。只要看到,冷却液红色的液面,在最高位置跟最低位置中间即可。

第四个,我会看看变速箱有没有漏油,发动机有没有渗油,还会抽出机油尺,看看机油位置是否正常。之后启动发动机,听一听发动机怠速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有没有跟平时不一样的异响。

第五个,看看装制动液的壶,液面是否正常。

上车检查故障码,灯光,刹车

检查完这些静态的东西后,就需要上车做一个长途前检查了。

第一步,启动发动机后,看看仪表盘上面有没有出现故障码,一般是没有的,有的话要及时去处理。

第二步,检查一下大灯是否正常。由于我晚上基本不开车,但是回家肯定会开夜车,所以必须要确定车灯是否正常。同时,我还在后备箱配了一套原装的灯泡,就是为了防备车灯坏了可以马上换新。

第三步,踩一下刹车,试一下脚感是否正常,一般我都会把车开起来,试一试制动力跟平时是否一样,同时听一下刹车的时候有没有比较夸张的异响,一般来说是没有的。

这些步骤做一遍,跑长途可以更安心,若是车子真的出现故障,那也只能怪车不好,不能怪出现前检查没到位。最后,祝天下司机朋友,也祝我自己,都能平安出行。

长途驾驶,应该检查汽车哪些部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长途驾驶与短途行驶的区别有哪些

1.长途行驶相比于短途行驶的平均车速高很多;

2.长途行驶时间久,车辆长时间保持在工作状态;

3.长途行驶大部分时间路段为高速公路,附近设施少,车辆一旦出现故障救援难度高价格贵。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区别,分别讨论主要的影响因素:

轮胎要能经受考验

车辆长时间保持较快的车速最直接考验的部件就是轮胎。由于车速快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加大,以及路面本身的温度都会导致轮胎温度上升。温度上升直接影响胎压的变化,所以长途行驶前不正常的胎压以及轮胎状态是发生爆胎问题的罪魁祸首。

那么关于轮胎胎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确认?首先每一辆车的车身上都会粘贴关于轮胎胎压的标准数值,按照标准去补充胎压是最正确的方法。这里还有一个小的技巧,如果在车辆已经正常行驶了一段时间后立刻去补充胎压,由于这时的轮胎已经处在一个热车的状态,所以我们在补充胎压可以比标准胎压多0.1-0.15Bar的压力值。这样当车辆恢复到冷车状态后,由于热胀冷缩轮胎内的压力基本会恢复到标准值。

接着就是关于轮胎状态的确认。轮胎正常使用寿命大概5年左右,一般在使用3年以后轮胎表面会出现细微的裂痕。很多4S或者修理厂会以安全为由让你更换轮胎,其实并不是一出现裂痕就需要立即更换。细微的裂痕是一个轮胎表面橡胶老化的正常状态,这时一般都会出现胎噪变大,行驶质感下降的情况,但是并不会直接导致爆胎。当然如果老化的裂痕比较深,这种一般都是由于轮胎本身质量以及平时行驶路面的腐蚀导致,此时更换轮胎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个轮胎的胎面一般都会有三到四根排水槽,排水槽内部都会平均分布一些小台阶。当胎面磨损到台阶时,轮胎的排水能力会下降,遇到湿滑路面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时候车主就一定要及时更换轮胎。而且如果轮胎的任何一个面出现鼓包的状态,也是必须要在行驶长途之前更换的。

刹车系统检查不可少

长途行驶由于车速较快,我们势必会遇到一些紧急的状况,这时紧急刹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刹车片和刹车盘是首要检查部件。刹车片的更换标准为刹车片厚度低于3-3.5mm就需要及时更换,刹车盘的更换标准为内外总共磨损超过3mm时需要更换(由于厚度的降低会影响刹车盘的强度,小概率会导致刹车盘的破损引发交通事故)。

关于刹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刹车油管。大部分的刹车油管为金属材质,寿命很长。但是在刹车分泵处的刹车油管为橡胶材质,容易老化开裂,有一定概率在急刹时由于压力过大导致管路破损丢失制动力,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没必要神化的刹车油

这时很多人一定很纳闷,刹车油这么重要怎么到现在都没有提及?每次车主一旦提到长途行驶4S或者修理厂都会让更换刹车油。其实我国高速限速120KM/H,在不超速的情况下紧急刹车时刹车盘片之间的摩擦造成的升温很难让我们的制动液汽化影响刹车性能,毕竟我们不是在跑赛道,急刹的次数是相对较少的,所以刹车油真的没必要换的这么勤快。正常情况刹车油可以延长到六万公里再去考虑更换,有的车型刹车系统密封性非常好更换周期甚至可以延长到十万公里(本人刹车油更换公里数为十万公里,除了飙车时的确出现制动行程边长,正常驾驶紧急刹车完全没有问题)。

小细节也不能忽视

长途行驶车辆会长时间的保持工作状态,这时我们要提前确保各种油液的充足。机油液位,防冻液液位,刹车油液位,转向助力油液位等。同时也要检查各种管路是否存在泄漏的情况,情况严重最好及时修理,如果只是轻微泄漏为了以防万一最好提前备好相关油液,保证在高速上可以及时添加不影响车辆的使用。

我们总结下来,最关键部位就是轮胎,刹车盘片,刹车软管。包括各种油液以及管路是否存在泄漏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祝大家长途之行顺利~

硬核系说车,欢迎关注“马头人车库”~

长途驾驶,应该检查汽车哪些部位?

长途行车除了要检查好几项重要的车况外,还有几样是老司机必带的,下面具体来说说长途驾车车辆该检查哪些地方,有哪些是必带的,如何处理突发状况等。

第一、检查车辆6大项目

如果是新手,离4S店又相对较近的,那提前和4S店约好时间,然后开到4S店,告诉他们你接下来要长途行车,让4S店售后维修师傅做一下相关检查,这是比较省心省事的,因为对于新手来说,对车辆各方面都不太了解,最多也就是直观看看车辆仪表有无异常警告这些。

如果是驾龄长一点的,自己有些经验,自己就可以检查车辆基本车况,具体检查项目有:

1、常规检查:机油、冷却液、刹车油、玻璃水

刹车油是带有DOT4字样的,冷却液一般有提示危险标识的,玻璃清洗液是蓝盖的,具体看下图:

机油:机油分矿物质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这三种,一般来说,如果是矿物质机油5000公里左右换一次,半合成机油7000-8000公里换一次,全合成机油10000公里左右换一次,这个具体根据行驶的路况、车况来定,多一些少一些没有关系的,我半合成机油经常都是1万多公里才换一次。

冷却液: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主要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热能带走,维持发动机正常温度,冷却防冻液一般4万公里左右就可以换一次,一定不要等到颜色变黑才换,注意:防冻液不能用水来代替,除非特别紧急情况下可用矿泉水暂时用下。

刹车油:刹车系统的保养和维护中主要就是刹车油和刹车片,一般厂商会要求4万公里或2年一换,合具体什么情况下必须要换,需要用专业仪器检测刹车油的含水率,如果超3%就要换了,不能超5%。

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比如日常驾驶中发现刹车时候忽轻忽重,或者刹车时候有跑偏情况这时候就一定要及时到维修点检查制动系统了。

玻璃水:一般建议还是买专业的防冻类玻璃水,偶尔也可以用矿泉水加点洗涤剂,新车的话不建议经常这样。特别注意:日常玻璃水是我们自己经常需要添加的,但一定不要加错,曾有人错加到防冻液里...

2、检查四轮车胎、备胎、胎压

一般就看车胎有没有鼓包、裂纹、或是严重磨损这一类,轮胎夹缝里大的石子等异物一定要及时清理,不可忽视,一旦遇到路面有坎或者刚好受到猛烈挤压,很容易出问题的。

胎压监测一定要经常注意,长途行车,一般都是跑高速,夏天胎压一般不要太高,胎压过高。遇到坎容易出问题,而且也降低了乘坐舒适度,如果不嫌麻烦也可以加氮气,这样夏天一类即便暴热天气,胎压比较稳定,至于备胎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3、检查车辆照明系统,如大灯(远近灯光)、转向灯、雾灯、双闪等

出发前还是要检查一下远近大灯、转向灯、雾灯等是否正常,尤其是自动大灯在进隧道、夜间行车时候很重要,记得有一次下雨天,进一个没有照明的隧道时候,刚好大灯感应周边被污泥遮挡,没有及时自动开灯,80码速度,一下子进到漆黑的隧道,真的很恐怖,一次让我记住一辈子。

4、有条件的还可以检查一些关键地方螺丝有无松动,比如悬挂、发动机等部位的连接处,当然了其实这些日常用车,基本不用看,正常保养时候检修即可,毕竟沏茶厂商在这些方面都有考虑到了。

5、检查车钥匙电量:这个主要针对用车频繁的话,3年以上就需要注意了,有我事在感应不是不太灵敏时候,一定要及时换。

6、检查仪表各项指示灯有无异常提示,查看里程等看看近期是否需要保养。

二、长途驾车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哪些是必带的?

1、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车钥匙

2、紧急必备工具:小型灭火器、三脚架警示牌、反光背心、消防救生锤等。

3、随车工具:扳手、螺丝工具、轮圈匙、千斤顶、绝缘手套等。

4、车载充气泵、车胎简易快补工具、强力电筒、蒸馏水等

5、其他工具:牵引绳(拖车绳)、汽车电瓶电源线

6、其他食物:水和食物一定要备好,比如像节假日堵车、冬天路面结冰等紧急情况下,高速路上水和食物供应不够。当然了,也有的司机会备好“尿不湿”,我是没有想过。

注意,最重要的是,钱别忘了带!

四、如何处理突发状况

如何防止疲劳:

最重要的肯定是前一天晚上保持足够的睡眠,如果是超过300公里以上的路程,一般每200公里最好到服务期休息活动,甚至是补个觉,非常重要。

驾车时候尽量不要一直盯着正前方,很多新手司机,由于刚开始有些紧张,会高度集中,反而这样容易疲劳;座椅不要太靠前,很多人都会把座椅调到很靠前,这样视野是好些,但也很容易造成疲劳;

另外提前备好车载DJ,尽量不要一直听舒缓的音乐,一个人的话,空调不要一直开着,不定时关闭或者切换自然风,吹空调也是很容易打瞌睡的。

如何处理突发状况:

高速路上,跟车距离很重要,距离一定要保持好,虽然机动车交规说当车辆时速100千米/小时会后车距保持在100米以上,但一般情况下离150米以上更好。

遇到前方有不明障碍物,无论大小一定记得提前减速,确认安全情况下避开障碍物,高速路上,无论障碍物再小,都尽量不要压到,非常危险。如果不具备避开的情况下,及时减速,握好方向,切记不要猛打方向。比如遇到前车突然刹车灯亮了,这时候自己一定要做好减速的准备。

假如遇到前方有交通事故的时候,一定不要去看,这是很多司机都有的毛病,注意自己行车安全舍才是最重要的。

记得“让速不让道”,特殊情况下也要确保安全情况下再让。

最后温馨提示:

出发前,油加满,ETC充值够,备好脉动、红牛...行车途中不要冲动,切记不要“路怒”

长途驾车,发动机不需要休息,但是人一定要休息,前方虽美,但切莫急。我驾驶最长的一次是从银川到西双版纳,单程3000多公里,那一次后到现在超过300公里就怂了。各位车友最长都是多少公里呢,感觉怎么样.

长途驾驶,应该检查汽车哪些部位?

车辆长途行驶一定需要对车辆以下几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消除隐患,安全出行。

1.车辆轮胎

千里之行始于轮下,对于光头胎(行驶公里数过多,胎纹消失),跑偏胎(四轮定位数据偏差磨损异常),疲劳胎(轮胎表面出现明显裂纹),对于以上几种轮胎应该尽早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2.轮胎气压

所有车辆在出场时厂家都会在车身上张贴轮胎推荐气压参考表,(因为每个主机厂张贴的位置都不一样,大多数在左侧B柱或者右侧B柱,此处仅选取一张图片进行说明)。可以看到这台车厂家推荐气压前轮为2.3Kpa(因为发动机在前面),后轮为2.1Kpa,按照推荐气压加减胎压为宜。

3.冷却液液面高度检查

打开车辆发动机舱,检查冷却液储水壶,观察液面高度,要求高度介于Max和Min之间,如果液面过高有可能导致储水壶胀爆,液面过低可能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

4.刹车片厚度

这个也是一个必须检查的地方,部分车是带刹车感应线的,如果厚度低于阀值,行车电脑,主动亮灯提醒,对于不带报警线的车,需要拆检确认厚度,低于3mm一定要更换,否则有严重安全隐患。

5.机油液面

机油液面也务必需要检查,通过机油尺可以轻松观察机油位,需要介于上下限之间,高于上限可能会喷出来或者被消耗掉了,低于下限位可能会使发动机报废(因为有些车可能会存在烧机油,或者由于使用维修不当导致机油渗漏,如果这时候继续行驶,缸内缺少机油润滑和降温,导致拉缸或报废)

以上呢,是给各位在长途出行前的检查建议。

关注小编不迷路,私信小编上高速

长途驾驶,应该检查汽车哪些部位?

我每年过年回老家都是长途驾驶,行程2200公里。所以我就每次出发前都会对车子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下:

第一、检查汽车轮胎,汽车轮胎是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检查,如有磨损严重、鼓包、老化等等,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都有进行跟换轮胎。

第二、检查刹车系统,主要是刹车油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刹车片磨损程度、刹车盘、刹车分泵等等。

第三、你要提前确定好长途公里数,是否需要提前跟换发动机机油。

第四、检查汽车照明系统,比如大灯,远光灯和近光灯,雾灯和转向灯是否正常。

第五、汽车底盘检查,螺丝是否松动,特别是左右下摆臂、各个球头等等。

做好以上五点检查,去跑长途基本上也没什么问题的!

长途驾驶,应该检查汽车哪些部位?

长途驾驶,车辆和人身安全必然要放在第一位,在准备长途驾驶之前,最好对车辆进行一个系统并且全面的检查,如果您是一个“汽车小白”甚至连备胎都不知道如何拆卸,也没亲自换过备胎,那就直接把车开到4S店或者维修店,跟工作人员说明您的要行驶的里程和路段,让维修师傅对车辆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检测,这样的方法是最简单直接的。如果您觉得去4S店麻烦,也不想花检测费,自己也多少对车辆有所有了解,那以下几个重点的部位您要仔细检查一下。首先是就轮胎,将车辆停在一个宽敞并且光线明亮的地方,仔细检查一些四个轮胎有没有扎钉、漏气的情况,看一下轮胎的磨损程度是否达到要需要更换的标准。如果不需要更换,要重点检查一些轮胎侧壁有没有老化龟裂、划伤、鼓包的情况。如果有,赶紧更换新轮胎。另外还要检查一下备胎的气压是否正常。第二是灯光,看一下近光灯、远光灯、雾灯、示宽灯、刹车灯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如果有问题赶紧修理,否则晚上行车会非常危险。第三要检查一下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如果刹车片和刹车片已经磨损的比较薄了,在出发之前最好更换新的,否则会影响制动效果,影响行车安全。第四是检查全车油液,比如机油消耗量、如果有机油尺可以拔出来看一下,如果是电子机油尺,可以看一下行车电脑上的机油量。还要检查一下防冻液的是否达到标准,玻璃水是否充足。另外可以给4S店或者维修站打电话问一下,车辆多少公里需要更换刹车油和变速箱油,如果已经更换过,问一下上次的更换时间,看看是否又到了需要更换的里程。只要去保养过,4S店和维修站就肯定会有保养记录和保养项目。岩哥的观点:为了安全起见,千万别嫌麻烦,长途出行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轮胎这些易损的消耗部件,要重点检查。一旦在路上出现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胎情况,轻的会影响出行进度,严重的会对车辆和成员造成损伤。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